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總集類
   其八
问古之王者立庙以萃人心之涣盖制为祀享而天下

不一之论定矣故上自商周有功之臣从于大享祭于
大烝而汉以降则惟烝尝配食于庭崇德明勋之意示
人心之有统而且以劝嗣臣也唐武德中尝论次太原
功臣由裴刘而下总四十三人贞观所录亦五十三人
长孙赵公实为之首而房杜王魏无差等焉他日配祀
高祖之庭者殷开山刘正会淮安河间二王而太宗之
庭则房魏屈突通高士廉而已裴刘之绩固不多于郧
渝二公靖元二王也邪 梁郑尚
矣乃若无忌如晦与圭 (第 27b 页)
  亭午问晨炊,官盖何纷扰?君忽饷双鱼,青青幂蒲蓼。持以佐卯杯,鲜烹海外少;匆酬尺素书,并贺飞腾早(时余委缉巨盗 郑尚
有功,详请奏保升阶)。 …… (第 147 页)
  收孥与赤族,汉、魏并遵秦;徒流继笞杖,李唐为近仁。顾思三章约,善作五等申;轻重固有由,是非亦有因。名实慎在上,枉直讵在民!一人向隅泣,满堂俱悲辛;维彼狱吏勤,囹圄作陶钧!
  盛世导以德,期将耻格臻;台俗多犯尊,教让须教亲。仪辨衅自弭,刑中民自新。
    有 郑尚
者,台南巨盗也;横行十馀年,积案百数起,而不得弋获。余悬重赏购线,突围禽之;按律惩治,人心大快。因纪 (第 154 页)
行甚备。先公殁。葬州西矢川里坐丁原。男泰茂生员。庶男泰登。女姜载臣。泰茂男挺元,挺新进士。女金景潾, 郑尚
夏。泰登男思贤。 …… (第 506L 页)
挺徽,挺最。挺元男鳞祥,受絅。女柳澳,权海中。挺新男孟夔,受䌽,孟稷。女权必亮。金景潾。无子子镇东。 郑尚
夏男之观。女姜祖钦。公之玄孙旨瑞来。属范祖铭公墓。铭曰。
属纩之语。慨不北暷。其气则奇。奈地之局。恃 (第 507H 页)
  元永胄日记(正宗癸丑冬。 命江界诸镇。并择文武地望。以翰林洪乐游为夞怪万户。前正言郑履绥为马马海权管。前府使梁梡为上土佥使。前府使元永胄为高山里佥使。前府使李谦会为楸坡万户。前校理 郑尚
愚。前已补神光佥使。甲寅春。并入四郡。详察地形而还。此即伊时所记也。)
 到镇未几。作四郡之行。初七 (第 392L 页)
   禁中夜巡归。则吏言政院隶从门隙受吏判疏。盖承宣连促之也。兵曹入直堂上见之呈草记。则承宣以字句之有欠。再次还送。使之改纳。而先自 启请。罪兵曹堂郎。 上命罢之。余则虽出于梦寐之外。其惶蹙甚矣。因成一绝。(吏判沈焕之。承宣 郑尚
愚。兵曹堂上参判李敬一也。)
   拜吏郎。感而有作。
   吏曹直中。以诗记其职。
   又以诗咏
。而先自 启请。罪兵曹堂郎。 上命罢之。余则虽出于梦寐之外。其惶蹙甚矣。因成一绝。(吏判沈焕之。承宣 郑尚
愚。兵曹堂上参判李敬一也。) (第 75H 页)
承奉之理乎。且无病而求蔘。故防塞已久。到记颁纸时。争先攫取。纷沓杂乱。又有叠受至十张者。故年前大司成 郑尚
愚陈此弊。请使自备。颁纸之法遂废。又到记科时。多挟幼学以入。至见发而停举。如此而犹不知耻。奸细之事。 (第 504H 页)
府西壁六卿,判尹会圈。以沈象奎为大提学。使之撰出壬寅辨诬奏文。又差出壬寅诬奏辨正使沈象奎为之。疏递。 郑尚
愚为之。又再疏递。改辨正使曰。陈奏使李相璜为之。又再疏递。洪羲臣为之。又上疏。 上命彊疾而行。大臣奏 (第 561L 页)
为子。进士直长。女适参议郑文启,士人朴相汉,李宰镇,宋伟载。浩修四男二女。有本,有矩并生员。有乐。女 郑尚
毅。馀幼。滢修三男二女。有檠,有荣。馀 …… (第 321L 页)
议郑文启,士人朴相汉,李宰镇,宋伟载。浩修四男二女。有本,有矩俱进士。有矩为澈修后。有乐,有棐。女适 郑尚
毅。一幼。滢修三男二女。男有檠,有荣,有槃。女并幼。朴相汉一男一女。男即蓍寿。文科承文院副正字。女适 (第 326L 页)
。又八年而判书公进联八座。加赠公资宪大夫吏曹判书。孙男四。有本,有矩并生员。有乐,有棐。孙女二。一适 郑尚
毅。一幼。公于是乎再膺宠锡。寔繁云仍。而公之为公。可以徵于天报。亦何待君子之铭公哉。判书公尝为表以识 …… (第 340H 页)
参判男义凤。文科弘文馆校理。义骏。文科侍讲院说书。女进士尹光廉。浩修四男二女。男有本,有矩并生员。女 郑尚
毅。馀幼。有矩为澈修后。滢修三男二女。男有檠。馀幼。朴相汉一男蓍寿。文科承文院副正字。内外曾玄二十馀 (第 348H 页)
   便殿。召见泮制被抄诸生。赐赏物有差。馈之酒。时谷雨霏微。春意蔼然。以春雨琼林宴绿袍。为题。仍拈春字。与诸生及在筵者联韵。(在筵诸臣。检校直阁李晚秀,徐荣辅,待教徐有矩,承旨赵尚镇,闵台赫,赵衍德,申耆,李百亨,史官洪乐游,徐有闻,赵台荣, 郑尚
愚,令申在维,郡守朴知源,前县监俞汉纯,前教官李润衡,生员韩启重,黄基天,李箕采,徐有望,进士李羲翼 ……   祇谒元陵。拈韵。命陪享诸臣。足成联句之体。所以识是年是月感慕之怀也。(陪享诸臣。领议政洪乐性,领府事蔡济恭,判府事金钟秀,朴宗岳,右议政金憙,提学郑民始,检校直提学徐有防,徐鼎修,原任直阁徐龙辅,尹行恁,检校直阁南公辙,直阁金祖淳,承旨徐迈修,洪仁浩,金履成,俞汉宁,史官徐有闻,洪乐游,礼曹判书闵钟显,玉堂李东稷, 郑尚
愚,尹致性。)
   季秋试抄启文臣制射。得阳字拈句。使在筵诸臣联进。(在筵诸臣。提学郑民始,检校直 ……   近思录[二]
弘斋全书卷六十六
 经史讲义三
   心经(摛文院讲毕。遂诣弘文馆。召领经筵事徐命善,李徽之。知经筵事 郑尚
淳,金熤。同知经筵事李命植,郑昌圣。参赞官李𡊠,徐有防,申应显,郑志俭。侍讲官朴天衡。侍读官李时秀 ……   平安道顺安县韩七伊狱(刑曹议启。佐郎金履温以为严讯取服。判书赵时俊以为依前严讯。如法偿命。)
   平安道朔州府洪宗渊狱(铳中其妻及雇工 郑尚
元。即地致死。实因中铳。○本道启。合置惟轻。刑曹回启。情法不当偿命。)
   平安道平壤府朴足古亡伊 ……   京囚全一赞狱(足踢奴莫大。第三日致死。实因被踢。○刑曹完决。以情则虽非故杀。以伤则明是要害。)
   京囚 郑尚
郁狱(刃刺尹大贤。即日致死。实因被刺。○刑曹完决。词證已具。狱情无疑。)
   京畿骊州牧姜就文狱(
阁李晚秀,徐荣辅,待教徐有矩,承旨赵尚镇,闵台赫,赵衍德,申耆,李百亨,史官洪乐游,徐有闻,赵台荣, 郑尚
愚,令申在维,郡守朴知源,前县监俞汉纯,前教官李润衡,生员韩启重,黄基天,李箕采,徐有望,进士李羲翼 …… (第 83L 页)
辙,直阁金祖淳,承旨徐迈修,洪仁浩,金履成,俞汉宁,史官徐有闻,洪乐游,礼曹判书闵钟显,玉堂李东稷, 郑尚
愚,尹致性。)
孺慕偏增此岁来。况逢今月拜陵回。(御制。)羹墙复见宸情怆。弓剑如攀宝寝开。(臣乐性。 …… (第 90H 页)
   内苑赏花。岁以为课。而是岁之会。与筵者特多焉。识庆年而贲休象也。予御映花堂。召诸臣入。俞左揆彦镐,蔡右揆济恭(并原任提学),金判枢憙,李判枢秉模(并原任直提学),沈焕之(提学),徐有防(检校直提学),徐龙辅,郑大容(并原任直提学),李晚秀(检校直阁),金勉柱,尹行恁(并原任直阁),南公辙(检校直阁),徐有矩(检校待教)。阁臣也。徐有邻(有防兄弘文提学), 沈颐之(焕之再从

