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曲類
楚辭類
   第三(同前/韵)        袁同直(登科记/第五人)
日为天经春为岁始贞三农而允恊于度调四时而不

愆于理敬其所出导其所以升黄道而万化融出青方
而百工起所以 放勋
钦明羲仲是司恊和天意敬授人
时阙其职则厚生斯废行其典乃庶绩咸熙且晓色曈
昽清光杳蔼垂大明于有截察幽深 …… (第 9b 页)
日光齐明将授官而守职
俾万祀而为程
   第四(同前/韵)        周 谓(登科记/第二人) 陶唐氏
钦若日出资授人时乃命羲仲往哉汝司纪寅 (第 10a 页)
愿齐圣寿于终南
   南至云物赋(以题/为韵)     王 諲
于赫至化时惟大君推历比夫轩后授人齐乎 放勋

风戒节南至司分验律飞灰遥应乎悬炭登台视祲必
在乎书云丽乎时方别色天敛残氛星连珠而候晓日
合璧而呈 (第 8b 页)
   高祖受命造唐赋(并序/)
隋文帝灭陈荡定海内炀昏多罪坠失先业身灭国替
幼恭以神人非圣莫可乃命太保萧造奉皇帝玺绶归
我高祖高祖固让讴歌狱讼已归唐矣而薛举王世充窦
建德等陈胜倡祸为汉作阶夫鹿台之积非无财也闾

左之戍非无卒也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而臣诸侯
非有土也隋地遍天下二帝之业一朝扫尽可不谓大
悲乎吴公子札古之达天命者其歌唐思深哉其有
唐氏
之遗风乎气蒸芒砀龙跃太原天命也昔司马相
如赋子虚诸侯之事非天子之事汉武闻之犹曰朕独
不得与此人同时班 …… (第 7b 页)
以文经上行下效终以武定彊
本弱枝四方翕然无凶人矣故明德慎罚文王所以造
周也应天顺人武王所以克商也书云 帝尧
钦明文思
帝舜浚哲文明断自唐虞洎乎周汉帝王美称以文为
首我唐文德宜在三代之上微臣赋颂耻居数子之下
(第 8a 页)
上返淳风于混元之首谅游圣而难知徒叩虚而责有
   尧见姑射神人赋(以圣德之崇窅/然钦道为韵)王 起 帝尧
以化成于万国歌宣于九德出汾水之阳经姑射
之侧峰峦交映若睹神人之形冰雪相鲜皆呈处子之
色若非感而遂应灵 …… (第 2b 页)
云之苗穟昔用之而有所虽弭之而不弃矧
国家以教令为车徒故器械可得而无以道义为封域
故战争可得而息由是执 帝尧
之允恭复后稷之训农
理化资于地力福祥致于天宗此乃庆自一人风行九 (第 5b 页)
塞属之以深文命之修短悬之于酷吏是故 帝尧
画象
陈恤隐之言夏禹泣辜尽哀矜之至因取象于大壮乃
峻宇而雕墙将瑶台与琼室岂画栋与虹梁或凌云以
遐观或 (第 7a 页)
謇謇声教所
被则莫我敢遗(疑/)日月所临于是乎无远荡荡昭昭不
讳之朝忝陶唐之比屋敢公(疑作/颂)美于 帝尧
   有征无战赋(以安人以德不/战而旋为韵) 陈山甫
皇威克宣彊敌无全始建牙而耀武终不杀而摧坚授
(第 7a 页)
于嬴秦然则庶绩交脩遐迩率俾傥片善之可录庶
无疑于室迩
   第三(同前/韵)        柳道伦 帝尧
有君人之大德恢理国之令图将启纳善之怀于 (第 6b 页)
四方之士乃立进善之旌于五达之衢所以访政化之
本招贤俊之徒告善员来故进而无妄闻善必纳信言
而有孚类諌鼓所陈同谤木之设彼思闻过而迁善此
俾明善而就列善既陈而一人有庆旌既立而万姓咸
悦宁同旟旐之翩翩奚贵干旄之孑孑九达之上大逵
之中直影而晴分瑞日孤悬而昼引祥风置之则上德
下布就之则下情上通既至者固当授之以禄将来者
不假招之以弓初孰为此自 陶唐氏
制乃有常张而不 …… (第 7a 页)
   第四(同前/韵)        陈左流(总目作/九流)
彼旌孑孑兮五达之中进善为名兮求善为功状岧亭
以戴日势耸擢以凌空王者所以开谠諌之路作耳目
之聪故 帝尧
设之道由此达洎我唐建也化乃斯通观
其迥立长衢孤标数仞丽晴天以独出抗高阁而争峻
体惟能正俾止恶而来观影 (第 8a 页)
   乐九成赋        李 瓘
唐在六叶将修封禅想与灵接乃冠颢色佩朝阳瑱瑶
碧之明润屑桂椒之芳香曰予意夫 放勋
光明重华风 (第 3b 页)
                钱 起
惟大唐之握乾符声谐六律化广三无能使乘黄服皂龙
马负图必将登高率舞岂独载驰载驱岁八月也一圣之
生千秋之首举天庆丹陵之会率土献南山之寿上乃御
层轩临九有张葛天氏之乐醉 陶唐氏
之酒感百兽之来
仪即八骏之孔阜于是陈金石俨簪裾广场天近彩仗晴
初有騢有驈有驔有鱼云聚日下花明露馀帝曰 (第 7a 页)
   月重轮赋(并序/)
抱戴之秋八月十有四日夜月重轮瑞之大者天意若
曰将俾吾君姊事之赋曰

