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与何胤敕
(高祖凡再敕胤于是遣 何子朗 等于东山/受学胤以若邪迫隘不容生徒迁秦望山)
顷者学业沦废儒术将尽闾阎缙绅鲜闻好事吾每思
弘奖其风未 (第 79a 页)
(高祖凡再敕胤于是遣 何子朗 等于东山/受学胤以若邪迫隘不容生徒迁秦望山)
顷者学业沦废儒术将尽闾阎缙绅鲜闻好事吾每思
弘奖其风未 (第 79a 页)
赐死袁著十九陆瓒邢居实二十
王寂萧瓛二十一徐份九岁为梦赋与何炯俱二十二刘
宏二十三王弼王脩王延寿王絇 何子朗 俱二十四袁
耽(字彦/道)刘景素二十五祢衡王训李贺俱二十六卫玠
王融俱二十七郦炎陆厥崔长谦俱二十八杨 (第 22a 页)
王寂萧瓛二十一徐份九岁为梦赋与何炯俱二十二刘
宏二十三王弼王脩王延寿王絇 何子朗 俱二十四袁
耽(字彦/道)刘景素二十五祢衡王训李贺俱二十六卫玠
王融俱二十七郦炎陆厥崔长谦俱二十八杨 (第 22a 页)
三何歌二首
(南史曰何思澄与宗人逊及 子朗 俱擅文名时人/语云云思澄闻之曰此言误耳如不然固当归逊)
(思澄意谓/宜在巳也)
东海三 (第 11b 页)
何子朗 最多
人中爽爽有 (第 11b 页)
子朗(子朗字世/明有才思) 鲍佐谣
(南史曰鲍正为湘东王五佐好/交游无日不适人人为之语曰)
无处不逢乌噪无处不逢鲍佐 (第 11b 页)
(南史曰何思澄与宗人逊及子朗俱擅文名时人/语云云思澄闻之曰此言误耳如不然固当归逊)
(思澄意谓/宜在巳也)
东海三何子朗最多
人中爽爽有子朗 (子朗 字 (第 11b 页)
世/明 有才思)
鲍佐谣
(南史曰鲍正为湘东王五佐好/交游无日不适人人为之语曰)
无处不逢乌噪无处 (第 11b 页)
(南史曰何思澄与宗人逊及 子朗 俱擅文名时人/语云云思澄闻之曰此言误耳如不然固当归逊)
(思澄意谓/宜在巳也)
东海三 (第 11b 页)
何子朗 最多
人中爽爽有 (第 11b 页)
子朗(子朗字世/明有才思) 鲍佐谣
(南史曰鲍正为湘东王五佐好/交游无日不适人人为之语曰)
无处不逢乌噪无处不逢鲍佐 (第 11b 页)
(南史曰何思澄与宗人逊及子朗俱擅文名时人/语云云思澄闻之曰此言误耳如不然固当归逊)
(思澄意谓/宜在巳也)
东海三何子朗最多
人中爽爽有子朗 (子朗 字 (第 11b 页)
世/明 有才思)
鲍佐谣
(南史曰鲍正为湘东王五佐好/交游无日不适人人为之语曰)
无处不逢乌噪无处 (第 11b 页)
文爱陶渊明文亦复如此江南语曰梁有三 何子朗
最
多三何者逊及思澄 (第 12a 页)
子朗 也 (第 12a 页)
子朗 信饶清巧思澄游庐
山每有佳篇并为冠绝(颜氏/家训)
何逊之作不费气力如庖丁解牛风成于騞然(竹林/诗评 …… (第 12a 页)
何思澄
思澄少勤学工文为游庐山诗沈约见之大相称赏自
以为弗逮约郊居宅新构阁斋因命工书人题此诗于
壁傅昭尝谓思澄制释奠诗辞文典丽(南史/本传)
思澄与宗人逊及 子朗 俱擅文名时人语曰东海 (第 13b 页)
何
子朗
最多思澄闻之曰此言误耳如其不然故当归逊
思澄意谓宜在已也 (第 13b 页)
子朗 早有才思尝为败冢赋拟庄
周马棰其文甚工世人语曰人中爽爽有 (第 14a 页)
子朗(同/上) 王籍
籍为诗慕谢灵运其合也殆无愧色天监中除轻车湘
东王咨议参军随府会稽郡境有云门天柱籍尝游之 (第 14a 页)
多三何者逊及思澄 (第 12a 页)
子朗 也 (第 12a 页)
子朗 信饶清巧思澄游庐
山每有佳篇并为冠绝(颜氏/家训)
