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大舟赋
崇崇大舟内谽谺而坑谷外突兀以山丘长者(一无/此字)
寻受万斛浅淮泗滞原陆兀若簸大海以出鲸鱼邈如
漂昆崙而横地轴及纵大壑鼓雄风叠高涛摩苍穹连
山嶪于天外疾雷吼于地中当此时也忽然涌出谩若
乘空挺无何之乡树摩天之樯桧楫不举云帆高张平
林倏闪以藏没群岛飞动而相望两仪混沌万象渺茫

崇山成秋毫满月犹隙光一日二日经岷峨而历扶桑
外甚(一作/乘)驰鹜中唯虚閒所以望之者势同累卵居之
者安如泰山借如唐尧洪水大浸桑田包山上陵刮地
滔天无巨舟矣人其鱼焉有若汉武习战羽卫云陈凿
昆明者四十里坐豫章者一万人夫其为大与世殊伦
暨乎巨象初来轮囷其猊锱铢犀兕䘊蠓貔豹向非刻
舟鉴其浅深代(疑/)轻重而难较岑彭西伐杜预南征千
里江汉三军甲兵若非广艘弘舸何以蜀灭 吴平
稽前 (第 3a 页)
  贺督府 吴公平
二源序(林大春/)
昔苏子著御将篇自奇其言至骐骥之喻归于养之备
贵之极而后得以尽其才也盖古之人君所以 (第 14a 页)
  杖铭
不正陷坠不安倾危
  书
   与褚陶书
    (陶字季雅吴郡钱塘人清淡閒默以坟典自/娱 吴平
武帝补台郎建中校尉华为司空与) (第 25a 页)
义字则德义双美又咨直称第一足见其美偏加义字
似有所局令答第一表德复加义字二美俱陈岂有所
吴平
世子萧励咨曰通旨云第一义谛世谛褒贬立名
真俗二谛定体立名寻真谛之理既妙绝言虑未审云
何有定体之旨令答 (第 49b 页)
其起濠颍战滁和拔采石定京都殪强汉歼伪 吴平

寇降鱼凫取两广收八闽江南壤地尽入版图然后肆
伐中原席捲列郡下鲁击秦攻汴克晋兵震幽燕元军
北遁仅一 (第 36b 页)
锱铢犀兕蠛蠓貔豹向非刻舟鉴其浅深
殆轻重而难较岑彭西伐杜预南征千里江汉三军甲
兵若非广艘弘舸何以蜀灭 吴平
稽前代之为用信殊
涂而同轨以古况今相去远矣何者我后无唐尧洪水
惩汉武昆池笑魏家秤象偃晋国兴师则大舟之 (第 4a 页)
朽戚将军真
韩白也仆私心实重之曩王兵宪者尝欲仆叙其纪效
新书窃恐不当也公既有成言矣则仆安敢以固陋辞 吴平
大蠹一旦授首公与戚将军社稷之寄莫三焉每
览右军王略帖千古若新何幸生耳其事间想闽峤间
战地令我神爽蒲团 (第 21a 页)
将军
鱼鹰鱼虎蜜蠹蝎虎蝇虎鸿豹以食之也鸿豹鸨也雁
奴虎仆以其为役也由鹿雉媒因以取鹿雉也
吴归命侯时以 吴平
家鬼目菜为芝草拜平侍芝郎然
郭璞所注尔雅云江东有鬼目草茎似葛叶圆而毛如 (第 16b 页)
始封逝者与存者又相成也
铭曰丰其德而啬其年有后贵且贤再徙而昌奕奕绳
绳以永无疆
  御史大夫 吴公平
岑冈猺蛮碑
连江吴公既即家起拜御史大夫兼少司马尽护岭东
西诸将公至军悉集诸将筴筴先其重者于是岭右之 (第 22b 页)
约曰自此而吾与子所乏者非日俟而续焉可也
  御史大夫连江 吴公平
岭西前后功志
前是吴公以御史中丞抚岭西而岭东西无不被寇者
当是时御史大夫凌公以十万众荡平诸巢穴而独以 (第 18a 页)
  又次柳道传韵
高城落日下树拥半山青野鸟啼还歇溪云散复停微
官犹是客对此暂忘形为爱生公石移尊上小亭

