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以色进内俱至卿相贵富者也
太康以后人颛外色至多怨女五行占以为灾汉哀几
于禅位苻主竟成敌国季龙为之杀妻 僧达
遂将坑侄
又有楚国王仲先闻潘章之美因愿为友遂同衾枕笃
于伉俪未几偕没其家悯之葬于罗浮山忽生一树柯
(第 24a 页)
  昙瑗监检戒场诏(瑗住扬都光宅寺恒当讲/席宣帝下诏 瑗见梁)
国内初受戒者夏未满五皆参律肆可于都邑大寺广
置听场仍敕瑗公总知监检明示科举有司准给衣食
勿使经营形累致亏功绩

  释靖嵩等供给敕(嵩姓张涿郡固安人周武灭法/与同学三百馀 僧达
于江左宣)
   (帝使驸马蔡凝宣敕仍令/推荐义学长者即弘像教)
至人为法以身许道法师等善明治乱归寄 (第 14a 页)
  右共屋二十楹亭一台一在乌石山上雍正十三年
  燬于火
 民田四十一亩租四十五石
  右杨姓民田康熙十二年十四年前后买至乾隆五
  十六年 僧达
念峻山空阶真皎空仲出卖未赎
 军田二十五亩 (第 23a 页)
 幼学申缙对。古有双玉导,金饰玉簪导,玉簪导,犀簪导,角簪导。非直为卷发之制掠鬓之用而已。亦岂非表贵贱昭文章者欤。刘熙释名曰导所以导擽鬓发。使入巾帻之里者。此簪导形名之粗。而欲执其名求其遗象。则又安得彷佛汉之步摇之于周副之制乎。(以上齐高帝)
[齐武帝]
王弘之先识诸孙固异矣。 僧达
之跳作虎子。打坏蜡凤。何能知其终危门户。僧绰之坐采蜡珠团作凤凰。何能知其名义见美。且况僧虔则累得十二 (第 354L 页)
棋子。累棋如累卵。此当为至危之象。而独许以必做长者。位至公台何欤。古人识人之鉴。往往多奇中者。而弘言之一一无违。岂非不可晓者欤。
 幼学梁性讷对。古语曰知子莫如父。王弘之知孙。其此之谓欤。盖 僧达
之作虎坏凤。豪爽之习气难掩。则宜有门户之忧也。僧绰之采蜡为凤。颇有沉潜底意。则许其名义之美也。僧虔之 (第 354L 页)
使所佩刀自佩之曰。吾之苟延残命。欲俟潮退。收吾尊姑及诸叔娣妹之尸耳。贼若迫。不可无自处备矣。匿于浦前 僧达
山。贼又穷搜而入。夫人遂自刎死之。贼亦嗟叹而去。唯山轴妻高氏独得免。贼退潮落。并收诸尸。夫人刀犹在颈 (第 347L 页)
类占据。冒蹈炮剑。只手完璧。气节可尚。孺人义方之教。至是而益明矣。卒今 上乙未正月三日。葬再迁于务安 僧达
山文殊峰下丛支洞坤坐。二女适李周渊,郑玑铉。 (第 370L 页)
隆。乃兴废之实有数。增一方之壮丽。耸百里之观瞻。猗玆之绵。与邻于锦。临沧海而控沃野。实维鱼稻之乡。枕 僧达
而带沙湖。美哉山河之固。何年勿阿兮古郡。换得务安之今名。地迥天长。可无燕寝之馆。坎坐离向。正合星使攸 (第 117L 页)
。故此诚于感则彼诚于应。实理之流行发见。盖如此。)
五年丁丑。先生四十九岁。
 
正月初七日。有人以 僧达
山木庵空虚。欲为讲学之所。先生贻书止之。(曰。以僧舍为讲堂。初若稳便。再思之则其意思气像。殊不好者非 (第 425H 页)
南妻。亦皆从公。同时赴海死。弟山璹妻李氏及山轴妻高氏。为婢子援出登岸。李氏索婢子所佩刀佩之。匿于浦上 僧达
山。高氏与婢子匿于浦田芦苇中。以为潮退后。收姑妹诸兄弟尸之计。贼又搜山。李氏以刀自刎以死。公之庶女县 (第 576H 页)
死。苟延残命者。吾姑氏及兄弟姊妹皆入于海。将俟潮退。庶收诸尸。贼若迫至。我当自裁。不可无备。匿于浦前 僧达
山。贼又搜山。直前而来。夫人以刀刎颈而死。贼却立嗟叹而去。山轴妻高氏。则为婢子尽忠救护。免祸得全。贼 (第 588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