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總集類
俯而卑周公之所以挞伯禽也却久
元魏御史中丞最为雄峻见崔暹高俨传可纪然尚书
省臣能禁止紏劾之孝文时中尉 李彪
以刚直闻事多
专恣尚书左仆射李冲列其罪恶有司奏当大辟诏除
名明帝初中尉元匡欲攻尚书令元澄澄奏其罪恶亦 (第 18a 页)
推郎魏渊卢思道李若萧
该辛德源薛道衡后又有郭知玄绪正朱笺三百字关
亮薛峋王仁煦祝尚丘孙愐严宝文裴务齐 陈道固

增加字至宋成广韵二万六千一百九十四字沙门神
珙又有四声五音九弄反纽图其序略云聿兴文序反
切为初一 (第 19b 页)
松斗子此所以小异也然是时魏有范宁儿偕使者
来一战而胜王抗宁儿亦第一品也梁武帝素工奕
奕在能品用湘东例命到溉朱异司其凡而沈约为之
序大抵宋之徐羡 (第 19b 页)
  都察院左右都御史表序
都察院古御史府也自周官御史掌赞善授法令秦人
因之自汉益重置大夫以贰丞相银印青绶位上卿于
万几无所不参摄每丞相阙则大夫以次选代成哀之
际遂为大司空与丞相大司马俱封侯位三公金印紫
绶后虽旋复旋改而建武以还遂定与太尉司徒仍三
公故鼎足承君矣当御史大夫时有中丞二在内则掌

兰台秘典受公卿奏事举劾案章外则督部刺史与丞
相司直司𨽻校尉察举非法自大司空设而中丞废献
帝时尊权将曹操并太尉司徒于丞相俾任之而郤虑
以御史大夫为之副然不复置中丞至魏黄初建司空
官仍罢大夫不置而历晋宋南北朝以至北齐后周别
设中丞王台事而御史府自是称台矣后魏以至北齐
改中丞为中尉最号雄峻若 李彪
崔暹之类紏按戚贵
威行朝省琅琊帝子之尊尚假赤棒之威以自张馀可 (第 11a 页)
曰三三横两两纵若以曳橛概之则羽中复曳皆左戾
也左戾非横且习下从白岂有见三横而遗一戾者乎
则岂孝文甄琛 李彪
王协俱不识字必待之今之为字
书者乎至若罗首为罔而隋帝以罗罗为四维恭下为
心而晋童谣以王恭为黄头小人他 (第 10b 页)
元刘璠言陈史有若顾野王傅宰陆琼
姚察察子思廉言十六国史有若崔鸿言魏史有若邓
渊崔浩浩弟览高允张伟刘横 李彪
邢峦温子升魏收
言北齐史有若祖孝徵陆元规汤休之杜台卿崔子发
李德林林子百药言后周史有若柳虬牛弘令狐德 (第 8b 页)
   郑道昭
郑希伯少好学综览群言好为诗赋凡数十篇
   裴敬宪
裴孝虞少有志行博学才清澹于荣利风气俊远五言
之作独擅于时声名甚重后进咸宗慕之
    李彪
李道固好学不倦为十二次诗
   崔光 (第 4b 页)
 裴敬宪
裴孝虞少有志行博学才清澹于荣利风气俊远五言
之作独擅于时声名甚重后进咸宗慕之
   李彪 李道固
好学不倦为十二次诗
   崔光 (第 4b 页)
崔长仁孝文曰今日之文宗也持节陜西赋诗三百篇
为五韵诗以赠 李彪
   梁祐
常与朝廷名贤泛舟洛水以诗酒自娱
   张始均
张子衡端洁好学著诗赋数十篇(并同/上)
  (第 5a 页)
    (以来恒有司行事朕赖蒙慈训常亲致敬今/昊天降罚人神丧恃想宗庙之灵亦辍歆祀)
    (脱行飨荐恐乖冥旨 李彪
曰今虽治化清晏/然江南冇未宾之吴漠北冇不臣之虏是以)
    (臣等犹怀不虞之虑帝曰鲁公带经从戎晋 (第 9b 页)
行人之事益重是敌国所以交敌国也至刘宋元魏裂
天下为南北行人往来兵亦不巳沈范吉常 李彪
周邵
徐陵庾信等纷纭参错历七代二百馀年而离合不一
大抵合则俱安离则俱危合则生民受福离则生民被
祸至于 (第 22b 页)
   皇宗语(魏书曰阳平王子钦字思若/少好学早有令誉时人语曰)
皇宗略略寿安思若(兄颐初名安/寿衍字安乐)
   谚(魏书曰 李彪
领御史中丞解著作事/后因求复旧职乃表修魏史引谚曰)
一日不书百事荒芜
   三王语(后魏书曰济南王元 (第 22b 页)
 如此然则上文本有菽糜二字明甚(下陨麋角/亦再见)若食
 巨关从未见他书有引用者于复举之意亦不显
 保傅篇有司齐肃案语云各本讹作参夙今据 李彪

