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震动四海凡短人办得致此更复
可嘉虞秀之门生事之累味珍肴未尝有乏其外别贡
岂可具详炳之门中不问大小诛求 张幼
绪幼绪转无 (第 10b 页)
   田心象溪张君传

象溪 张君名幼
桢字植卿吉水田心名家也少颖敏博
洽八九岁通文辞十馀岁试诸生督学宪使空同李公
奇其文举前列而是时西墅翁 (第 19a 页)
儒议始改正朔行
夏时太初元年冬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为历元复得
天统定太初历为万世典常呜呼盛哉

  题 张幼
青吊忠录

  过武陵年家 (第 9b 页)
张幼
青以旧所著吊万工部诗及申理 (第 9b 页)
   又
杜门饮水可忘饥半世迂疏已自知栗里园荒愁有梦
敬亭山好愧无诗万问谁肯容寒士五斗犹须向小儿
回首京华旧游处题名虚忝监中碑
   送陈汝锡录事归湖南寄意杨梓人 张幼
择二 (第 16b 页)
   赠刘思可
刘君玉润如冰清我从菊边眼为明去去横经弦歌地
绣衣曾识能文声轻袍短帽山城道黄叶满林人不扫

青青惟有岁寒松管领春风入芹藻
   送 张幼

吾家幼度金玉姿太白供奉官不卑为亲聊乞监州去
黄鸡白酒秋深时此州同曹多才彦我向扈山诗中见
文章政事 (第 21a 页)
刺之任。言于清时。皆为美仕。帖以禄秩之绶。
用嘉慕义之心。慎无自轻。勉于敬畏。可依前件。 张幼
彰程修已除诸卫将军翰林待诏等制 …… (第 13a 页)
鱼袋 张幼
彰等。幼彰修已。鸿都奏技。攻于丹青。用志不分。
与古争品。审以武进。晚能知书。屡以辞章。上干丞相。知 (第 13b 页)
   更陈(太祖犹优游使尚之/更陈尚之备言其愆)

尚书旧有增置干二十人以元凯丞郎干之假疾病炳
之常取十人私使询处干阙不得时补近得王师犹不
遣还臣令人语之先取人使意常未安今既有手力不
宜复留得臣此信方复遣耳大都为人好率怀行事有
诸纷纭不悉可晓臣思张辽之言关羽虽兄弟曹公父
子岂得不言观今人臣忧国寔寡臣复结舌日月之明
或有所蔽然不知臣者岂不谓臣有争竞之迹追以怅
怅臣与炳之周旋俱被恩接不宜复生厚薄太尉昨与

臣言说炳之有诸不可非唯一条远近相崇畏震动四
海凡短人办得致此更复可嘉虞秀之门生事之累味
珍肴未尝有乏其外别贡岂可具详炳之门中不问大
小诛求 张幼
绩幼绩转无以堪命炳之先与刘德愿殊
恶德愿自持琵琶甚精丽遗之便复款然市令盛馥进
数百口材助营宅恐人知作 …… (第 26a 页)
尊主乐治之意伏愿试更垂察
   又(太祖乃可有司/之奏免炳之官)
臣见刘伯宠大慷慨炳之所行云有人送 张幼
绪幼绪
语人吾虽得一县负三十万钱庾冲远乃当送至新林
见缚束犹未得解手荀万秋尝诣炳之值一客姓夏侯
主人 (第 28b 页)
人办得致此,更复可嘉。虞秀之门生事之,累味珍肴,未尝有乏,其外别贡,岂可具详。炳之门中不问大小,诛求 张幼
绪,幼绪转无以堪命。炳之先与刘德愿殊恶,德愿自持琵琶甚精丽。遗之,便复款然。市令盛馥进数百口材助营宅 ……更垂察。(同上,太祖欲出炳之为丹阳,又以问尚之,尚之答。)

  臣见刘伯宠大慷慨炳之所行,云有人送 张幼
绪,幼绪语人,吾虽得一县,负三十万钱,庾冲远(《南史》作「仲远」。)乃当送至新林,见缚束,犹未得解手
   赠李迩馨
   次金学士(迈淳)观涨韵
   寄题故参判朴公(三吉)亭阁
   用隐侯韵。送别 张幼
章。(宪周。)
   次崔氏延 㫌韵
   书大明处士吴公(孝锡)实迹后
   甲申咏怀(二首)
  ……   答权景奎(五应)别纸
   答李与之(点)
   答李与之
   答李与之
   答李与之
   答李与之
   答 张幼
(宪周)
   答 张幼

