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四十一弟子
尼惠操又其兄子也故探其义味最为深入乃率吁缁
俗号捧金身建塔于东武丘寺之东北冈从其教也侄 孙德舆
以为宣父有西方圣人之说东汉有浮图仁祠 (第 3a 页)
父尤景行乎先哲想后山翁神游而喜之曰子 孙德舆
万物气吐实与梅兮同素相时来兮则为辅皇图兮巩

  咏归亭赋         (元/)刘 诜
繄青原 (第 29a 页)
戎之遗非颂诗比也唐山夫人雅歌
之流调短弱未舒耳铙歌十八中有难解及迫诘屈曲
者如丝如鱼乎悲矣尧羊蜚从王 孙行之
类或谓有缺
文断简妃呼豨收中吾之类或谓曲调之遗声或谓兼
正辞填调大小混录至有直以为不足观者巫山高芝 (第 15b 页)
氏继毕氏则知韶州允升之 孙将仕郎行之
之女长子
肇有文学象州儒学正次端为伯兄后又次载女三人
长适饶泰来次适张益幼适徐禹玉孙男四人 (第 7a 页)
   (可分沈约云乐人以音声相传训诂不可复解/凡古乐录皆大字是辞细字是声声辞合写故)
   (致然耳艺苑卮言曰铙歌中有难解及迫诘屈/曲者如丝如鱼乎悲矣尧羊蜚从王 孙行之
类)
   (或谓有缺文断简妃呼豨收中吾之类或谓曲/调之遗声或谓兼正辞填调大小混录至有直)
   ( (第 3b 页)
振七叶之貂蝉将主知
之早结观我尚之如斯不愧文贞公之节既增光于大
父尤景行乎先哲想后山翁神游而喜之曰子 孙德舆
万物气吐实与梅兮同素相时来兮则奠皇图于巩固
   大禹惜寸阴赋
昔者闻之乾道行健一息万里君子法乾自强 (第 26a 页)
   送通判张总之都官赴阙序

   道士袁惟 正字行之

   夏佾字德卿序
 卷第二十七
  表
   贺斩侬智高表
   贺圣体康复表
   贺乾元节 (第 63b 页)
 克振名振少孤哀大父母保育诲字底成立振克敬克
 事大父母没苫寝蔬食庐墓六寒暑犹一朝夕逢谓尽
 礼尽思之道振以 孙行之
大父母孝矣诗曰
眷眷海濆匪泽斯卤岿冈紫土孝徐振所伊孝云何蚤
背恃怙维大父子抚维大母子卵襄而抱觿而膝髫 (第 46a 页)
   跋九
祖氏素称名族代生伟人至于君则为列仙盖其积德
有自来矣夫傲睨烟霞秕糠万化夐阅千载犹一朝夕
此岂今日慕仙者所可得梦见哉伯玉自清溪载叶山
隐者所作传来三复旧刻不能释手俯愧尘滞感叹交
作淳熙六年八月一日东莱蔡武子书于江陵城西罗
台僧舍(伯玉奎之字也资州朝议之 孙行之/
族弟也其奎之诸子今居荆南清溪)
 龙学文集卷十三 (第 7b 页)
操。又其兄子也。
故探其义味。最为深入。乃率吁缁俗。号捧金身。建塔于东
武邱寺之东北冈。从其教也。侄 孙德舆。
以为宣父有西方
圣人之说。东汉有浮图仁祠之教。以其教言之。自菩提达
摩七叶至大照祖师。皆以心法秘印。 …… (第 14b 页)
钟陵之西曰海昏。海昏南鄙有石门山。禅宗大师马氏塔
庙之所在也。门弟子以 德舆
尝游大师之藩。俾文言而楬 …… (第 15a 页)
乃率吁其徒。从茶毗之法。珠圆玉洁。煜耀盈升。建兹严事。
众所瞻仰。至七年而功用成。竭诚信。故缓也。 德舆
往因稽 (第 16b 页)
 声辞相杂而胡元瑞以嵲屼为体格非深于乐府者
 尤笑王弇州谓铙歌十八中有难解及迫诘屈曲者
 如丝如鱼乎悲矣尧羊蜚从王 孙行之
类或有缺文
 断简其误处既不能晓佳处又不能识直以为不足 (第 2a 页)
有稷尸。将何处得后稷之亲孙耶。故孔子曰尸必以孙。无孙则取于同姓。(见曾子问。)只云取于同姓。而无必取 孙行之
语。先儒谓孙行无人。则取孙之孙。此以班祔之法例之也。 …… (第 433L 页)
如何。其文例虽若冗长。使小儿辈诵读。不得不如是也。又其法以什为度。故或有苟充者。或有冤屈者。然世俗通 行之
文字。不如是不行。先生所著蒙学义汇。岂不精严。而我所辑儿学编二卷。限之以二千字。其上卷有形之物也。其 …… (第 440H 页)
 念间所修笺。敬不审已未关览。蝇头万言。不如麈尾一挥。而闻问之阔。忽复数旬。恋德慕义。一日三秋。回思昨冬以前许多岁月。曾有此想否。心本天虚。情由人造。如种生芽。如染成色。万事如此。还可笑也。丧服商间又卒业。證断明确。不容评议。而衽之不当在裳际。带下尺之不当用横襕。五服之皆有衰适负。三重之非指绞带。尤觉十分无疑。但领法适制。稍未晓然。更乞裁纸为小样全衣。而以寸折尺。并尺样寄惠幸甚。古圣制作之著在简筴者。明白如此。而讹谬沿袭。千百其疮。虽得具眼看破。指诲谆谆。而少闻多怪。 行之
则难。况道理事情。无形与声。而其辨在于豪忽者。又何望其户说以眇论耶。宜乎从古贤达。唇焦口燥。卒老于行 (第 447L 页)
 忌祭时不可以衰服主祭。则以傍亲行之耶。使子侄代之耶。
问忌者丧之馀。不得参行。于情理何如。朱子答或问以 孙行之
得。然则以子弟代行耶。葛庵曰先贤所论如此。代行合礼意耳。今以为准使令胤代行。恐不得不然。(葛庵曰若亲 …… (第 277H 页)
 主妇病不助祭。则主妇之妇代之何如。
主妇病而其妇代行。不见于礼书。恐不可谕命耳。
 继曾祖妣神位。今将合椟。若因节日 行之
则无告由耶。有告由。措语录示伏望。
合椟似当因节日 (第 277H 页)
行之。
而告由措语。玆录上耳。
 今以显曾祖妣宜人真城李氏。追行并配敢告。
答李仪可(在羽)
一面已数十年。 (第 277H 页)
 谨按。凡行祭于纸榜。本非正礼。吾门于轮行忌祭时。例用纸榜。已为苟且。恨不得更张。况此时祀大礼。而不就神主所奉处祭之。则设主依神之意。安在哉。向时。四名日。皆上冢。中间。缘子孙无力。祭于神主。犹以为未安。则今之不祭于神主。而祭于纸榜。果如何也。门中人。其各勉焉。
忌祭
高祖府君考妣二位忌祭。诸子孙亲未尽者。依旧轮行。

