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詩文評類
  答吴克复论宋史柬(柯维骐/)
昨承手札见示拙著儒林传吕东莱林艾轩真西山胡
文定陆象山宜入道学不可与孙复杨万里陈傅良范
冲朱震郑夹漈同列反覆读之知吾子尚论古人良有
独得非如世俗随场谈好丑者敢不钦服顾仆之愚见
盖亦有说仆于宋旧史虽多增损然有当于理何必改
更道学之目前史所无创自宋史重道统也吾子谓其

以道为学窃恐不足以尽之自文武周公以来传斯道
者曰孔曾思孟岂不以六经学庸七篇仁义有继往开
来之功乎有宋周子太极图说通书张子西铭正蒙邵
子皇极经世程明道定性书异端辨伊川颜子好学论
易春秋二传悉发前圣所未发可以上接孟氏之绪至
南渡朱考亭集厥大成 张南轩
为朱同道友故并列道
学他不得而滥与也程朱诸门人各附其末非谓人人
得其传盖徵程朱诸源之所渐耳礼记仲尼所 (第 11b 页)
世寥阔乃仅一见自孟子没千
五百年始有周程张朱兆应文明道宗邹鲁盖间气之
再见者厥后吕东莱倡道于婺朱晦庵 张南轩
相与切
磋讲习于丽泽之会波流河润至于文定亲接勉斋之
统传诸文宪文宪传文定文定传文懿百里之内同门
之间 (第 4a 页)
得贤之颂扬雄述太玄之经
左太冲之赋三都司马相如之赋子虚皆制作富蔚轇
轕造化与楚之屈宋争鸣宋而后道学有 张南轩
氏文
章有三苏氏世之所亟称其人而乐诵其书者也先生
其诵习上古远观近稽萃为文辞丽而辨宏而奥非是
之流演 (第 19b 页)
  分宜晚泊江亭二绝
    新喻西境
    思归用择之韵
    再和油字韵
    次韵择之怀 张南轩

    
别韵赋一篇
    宿新喻驿夜闻风铎
    题野人家
    题万安野馆
    万安遇长沙便欲附 …… (第 23a 页)
   次韵择之铅山道中二首
   次韵择之发紫溪
   次韵别择之
   次韵别范伯崇择之二首(东归乱/槁止此)
   怀 南轩
呈伯崇择之二首 …… (第 25a 页)
   吕氏家塾读诗记后序

    刘甥瑾字序
    丞相李公奏议后序
    资治通鉴举要历后
     张南轩
文集序
    向芗林文集后序
    谢监庙文集序
    赠周道士序
    金华潘公文集序
  …… (第 89b 页)
    跋病翁先生诗
    书先吏部韦斋记铭并刘范二公帖后
    书先吏部与净悟书后
    跋德本所藏 南轩
主一箴
    题吴和中感秋赋后
    跋张以道家藏东坡枯木怪石
    跋刘子勉行状 …… (第 105a 页)
    祭刘子澄文
    祭潘左司文
    祭刘子礼文
    祭张敬夫城南祠文
    祭张魏公墓文
    祭 南轩
墓文
    祭叔祖奉使直阁文
    祭叔父崇仁府君文 (第 114a 页)
一丈看岁晚人欺程不识怎教阿堵流连杨
花榆荚任漫天从今花影下只看绿苔圆(词苑/)
辛稼轩帅浙东时朱晦庵 张南轩
为仓宪使刘改之欲
见辛不纳二公为之地云某日公宴君可来门者不纳 …… (第 3a 页)
即吟云拔毫巳付管城子
烂胃曾封关内侯死后不知身外物也随尊俎伴风流
辛大喜命共尝此羹终席而去厚馈焉席散 南轩
邀至
公廨置酒语之曰先公一生公忠为国而厄于命来挽 …… (第 3b 页)
竟无一章得此意愿君为发幽潜改之即赋一绝云
背水未成韩信阵明星已陨武侯军平生一点不平气
化作祝融峰上云 南轩
为之堕泪今龙洲集中不见此
二诗岂遗珠耶又稼轩守京口时大雪率僚佐登多景
楼改之敝衣曳屐而前辛令赋雪以难 (第 4a 页)
 本
一朱子注书凡先达称官(如云范/太史)称爵(如云吕/荣公)称谥(如/云)
 (范文/正公)否则称字(如云吕/伯恭)或兼以号举(如云 张/南轩)
今悉遵
 此例不敢称名亦景仰忠厚之一端也
一先达时文有经名公题跋评品者随所见附书
一国初先达文字有纪 (第 21a 页)
   禹碑
徐灵期衡山记云夏禹导水通渎刻石书名山之高刘
禹锡寄吕衡州诗云传闻祝融峰上有神禹铭古石琅
玕姿秘文龙虎形崔融云于铄大禹显允天德龙画傍