   答南纯之(履穆)
   答南纯之
   答南纯之
   答徐夏卿(忠辅)
   答徐夏卿
   故参判朴公诸后孙。就公小亭遗墟。因旧础而重建之。公之高风。于斯可挹。余闻甚钦叹。思欲一往游赏。而贞疾在身。末由遂愿。叹恨无已。盖公奇伟异常之实迹。吾先子文正公称述于其墓表者详矣。朴君世昌养淳以有旧谊。来谓余曰。愿得一律。以揭于亭。余衰病已甚。且不能诗。而久仰公之徽迹。遂不敢终辞焉。
隐士坪名古。高人昔退休。云仍守遗址。亭阁见重修。永世留芳躅。沉痾负胜游。隔冈阡有表。实迹岂他求。
用隐侯韵。送别 张幼
章。(宪周。)
相待固难必。然犹问后期。茫茫分手际。脉脉举杯时。惜别属閒漫。在途慎护持。冬间重会愿。 (第 10H 页)
而已。事系莫重。而公论自在。贱臣进言与否。有何所关。但自 上裁处之如何。无缘趁即得闻。是甚纡郁。
张幼
(宪周)
别后累易序。信息莫凭。憧憧之怀。不能已也。意外获承手毕。慰荷之极。如更奉晤。仍审侍馀。学 …… (第 62L 页)
独沟壑之私。而沟壑之外。实无其策。即闻南中被旱。反有甚于湖右。奉老形势。想益罔措。甚为之闷然也。
张幼

别纸所询金氏家礼疑。岂懵陋所敢质言。第念亡者长子与长孙虽没。长孙既有弟。而又将为其兄立后。则长子 (第 62L 页)
   与惠甫,在先。将访徐庄憩栗下。
   酬汝五东庄韵
   九日麻浦。同在先。宿内弟朴稚川(宗山)舍。时 张幼
(僩)来。(九首)
   碧蹄店
   延安府
   金沙寺
   登沙峰望西海
   晓发延安
渟韵。渊月中涵激射辉。借设邻厨山野馔。盘蔬筐栗出松扉。
九日麻浦。同在先。宿内弟朴稚川(宗山)舍。时 张幼
(僩)来。(九首)
场土乾如瓦。横长马槽腹。拍拍生羽音。头边飞禾束。
联翩江马背。二石延安盐。渚田 (第 158L 页)
无渔仲。谁能识苦心。
鯈鱼玩终朝。初到闻声集。再来香饵垂。一一钻萍入。
才难古所叹。往岁失双玉。颖昭 张幼
辅。渊雅郑玄穆。
仲醇评伯敬。不辞称冷人。伯敬真我辈。今时无仲醇。
痴人谈古诗。喜斥元明代。何如是元 (第 193L 页)
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盖如是然后。序顺而功全。君子之道备矣。锦城 张幼
章。即居第左侧。构斋为读书之所。赞善德殷公名之曰馀力。求余为记。幼章奋 (第 417H 页)
三体诗。卷末记校正人姓名。有曰。成均生员姓某者三人。可知俗说之讹谬。特近世为然也。又见某书。大明人有 张幼
学字际行甫者。可知中国无幼学之称也。
○家礼时祭卜日。有或丁或亥之语。丁有取文明之义。亥未知为何义。 (第 276H 页)
   次沈处士(玧)五宜轩诗韵(沈公以花草自娱。取古语松宜于雪。竹宜于风。梅宜于月。菊宜于霜。诗宜于酒。名其轩。)
   宿洛东江店
   次林府伯(堜)诗韵(二首)
   题朴(以恒)书堂
   送 张幼
新赴任长城
   早春(月课)
   效康节首尾吟(四首○月课)
   忧国愿年丰(月课)
   渊
湖山日暖梅初动。江谷春回地自幽。南国王孙今日过。济都公子昔年游。若为留待花时暮。桃浪千层泛小舟。
张幼
新赴任长城
远客惜解携。清秋到汉津。数声北归雁。孤舟南渡人。凄风起蘋末。离恨满江滨。送君五马行。千里 (第 561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