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曰长孙昶孙泽孙曾孙女三先生卒之岁为延祐
丙辰月为辛卯日为乙亥葬之日已丑其兆在唐山之
阳云夫含光蕴秀蹈 高遵
素惟洁身之士乃能行之惟 (第 17a 页)
   汪遵

五湖诗曰巳立平吴霸越功片帆高飏五湖风不知战
国纵横者谁似陶朱得始终
渑池云西秦北赵各称高池上张筵列我曹何事君王
亲击缶相如有剑可吹毛
函谷关云脱祸东奔壮气催马如飞电势如雷当时若
不听弹铗那得关门夜半开遵幼为吏许棠应二十馀举遵犹在胥徒善为绝句诗
而深晦密一旦辞役就贡会棠送客至灞浐间遇遵于

途讯曰何事至京遵曰就贡棠怒曰小吏无礼后遵成
名五年棠始登第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虽然万里连云际
争及尧阶三尺 高遵
长城诗也得名于时
遵宣城人登咸通七年进士第许棠其乡人也水泉花
木好高眠嵩少纵横满目前惆怅人间不平事今 (第 3a 页)
  秦观(故)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吴安诗欧阳棐刘唐老王
巩吕希哲杜纯张保源孔平仲衡钧兖公适(故)洪百药
周谊孙琮范柔中邓考甫王察赵峋封觉民胡端修李
杰李贲赵令畤郭执中万芳金极高公应安信之张集
黄策吴安逊周永徽高渐张夙鲜于绰吕谅卿王贯朱

纮吴朋(故)梁安国王右苏迥檀固何大受王箴鹿敏求
江公望曾纡高士育邓忠臣(故)种师极韩治都贶秦希
甫钱景祥周綍何大正吕彦祖梁宽沈千曹兴宗罗鼎
臣刘勃王极黄安期陈师锡于肇黄迁莫佒许尧辅杨
朏胡良梅君俞寇宗颜张居李脩逢纯熙 高遵
恪黄才
曹盥侯显道周遵道林肤葛辉(故)宋寿岳王公彦王交
张溥许安修刘吉甫胡潜董祥杨怀宝倪直儒蒋津王 (第 14b 页)
  练葆光
浦城练葆光亨甫年八岁侍伯父出游葆光以手搔头
伯父戏之曰猴悲摸索头光应声曰虎怒纵横步又指
道傍松曰乔松夭矫龙蛇势葆光曰怪石巉岩虎豹形
年十四以所业见王安石王喜之呼为小友表除崇文

馆说书从 高遵
西征途中题诗云灵州城下千株柳
忽被官军砍作薪他日玉关归去后将何攀折赠行人
(坚瓠/集)
  廖正一 (第 96a 页)

轼同建募役之议轼谓纯粹讲此事尤为精详侍郎为
帅端重有体间谍明功罪当恩威兼用边人畏服焉(本/传) 高遵
𥙿攻灵州与刘昌祚争功欲以军法斩昌祚昌祚
愤恚成疾转运判官范纯粹谓遵𥙿曰两军不叶恐有
他变力劝遵𥙿 (第 11b 页)
  南北书派论
元谓书法迁变流派混淆非溯其源曷返于古盖由
隶字变为正书行草其转移皆在汉末魏晋之间而
正书行草之分为南北两派者则东晋宋齐梁陈为
南派赵燕魏齐周隋为北派也南派由钟繇卫瓘及
王羲之献之僧虔等以至智永虞世南北派由钟繇
卫瓘索靖及崔悦卢谌 高遵
沈馥姚元标赵文深丁
道护等以至欧阳询褚遂良南派不显于隋至贞观
始大显然欧褚诸贤本出北派洎唐永徽以后直 …… (第 1a 页)
悦卢谌魏崔潜崔宏卢偃卢邈崔浩崔简崔衡/崔光崔高客崔亮张黎谷浑沈含馨卢鲁元黎广江)
(强江式江顺和屈恒 高遵
卢伯源崔挺游明根刘芳/刘懋郭祚沈法会李思穆柳僧习夏侯道迁庾道王)
(世弼王由蒋少游李苗曹世表裴敬宪沈 …… (第 4b 页)
之草皆尽其妙谌传子偃偃/传子邈悦传子潜潜传子宏世不替业又谷浑善隶)
(书黎广从司徒崔浩学楷篆世传其法 高遵
颇有笔/札卢伯源习钟繇法刘懋善草隶沈法会能隶书李)
(思穆工隶庾道工草隶王由善草隶裴敬宪工隶草/窦遵 (第 5b 页)
。一岁而三禘,愚以为过数。(《魏书·礼志》一。太和十三年,诏议祫禘,中书监高闾、仪曹令李韶、中书侍郎 高遵
等十三人对称云云。又见《通典》五十,作中书监高闾又言云云。)

六宗议

  《书》称「肆类于上
北派也。南派由钟繇,卫瓘及王羲之,献之,僧虔。以至智永,虞世南。北派由钟繇,卫瓘,索靖及崔悦,卢谌, 高遵,
沈馥,姚元标,赵文深,丁道护等。以至欧阳询褚遂良。南派不显于隋。至贞观始大显。然欧褚诸贤。本出北派。 (第 27L 页)
派也。南派由钟繇,卫瓘。及王羲之,献之,僧虔。以至智永,虞世南。北派由钟繇卫瓘,索靖。及崔悦,卢湛, 高遵,
沈馥,姚元标,赵文深,丁道护等。以至欧阳询,褚遂良。南派不显于隋。至贞观始大显。然欧褚诸贤。本出北派 (第 149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