曾祖府君考妣三位忌祭。宗家及诸子孙轮行之。盖前此曾祖府君前后祖妣忌祭。各以所生子 孙行之。
殊涉纰谬。故今正之。且高祖府君,曾祖府君忌祭。相助之物。丰约不同。固为未安。曾祖府君前后祖妣。则全无 (第 512H 页)
 墓祭。父母坟各处。则以衰服行之乎。父丧祭母坟。母丧祭父坟。亦皆以所服之衰行之乎。
父母坟异处。而时在衰绖中。则冒衰绖往省他处之墓。恐未安。
 祖父母墓祭。若无他子 孙行之
者。则重服之孙。可行墓祭乎。不得已行祭。则亦用何服也。
恐未安。
 当丧而遭重服。亦可奔哭乎。世人。 (第 221L 页)
三年之丧不以吊。虽同井居三四寸与妻父母之丧。皆不奔哭。是皆合于礼乎。礼曰。释重服。服轻服。服轻服之时。为位哭而不奔乎。远地虽不可奔哭。隔墙同姓有服

之亲。亦不可奔哭乎。
檀弓曰。有殡。闻远兄弟之丧。虽缌必往。非兄弟。虽邻不往。杂记曰。有殡。闻外丧。哭之他室。此可以参商酌处。
 禫祭吉服。未安于哭位。宜从丘氏素服 行之
后即吉。如何。
丘氏之义未详。仪礼。禫祭所服。许以玄衣黄裳。则古人亦不用素服矣。
 虞祭。读祝告利成 …… (第 222H 页)
 两室不可合椟一卓。则奉祀子孙。皆后室子孙。以所生祖母与祖考异室。亦无未安于情乎。
于情未安则。元妣不当祀乎。先贤讲礼。多说此事。朱子深以为未安。
 生辰。不见于礼文。先贤或多 行之
者。何义也。一庙之中。高曾祖生辰。残孙或不能记忆。而值父母生辰。思慕乎平昔。不忍恝然而过。欲设奠献。 (第 222L 页)
则力不可合行四龛。只出父母神主而 行之
乎。
曾将此意。禀于李先生。李先生答曰。恐孟子所谓非礼之礼。此类之谓也。
 亲友之人。三年之内。未及 …… (第 222L 页)
 告迁于祠堂下注。其支子也而族人有亲未尽者。则祝版云云。未知祝辞何以书之欤。

