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以第一
甲第三人及第时制策以教养为问公举周书无逸易
之自强不息以对大要言保治在勤勤在教养备教养
备而 王道成
矣反覆数千言皆当时利害人所难言者
时承平久朝廷颇怠于政故公以是为言之激而直当
国者恶之假以冗长不可读 (第 13b 页)
愿公世济此君为不朽(以上成都文类/)
  王 灼
   灼字晦叔遂宁人尝佐总幕有颐堂先生集
  赠 王道成

龙钟健儿须如棘幼事秦府持鞭靮战尘扑面心已灰
径上三峰弄泉石乾坤变化五百年人间未识地行仙
布囊落魄荆州 (第 29b 页)
市丹经秘法为君传散尽千金何所有
腹中气作蛟龙吼功成直欲投紫霄尚爱岷峨山下酒
年来我亦厌樊笼乞取微言为指踪君不见叶县双凫
缑岭鹤古来度世多吾宗
   (夷坚志 王道成先生
者夔州人射利江湖閒为/贾客政和六年忽遇异人传内丹之妙遂破家)
   (从王鼎学道遨游东西二蜀鼎亦时见 (第 30a 页)
荆南市/中不与人交一谈无能识其谁何者身长七尺)

   (广目美髯状貌如四十许人荆南父老自儿童/时盖已见之一日与 道成
饮自通姓名曰吾洛)
   (阳人唐武德初事秦王为御者奔走兵閒后得/仙法隐华岳山中以至于今酒酣别去不知 (第 30b 页)
所)
   (往 道成
本愚民不能从其词访大业武德中事/且验其是否绍兴六年 (第 30b 页)
道成
王灼晦叔于金川)
   (讲岩盟之好为作古风一篇与之此篇见颐堂/集中不终言 (第 30b 页)
道成
之究竟也)
  铜马歌(并序/)
 郫城村民凿古墓遂得一铜马高三尺许制作精妙
 前简池守景季渊取以归 (第 30b 页)

伯子游为必可师而进我吴于三代之列故化易行而
功则倍信道不惑之验彰明也使吏天下郡县者皆如
吏吴之吏 王道成
矣乃夫廉以远利明以蔽狱详以理
赋严以督奸俭以节费恤以柔民皆炳然为天下称首 (第 30a 页)
  日讲礼记解义序
朕闻六经之道同归而礼乐之用为急孔子曰安上治
民莫善于礼又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诚以礼者范
身之具而兴行起化之原也天之生人品类纷纶莫可
纪极圣人起而整齐之法于天则于地顺于人达于时
协于鬼神斟酌损益以定其品节限制俾天下化其好
逸恶劳之心而予以从善弃恶之道蒸蒸焉日蹈履于
中正而不敢越盖非有以强之也率乎其理之所安而

已其纲有三百其目有三千大者在冠昏丧祭朝聘射
宴之规小者在揖让进退饮食起居之节循之则君臣
上下赖以序夫妇内外赖以辨父子兄弟婚媾姻娅赖
以顺而成反是则尊卑易位等杀无章家未有能齐而
国未有能治者故曰动容中礼而天德备矣治定制礼
王道成
矣尝遐观三代禹汤文武惇叙彝典以倡导
天下而其时之诸侯秉礼以守其国大夫士遵礼以保
其家下至工贾庶人畏法 (第 245b 页)
使人慈爱教之以仁顺使人和
睦教之以礼义使人敬让慈爱则不遗其亲和睦则无
怨于人敬让则不竞于物三者既备则 王道成

人生天地之间衣食为命食不足则饥衣不足则寒饥
寒切体而欲使人兴行礼让者此犹逆坂走丸势不可
得也是以 (第 13b 页)
  送朱先生赴京考礼序     谢 肃
自三代礼乐荡灭于秦至汉代秦而帝去先王未遐宜
可以复其礼乐而为治于天下矣然高帝不学而佐非
真儒故其为治不能复礼乐于三代殆亦叔孙通之责
哉方叔孙通说帝之起朝仪也帝曰度吾所能行者为
之不过谓定君臣之位而已固未及乎先王之礼乐以
达于天下者也而叔孙通遂以兴礼乐为名广徵鲁诸
生是以有两生不肯行曰礼乐积德百年而后可兴至

