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集部
与陈莹中书 陈 师锡
荅 李景夏 书 鲍 鈫止
谢祭酒司业书 周 行巳
上丞相曾子宣书 眺 咏之
卷第百二十一
启 (第 171a 页)
荅 李景夏 书 鲍 鈫止
谢祭酒司业书 周 行巳
上丞相曾子宣书 眺 咏之
卷第百二十一
启 (第 171a 页)
邹志完南迁自号道乡居士在昭州江上为居室近崇
宁寺因阅华严经于观音像前有修竹三根生像之后
志完揭茅出之不可乃垂枝覆像有如今世画宝陀山
嵓竹今犹在昭人扄锁之以俟过客游观(惠洪冷斋夜话)
李景夏 问章子厚曰邹浩谏立后何不与閒曹塌了郤 (第 33b 页)
宁寺因阅华严经于观音像前有修竹三根生像之后
志完揭茅出之不可乃垂枝覆像有如今世画宝陀山
嵓竹今犹在昭人扄锁之以俟过客游观(惠洪冷斋夜话)
李景夏 问章子厚曰邹浩谏立后何不与閒曹塌了郤 (第 33b 页)
申总使(命淳)挽
次心庵相公政府板上韵
次畿伯朴锦舲宣饭韵
贺赵星山(然昌)回甲
李大司马(景夏) 回甲
红叶亭
赠石侬回甲
春尽听莺
方通津(禹叙)挽
闻颖樵迎妇有作 申总使(命淳)挽
次心庵相公政府板上韵
次畿伯朴锦舲宣饭韵
贺赵星山(然昌)回甲
李大司马 (景夏) 回甲
红叶亭
赠石侬回甲
春尽听莺
方通津(禹叙)挽
闻颖樵迎妇有作
次心庵相公政府板上韵
次畿伯朴锦舲宣饭韵
贺赵星山(然昌)回甲
李大司马(景夏) 回甲
红叶亭
赠石侬回甲
春尽听莺
方通津(禹叙)挽
闻颖樵迎妇有作 申总使(命淳)挽
次心庵相公政府板上韵
次畿伯朴锦舲宣饭韵
贺赵星山(然昌)回甲
李大司马 (景夏) 回甲
红叶亭
赠石侬回甲
春尽听莺
方通津(禹叙)挽
闻颖樵迎妇有作
申总使(命淳)挽
諟躬一世慎兼清。劳勚公家尽瘁诚。七帙崇班无贵气。三朝宿将即儒生。浃肌部曲投醪感。回首邱山堕泪情。节惠编摩何敢惜。芜辞但恐累高名。
次心庵相公政府板上韵
台阶重辟太垣傍。金膀煌煌御墨香。丹扆迩临趋赤舄。黄封内出注瑶觞。经邦伟业推宏硕。泽物嘉猷虑远长。荷雨槐风官昼永。庆楼朝退耀恩光。
次畿伯朴锦舲宣饭韵
君年已过六旬年。恩数翩缤旷后前。旄节随尘陪玉驾。弧筵宣食自仁天。州闾咸颂治规整。经幄从看故事传。吾辈几人沾圣化。草堂坐阅张园篇。
贺赵星山(然昌)回甲
华甲重回旧设弧。天官崇秩亚公孤。瑶徽入室谐鸾侣。䌽服趋庭带凤雏。荣寿世间真可羡。神仙地上讵云无。二分明月乡庐近。晚景逍遥与子俱。 李大司马(景夏) 回甲
元戎生日在元朝。辛未重回宴众僚。一派酒泉无不到。村夫胸礧亦同浇。
北堂春寿福维遐。双袖斑斓共棣 (第 68H 页)
申总使(命淳)挽
諟躬一世慎兼清。劳勚公家尽瘁诚。七帙崇班无贵气。三朝宿将即儒生。浃肌部曲投醪感。回首邱山堕泪情。节惠编摩何敢惜。芜辞但恐累高名。
次心庵相公政府板上韵
台阶重辟太垣傍。金膀煌煌御墨香。丹扆迩临趋赤舄。黄封内出注瑶觞。经邦伟业推宏硕。泽物嘉猷虑远长。荷雨槐风官昼永。庆楼朝退耀恩光。
次畿伯朴锦舲宣饭韵
君年已过六旬年。恩数翩缤旷后前。旄节随尘陪玉驾。弧筵宣食自仁天。州闾咸颂治规整。经幄从看故事传。吾辈几人沾圣化。草堂坐阅张园篇。
贺赵星山(然昌)回甲
