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容珍
景曜烂炜晔华丰奇侔黼黻艳比衮龙清和明洁群动
希踪尔乃缀以玄冕增成首饰缨绥翩纷九旒容翼映
华虫于 朱衮
表馨香乎明德于是公侯常伯乃纡紫黻 (第 25a 页)
   甫里陆先生文集序     樊开

唐贤陆龟蒙字鲁望三吴人也幼而聪悟通六籍尤长
于春秋尝体江谢赋事名振江右与颜荛皮日休罗隐
吴融友性高洁家贫亲老屈与张博为湖苏二郡佐尝
至饶州三月无所诣刺史率官属就见之龟蒙不乐拂
衣去居松江甫里多所论撰著吴兴实录四十卷松陵
集十卷笠泽丛书八十馀篇自谓江湖散人或号天随
子甫里先生唐末以左拾遗授之诏下日疾终赠右补
阙本朝宋景文公重修唐书仍列于隐逸传今蜀中惟

松陵集盛行笠泽丛书未有是书家藏久矣愚谓贮之
箧笥以私一人之观览不若镂版而传诸好事度斯文
之不坠而鲁望之名复振亦儒者之用心也时圣宋元
符庚辰岁仲秋月郫人樊开题
   后序           朱衮
进退取舍君子之大节惟循于道而不悖然后无愧于
圣人之门非明轻重之理知好恶之正者未有不为物
所胜也天随子 (第 11b 页)
居衰乱之世仕不苟合家于松江躬劳

苦甘淡泊而以读书考古为事所养者厚故其文气完
而志直言辨而意深一归于尊君爱民崇善沮恶兹非
所谓循于道而不悖者邪世所传丛书多舛谬衮既至
其邑想其遗风因求善本校证刻之于版俾览者非独
玩其辞而巳矣于其志节将取焉政和改元季夏四月
毗陵 朱衮

   同前          叶茵
甫里先生吾乡先贤也出处大节巳见本传独著述散 …… (第 12a 页)
   重刋甫里先生文集序   陆釴

长洲甫里为唐陆鲁望先生之隐处故自号甫里先生
盖以地也去今六百馀祀而流风未泯旧迹犹存遗文
俱坠昆山严景和氏居松江之浒密迩甫里素钦甫里
之文乃访而重刋之谓余不可以无序也予知陆氏为
吴郡四姓之旧晋平原内史陆士衡之诗曰四姓实名
家者为可徵焉至先生以高节称而世并贵其文当时
殷文圭览其旧集曰文价沸乎三吴而类唐赋者至于
裴晋公白文公之作同编其所著有吴兴实录四十卷

松陵集十卷晁氏曰凡六百五十八首笠泽丛书四卷
陈氏曰甲乙丙丁诗文杂编 朱衮
刋于吴江未有四赋
用蜀本增入蜀本七卷樊开所序按开序止曰八十馀
篇而不曰四卷与陈氏所计七卷之数不合丛书 (第 15a 页)
章陈筐严毅杨霓杨誉知府
吴叙廉使韩廉邵蕡徐彬邹鹄员外郎张璿施信
史伯敏王代于震朱梁晚生佥事汪应轸知府
李节郎中胡廷禄陈良谟主事叶良佩田汝成
王度王渐逵王一和王文训王文辀王文辂王文 …… (第 117b 页)
  同门轮年抚孤题单 门人薛侃书
先师阳明先生同祖兄弟五人伯父之子曰守义
守智叔父之子曰守礼守信守恭同父兄弟四人

长为先师次守俭守文守章先师年逾四十未有
嗣子择守信第五男正宪为嗣抚育婚娶嘉靖丙
戍生子正聪明年奉 命之广身入瘴乡削平反
乱遂婴奇疾卒于江西之南安凡百家务维预处
分而家众欺正聪年幼不知遵守吾侪自千里会
葬痛思先师平生忧 君体国拳拳与人为善之
心今日之事宜以保孤安寡为先区区田业非其
所重若后人不体见小失大甚非所以承先志也
乃禀太夫人及宗族同门戚里佥事汪克章太守 朱衮
酌之情礼参以律令恤遗孤以弘本严内外
以别嫌分㸑食以防微一应所有会众分析具有
成议日后倘复恩典承袭亦有 (第 73a 页)
弱不耐
崎险易生□病似于风土亦非所宜臣看得为民
副使陈槐平生奋志忠节才既有为而又能不避
艰险致仕知府 朱衮
年力壮健才识通敏去任副
使施儒学明气充忠信果断闲住副使杨必进晓 (第 9b 页)
  张佑俾与富恊心共事未几升富副都御史
  抚治郧阳以去先生再荐布政使王大用按
  察使周期雍又以边方缺官且言副使陈槐
  施儒杨必进知府 朱衮
皆堪右江兵备之任
  知州林宽可为田州知府推官李乔木可为
  同知且言任贤图治得人实难其在边方反 (第 54a 页)
图我嘉容珍景曜烂炜炜华丰奇侔黼黻
艳比衮龙清和明洁群动希迹缀以玄冕增城首饰缨
蕤翩纷九旒容翼映华虫于 朱衮
表馨香于明德于是
公侯常伯乃纡紫黻俯鸣玉佩仰抚貂蝉饰黄庐之多
士光帝皇之侍人腾仪像于云阙望景曜乎通天 (第 29a 页)
  书笠泽丛书后
陆鲁望先生笠泽丛书通考晁氏云四卷蜀本樊开序
不言卷数止云八十馀篇盖僖宗乾符六年春先生卧
病于笠泽之滨撰此书中分甲乙丙丁诗文混载无伦

次先生自言平日所作点窜涂抹历年不能净写一本
或为好事取去此盖其未定之书也宋政和元年季夏
毗陵 朱衮
重其志节刻之于吾邑嘉泰某年三山王公
益祥来令因前令赵君广言此书多阙误且示以蜀本
属校刋之益祥乃以属司 (第 23a 页)
崎险易生疾病似于风土亦非所宜臣看得为民副
使陈槐平生奋志忠节才既有为而又能不避艰险
致仕知府 朱衮
年力壮健才识通敏去任副使施儒
学明气充忠信果断閒住副使杨必进晓练军务识
达事机此四人者皆堪右江兵备之 (第 1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