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明 贺复徵 编
墓碑六
  韩文公神道碑(唐皇甫湜/)
韩氏出晋穆侯晋灭武穆之韩而邑穆侯孙万于 韩遂
以为氏后世称王汉之兴故韩襄王孙信有功复封韩
王条叶遂著后居南阳又𨽻延州之武阳拓跋后魏之 (第 1a 页)
行政之失其意盖不欲居首也公以语韩 韩遂
夺笔具
疏言上践阼之始不宜狎妮群小游燕无度因罪状八
人请逐去之疏入上大怒召诸大臣至左顺门中官宣
旨诘 (第 15b 页)
楚多鹑善格如胶弗之解大夫黎嗜之偶使 韩遂
挟以
行左右言于韩君君悦之令国中罗鹑与格皆不胜君
以韩无鹑愧之无钩大夫曰夫鹑海内所有也而韩独
无乎然 (第 39b 页)
   进魏公操为魏王诏
自古帝王虽号称相变爵等不同至乎褒崇元勋建立
功德光启氏姓延于子孙庶姓之与亲岂有殊焉昔我
圣祖受命创业肇基造我区夏鉴古今之制通爵等之
差尽封山川以立藩屏使异姓亲戚并列土地据国而
王所以保乂天命安固万嗣历世承平臣主无事世祖
中兴而时有难易是以旷年数百无异姓诸侯王之位

朕以不德继序弘业遭率土分崩群凶纵毒自西徂东
辛苦卑约当此之际唯恐溺入于难以羞先帝之圣德
赖皇天之灵俾君秉义奋身震迅神武捍朕于艰难获
保宗庙华夏遗民含气之伦莫不蒙焉君勤过稷禹忠
侔伊周而掩之以谦让守之以弥恭是以往者初开魏
国锡君土宇惧君之违命虑君之固辞故且怀志屈意
封君为上公欲以钦顺高义须俟勋绩 韩遂
宋建南结
巴蜀群逆合从图危社稷君复命将龙骧虎奋枭其元 (第 37a 页)
顾于北风盖钦恭于王命不惟蜀人不盗蜀都
历代以来乱离间起在内在外为奸为宄董卓桓氏元
载朱泚庞勋刘辟樊崇 韩遂
怀凶扇乱言不详纪试考
谱牒按其闾里苟挥羿浞之戈悉匪岷嶓之士在唐中
弱齐蔡幽并谐结诸邻唇齿相因叛主之帅 (第 11b 页)
曹公与 韩遂
会语于朝观者前后重沓公笑谓曰尔欲
观曹公耶亦犹人也非有四目两口但多智尔
太史慈长七尺七寸美须髯猿臂善 (第 5b 页)
   封魏公为魏王诏
自古帝王虽号称相变爵等不同至乎褒崇元勋建立
功德光启氏姓延于子孙庶姓之与亲岂有殊焉昔我
圣祖受命创业肇基造我区夏鉴古今之制通爵等之
差尽封山川以立藩屏使异姓亲戚并列土地据国而
王所以保乂天命安固万嗣历世承平臣主无事世祖
中兴而时有难易是以旷年数百无异姓诸侯王之位

朕以不德继序弘业遭率土分崩群凶纵毒自西徂东
辛苦卑约当此之际惟恐溺入于难以羞先帝之圣德
赖皇天之灵俾君秉义奋身震迅神武捍朕于艰难获
保宗庙华夏遗民含气之伦莫不蒙焉君勤过稷禹忠
侔伊周而掩之以谦让守之以弥恭是以往者初开魏
国锡君土宇惧君之违命虑君之固辞故且怀志屈意
封君为上公欲以钦顺高义须俟勋绩 韩遂
宋建南结
巴蜀群逆合从图危社稷君复命将龙骧虎奋枭其元 (第 2b 页)
焦芳在吏部曰吾闻大臣格君心之非不闻议其用人
行政之失其意盖不欲居首也公以语韩 韩遂
夺笔具
疏言上践阼之始不宜狎妮群小游燕无度因罪状八
人请逐去之疏入上大怒召诸大臣至左顺门中官宣
旨诘 (第 4a 页)
韩遂(一作/绪)
等追送遐丘(茔域/之所)刋石勒勋其词曰
于惟明后怀德握醇昆台之耀秀 (第 9b 页)
    (授皆国家大事嫌不当位而/言实有罪故作罪言其辞曰)
生人常病兵兵祖于山东羡于天下不得山东兵不可
死山东之地禹画九土一曰冀州舜以其分太大离为
幽州为并州程其水土与河南等常重十三故其人沈鸷
多材力重许可能辛苦魏晋以下工机纤杂意态百出

