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张维” 相关资源
古籍库 集部
  孙又生儿乃有移山之志老而无子难忘隮壑之忧辄

生一念之诚仰扣九闶之邃某四世而下一子相传积
累之泽不流嗣续之微如缕顾惟仄陋实忝继承虽凭
祖考之休尚寡子孙之聚奉先思孝敬鬼尊神达旦炷
香望高禖而致祷迎春剪䌽诣圣母以投诚久倾葵藿
之心未感熊罴之梦方炎帝执衡之候乃孀亲设帨之
辰按大藏之古仪建圆通之胜会庶凭佛力上达宸聪
伏惟帝释天主道济洪纤德包罔极生殖长养曲成而
不遗主 张维
纲善救而无弃特回昭鉴俯纳虔诚一毫 (第 16b 页)
。益务角胜。自搆一疏。遣其弟镇瑞。诱胁张震焕而上之。盖镇瑞为震焕之姑夫。而臣等之疏。适及于新礼府院君 张维
撰文之事。以为清名雅望。不由此加损之證。故彼乃幸先辈之搀入而藉为把柄。利震焕之蒙騃而遽加迫胁。一篇精 (第 76H 页)
 命。病中闻之。不觉起坐。臣之迂滞。窃以为 圣躬阙失无大于此。此而不言。则无复人臣匡救之义矣。此正臣汲汲献忠以赎前罪之秋也。请冒死言之。而其言实出于片片爱 君之赤心。愿 殿下毋以不敢言而敢怒者视之。则愚臣之幸。固死有馀荣。而于 圣德。亦为大幸矣。夫追崇所生。跻之祖庙。夫人知其不可矣。况以 殿下之明睿好礼。宁有不知之理。特为诚孝所蔽。而不自知其过耳。夫诚孝岂非懿德。而失其则则为过。则者理而已矣。是故。孟孙问孝。而圣人答之曰无违。无违者。生事葬祭不背于理之谓也。臣未知 殿下此举。果能不背于理而合于礼乎。臣有以明其不然也。礼经之论此不啻多矣。向日 张维
所进典礼问答。盖已详矣。臣请取其尤衬贴而明白者。为 殿下陈之。仪礼子夏传曰。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不得 (第 102H 页)
社功臣,资宪大夫新丰君兼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知成均馆事,同知 经筵,春秋馆事, 世子右副宾客 张维。
谨状。
有明朝鲜国推忠奋义平难忠勤贞亮竭诚效节协策扈 圣功臣,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领议政兼领 经筵 (第 468H 页)
拙翁集序
   拙翁集序 张维
拙翁集跋
   拙翁集跋[赵希逸]
   跋[洪命耇]
拙翁集卷之一
 诗○五言古诗
   古意
荣备焉。 宰如者丘。刻铭丰碑。用视万年。
崇祯七年八月日。门人奋忠赞谟立纪靖 社功臣。正宪大夫新礼君 张维。
撰。
 丙子。用议者特 赠资宪大夫吏曹判书。辛巳。以镇岑宅兆不利。移厝于连山县牛首里高井山坤坐之原。 (第 165H 页)
提学 张维
上劄讼冤。 上下教峻责。贬为罗州牧使。公于 筵中启曰。万甲不能容人之过。虽不无病痛。而气节则可尚。臣 (第 552L 页)
闻其被窜。出见于城外。其母老且病盲。失声号哭曰。我将何归。闻者莫不恻然。又曰。 张维
以大提学。降授州牧。此前所未有之事也。今因此事。朝廷之人皆重足而立。臣窃忧之。时朝著间有浮谤。至以先 (第 552L 页)
功名薄。湖幕抡才地望隆。绛帐开时人耸听。青山在处句应工。春深会上蓬莱顶。共插琉花眺海东。
湖幕别帖 张 维(溪谷)
衮衮多台省。君何独此行。惟应入莲幕。胜似守江城。暮境朋知少。他乡物色惊。慇勤白洲句。字字见深情。 (第 175H 页)
高峰先生集序
   高峰先生集序 张维
   高峰集序
高峰先生年谱
   高峰先生年谱
高峰先生文集卷第一
   庚戌二月二十五日泛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