朱子晚年定论。详载家礼大祥章最下注李继善问云云。与杨氏复曰云云。盖杨氏发挥朱子之言而加详焉耳。然则大祥前一日。姑勿祭告。大祥祭毕。神主奉祔于祖考之龛。以待禫后吉祭前一日。以荐告迁主。告毕乃改题。厥明。合祭行礼毕。祧主奉迁于最长之房。高祖以下神主。次次递迁。新主亦得奉安于第四龛。
 孽息之妻死。则初丧。其父母祭祀 行之。
不有未安之意欤。
所谓其父母。即死者之父母乎。虽是孽产。而初丧之内。祭祀之行。岂不未安乎。若同居孽息 …… (第 224H 页)
 前日所禀服说曰。闻虽在于一日之并服。既殊于大小之功。大功尽而除大功服。小功尽而除小功服者。固矣。但先出大功服。后出小功服。则九月之后。又设位如仪而服小功。麻以尽五月。然后除之

邪。或曰两服皆闻于一日。则设两位服。两服皆已 行之
于当日。而九月之内。小功之期。已可尽。何待九月尽。然后又更尽五月而除之。此屹前有以或说禀问者也。非但 …… (第 231L 页)
 共安祠堂之后。似有合祭之仪。可否。若祭则其祭备设饭羹邪。唯以酒果祭之邪。其告辞亦何以邪。
共安祠堂。适在仲月时事之时。则具羹饭盛祭为当。

不然则用酒果以告。然具三献盛祭。亦何甚妨。不若时事之偶然相值。情理最便。
 心丧人。于祖父母墓祭及朔望参礼。无人奉行。则或曰虽是丧人。墓祭庙参。以黑布笠素衣 行之。
不至失仪云。此言何如。
既曰心丧。则服则已毕矣。祭墓参庙。宜不得不与他奉行。有人无人。不必问。
 当 (第 232L 页)
禫月。家里疠气炽发。则禫事何以为之。或曰。当初避出时奉神主 行之。
则禫事当行于子之所寓处。或曰。避时虽未及奉主。染疠奴仆。若皆结幕旋出。家里时无痛者。则暂入奉出而 (第 232L 页)
行之。
或曰。设纸榜 (第 232L 页)
行之。
或曰。于墓 (第 232L 页)
行之。
此等论议。何者可据。抑别有合 (第 232L 页)
行之
道欤。
奉主避疠。则行禫事于权安处。不然则设纸榜。病者出幕。家无痛焉。则备持祭物。就行于本家。皆不妨 …… (第 232L 页)
 杂记。期之丧。十一月而练。十三月而祥。十五月而禫。注。父在为母。张子曰。父在为母。服三年之丧。则家有二尊。有所嫌也。处今之宜。齐衰一年之外。可以墨衰从事。可以合古之礼。全今之制云云。练云者。如初期之练邪。祥云者。如大祥之祥邪。禫后则虽未终三年。凡事一如二十七月之禫者邪。何无渐降渐杀之节。而直曰十五月而禫云邪。
十一月而练。十三月而祥。十五月而禫。当与初期之

练。大祥之祥。中月而禫。其礼无异。讫禫之后。只有心丧。而己他无间于二十七月之禫矣。且练而祥而禫。则何以曰无渐轻渐杀之节也。
 父子皆禫于十五月。则二十七月之禫。不复 行之
邪。若然则非但期后都无事。礼宜从厚之说。无所焉 (第 234L 页)
行之
邪。
丧无再禫之礼。故礼。心丧无禫。礼宜从厚之说。非此等之谓也。
 屹伯兄夫妻已亡。宗侄无依。故父母 (第 234L 页)
祀事。屹皆摄行。其改题之礼。尚未 行之。
或曰。侄子得相然后可行。或曰。嫂丧毕后当改题。而不改为非。屹意亦以为尚今不改。寻常未安。若改题则择日 …… (第 234L 页)
 改葬重事。人多有经之者。或曰。年岁久远。且为薄葬者。则启墓之后。极为无形。难可收拾。事之罔措。则别以板子。详量初棺之长短广狭而造棺。去地板罩盖还敛。筑以成坟为得。或曰。虽至无形。若妙手则移敛安顿。不至散处。虽百岁之久。亦可移安。此两说。未知谁善。
后者之言。是也。虽百岁之久。虽无形之甚。若著手精妙。百分谨慎。则用竹片。移奉无形之形。敛袭安顿。不差毫釐。
 国恤卒哭后。大中小祭祀。皆已许行。则私家祭祀。 行之
无碍。第以四时大祭。则不可以白衣白笠 (第 235L 页)
行之。
又不可以擅著吉服。以是疑难。则或曰。太古冠布。齐则缁之。乃仪礼丧服贾疏之说。其言曰。唐虞以上。吉凶同 (第 235L 页)
服。惟有白布衣白布冠而已云云。既曰白布冠。则笠亦当白。我国家斋服缁之。私祭白衣致斋。以白衣白笠行时祀。有何不可。或曰。礼渐备于唐虞。而至周尤备。何必远引太古。且以古今异宜。以素服行吉祭。似为未安。莫若用家礼禫条