 张 宪(三十二首/)
   宪字思廉绍兴山阴人仕张士诚为枢密院都
   事 吴平
后变姓名走杭州寄食报国寺以死有
   玉笥生集(顾侠君云思廉师事杨廉夫尤多怀/古感时之作成化中安成刘 (第 3b 页)
至而策勋何诸将之失度兮至击柱而
纷纭安得将军从容为一言兮解贩缯屠狗之棼彼臣
浚之冒窒兮加充浑之贪蒙诧 吴平
于帝前兮互贪天 (第 13a 页)
 诚悃其词曰
补衮功深作帝箴片言能沛万方霖白头无地酬知己
重为苍生泪满襟
寇邓高勋上将材丹青图画冠云台举头纳纳乾坤大
辛苦中原百战来南临江汉北无垠英卫军机祜预仁百代盛从青史见
汉家群后有元臣

遗表陈情不及私南征无嗜杀为嬉身虽不睹 吴平

羊祜恩威有素规
元勋高在麒麟上旷度初无智勇名欲见令公阴德厚
一门八子总公卿
几年黄阁见调元福浸苍 (第 8b 页)
日复有相见之期此吾父母再生之也昔长史 吴公平
一隅崛起之盗民到于今称之公当四郊澒洞独能镇
静保护乡井户口无亏方之长吏之功岂偶然邪公器
宇轩昂襟度融 (第 34b 页)
  (异苑曰句章吴平州门前忽生一株青桐树上有/谣歌之声平恶而砍杀平随军北虏首尾三载死)

  (桐歘自还立于故根上闻声树/巅空中歌云云平寻归如鬼谣)
死树今更青 吴平
寻当归适闻杀此树已复有光辉
  铁臼歌(颜之推/冤魂志)
桃李花严霜当奈何桃李子严霜落未巳
  犬妖 (第 7b 页)
固还保城池则
去长入短而官军悬进人有致节之志吴人战于其内
有冯城之心如此军不踰时尅可必矣(祜卒二岁而 吴/平
群臣上寿帝)
(流涕曰此羊太傅之功也/因以尅定之功策告祜庙)
  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人镇南/大将军 (第 17b 页)
加但加义字则德义双美
又咨直称第一足见其美偏加义字似有所局
令旨答第一表德复加义字二美俱陈岂有所局 吴平
世子萧励咨曰通旨云第一义谛世谛褒贬立名
真俗二谛定体立名寻真谛之理既妙绝言虑未审云
何有定体之旨 (第 30b 页)
   又

此书以为子贡作者绝不经又一无左验第据乱齐存
鲁一章尔用修以为罔说是也详味此跋子胥之述吴
越因事类以晓后世著善为诚讥恶为诚洎后温故知
新述畅子胥以谕来今等语则子胥旧有是书述吴越
杂事而后人温其故典而畅叙之以传于世意旨甚明
其云更始之元当是西京之末而此书文气绝不类其
时盖袁康者先述此书于东汉初而 吴平
者复为之属
文定辞于东汉之季故云百岁一贤犹为比肩也其云 (第 3b 页)
皆一而严关与全独二铭曰畴曰江汉南北之限
天裂幅𢄙可恃为捍天混皇舆其险则那古以求之同
轨不多秦汉兹降 吴平
于晋陈兼于隋矧赵遗胤曜灵
生东有炎朱光爝火之微宜 (第 11a 页)
何扬雄蜀都赋苍山隐天经后汉唐/羌疏鸟惊风发 逊诗百年积死树 水 注龙怒)
(当时大雨谣赵曰 吴平
为句章州门前忽生一株青桐/树上有歌 之声平恶而斫之平随军三年死树歘自)
(还立于故根上树颠空中歌曰 (第 11a 页)
死树今更青 吴平
寻当/归 洙曰湫水在泾州界兴云雨土俗亢旱每于此求)
(之相传云龙之所居天下山川隈曲有之/ 天台赋 (第 1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