我皇初列 唐侯
潜蟠藩国英武方断文明表德穆然思
道顺帝之则既而动三合奔百神廓太清而万里耀朗
月以重轮时属高秋瑞彰元后 (第 2b 页)
   蓂荚赋(以呈瑞圣/朝为韵)     程 谏
阶蓂荚兮实称休祯盖历代而难值至我后而斯呈
植之以前墀左墄映之而镂槛丹楹激薰风而叶转迎
太阳而心倾日往 (第 1b 页)
   灵茅赋         吕岩说
有灵茅之繁育禀(疑脱/堪字)舆之粹精间丛薄以孕彩候韶
阳之发生与百卉而同气擅三脊而异名糅纤条以为
族枝连茹以汇征蔓延亭皋铺敷原陆白华霜净翠茎

云沃杂春涧之长松乱寒潭之羽(一作/明)菊不剪彰 帝尧
之俭缊𫀆识子骞之服若乃荟蔚匝地低昂顺风或结
根于江汉之澳或蓄苗于岭岫之中挺芳心兮䔿䔿吐
脩叶兮丛丛 (第 3a 页)
                编制

门下我国家披皇图以立极执大象以升中睿父嗣孙
(诏令作睿/嗣神宗)重熙累盛逮予稽古圣孝绍复中兴洗涤宿
氛廓开昌运天命不易赐予元符荷宗社之耿光致寰
瀛之小泰干戈载戢风顺雨时北狄来宾西戎效职(诏/令)
(作/款)岂予菲薄汔此肃清皆中外元僚文武多士同心恊
赞而使之然益用兢惭以戒盈满而乃累陈丹恳愿上
鸿名牢让不从沥诚弥切于戏昔贤有云舜何人也我
何人也苟或让之不遂予亦敢不思齐今百执事谓予

曰圣敬敢忘汤武日跻之诗谓予曰文思敢忘 放勋

明之典谓予曰和文敢忘保大之功谓予曰光孝敢忘
继志之义以是自勖庶无悔焉浮实之名既不获已乘
春之泽当 (第 6a 页)
业理运将至大君以兴昊穹所以开至圣也向者
明两未定帝华不协舍胤传圣深惟至公先后所以昭
天命也亦犹尧发于 唐侯
文兴于代邸神明之祚不其
难哉(诏令/作乎)伏惟皇帝陛下清明漙鬯光耿四海玄德真
(一作/诏莫)邻天休大 …… (第 9b 页)
以俞之云汉为章所以昭法度也神明其德所以成教
化也峞峞乎有功 帝尧
之则也勤于大道玄祖之训也
臣等不胜大愿谨奉玉册玉宝上尊号曰仁圣文武章
天成功神德明道大孝皇帝伏惟陛下 (第 14a 页)
六龙厩
填于伏皂故可以荣绝乎四履位徼乎九就夫陈留者
徙梁之邑在浚之郊井邑遂割于鸿沟舳舻远通于巨
壑虽 帝尧
遗俗国中承重厚之风而王武(梁王武一/作也赋非)
邦天下擅膏腴之地亲既贤矣我图尔居是用命尔为
汴王于 (第 16b 页)
   拟册晋王文
维某年月日皇帝若曰涉河之东千里而广右浸卫水

