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行浙江等处儒学提举赵孟頫书中奉大夫浙东道宣
慰使都元帅李果篆额
   重修范文正公忠烈庙记    王直
正统八年十一月苏州府重修范文正公忠烈庙成其
十一世孙都察院照磨子易具事始末属直为之记盖 (第 33b 页)
仪秦之辨吾知其叛于理而失圣人垂训之意矣
  夷齐十辨           王 直
 一辨夷齐不死于首阳山二辨首阳所以有夷齐之
 迹三辨山中乏食之故四辨夫子用齐景公对说之
 由五辨武 (第 11b 页)
以谢去春先辱魏子师子智访
及行九十里深夜去毗陵数里泊
十五日丁卯晴生朝作汤饼遣人访李表兄长卿已同 王直
甫候于门苏彭年亦来皆延入船相见王江阴(正/)
(已/)惠茶并公酝苏李别于荆溪馆直甫同行十里待书
而别 (第 8b 页)
   (畜方朔枚皋者恐不免并以此畜二公者也是/以东郡盗发既责寿王之罪而至得宝鼎则曰)
   (有说则生无说则死待寿 王直
婴竖之不/若视之轻故诛之亦轻此为臣者所宜鉴)
   汉武帝(本传为东郡都尉时军旅数发年/岁不熟多盗贼 (第 2a 页)
师工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赠太师谥文敏云正
统十一年冬十二月望日资政大夫吏部尚书兼经筵
官前国史总裁泰和 王直

天启一代文明之治必生奇伟不世出之才以匡辅之
故其事功足以经国而庇民其文章足以垂世而传后
夫岂偶然 (第 5a 页)
   恭题仁宗御书卷后

今右春坊右庶子兼翰林侍读学士臣 王直
昔侍仁庙
于东宫特赐扇暨药其来北京也复赐道里之费又赐
其父琼州府知府伯贞致仕直祗承厚恩感服无已比
(第 30a 页)
筵官泰和 王直

  少师杨公哀辞
少师杨公勉仁予同年老友实关西世裔才识高迈性
质刚明敏事慎言慱极经史洪武已卯魁福 (第 52a 页)
   御书记
仁宗皇帝御书五十一字臣直之所宝也永乐七年太
宗皇帝巡幸北京仁宗为皇太子监国今少师吏部尚
书臣蹇义少傅兵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臣杨士奇
少保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臣黄淮前兵部尚书
臣金忠皆兼领宫臣职辅𨗳臣直为翰林修撰亦忝侍

近凡朝廷机密重务军书表奏之达行在者必使预执
笔焉臣直庸琐朴愚奉事唯谨仁宗皇帝以为可用不
之弃湛恩厚泽往往及之此御书之所由来也其编修 王直
四字是年端午赐扇之所题识谓为编修者盖误
也七月臣直以目疾不能朝上闻命制药使臣士奇持
以赐其赐王直等九 (第 3a 页)
柔远之
意通能遵其言当时号为良御史平居教子孙恳恳于
诗书礼义之训君子谓公有家法云年七十三卒于家
泰和 王直
曰予少官京师尝识公见公论事侃侃负直
气及廷论王魏事尤剀切壮哉乎其言卒能启上听释 (第 36a 页)
   自撰墓志 王直
字行俭其先琅琊人晋太傅导之后太傅从晋南
渡家金陵唐有崇文者为吉州刺史因家吉州孙贽侍
郎显于宋又徙泰和 (第 65b 页)
十八公端厚乐易宽
裕俭勤尝举汪信民菜根之言以教子使必明善诚身
而不急于文艺其子平皆能服公之教云
泰和 王直
曰予始游乡校时公为江西佥事所至廉问
风俗恤孤老振冤滞兴廉律贪沮恶佑善数进诸生讲
圣贤之道使充其德行而 …… (第 3a 页)
三十人曾孙男女九人岁时伏
腊奉觞上寿怡怡然皆中礼节乡人荣之而安人教诸
子孙必曰修身谨行盖善教也
泰和 王直
曰予先公治琼州时尝识广于士林中知其
母之贤也亦尝于直道之自古国家所以废兴皆由女
德之隆污若卢氏之仁智 …… (第 9a 页)
   彭母传
彭母者泰和彭诩母也母刘氏讳灵万安东溪处士本