下小注朱子说之为善。朱子说曰。家间顷年居丧。于四时正祭。则不敢举。而俗节荐享。则以墨衰 行之。
盖正祭三献受胙。非居丧所可行。而俗节则惟普同一献。不读祝。不受胙也云云。据此说。而于正朝清明端午秋夕 …… (第 236H 页)
时祀。比诸专废者则得矣。又视以白笠行大祭者。则无亏欠矣。又曰。四俗节则我国既有墓祭。四仲朔或丁或亥日 行之
为可云。未知孰是。
上古白布衣冠。恐不合。今日之援墨衰之制。亦非所安。鄙意则素服。既为朝廷视事之服。 (第 236H 页)
士大夫用以为私祭之服。或不至甚妨。仁乡必有李先生丁卯年间已 行之
制。何不访问据行。
 又曰。君者。人神之主。莫非王臣。书院享祀。不可以行。或有以白布衣白布冠吉凶同服 (第 236H 页)
之说。 行之
可也。此处书院。或行或否。或有请报方伯。使之粘移礼曹。以至启禀完定。然后欲行云。未知何者为得。
书院 …… (第 236H 页)
 时祭用仲月注曰。诹此岁事。适其祖考。适者未详。
适其祖考。特牲馈食之文。注疏无释。
 仪节补曰。按朱子大全。有四时祭土地文。夫墓祭祭后土。则时祭而祭土地。亦礼之宜也云云。未知先生何以 行之。
按大全集。既有祭土地祝文。则朱子盖尝祭之矣。鄙人少时亦尝有其意。而既不能具礼。未克如意。而中年以后 …… (第 238H 页)
 齐戒时及讳日。出见宾客。或以为可。或以为不可。未知孰从。
古人讳日。或有受吊不见客。颜氏家训。以深居不见亲宾。而美其素食为非。不记本文。大概则然。
 嫡孙丧父未久。又遭祖母之丧。则一应丧事。皆从重 行之。
常著齐衰。常用削杖。而入其父灵座之时。著斩衰。杖苴杖否。
此等变礼。岂敢妄议。而每被谬问。惭悚惭悚。 …… (第 240H 页)
 

前日所禀嫡孙叠遭斩衰丧服杖轻重礼节。既闻命矣。若丧父未阅月。又遭承重丧。则其服与杖及朝夕哭与馈奠。先哭后哭。先奠后奠。人有争其父与母之间者。故并禀焉。且三年之内。恒用何服何杖邪。
在父庐。则服斩杖苴。在祖母庐。则服齐杖削。奠用先重后轻之礼。则斩固重而齐固轻矣。但须象平时一家之仪。则不得不先奠于祖母矣。昔有人父丧未除。而遭承重祖母之丧。不废父丧主。而为祖母居庐。人不以为非也云。然鄙意则此必父丧将尽而未除。若并皆新丧。则居不得不著重服。唯就祖母庐之时。用齐服。恐或得礼之变之宜也。如何。
 禫祭则何以 行之
之问者。盖丧出一月。禫亦在一月。未知上丁行祖母之禫。而行父之禫于亥日邪。或曰一日之内。先行祖母之禫。 …… (第 240L 页)
 若葬日同出于一日。更无他日。则有必欲同葬于一日者。而冬日极短。虽待鸡以发。事多未及。虞祭

何以 行之。
既非经宿馆 (第 241H 页)
行之
所。则虽 (第 241H 页)
行之
于夜。亦不至于大失邪。
何至大失
[答李士厚]
 李士厚问。姊兄之殁。孤儿年已十七。古有因丧而冠之礼 …… (第 241H 页)
 祝奉魂帛。升车焚香之后。妇人盖头出帷。降阶立哭。守舍者哭辞再拜。盖妇人从而至墓。故无拜辞之仪。今也事多未措。不能依礼。妇人当从守舍之例。哭辞柩前。如何。
然。
 题主。檀弓曰。不可以凶服交神。故必择远亲或宾客。以吉服 行之
云。而先考遭大父丧。题主之人。以黑团领从事。而前岁冬先生夫人葬时。吴佐郎以素服题主。何如。
家礼。无 (第 241L 页)
题主人吉服之文。故东冈在时。以为必会葬之人题主。则既无变服之节。似是仍素服。故不禁素