 
传改正文弨案参乃亝字之讹今即作齐亦无不可
 唯夙字断不可改肃注云齐夙谓三月朝也夙训为
 早与朝义合若 (第 4a 页)
有蓝廷瑞鄢本恕并大小贼老人总甲王金珠李尚銮
冷玉珍王守忠陈凯李忠相潘秀山谢金舟张万友赵
永清余春 李彪
冯宣何伯阳冯轸胡总刘俸任文辉宋
金邦刘汉阳苟永清曹玘李万良陈珊刘渭何坤等二
十八人俱于十六日齐到本哨 (第 18b 页)
三月朝也明嘉靖癸巳袁氏依宋本重
刊之大戴礼记齐皆作亝后人不识古字遂讹作参而
夙字不可通于下加兴字魏书 李彪
传引此作有司齐
肃端冕无兴字其窜误无疑注乃并夙字讹作职字形
转写之谬前改正者皆是也凡例末一条云又有虽 …… (第 11a 页)
篇内可考义亦非解啬人不从保傅篇固举之礼魏书 李彪
传引此文作因举以礼及下齐肃端冕可證参夙
兴之讹尚书及周礼说而文与此同通解载此注而作
古当是古尚书及周 (第 14a 页)
孟子游梁之时已百四十有馀年三十年为
一世以成数计之盖五世矣君子渐润之泽小人污染
之泽至此五世皆斩然矣 李彪
乞脩史表云东观中圮
册有阙美随日落善因月稀一日不书百事荒芜即此
意也战国之世善恶不明乱臣贼子复接迹于 (第 14a 页)
。言陈史有若顾野王傅宰陆琼姚察察子思廉。言十
六国史有若崔鸿。言魏史有若邓渊崔浩浩弟览高允张
伟刘横 李彪
邢蛮温子升魏收。言北齐史有若祖孝徵陆 (第 14a 页)
厌求也,所请不合。(《魏书·阳平王新成附传》。颐弟衍为梁州刺史,表请假王以崇威重,诏云云。)

李彪
为秘书丞参著作事诏

  平尔雅志,正尔笔端,书而不法,后世何观。(《魏书 李彪
传》)

还免流徙年老及死刑亲老诏(太和十二年正月)

  镇戍流徙之人,年满七十,孤单穷独,虽 ……情即理,有贵贱之差,远近之别。(《魏书·礼志》三、《通典》八十。案:文明太后之丧,孝文与游明根、高闾 、李
彪、东阳王丕十四往复,似皆面语。而《通典》载有三首,皆谓之诏,必有所据。今依录之,其馀十一首,《通典》所无,不敢载也。) 诏李
彪等

  太伯之言,有乖今事,诸情备如前论,更不重叙。古义亦有称王者除衰而谅暗终丧者,若不许朕衰 ……望风请降,执讯二千馀人,又得妇女九百口。子妇可悉还之。(《魏书·吐谷浑传》、《北史》九十六。) 以李
彪为秘书令诏(太和十五年春)

  历观古事,求能非一。或承藉微荫,著德当时,或见拔幽陋,流名后叶 ……之才,颇堪时用,兼忧吏若家,载宣朝美,若不赏庸叙绩,将何以劝奖勤能?可特迁秘书令,以酬厥款。(《魏书 ·李
彪传》)

旱灾责己诏(太和十五年四月癸酉)

  昔成汤遇旱,齐景逢灾,并不由祈山川而致雨,皆
正光四年卒,年七十三,赠太傅、领尚书令、骠骑大将军、开府、冀州刺史,谥曰文宣。有集五十馀卷。

复李
彪史职表

  伏见前御史中尉 臣李
彪,夙怀美意,创刊魏典,臣昔为彪所致,与之同业积年,其志力贞强,考述无倦,督劝群寮,注缀略举。虽顷来 ……正绾著作,停其外役,展其内思,研积岁月,纪册必就。鸿声巨迹,蔚乎有章,盛轨懋咏,铄焉无泯矣。(《魏书 ·李
彪传》。景明二年春,崔光表。)

答诏问鸡祸表

  臣谨案《汉书·五行志》,宣帝黄龙元年,未央
年四月,改营太庙。诏阙一庙,无主以自待。司空公、长乐王穆亮等奏言。又见《通典》四十七。)

上言从 李彪
魏为水德议

  臣等受敕,共议中书监高闾、 秘书丞李彪
等二人所议皇魏行次。尚书高闾以石承晋为水德以燕承石为木德,以秦承燕为火德,大魏次秦为土德,皆以地据中 ……据之理,其致难夺。今欲从彪等所议,宜承晋为水德。(《魏书·礼志》一。太和十四年,高闾议魏承秦为土德, 李彪
、崔光议魏承晋为水德。十五年正月,长乐王穆亮及陆睿、王元孙、冯诞、游明根、邓侍祖、李恺、郭祚、卫庆、
惭,惟深愧惕。(《魏书·陆俟附传》。陆睿构逆赐死。高祖诏仆射李冲、领军于烈云云。冲烈表。)

表弹 李彪

  臣闻范国匡人,光化升治,舆服典章,理无暂失。故晋文功建九合,犹见抑于请隧;季氏藉政三世,尚受讥于 ……言:「事见在目,实如所劾,皆彪所知,何须复召部下。」臣今请以见事,免彪所居职,付廷尉治狱。(《魏书 李彪
传》)

又表

  臣与彪相识以来,垂二十载,彪始南使之时,见其色厉辞辩,才优学博,臣之愚识, ……有成验。如臣列得实,宜殛彪于有北,以除奸矫之乱政;如臣无证,宜投臣于四裔,以息青蝇之白黑。(《魏书 李彪
传》)

上书言宜立三长

  宜准古,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长取乡人疆谨者
,四垠怀击壤之庆。而蠢尔闽吴,阻化江湫,先帝爰震武怒,戎车不息。而停銮伫跸,留心典坟,命故御史中尉臣 李彪
与吏部尚书任城王臣澄等妙选英儒,以崇文教。澄等依旨,置四门博士四十人,其国子博士、大学博士及国子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