何逊之作不费气力如庖丁解牛风成于騞然(竹林/诗评 …… (第 12a 页)
何思澄
思澄少勤学工文为游庐山诗沈约见之大相称赏自
以为弗逮约郊居宅新构阁斋因命工书人题此诗于
壁傅昭尝谓思澄制释奠诗辞文典丽(南史/本传)
思澄与宗人逊及 子朗 俱擅文名时人语曰东海 (第 13b 页)
何
子朗
思澄意谓宜在已也 (第 13b 页)
子朗 早有才思尝为败冢赋拟庄
周马棰其文甚工世人语曰人中爽爽有 (第 14a 页)
子朗(同/上) 王籍
籍为诗慕谢灵运其合也殆无愧色天监中除轻车湘
东王咨议参军随府会稽郡境有云门天柱籍尝游之 (第 14a 页)
又敕
比岁学者殊为寡少良由无复聚徒故明经斯废每一
念此为之慨然卿居儒宗加以德素当敕后进有意向
者即卿受业想深思诲诱使斯文载兴(于是遣 何子朗/ 孔寿等六人于)
(东山/受学)
辅政上铨序表(齐中兴二年诏梁国初建立须/综理可依旧选诸要职高祖 (第 26a 页)
比岁学者殊为寡少良由无复聚徒故明经斯废每一
念此为之慨然卿居儒宗加以德素当敕后进有意向
者即卿受业想深思诲诱使斯文载兴(于是遣 何子朗/ 孔寿等六人于)
(东山/受学)
辅政上铨序表(齐中兴二年诏梁国初建立须/综理可依旧选诸要职高祖 (第 26a 页)
时人语(梁书王筠与从兄泰齐名陈郡谢览/览弟举亦有重誉时人为之语曰)
谢有览举王有养炬(炬是泰养即/筠并小字也)
三何语(二首南史曰何思澄与宗人逊及 子朗/ 俱擅文名时人语曰云云思澄闻之曰)
(此言误耳如不然固当归/逊思澄意谓宜在已也)
东海三 (第 16a 页)
何子朗 最多
人中爽爽有 (第 16a 页)
子朗(子朗字世/明有才思) 两隽语(南史曰何妥少聪明时兰陵萧慎亦隽/才住青阳巷妥住白杨头时人为之语)
世有两隽白杨何妥青 (第 16a 页)
三何语(二首南史曰何思澄与宗人逊及子朗/俱擅文名时人语曰云云思澄闻之曰)
(此言误耳如不然固当归/逊思澄意谓宜在已也)
东海三何子朗最多
人中爽爽有子朗 (子朗 字 (第 16a 页)
世/明 有才思)
两隽语(南史曰何妥少聪明时兰陵萧慎亦隽/才住青阳巷妥住白杨头时人为之语)
世有两隽白 (第 16a 页)
谢有览举王有养炬(炬是泰养即/筠并小字也)
三何语(二首南史曰何思澄与宗人逊及 子朗/ 俱擅文名时人语曰云云思澄闻之曰)
(此言误耳如不然固当归/逊思澄意谓宜在已也)
东海三 (第 16a 页)
何子朗 最多
人中爽爽有 (第 16a 页)
子朗(子朗字世/明有才思) 两隽语(南史曰何妥少聪明时兰陵萧慎亦隽/才住青阳巷妥住白杨头时人为之语)
世有两隽白杨何妥青 (第 16a 页)
三何语(二首南史曰何思澄与宗人逊及子朗/俱擅文名时人语曰云云思澄闻之曰)
(此言误耳如不然固当归/逊思澄意谓宜在已也)
东海三何子朗最多
人中爽爽有子朗 (子朗 字 (第 16a 页)
世/明 有才思)
两隽语(南史曰何妥少聪明时兰陵萧慎亦隽/才住青阳巷妥住白杨头时人为之语)
世有两隽白 (第 16a 页)
眼中少。白露戒秋节。湖海莽渺渺。埋君在何山。挥涕望新兆。惟有平生魂。长向烈山达。(梁何思澄与宗人逊及 子朗。
擅文名一时。为之语曰。东海三何。 (第 175L 页)
子朗 最多。生与族弟柱昱,柱卓。同学于余。故比三何。)
省亡儿墓
吾年六十汝三十。父子深缘至此穷。犹疑山寺 (第 175L 页)
子朗 最多。生与族弟柱昱,柱卓。同学于余。故比三何。)
省亡儿墓
吾年六十汝三十。父子深缘至此穷。犹疑山寺 (第 175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