服题主矣。然而曹先生题主时。议论不一。题主者以黑团领为之矣。檀弓所谓凶服者。即丧服之谓。古人以吾亲托体地中。当以礼敬。接于山川之神。故不能用纯凶之服。于是绢素为弁。葛为环绖。便引此而许用吉服。则非所敢知也。盖常疑此一节。而未有所考据焉耳。
 身在草土。先世墓祭祝文酌献。何以为之。山神祭。亦如何 行之
邪。或云不读祝。只献一酌云。此礼如何。
古之居丧废祭之人。先祖墓祭。亦必不能为之矣。家庙节祀。既令无 (第 242H 页)
服之人摄行。则墓祭亦必使无服者摄行。恐无妨。盖身有衰绖之服。省祭先世墓。所似未安也。如旁无子侄。则虽外甥亦可权使 行之。
如何如何。一酌无祝之说。未详。无祝则势或然矣。单献则恐未安。后土之祭。恐亦然。
 今欲祔葬亡妣于先考 (第 242H 页)
 祥后止朝夕哭注曰。惟朔望未除服者会哭。未除服。指何人也。

期以下丧皆已除。则未除服者。岂非三年丧之人乎。期丧之晚闻而未除者。亦当会哭。
 宗子当丧。葬前值父母忌。则设祭于他子家。使旁亲侄 孙行之
如何。草土之人。虽不参祭。亦无为位之哭乎。
既曰当丧而值父母忌。则丧是谁丧。大槩遭父或母或承重者。居 (第 500H 页)
东也。(缺)▣▣不论墓祭之连次行之者也。但墓在近处。则先行于(缺)▣▣▣墓。可也。墓在远地。则分遣子 孙行之
可也。
儿少辈受史略。至桓温入关。王猛来见。温曰。三奏豪杰。何不至耶。先生曰。此桓温极迷不智之言也。 …… (第 251H 页)
如宋仁宗故事。则臣民化而 行之。
同姓嫁娶之弊。庶可除矣。未知何如。先生曰。如此则好矣。然同姓婚姻。既立禁令。则如金姓李姓之类。婚姻之 …… (第 252L 页)
子。以汤脱之。女兄复来问之。公曰自脱也。其先公适见问曰。小子何敢谩语。公自是不敢慢语。后刘元城问终身 行之
之道。公曰。诚乎。刘问 (第 261L 页)
行之
何先。公曰。自不妄语始。盖学徒多言。不诚实者多。故规戒之也。 问三才之才字。先生曰。才料之义。三才犹 (第 261L 页)
 前殡彻几筵入庙后。遇节日忌辰。则衰服之人。似不可参祭。但忌者丧之馀。而不得参行。则其于情理亦如何。朱子答范伯崇问。有用墨衰常祀于家庙之文。而今无墨衰之制。何以而得宜也。或问以 孙行之
如何。朱子曰亦得。然则以子弟代行如何。
先贤所论既如此。参用古今。以布直领黪巾。代墨衰之制。似亦无妨 …… (第 86H 页)
月。葬礼行于十一月。虽曰人之葬圣人也。是时黄,蔡二公实主葬礼。而四方名士会葬者几千人。夫岂非礼而诸公 行之。
以此言之。则国葬前。恐无不行私丧葬事之义也。如何如何。又按宋神宗以元丰八年三月崩。以是年十一月葬裕陵 …… (第 91H 页)
 堂兄葬事。前期二日。发引至山所。祖奠遣奠。当行于在家发引之前。而张旅轩于寒冈葬时答问曰。发引前一日。因朝奠告以迁柩就垄下之意。临葬时行祖奠遣奠云云。未知寒冈葬事在发引日久之后。故此二奠不行于家。而行于临葬之日乎。
成殡于穴前至近之处。临葬又无载舆节次。则祖遣

二奠。似当 行之
于在家发引时。旅轩所论。毋乃指发引日久之后。如来谕所云耶。
 从侄辈将迁从嫂墓。同日合窆。而其间节目 (第 91L 页)
。无端的可据之文。退溪先生问答中。有云偕丧偕葬。先轻后重。虞则先重后轻。改葬当虞于墓所。新葬返哭而虞云云。今从嫂之虞。当行于墓次。新葬之虞。当返家而行。先重后轻之际。多有相碍之节。未知何以则便于事而不失礼意欤。
老先生所论。似为遭母丧。改葬父者言之也。今贤家所遭异此。有难臆说。然家礼虽初葬。若去家远。则再虞以上。有 行之
墓所之文。今且先行重丧初虞于墓所。翼早行改葬虞祭后。始返魂至家。以柔日再虞。则似合无于礼者之礼。未知 (第 91L 页)
如何。尝见朱子语类中。或问记父母之丧偕。先葬者不虞祔。待后事云云。同葬同奠何害。其所先后者何也。朱子曰。此虽未详其义。然其法具在。不可以己意辄增损也。此意似不可违也。且齐不可二用。同日 行之。
非但有窘促之碍而已。如何如何。
 当父丧改葬母服制。退溪先生问答中。有云当丧改葬。当处以偕丧之礼。则 …… (第 91L 页)
 南粹五代祖以不迁之位。弊家奉祀。而恐有祭五代之嫌。将依经国大典。欲别立一室。近世以为不迁主。非凡例祭五代之类。率多奉安一庙之内而不可别立云云。未知此说如何。大典所谓别立一室者。当立庙左耶。且庙与室其制有异乎。