哉乎其言之当也夫德先王所以化天下之本而礼乐
其具也有其具无其本固不可也而高帝宽仁长者其
岂无本乎曰固矣然汉承秦变古之后以古变秦其唯
三代之礼乐乎沿三代之礼而教民以中袭三代之
而教民以和使中和之气充塞天地则万物不疵而
道成
(第 12a 页)
王道成
然后损益三代以作汉之礼乐则汉其
三代矣乎是或两生之所蕴也惜乎叔孙通学不足以
与此不能终致两生乃率诸生 (第 12a 页)
先生文集卷第二十 续藁十七
策题
  会试汉人南人策问
问孔子告门人以既庶加富既富加教牧民而三事具则 王道
矣其设施之略可得而知欤稽之周官则所以庶之者有九
两保息本俗所以富之者有九职土会上宜土均荒政职事所
(第 1a 页)
    福德圣仁忠卫康济顺庆王制
山川出云为雨者是名曰神功烈在民则祀之乃古之

制有嘉灵迹爰锡赞书某山某王能自得师聿来胥宇
乘蜿蟺扶舆之气为聪明正直之神水旱疾疫之不常
遇灾辄祷伯仲埙篪之相应如响随声兹既达于予闻
其并增于美号呜呼为民请命故致力于山灵明德惟
馨继自今其世享祭则如在感而遂通可
   太保库楚妻旺扎勒台氏封应国夫人制
朕闻家人正而天下定鹊巢应而 王道成
盖国之本在
家而女正位乎内有嘉贤淑作俪元臣具官某妻某氏 (第 15a 页)
而雷同剿说以对
  策题
   会试汉人南人策题
问孔子告门人以既庶加富既富加教牧民而事具则 王道成
矣其设施之略可得而知欤稽之周官则所以
庶之者有九两保息本俗所以富之者有九职土会
土宜土均荒政职事所以 (第 33b 页)
之声灵也
粲然乎官府之仪章也秩然乎朝廷之等威也尊卑有
法上下有纪贵贱不紊内外不渎人伦既正风俗既淳
王道成
矣此固今世之文俪美媲盛于五帝三皇然
也仆诚不佞西蜀之鄙人习业儒术服膺先王之教之 (第 20a 页)
  试言其大旨以观自得之学
甚矣仁之难言也非言之难而体会之难能体会之而

自得之于心则能以其所不同而求其所同以其所言
而知其所不言虽圣人之于学者随人异施不可以一
端求会而通之而至精至粹之理一而已矣夫惟天下
之论仁者病于不能自得之于心而徒言之求是以若
彼其纷纷而不一也执事发策以孔子之言仁为问欲
观学者自得之学愚生何知焉虽然论语一书童而习
之敢不摭拾以对昔孔子传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
欲有所为于天下而时不能用退而追述三代之礼乐

序诗书易春秋以备 王道成
六艺夫子自以为教天
下如此尽矣夫子既没而门人记其微言以为论语顾
若稍不尽同于前古圣人者盖其平日独以仁 (第 44b 页)
  日讲礼记解义序
朕闻六经之道同归而礼乐之用为急孔子曰安上治
民莫善于礼又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诚以礼者范
身之具而兴行起化之原也天之生人品类纷纶莫可
纪极圣人起而整齐之法于天则于地顺于人达于时
协于鬼神斟酌损益以定其品节限制俾天下化其好