左据常山蒲坂唐尧所封之丘历山虞舜隐耕之地晋
阳我高祖誓众之野本晋国也而谓之唐其人忧深思
远有 帝尧
之遗风焉故我国家因之以启王业将我朝
政保兹旧邦克建戚藩以任贤德咨尔第五男某和裕
禀质端贞理身撝谦似不 (第 6b 页)
   玄宗幸普安郡制     贾 至
门下我唐受命百有十载德泽浸于荒裔声教被于殊
邻绍三代之统绪综百王之礼乐我高祖神尧皇帝奄
有大宝应天顺人我太宗文武圣皇帝戡难造邦光泽
天下我高宗天皇大帝脩文偃武惠绥四方我中宗孝

和皇帝聿遵孝德惟新其命我睿宗大圣真皇帝清明
在躬玄化溥畅朕承累圣之洪训荷祖宗之丕绪兢兢
业业不敢自宁往岁韦氏作逆宗社将坠是用翼载先
后扫荡凶徒宸极既真寰区载晏尔来在位垂五十年
中原幸无师旅戎狄岁来朝贡夙兴旰食勤念苍生庶
弘至理永跻仁寿愧无 帝尧
之圣德而有寄体之不明
致令贼臣内外为患蔽朕耳目远朕忠良或窃弄威权
或厚敛重赋泉(一作/蚁)壤一漏成此 (第 4b 页)
   编制
省表具知伏以高祖太宗接千载之统垂无疆之休太
上皇承九圣之烈传莫大之庆嗣德缵业允武允文宏 帝尧
之钦明宗玄元之清静付朕天下颐神保和至道
光于唐虞至仁合于天地卿等虔述休德祗献鸿名循
省再三允符朕志( (第 3a 页)
   第四道
问足食足兵先哲雅诰盖有兵而(集无/而字)无食是谓弃之
致能掉鞅靡旌斯可用矣况寇犹作梗兵不可去日闻
将军之令亲睹司马之法关中之卒未息灞上之营何
远近者郑南训练城下屯集赡彼三千之徒有异什一
而税窃见明发教之(集作/以)战斗亭午放其庸保课乃菽

(集作/麦)以为寻常夫悦以使人是能用古伊岁则云莫
实虑休工(文粹/作土)未卜及瓜之还交比翳桑之饿群有司
自救不暇二三子谓之何哉
   第五道
问昔 帝尧
之为君也则天之大敬授人时十六升自 (第 4a 页)

者已昔帝舜之为臣也举禹之功克平水土三十登
为天子者已本之以文思聪明加之以劳身焦思既睦
九族协和万邦黜 (第 4a 页)
   洞晓玄经策(天宝/阙年)
问大象无体玄功阴骘虽禀生之类万殊而含道之原
一致是以至人垂训将以利物演为真宗贻厥后学包

括六艺周流八表或因事以立言或寓言以(集作/而)诠意
至如交乐于天交食于地不相与为事不期(集作/相)与为
谋善无所私恶无所弃施之于教何以(集作/所)劝勉经曰
不争善胜不言善应正直如绳平易如水常务斯道何
(集作/曷)往不臻又曰善建不拔善抱不脱子孙以祭祀不
辍斯言信矣昔 放勋
钦明光宅天下人歌击壤政叶雍
熙可谓善乎建抱善(集作/免)乎拔脱宜其帝绪(集作/丝)蕃远
贻厥孙谋绵绵 (第 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