尝闻从昔儒先。皆以私家祭五代为僭。如退陶先生答门亲之问。可考也。若不得已而从大典别立庙之议。当以家礼祠堂章。藏其主于墓所而不埋之文为据。别作祠堂而岁一祭之。似合事宜。若共祭一堂之内。则终是觉僭。未知如何。庙与室。恐有大小之差耳。
 改葬。当服缌以终其月数。而礼既葬。就墓所行虞祭。释缌服素而还告祠堂。及三月内行祀之际。只以素服 行之
耶。服除之日。其节次何如。
古礼虽有葬毕即除之文。而朱子以为礼宜从厚。当从郑说服缌以终月数云尔。则还 …… (第 94L 页)
。则客有来吊者。主人固当服其服而受吊。然若非吊客。亦何必每每如此耶。忌日是丧之馀。凡丧成服后。从略设 行之
意。先儒已言之。然忌日若在 国丧成服前。则决不可行矣。 国葬前士夫家墓祭。老先生已有以素馔设 (第 95H 页)
行之
论。西厓先生亦以素馔略设。而近日 朝家行会。亦于 国葬前。许行忌祭墓祭等事。遵而 (第 95H 页)
行之
似当。葬时荤素与否。亦当依此 (第 95H 页)
行之。
然士庶家与卿大夫家。事体自别。此则未知如何为得。惟在本家参酌 (第 95H 页)
行之
耳。祔墓时先墓告辞。家礼虽无明文。不可不先事告由。正是礼 …… (第 95H 页)
 

所遭之变。实是罕有。而还安之日。又兼移安慰安。则其间节次。何以折衷耶。祭仪一从春秋享祀。具三献有礼币耶。若用单献。则礼币不可用耶。
此段尤难率意奉答。然创立书院之际。奉安仪节。自有规例。恐当依此 行之。
而祭文中略述其遭变重修之意如何。祭仪则一献无币似得宜。又未知如何。
 位版制式。未有考据。寒冈先生文 (第 96L 页)
集中。有以东西庑位版为准。依此造成。未知如何。
郑先生既有所论。则遵而 行之。
似无不可矣。
 本院乃国学。故火变之由。方伯已 启达。自该曹早晚覆启 宣额。仍有慰安之举。而新庙既成 (第 96L 页)
 答。程朱诸先生说。可考而酌处之。○问伊川谓三年丧。古人尽废事。故并祭祀都废。今人事都不废。如何独废祭祀。故祭祀可行。朱子曰。然。百日外方可。然奠献之礼。亦行不得。是铺排酒食仪物之类后。主祭者去拜。若百日之内要祭。或从伯叔兄弟

之类。有人可以行。或问今人以 孙行之
如何。曰。亦得。○又曰。期大小功缌麻之类服。今法上日子甚少。便可以入庙烧香拜。古人缌麻已废祭。恐今人 …… (第 300L 页)
未葬可废。既葬则使轻服或已除者。入庙行礼可也。四时大祭。既葬亦不可行。如韩魏公所谓节祠者。则亦如荐新 行之
可也。○答曾光祖曰。家间顷年居丧。于四时正祭。则不敢举。而俗节荐享。则以墨衰 (第 300L 页)
行之。
盖正祭三献受胙。非居丧所可行。而俗节则唯普同一献。不读祝。不受胙也。○答范伯崇曰。丧三年不祭。但古人 …… (第 300L 页)
 答。古礼。练服非以緅饰衰服也。衰服之内有中衣。如深衣之制。初丧。以生布缘领与袖口及下边。及至小祥。以练布为中衣。又以緅为饰也。上服衣裳。因旧不缉。岂可变斩为齐乎。
练服。丧礼备要云。制如大功衰服。而布亦同。若不能改备者。依家礼仍旧亦可云。家礼陈练服注。未见仍旧之文。而退溪先生因礼注正服不可变之说。以练衰为非礼。退溪之教。若与古礼相合。则遵而 行之
可也。礼注之说及退溪之教。若与古礼之意不合。则仍旧之说。恐未免苟且。但丧人。三年内常著衰服。则及期而 …… (第 302L 页)
以祔之于先妣西向之坐。则乃为以尊从卑。似无是礼。如何如何。祧主与新主一行。自不妨矣。然更以质之沙溪而 行之
云云。幸乞参商指教。
 答。朱子晚年与学者书。祔与迁。是两项事。既祥而撤几筵。祔于祖庙。俟祫祭而迁。 …… (第 303L 页)
 答。禫后食肉饮酒。于礼为合。复寝比酒肉为重。故在吉祭之后也。虽著素端。白带则似过矣。
家礼大祥之服黪布幞头之制。实是诗人所谓缟冠之色。而丘氏及五礼仪。必易之以纯白。何也。纯白似非渐吉之意。而既是 时王之制。则其不可违耶。且礼禫祭。玄冠朝服。祭讫。首著纤冠。身著素端。黄裳踰月吉祭。玄冠朝服。既祭。玄端而居。据此则于禫似不可谓丧毕。必吉祭而后如常人。而丧礼备要。全没此曲折。禫祭条。直云陈吉服。无乃与古礼有异耶。且仪节云。主人以下俱素服。所谓素服。不变大祥时服耶。果尔则与玄冠朝服之礼。全不相应。亦可疑也。今依古礼之意而参酌 行之。
未知如何。且家礼禫祭条。无陈服一节。何欤。
 答。大祥之服。礼云缟冠。而家礼云黪布幞头。黪布 …… (第 304L 页)
 