分螺书匾刻韩退之诗岣嵝山尖神禹碑字青石赤形
模奇又云千搜万索何处有森森绿树猿猱悲古今文
士称述禹碑者不一然刘禹锡盖徒闻其名矣未至其
地也韩退之至其地矣未见其碑也崔融所云则似见
之盖所谓螺书匾刻非目睹之不能道耳宋朱晦翁
南轩
游南岳寻访不获其后晦翁作韩文考异遂谓退
之诗为传闻之误盖以耳目所限为断也王象之舆地
纪胜云禹碑在岣嵝 (第 1b 页)
轮台悔误下诏而根
本不摇皆民力不竭止括工啇之赀耳诗云琐兮
尾兮信矣其衰矣
尝见宇文挺臣自言某向尝亲登 张南轩
之门面 (第 57a 页)
  禹碑
徐灵期衡山记云夏禹导水通渎刻石书名山之高刘

禹锡寄吕衡州诗云传闻祝融峰上有神禹铭古石琅
玕姿秘文龙虎形崔融云于铄大禹显允天德龙画傍
分螺书匾刻韩退之诗岣嵝山尖神禹碑字青石赤形
模奇又云千搜万索何处有森森绿树猿猱悲古今文
士称述禹碑者不一然刘禹锡盖徒闻其名矣未至其
地也韩退之至其地矣未见其碑也崔融所云则似见
之盖所谓螺书匾刻非目睹之不能道也宋朱晦翁
南轩
游南岳寻访不获其后晦翁作韩文考异遂谓退 (第 14a 页)
  宋人绝句

宋诗信不及唐然其中岂无可匹休者在选者之眼力
耳如苏舜钦吴江诗月从洞庭来光映寒湖凸四顾无
纤尘鱼跃明镜裂王半山雨诗云山中十日雨雨晴门
始开坐看苍苔纹欲上人衣来孔文仲早行云客行谓
已旦出视见落月瘦马入荒陂霜花重如雪崔鶠春日
云落日不可尽丹林紫谷开明明远色里历历暝鸦回
寇平仲南浦云春风入垂杨烟波涨南浦落日动离魂
江花泣微雨郭功甫水车岭云千丈水车岭悬空九叠

屏北风来不断六月亦生冰苏子由中秋夕云巧转上
人衣徐行度楼角河汉冷无云冥冥独飞鹊旅行云猿
狖号枯木鱼龙泣夜潭行人已天北思妇隔江南朱文
公雨诗云孤灯耿寒焰照此一窗幽卧听檐前雨浪浪
殊未休 张南轩
题南城云坡头望西山秋意已如许云
影度江来霏霏半空雨东渚云团团陵风桂宛在水之
东月色穿林影却下碧波中丽 (第 47b 页)
   跋宋史
自史迁以经师相授受者为儒林传而史家因之洎宋
洛闽诸大儒讲明性道自谓直接孔孟之传嗣后儒分
为二有说经之儒有讲学之儒宋史乃刱为道学传列
于儒林之前以尊周二程张邵朱六子而程朱之门人
附见焉豫章延平非程氏弟子以其得程之传而授之
朱氏亦附见焉其它讲学宗旨小异于朱氏者则人之
儒林不得与于道学其去取予夺之例可谓严矣愚读