直之女嫁为月池彭原复之妻生二男三女诩其长也
年廿六而寡居母幼涉书记能知古者女妇贤行誓死
不嫁勤女事以自给当是时宗族有困辱其孤欲挠屈
其节而利其所有者母自守益坚终不以是改行教诩
力攻儒术随事训切之不少懈尝指其父所藏书告曰
此尔素业也能读书为善吾志乐矣诩亦自感励学遂
有成东溪处士既老病无子母嘅然谓诩曰吾父惟吾
一女今儿幸有妇主馈祀吾归养矣遂归东溪养处士

衣食药物必亲自调治凡七八年处士卒终丧乃归平
居端静淑慎不妄言笑其处姻族恤邻里驭臧获各尽
其道年六十八而终乡人之为女为妇为母者皆以彭
母为法云
史官 王直
曰予闻前元时东平李如忠为山阴令其妻
蒙古氏早死继室冯氏有二子仕伏如忠卒于官李氏
及蒙古之族相率至山阴 …… (第 11b 页)
泰和 王直
曰周先生在馆阁时常得从之游其持已正
大而接物和易人无贤愚少长待之皆欢然有恩然至
为非义则诮让不少贷性 …… (第 17a 页)
泰和 王直
曰刘氏之先仕南唐其居吉水巽湖者盖自
金陵徙也子潨曾祖明翁为郡教授祖信卿与欧阳师
尹通家相往来父天性号 (第 18b 页)
    资善大夫吏部尚书兼经筵官前国史总裁

    泰和 王直
撰 奉政大夫脩正庶尹吏部郎
    中赐食三品禄直文渊阁永嘉黄养正书
    中宪大夫太常寺少卿兼经 (第 7b 页)
工所能彷佛形容谨述其槩如右俟知者采焉
  故祭酒李先生墓表
   光禄大夫少傅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泰和 王直

先生讳懋字时勉姓李氏系出南唐江王景逿之后世 (第 15a 页)
   贺赵伯仪总管拜参政诗序
尝历考名臣载籍其宰相执政父子继世而为者有之
兄弟同时而命者有之至于父子兄弟俱为者则罕矣
非积德累功之厚天未厌其报者其能若是乎窃惟忠
悯公以勤劳忠荩受知世祖皇帝擢为执政俾相亲
道不回夷险一节至以身殉上闻震悼天下惜之公
五子皆录用参政公为长以德量胜三为名籓皆有政
绩称颂及移兴元 (第 4b 页)
告余曰将归葬吾弟必得子铭出示翰林脩撰 王直

为事状余不能辞也罗故西昌望族祖某考尚文洪武
壬子乡贡进士历主临皋仙游两县簿二子仲固仲深
也仲深自 (第 10a 页)
会试录 王直
文高非后篇所及赐酒馔扇墨予辞出阮
内使已先行三司留予甚坚力辞乃免若思约候之久
乃至惠果酒瓜仁及附书二 (第 10b 页)
未至日本时徐海勾众入寇以数万人围桐乡甚急宗信
闻之遂遣陈可愿与 王直
义子毛烈先归谕徐海罢兵如
约海诣幕府降而海党陈东叶麻自相疑贰内乱梅林乘
机击杀之丁巳四月宗信同 (第 32a 页)
王直
发松浦海舶数十只贡
使四百人流寓六百人碇定海关七月宗信及贡使僧德
阳先入而直舰为飓风飘堕朝鲜不得偕来 (第 32a 页)
之。使朱夫子复起。而遇此疑问。亦必点头矣。
答权纯命
伯夷谏伐。始于庄周寓言。而论孟无所及。故王介甫 王直
皆不从其说。三渊日录亦然。但以中庸显名。邹书天吏为断。却恐不然。盖虽实有夷谏。于武王之不失显名而得为 (第 399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