答。考仪礼经传通解。则黄勉斋所著禫服玄衣黄裳。乃吉服。非素服明矣。夫所谓禫者。澹澹然平安之意。不于此时即吉。更待何时。若必如疏家所谓从祥至吉。变服有六之说。则卒难复古。朱子既不采入于家礼。今不可更论也。今者欲用黑笠黑带白衣之制。既非古礼。又非家礼。且与丘氏仪节有异。创立新制。其可乎。
食肉一节。欲俟吉祭。其不至于径情而无害于从厚耶。若禫后宜即食肉。则亦可以出谒门长。而非宴乐则虽杯酒。亦不必辞耶。
 
答。吉祭后食肉。先贤无有 行之
者。恐未免径情也。谒门长饮杯酒。皆无妨。
高祖子孙代未尽者。只有先考庶弟一人而已。 国法。庶人只祭考 …… (第 305L 页)
 答。哀之家庙龛室。失其制也。愚按椟与坐式。家礼有图。故后人有具用之者。有只用坐式者。有只用两窗椟者。不能适从。余常以为疑。顷年偶得南𩔪家礼。其图中云。坐式者。司马公家庙所用。两窗椟者。韩魏公家庙所用云云。此椟则于家礼不相干涉。何以并图于其间。使后人浑殽不能辨也。莫晓其义。鄙见。朱子之意。坐式且容一主。夫妇皆死。则稍广大其坐式。容入二主。乃如司马之制也。
家礼。主人晨谒于大门之内。焚香再拜。击蒙要诀。则无焚香之节。未知平日何从而 行之。
 答。书仪及要诀。皆无焚香之节。而鄙人从家礼。常行焚香。
家礼。参礼则先降神。凡祭则先参神。未知何 …… (第 307H 页)
 答。愚伏说是。
饭羹之右设。自虞至练祥吉祭时祭忌祭墓祭。无不皆然。明载于家礼及丧礼备要。而伏闻曾答闵生。引

曲礼及赵重峰语。教以从生时所设饭左羹右云。果然否。葬前则象生时左设。自虞则从神道右设。此是家礼之意。故孤家已遵 行之。
其或有违于礼欤。
 答。饭羹之设。当依家礼。吾家亦以此 (第 308L 页)
行之。
然考曲礼。左殽右胾。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特牲馈食礼。主人升入复位。俎入设于豆东。主妇设两敦黍稷于 …… (第 308L 页)
 答。要诀。盖本司马公及程氏仪。或者常以为非。读礼记。知或说近之。今人六品之果。若难备。四品或两品。庶合礼意。○郊特牲曰。鼎俎奇而笾豆偶。阴阳之义也。笾豆之实。水土之品也。不敢用亵味。而贵多品。所以交于神明之义也。○长乐陈氏曰。鼎俎之实。以天产为主。而天产阳属。故其数奇。笾豆之实。以地产为主。而地产阴属。故其数偶。
家礼。祭用鱼肉。是生鱼肉否。栗谷用生。遵此 行之。
无妨否。
  …… (第 308L 页)
 答。仪礼礼记注疏。可考。愚伏说近之。○小牢馈食礼注。食大名。小数曰饭。疏。天子十五饭。诸侯十三饭。九饭。士礼也。三饭又三饭又三饭。○特牲馈食礼注。三饭。礼一成也。又三饭。又三饭。礼三成也。○曲礼。三饭。疏。三饭。谓三饭而告饱。劝乃更食。故三饭竟。主人乃导客食胾也。
击蒙要诀云。谨按。朱子居家。有土神之祭。四时及岁末皆祭之。今虽不能备举四时之祭例。于春冬时祀。别具一分之馔。家祭毕。除地筑坛于北园净处。乃祭土神。似为得宜云云。依此行之如何。但不设匙箸。亦无侑食进茶之仪。则应不设饭羹矣。此是何义耶。然则墓祭土神。亦不设饭羹耶。 国家山川庙社之祭。不设饭羹匙箸。祭神固异于祭先。栗谷之不设匙箸于土神。无乃有意耶。
 答。家中土神祭。世无行之者。若 行之。
则当依墓祭 …… (第 310H 页)
 
