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有其具
而未尽其用则有非我所能必者庸何伤哉庸何伤哉
是为铭
  吏部员外郎郑君墓碣铭    虞 集 郑君讳大中
字义甫早学于乡校稍长推择补中书户
部令史历詹事掾史出官登仕郎纳绵总管府经历仁
宗皇帝在东宫时常因事得 (第 19b 页)
  即日乞假西来,面有所陈。率此附报,并以小疏奉览。不宣。
(──以上见原刊「藏山阁文存」卷二。)


  书(二)
   上皖抚 郑大中
丞书(崇祯庚辰)

  伏惟执事以中土之正气,号当代之清流。顷者建节维扬,仁惠之誉,远被江表。今为帝 …… (第 34 页)
  天启四年冬,将行考察,会吏掌科缺,以次应补者江西刘弘化,在籍有丁忧信;后资无踰大钺,大铖亦方假回。左时已转佥院,急招入京。大铖既至,而当事诸公意属魏公 大中;
以察典重大,大钺浅躁、语易泄,不足与共事也。左意遂中变,语大铖曰:『某公艰信已确,但抚按疏久未至,奈 (第 70 页)
何!现有工科缺出,且宜暂补;俟其疏至,再行改题可乎』?大铖业心知其故,谬曰:『可』。于是具疏题补工科都给事中;凡再题而命不下,诸公怪之。而外议喧传吏科缺出已久;不得已,乃更以吏科请。疏朝上而命夕下;盖大铖于此时始走捷径、叛东林也。大铖到任未数日,即请终养归;以缺让魏公 大中

与杨、左诸公同掌察典。归语所亲曰:『我便善归,看左某如何归耳』!杨、左祸机伏于此时矣。次年春,难作, …… (第 70 页)
  丙寅冬,召起太常寺少卿;数月,即回。心知魏阉不可久恃,凡有书币往候,随即购其名刺出;故籍阉时,无片字可据,但加以「阴行赞导」而已。先帝即位之初,举朝皆阉馀党,东林虚无人;于是杨维垣乘虚倡议,以东林崔、魏并提而论,盖两非之。不意倪公元璐于词林中毅然抗疏,极诋其谬;分别邪正、引蝇批根,维垣为之理屈词穷。而大钺在籍,既闻阉败,急作二疏遣入京。其一疏特参崔、魏;一疏为七年合算──以熹宗在位凡七年,四年以后乱政者魏忠贤,而为之羽翼者崔呈秀辈也;四年以前乱政者则为王安,而羽翼安者东林也。谕役特示垣:若局面全翻,则上前疏;脱犹未定,即上合算之疏。是时维垣方与倪公相持,得大铖疏大喜,即上之;从此东林诸公切齿大铖,倍于诸阉党矣。
  崇祯元年,奉优旨起升光禄卿;旋被劾罢回。已为魏公 大中
子学濂血疏称大铖实杀其父;用是削夺配赎,列名「钦定逆案」;十七年不能吐气矣。大铖虽里居,凡巡方使者出 (第 7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