俗益卑懦人益脆弱唯山东敦五种本兵其他不能荡
而自若也产健马下者日驰二百里所以兵当天下冀
州以其恃强不循理冀其必破弱虽已破冀其复强大
也并州力足以并吞也幽州幽阴惨杀也圣人因以为
名黄帝时蚩尤为兵阶自后帝王多居其地周劣齐霸
不一世晋大常佣役诸侯至秦萃锐三晋经六世乃能
韩遂
折天下脊复得赵因拾取诸国韩信联齐有之
故蒯通知汉楚轻重在信光武始于上谷成于鄗魏武 (第 2b 页)
往者初开魏国,锡君土宇,惧君之违命之事虑君之固辞,故且怀志屈意,封君为上公,欲以钦顺高义,须俟勋绩。 韩遂
、宋建,南结巴、蜀,群逆合从,图危社稷,君复命将,龙骧虎奋,枭其元首,屠其窟栖。暨至西征,阳平之役,
当升宠祚,不耆德,景命失灵。以光和元年九月乙酉卒官。生有嘉休,终则鼎铭。于是故吏边{工}、江英、 韩遂
等追送遐丘,刊石勒勋。其辞曰。

  于惟明后,怀德握醇。昆台之耀,秀出不群。文昭有毅,武烈能仁。含
姓柳氏。七年。遣侍郎金昱。告嗣位。八年。帝遣光禄少卿李巨源,将作少监孔维。册治。加食邑。雍熙元年。遣 韩遂
龄。入贡。二年。帝遣太常卿王著,秘书监吕文仲。加册治。帝将征契丹。以高丽接契丹。常为所侵。遣监察御使 …… (第 319L 页)
出师掎角。先是。契丹伐女真。路由高丽界。女真意高丽搆祸。因贡马。来愬于朝。言高丽与契丹。结援剽略。洎 韩遂
龄之入贡也。帝出女真所上木契以示。仍令归白本国。治闻之。忧惧。及国华至。使其臣言于国华曰。前岁。女真 (第 320H 页)
   
(百济温祚王二十四年。王作熊川栅。马韩王遣使责让曰。王初渡河。无所容足。吾割东北一百里之地安之。其待王不为不厚。宜思有以报之。今以国完民聚。谓莫与我敌。大设城池。侵犯我封疆。其如义何。王惭遂坏其栅。二十六年秋七月。王曰。马韩渐弱。上下离心。其势不能支。倘为他所并则唇亡齿寒。悔不可及。不如先人而取之。以免后艰。冬十月王出师。阳言田猎。袭马韩。遂并其国邑。惟圆山,锦岘二城固守不下。二十七年夏四月。二城降。移其民于汉山之北。马 韩遂
灭。)
椎髻东渡十济南。卫氏故智温王同。借地非难夺国易。仁贤苗裔太盲聋。尾箕提封若金瓯。柰何割弃遗蛮 (第 171L 页)
至。前判官李成宪,生员李命男,座首金湛来访。○十一日。冒雨早发。到仁川村舍。朝饭 韩遂
安家。韩滉在其近地。持酒来见。夕投通津地村舍。○十二日。渡甲串。登城楼朝饭。唐舡数十只。浮泊于前矣。 (第 349H 页)
 陈氏曰。车所同。衣所独。故车可乘。衣不可衣。广孝。

谓敬之同于父。亦锡类之意也。
韩持国与伊川先生相善。屈致于颖昌。暇日闲游西湖。命诸子侍。有言貌不庄敬者。伊川回顾厉声叱之曰。汝辈从长者行。敢笑语如此。韩氏孝谨之风衰矣。 韩遂
皆斥去之。
朱子曰。辨奸论。谓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尝嫌此句过当。今看得。亦有此㨾人。某向年 (第 562H 页)
马韩国。三国史温祚二十六年冬出师。阳言畋猎。袭马韩。遂并其国。惟圆山锦岘二城未下。二十七年二城下。马 韩遂
灭。○按新罗本纪。脱解王五年。马韩孟召以覆岩城来降。时马韩之亡已五十馀年矣。高句丽本纪。太祖王六十六 (第 179H 页)
惭坏其栅。王有并吞辰马之心。二十六年袭马韩。遂并其国。惟圆山锦岘二城固守七年。降移其民于汉山之北。马 韩遂
灭。据此则温祚初渡汉水而南。马韩割东北一百里之地以安之。遂都稷山。后作熊川栅而马韩以侵封疆让之。然则 (第 462H 页)
  

进三国史节要笺
国可灭。史不可灭。惟治乱。具在于简编。褒至公。贬亦至公。其美恶。难逃于笔削。宜修往牒。用劝后人。窃念纪事始于虞谟。编年仿于鲁史。子长撰史纪。班固因。而历代有全书。温公作长编。紫阳继。而通鉴有纲目。考观前史之体例。不出二家之范围。惟我日出之邦。实是天作之地。檀君并尧立。肇建千载之基。箕子受周封。丕阐八条之化。满起亡命而北据。准不图存而南奔。四郡因之瓜分。三 韩遂
焉鼎峙。顾年代之已邈。慨载籍之无闻。新罗先起。而三姓相传。丽济继兴。而二国同祖。或传世踰于五百。或历 (第 305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