华甲重回旧设弧。天官崇秩亚公孤。瑶徽入室谐鸾侣。䌽服趋庭带凤雏。荣寿世间真可羡。神仙地上讵云无。二分明月乡庐近。晚景逍遥与子俱。
李大司马 (景夏) 回甲
元戎生日在元朝。辛未重回宴众僚。一派酒泉无不到。村夫胸礧亦同浇。
北堂春寿福维遐。双袖斑斓共棣 (第 68H 页)
岁大饥。所赈济以全者。九万六百口。丙寅秋。以同副承旨召。途闻洋寇陷江都。疾驰入勤。朝廷方设巡抚营。以 李景夏
为巡抚使。留屯京师。李容熙为中军。公为千总。总师出征。当是时。变报仓皇。辇毂震惊。决战召募。仅而后集 (第 276H 页)
答城主(尹致膺)
与朴应叔(命淳)
与李阴城(敏翼)
上城主(宋秉一)
与 李承旨(景夏○乙卯) 与俞德辉(晋焕)
答金大邱(琦淳)疑问
与族孙监役(海容)
答元天瑞(用九 答城主(尹致膺)
与朴应叔(命淳)
与李阴城(敏翼)
上城主(宋秉一)
与李承旨 (景夏 ○乙卯)
与俞德辉(晋焕)
答金大邱(琦淳)疑问
与族孙监役(海容)
答元天
与朴应叔(命淳)
与李阴城(敏翼)
上城主(宋秉一)
与 李承旨(景夏○乙卯) 与俞德辉(晋焕)
答金大邱(琦淳)疑问
与族孙监役(海容)
答元天瑞(用九 答城主(尹致膺)
与朴应叔(命淳)
与李阴城(敏翼)
上城主(宋秉一)
与李承旨 (景夏 ○乙卯)
与俞德辉(晋焕)
答金大邱(琦淳)疑问
与族孙监役(海容)
答元天
。今古所同。 纂集之权度。前后一揆。而时有犁然会心处。然恨不得与同志人相讲耳。姑不备。伏惟下在。
与 李承旨(景夏○乙卯) 褧也年近八耋。朝闻未遂。夕死在即。而为世所弃。如鸷不群。孑影相吊。然一端好善之心。无后于人者。向因 (第 267H 页)
所同。 纂集之权度。前后一揆。而时有犁然会心处。然恨不得与同志人相讲耳。姑不备。伏惟下在。
与李承旨 (景夏 ○乙卯)
褧也年近八耋。朝闻未遂。夕死在即。而为世所弃。如鸷不群。孑影相吊。然一端好善之心。无后于人 (第 267H 页)
与 李承旨(景夏○乙卯) 褧也年近八耋。朝闻未遂。夕死在即。而为世所弃。如鸷不群。孑影相吊。然一端好善之心。无后于人者。向因 (第 267H 页)
所同。 纂集之权度。前后一揆。而时有犁然会心处。然恨不得与同志人相讲耳。姑不备。伏惟下在。
与李承旨 (景夏 ○乙卯)
褧也年近八耋。朝闻未遂。夕死在即。而为世所弃。如鸷不群。孑影相吊。然一端好善之心。无后于人 (第 267H 页)
党逆而不自首哉。于是大会军民。正其罪而诛之。馀并赦罔治则纪纲乃立。反侧者亦自安。不至于人人思乱矣。然 李景夏
不可不诛也。其军犯逆。其将岂敢曰不知。借曰不知。既不能以一死自明。又不能请讨贼以自赎。赵盾晋之贤臣也 (第 112H 页)
。其家人弑君。蕫狐以盾亡不越境。反不讨贼。书之曰弑君。孔子因笔之于经。 景夏 之所遭甚于赵盾。而所罚止于罢职。乃晏然居处出入。扬扬如平人。苟有一分人臣之义。固当如是乎。首 (第 112H 页)
。其家人弑君。蕫狐以盾亡不越境。反不讨贼。书之曰弑君。孔子因笔之于经。 景夏 之所遭甚于赵盾。而所罚止于罢职。乃晏然居处出入。扬扬如平人。苟有一分人臣之义。固当如是乎。首 (第 112H 页)
七日庙堂议设巡抚营。是日总戎使兼舟桥堂上申观浩议将沈船以塞盐仓项。禀于 云岘宫。以余为舟桥都厅牢定。