逸恶劳之心而予以从善弃恶之道蒸蒸焉日蹈履于
中正而不敢越盖非有以强之也率乎其理之所安而
已其纲有三百其目有三千大者在冠昏丧祭朝聘射
宴之规小者在揖让进退饮食起居之节循之则君臣
上下赖以序夫妇内外赖以辨父子兄弟婚媾姻娅赖
以顺而成反是则尊卑易位等杀无章家未有能齐而
国未有能治者故曰动容中礼而天德备矣治定制礼
王道成
矣尝遐观三代禹汤文武惇叙彝典以倡导 (第 4b 页)
以第一
甲第三人及第时制策以教养为问公举周书无逸易
之自强不息以对大要言保治在勤勤在教养备教养
备而 王道成
矣反复数千言皆当时利害人所难言者
时承平久朝廷颇怠于政故公以是为言言激而直当
国者恶之假以冗长不可读 (第 2a 页)
人者出识其端审其势深明其感通之故一鼓舞而新
之于是有滞兴有敝补高多寡卑有损有益而 王道成
矣我皇上今日之治是也易曰包荒得尚于中行洪范
曰皇建其有极猗欤盛哉士生斯时遇斯际亲见裁成
辅相之大而亦 (第 2a 页)
  何彼秾矣美王姬也虽则王姬亦下嫁于诸侯车服不
系其夫下王后一等犹执妇道以成肃雍之德也

  驺虞鹊巢之应也鹊巢之化行人伦既正朝廷既治天
下纯被文王之化则庶类蕃殖蒐田以时仁如驺虞则 王道成


  邶风诗序 (第 5b 页)
   送朱伯贤赴京考礼序
自三代礼乐荡灭于秦至汉代秦而帝去先王未遐宜
可以复其礼乐而为治于天下矣然高帝不学而佐非

真儒故其为治不能复礼乐于三代殆亦叔孙通之责
哉方叔孙通说帝之起朝仪也帝曰度吾所能行者为
之不过谓定君臣之位而已固未及乎先王之礼乐积
德百年而后可兴至哉其言之也夫德先王所以化天
下之本而礼乐其具也有其具无其本固不可也而高
帝宽仁长者其岂无本乎曰固矣然汉承秦变古之后
以古变秦其唯三代之礼乐乎沿三代之礼而教民以
中袭三代之乐而教民以和使中和之气充塞天地则

万物不疵而 王道成
(第 11a 页)
王道成
然后损益三代以作汉
之礼乐则汉其三代矣乎是或两生之所蕴也惜乎叔
孙通学不足以与此不能终致两生乃率诸生 (第 11a 页)
  矫亭先生初拜淅江布政司参议两淅大夫士仕南都
者为徵贺言于人人则皆辞曰方君雅望翘然缙绅之
特也仅仅斯擢犹然以为华乎盖无辞以名贺者踰年
东桥子归职方石窗子又以及焉且语之故东桥子曰
过矣夫士志道宦志业奚有于名位哉余请贺之今夫
天子之吏多地矣内曰近外曰远执权曰要弗任曰散
艺文曰清簿书曰冗莫非士所居也唯其所受敬修其

共是之谓业而道存焉夫苟乐其华而厌其弗若将谁
与任大雅云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后予曰有奔走予
曰有禦侮言文王之世百职修而 王道成
也夫何间然
之有若夫论德而官程才而任斯太宰代工之责君子
弗与焉奚为无辞于矫亭也夫淅东南之大藩据天下 (第 18a 页)
率魏兆内侍省内谒者监 王道成
等九人。特宜斩决。试太
子洗马兼知司天台冬官正赵非熊陈王府长史陈闲楚
州司马张昂左武卫兵曹参军焦 (第 16a 页)
   叔和桢韵
高槐殊可爱密叶屯云青阅市游胄馆过位扬王庭秋
风遄作花植德资墨卿得意十二街斯语心当铭
树桑五亩中畦流绕其下远扬看深春沃若羡初夏愿

言敦本心毋使质胜野勖哉 王道成
鸡豚乐吾社
圭塘挺嘉植雨露涵深仁一株尚未老八千有馀春陋
彼拥肿樗娱我逍遥人托根况得地宝树为芳邻
晚年 (第 15b 页)
   林氏家谱序

凡谱为家作也其要在辩族姓序昭穆明冢介嫡庶而
家政行焉故天下之家各谱其谱而 王道成
谱之于世
其亦可谓重矣然谱以脩理亦以脩坏坏之端有三冒
望则坏养子则坏赘婿则坏故谱不可不慎也盖尝论
(第 2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