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杨仲武诔(潘岳/) 杨经
字仲武荥阳宛陵人也中领军肃侯之曾孙荆州
刺史戴侯之孙东武康侯之子也八岁丧父其母郑氏
光禄勋密陵成侯之 (第 9b 页)
亳州张思齐等策禦之丁酉坚破贼于卢家庙擒其魁 杨经
等二十六人斩首四级贼退屯泥台店二将移兵
伏白龙王庙集伺之己亥贼来夺船将渡涡河坚至击
破一船溺死其众贼 (第 5b 页)
有灵庶慰冤魂呜呼哀哉
   杨仲武诔 杨经
字仲武荥阳宛陵人也中领军肃侯之曾孙荆州
刺史戴侯之孙东武康侯之子也八岁丧父其母郑氏
光禄勋密陵成侯之 (第 67a 页)
朗俱二十四袁
(字彦/道)刘景素二十五祢衡王训李贺俱二十六卫玠
王融俱二十七郦炎陆厥崔长谦俱二十八 杨经
沈友
王勃俱二十九陶丘洪阮瞻到镜到伉刘苞欧阳建俱
三十梁昭明刘吁俱三十一颜渊陆绩刘敲卢询祖俱
三十二 (第 22a 页)
 二祖列宗耶琨罢吴孟明掌卫事再奉 旨
覆谳尽反琨所文致狱辞而以代草坐应壁应
璧亦拜杖右门外久之病创而卒崇明沈廷
纪其丧返葬于吴天启中逆奄令许显纯掌
诏狱考汪文言扳诬杨忠烈赃罪文言仰天大
笑天下有贪赃杨大洪乎彭考刺 (第 14a 页)
  挽诗(赠送附)
   任宜人
   支大监
   嘉兴张寺丞
   韩主簿
   冯校书
   丹棱杨子金
    杨经
母范氏
   于眉州(三首)
   赐冠帔杨氏 (第 87a 页)
归德遂
寇亳州总漕巡抚都宪张公缙遣永平卫指挥石坚夏
时知亳州张思齐等策禦之丁酉坚破贼于卢家庙擒
其魁 杨经
等二十六人斩首四级贼退屯泥台店二将
移兵伏白龙王庙集伺之己亥贼来夺船将渡涡河坚
至击破一船溺死其众贼 (第 19b 页)
   北京纪行录
永乐十二年八月三十日晚百户鹿荣赍敕至九月初
一日尚书蹇公右坊黄学士宗豫司经金正字公素及
余皆解职初二日鹿百户宗豫北行初三日令旨差百
户商宽送蹇公公素及余三人初四日晴凌晨出江东

门登舟济川卫 杨经
(蹇姻/家)留小酌致赆午过江东驿
晚过龙江夜宿青山觜(未至仪真/三十里)初五日晴早至仪真
过坝晚过 (第 10b 页)
。举声增恸,哀有馀音。呜呼哀哉!(《文选》)

杨仲武诔(并序)

  杨绥,(《文选·齐竟陵文 宣王
行壮》注作「杨经」。)字仲武,荥阳宛陵人也。中领军肃侯之曾孙,荆州刺史戴侯之孙,东武康侯之子也。八岁
成、平乐副将刘用楚、署中军守备刘选胜、千总夏时凯、熊选、林成魁、陈略、周启圣、刘用云、资九湘、唐誉、 杨经
魁、郑忠孝、刘泰、投诚总兵湛志伦,攻打东 (第 131 页)
 考槃堂秘藏○进香文
   文孝世子进香文(代仪宾撰)
   正宗大王进香文(代撰)
 考槃堂秘藏○祭文
   杨经
(镐)致祭文(代词臣撰)
   邪尚书(玠)致祭文
 考槃堂秘藏○状启
   年分加请状 启(代监
抱弓彷徨。敬修壤奠。明水在觞。
燕岩集卷之九○别集(潘南朴趾源美斋 著)
 考槃堂秘藏○祭文
   杨经
(镐)致祭文(代词臣撰)
再造我东。繄谁之功。 天子攸命。苍屿杨公。职是经理。才兼文武。虎符龙节。 (第 133L 页)
  