八日训局左别将 启下。换差右部千总。是日设巡抚营于禁卫营。大将 李景夏, 中军李容熙。余则以巡抚千总划下。又舟桥都厅 启下。
九日(乙丑子时。)巡抚,中军,千总。以先锋领军 …… (第 575L 页)
七日贼纵小艇入德浦前洋尺水。大阵急送令箭。使之回军往应之。乃率诸军。离发到甲串津。哨官尹兴大自鼎足城单骑急走而来告曰。贼之小艇一只。入草芝前洋尺水。此是鼎足咫尺也。鼎足留兵甚少。乞加三哨。乃于马上麾旗分送三哨。余则只率前哨渡海。还于通津大阵。大阵别军官等疑余迟到。请于中军曰。千总顾恋沁都。不肯还渡矣。愿赐一釰。即当往斩其头来。中军大责而退之。还阵以后察其军情。颇有彼此之别。我则淡如也。鼎足行军执事黄钟浩有识见者也。夜书口不言平吴五字。密纳于余。余应之曰。吾已默会矣。
八日瞭望所报贼船。退出外洋。 蒙 恩谅以在外递右尹。
九日营造都监堂上差下 凡六堂。申观浩, 李景夏, 李景纯,李章濂,郑圭应,梁宪洙。
十日瞭望所报贼舶。退出水原枫岛前洋。
十一日在本阵。点兵阅械。 (第 583L 页)
八日训局左别将 启下。换差右部千总。是日设巡抚营于禁卫营。大将 李景夏, 中军李容熙。余则以巡抚千总划下。又舟桥都厅 启下。
九日(乙丑子时。)巡抚,中军,千总。以先锋领军 …… (第 575L 页)
七日贼纵小艇入德浦前洋尺水。大阵急送令箭。使之回军往应之。乃率诸军。离发到甲串津。哨官尹兴大自鼎足城单骑急走而来告曰。贼之小艇一只。入草芝前洋尺水。此是鼎足咫尺也。鼎足留兵甚少。乞加三哨。乃于马上麾旗分送三哨。余则只率前哨渡海。还于通津大阵。大阵别军官等疑余迟到。请于中军曰。千总顾恋沁都。不肯还渡矣。愿赐一釰。即当往斩其头来。中军大责而退之。还阵以后察其军情。颇有彼此之别。我则淡如也。鼎足行军执事黄钟浩有识见者也。夜书口不言平吴五字。密纳于余。余应之曰。吾已默会矣。
八日瞭望所报贼船。退出外洋。 蒙 恩谅以在外递右尹。
九日营造都监堂上差下 凡六堂。申观浩, 李景夏, 李景纯,李章濂,郑圭应,梁宪洙。
十日瞭望所报贼舶。退出水原枫岛前洋。
十一日在本阵。点兵阅械。 (第 583L 页)
大饥。所赈济以全者九万六百口。丙寅秋。以同副承旨 召。在途闻洋夷陷江都。疾驰入觐。朝廷方设巡抚营。以 李景夏
为使。留屯 京师。李容熙为中军。公为千总。总师出征。当是时。变报仓皇。辇毂震惊。决战兴师。慬而后集。 (第 688L 页)
。公曰。昨日果相会矣。 上曰。几员齐会。而会中人谁某耶。公曰。诸宗正卿多有事故。来会者不过六人。而即 李景夏,
李升洙,李寅卨,李敦应,李钟承。并臣为六人矣。 上曰。何以釐正乎。公曰。以日前 下教传布宗中。则皆曰 (第 498L 页)
李公濂不备虞。闻洋酋乘肩舆而入。恇怯弃屣。走避村舍。洋乃侵掠而去。有启。)
猎猎风生大将旗。(巡抚使 李景夏 开府于禁卫营。鍊士卒。新制巡抚司命旗极焜耀。都人往观者如市。)中军一出老 王师。(中军李容熙出驻通津 (第 352L 页)
猎猎风生大将旗。(巡抚使 李景夏 开府于禁卫营。鍊士卒。新制巡抚司命旗极焜耀。都人往观者如市。)中军一出老 王师。(中军李容熙出驻通津 (第 352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