之而不能无疑焉夫刘彦冲胡原仲刘致中朱子之师
也而不与吕东莱陆子静朱子之友也而不与其意以
为非亲受业于程朱者皆旁支也不得以干正统也而
独进张南轩一人南轩非受业于程氏者也南轩与东
莱俱为朱子同志进南轩而屏东莱此愚之所未解也
程氏弟子首称游杨吕谢而与叔兄弟独不与以附出
大防传故也列传固有附见之例然 南轩
不附于父二
吕独附于兄一篇之中忽变其例谓非有意抑吕乎此
又愚之所未解也朱氏门人多矣独进黄干等六人而 (第 13b 页)
祖孟辉封
工部主事祖惟孝父公纪皆不仕母冯氏其娶王氏大
理评事世英之女先卒子男二人曰鹏曰鹍女一人许
张杞
孙男一人其卒以成化十九年正月三日以明
年某月某日葬于吴县十三都黄山先茔之次 (第 8b 页)
  奉怀太史公用尽字 邻父携酒相饮

  二禽咏 次 张南轩
韵送董公
  题童贤母卷后 静妙轩
  宋五公 讯□
  次脩德杂诗韵三首 初冬雨中独坐
  杂诗四 (第 36b 页)
上之文献也
  广平先生类藁序
舒文靖公之学得于其妇翁童公持之故杨文靖公高
弟也文靖未成进士又受业于 张公南轩
因遍求益于
晦翁东莱而卒业于存斋四先生之中莫若文靖之渊
源为最博其行亦最尊其生平所著诗说礼说皆为经 (第 5a 页)
  赠邵山甫学说
学所以尽夫固有之性也尽性在穷理穷理在致知致
知之要莫切于读书天下之书多矣今之所存九经及
左公谷仪礼先读注次读疏帝王圣贤体用具备此乃
学者之律令格式近世诸儒解说即又所以申述律令

格式之意者也参伍以考之左右以覈之至于旁通吻
合而后无疑其有疑者幸而复得周张二程邵康节谢
上蔡杨龟山胡文定公父子朱文公 张南轩
吕东莱以
发明于其后学者壹是以此为主而用以是非取舍乎
子史集之所云则胸中先有一定之权衡而谀闻浅见
(第 27b 页)
深奥怪奇未有逾七星者也复观玄风洞而还二十五
日将趋全州至虞山谒舜祠观韶音洞读 宋张南轩

记山石奇峻下临漓江旁有渡曰皇泽湾洞口有南薰
亭唐宋刻石具存余尝读范石湖评桂山之奇为天下
第一今乃 (第 27a 页)
  张栻


   张南轩
为桂帅请于朝以三分盐息分诸州而免诸州
民户苗米每一石二斗耗(岭外代答)

   (第 42b 页)
张南轩
治桂林毁淫祠诸生日从游雅歌堂后见土地
祠依城隈令毁之曰此祠不经甚矣况自有城隍在问
既有社莫不须城隍否 (第 42b 页)
  广西风俗自唐宋时颇多不美如民之贫者归罪坟墓
不吉掘棺栖寄他处名曰出祖生子不举溺之于水名
曰淹儿临丧破家供佛盛馔待客名曰斋筵病不延医
杀牛赛鬼名曰毛药民多出外他人略卖其妻名曰捲

(见岭南异录及 张南轩
静江谕俗文)

  夷獠错居古为藩服文物普遍今类中州盖由张栻吕
祖谦之道化被于桂范祖禹邹浩之正气行乎 (第 1b 页)
   桂阳军告谕纳䅋榜文 桂阳军劝农文
 第四十五卷
  祭文
   祭兑光居士林乔年 祭王詹事
   祭芮祭酒 祭 张南轩
   祭薛常州先生 祭林安之
   祭诸葛 学官同祭王司业 (第 37b 页)
于官府绍兴
苍龙甲戍仲美生六十有八年矣累举当受恩命会病
以卒仲美尝谓人能正心直已虽生不富贵死且不泯 张侍郎杞
与仲美同学少善侍郎以兄事之其守潼川
梦仲美与之语泛论世故凛凛如平生欢时仲美亡有
日矣里人有死而更生者 (第 4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