艺谱六技演成十八般说
武艺旧谱。只传六技。出于戚氏新书。 宣庙朝幸提督营。贺其大捷之功。仍问胜绩之所以。提督对以北将习于防胡。吾则用戚帅御倭法。得以全胜。 宣庙欲试戚法。购而得之于提督麾下。相臣柳成龙。使其郎僚韩峤。专意讲解后。相臣尹斗寿。又领其事。与赵

儆,李德馨。募丁壮。授以戚氏之法。初天将骆尚志。劝柳相效习戚法。所摸仿者。惟枪筅。又因游击许国威之东来。与 杨经
理亲好。峤以参谋官。往来两帅之府者为有年。峤问其妙谛于许游击。游击先以粗术教之曰。一胆二力三精四快。 (第 131H 页)
之观也。自南充至于釜山。圻之内也。望秃城陡起野中。权元帅之破倭处也。知兵之胜败。在人而不在众。沙桥。 杨经
理之走清正地也。幅巾青驴。雍容指顾。如见其人。其南慰礼。温祚王都也。走马胥宇之事邈然。而山高矣。全义 (第 301L 页)
移佐总理使李公元翼。使尝敬重公。悉以事委之。所设施一出于正。无钜细。不烦而理。时。天兵大集。邢军门, 杨经
理设屯田。勒令课亩收谷。公叹曰。民其殆乎。遂呈文减其数 (第 200H 页)
 今上九年。山南诸章甫疏陈公学业名节。仍请易名以慰土林望。 上谕以行谊予所稔知。遂许之。太常议曰。危身奉上曰忠。正直无邪曰简。法当谥忠简。 教曰可。于是 圣朝崇德褒忠之政。无馀憾矣。
大匡辅国宗禄大夫议政府左议政兼领 经筵事监春秋馆事 世子傅 赠原城府院君忠靖公斗岩金公神道碑铭
宣祖丁酉秋。左议政金公。迎慰 杨经
理松都。归即病。念国事无津涯。不敢告。又将按抚岭南。至丰基疾剧。舆以还。经年不视事。 上虽倚重公。不 (第 313H 页)
公镇大丘。公袭破东莱温井贼。斩首数百。又勒所领降倭。扼岛山城。贼有夜汲水者。辄捕斩不遗。天将麻提督, 杨经
理奇之。赏白金红缎。朝廷倚以为重。拜庆尚左节度使。以遏贼势。已而倭请和兵罢。以副总管召还。除密阳府使 …… (第 377L 页)
耳。弘立拜谢献诗。公大哭曰。男儿死当为 皇朝忠臣。岂忍作降奴耶。虏恶之。囚之新城栅。荆州人康世爵。从 杨经
理赴战。兵败归身我国。传目见事如此。是岁升辅国崇禄大夫。朝廷未闻公陷虏。有是命也。公六年幽囚。念无以 (第 378L 页)
外舅申公湖南任所)
素沙桥下水漪漪。岁暮南征客有思。乌尾西风吹百济。龟头残日照高丽。民生实藉杨公捷。 (杨经
理镐破倭寇于稷山。)节死当如沈氏儿。(百济时稷山人沈那之子素那力战死敌。)更忆灵山降香祝。彩云应兆浴 (第 76L 页)
坛墠共祭祀。义气虹飞海天白。贞忱日出扶桑紫。今人耕尽古时血。落日寒鸱下空垒。箕城始闻李提督。素沙还有 杨经
理。杀贼尤多此两捷。摧枯破竹何其神。也知公灵 (第 192L 页)
之侧。他人鼾睡。尚不惮行幸。予方君临一国。以卿等为臣。何惮之有乎。不听。三月。亲祀大报坛。遣官致祭于 杨经
理祠。夏四月。亲礿后凡一事而屡见者皆不书。五月。 王讲李忠定奏议。命以议军政教车战两劄。颁示三军门大 (第 333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