答。曾闻龟峰以禫时所著笠留之。为大忌时所着。未知其如何也。鄙人则于大忌。著黑布笠行祭矣。客至不见人。固有 行之
者。鄙人不能 (第 310L 页)
行之。
无乃未安乎。
人或死于闰正月。则忌祭当用本正月否。若值闰正月。则当用何月。且大月晦日死者。后值小月。 …… (第 310L 页)
忌日。配祭夫人。夫人忌日。不敢配祭府君似当。未知如何。
 答。忌日并祭考妣。虽非朱子意。我 朝先贤尝 行之。
栗谷亦曰。祭两位。于心为安云。援尊之嫌。恐不必避也。○晦斋曰。按文公家礼。忌日只设一位。程氏祭礼。忌 …… (第 311H 页)
 答。墓祭服色。他无所考。前者姜复而问之。考通典。天子拜陵哭临。岂有著吉服哭之也。以此观之。栗谷之著素服。恐为得之。鄙人著纱帽则著红衣品带。著笠子则著白衣。
今有祖与父墓。各在数舍之外。四时墓祭。无他子孙可以分行。而一日内决难行祀于两墓。则何以为之。岭南俗例。于前数日。行祀于祖先。而当日则祭于考妣墓。此亦合于朱子除夕前行事之义。而亦愈于使奴仆 行之
耶。
 答。前期行祭。亦有朱子之所行。岭南之俗。得其宜也。
仪节有云。履端之祭。隔年 (第 312H 页)
行之。
恐未安。今拟以次日行。此言看来极是。以此推之。他节日亦然。当日势未得遍行。则遵仪节次日 (第 312H 页)
行之。
犹愈于前期行祭。如何如何。
 答。前期行祭。虽有朱子之教。次日行祭。尤似便宜。
家礼祠堂章递迁条有云 …… (第 312H 页)
 答。只祭祖考。果为未安。然而虽在一山。非如时祭同堂并享之比。只设一献。犹愈于全废也。愚伏说太执。
寒门从 国制。只祭三代。先考是支孙。而以最长房。奉曾祖神主于家庙矣。先考同曾祖行。今皆亡矣。禫后则当为祧出之主。而寒门无墓田之制。墓祭亦将废矣。其墓在祖父墓上。于四时独祭祖墓。似甚未安。故略设酒果。曾已闻教矣。但其所未安。不但在于独祭祖墓而已。高祖墓祭。废而不行。甚非所以报本反始而为子孙法也。兹欲与宗人相议。依家礼岁一祭之礼。除外孙只与姓孙。轮回 行之。
如是则似不至难继。而亦不忘报本之义。如何如何。
  (第 312L 页)
答。示意极好。与同宗相议 行之。
岂不美哉。
若改葬先妣。与先考合窆。则玄纁翣扇等物。当各备用之耶。考妣兼用一椁。亦如何。
 答。玄纁 (第 313H 页)
翣扇。各备用之可也。古人有兼用一椁者。而以鄙见思之。则圹中太阔。易为崩陷。莫如用两椁。而两椁之间。填以石灰。如何如何。
父丧未葬。改葬母墓。则启墓时当释重服而服缌耶。但缌服既成。当即反重服。虽执奠于前丧。亦以重服 行之
否。服缌时则杖亦当去耶。
 答。据礼。虽有事于前丧。亦当用重服无疑。若服缌时。则杖亦当去。○丧服小记 …… (第 313H 页)
 答。然。
父丧未葬。迁改母墓。与父同葬。则葬虽先轻。奠当先重。而新丧之虞。当行于家。改葬之虞。当就幕次 行之。

(第 313H 页)
势有相妨。何以为之。
 答。据礼记及朱子说。父之虞祭。葬日反哭后 行之。
母之虞祭。翌日 (第 313L 页)
行之。
○丧服小记。父母之丧偕。先葬者不虞祔。待后事。注。葬母明日。即治父葬。葬父毕虞祔。然后为母虞祔。故云 (第 313L 页)
废。不以功令考课为能。尝疏论选举法。请依先儒所定。斟酌损益。以成一王之制。 上方委畀公以是任。 命议 馆阁行之。
而君子惜其不谐。其为亚卿。由礼兵刑工诸曹四入天官。历汉城开城二府。同知春秋经筵事兼金吾总管提举诸院监 (第 473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