弟守御使)
,李时秀(故提学福源子户曹判书),蔡弘远(济恭子承旨),李儒庆(济恭甥侄前承旨) 郑尚
(原任提学民始侄应教),徐有闻(原任直提学鼎修从侄前校理),金近淳(原任直阁祖淳族弟前校理),徐俊 (第 99L 页)
  

心经(摛文院讲毕。遂诣弘文馆。召领经筵事徐命善,李徽之。知经筵事 郑尚
淳,金熤。同知经筵事李命植,郑昌圣。参赞官李𡊠,徐有防,申应显,郑志俭。侍讲官朴天衡。侍读官李时秀 (第 546H 页)
淹延时月之计(是如乎)。七伊身(乙)。姑令依前同推。(见癸卯)
平安道朔州府洪宗渊狱(铳中其妻及雇工 郑尚
元。即地致死。实因中铳。○本道启。合置惟轻。刑曹回启。情法不当偿命。)
判。朔州府杀狱罪人洪宗渊狱 (第 361H 页)
有矣)。前招后供之一切相反者。不但欲巧反拙。反非图活于必死之计。以此添问目取招。俾勿如前抵赖。
京囚 郑尚
郁狱(刃刺尹大贤。即日致死。实因被刺。○刑曹完决。词證已具。狱情无疑。)
判。毋论因斗因戏。且置被刺 (第 408H 页)
校理 郑尚
淳。匡师曾祖孝简公。公从祖也。观察公蚤孤。教育于孝简公。公追孝考(一作孝)简如亲祖。事孝简诸子女。如 (第 519H 页)
左。举二男。长匡尹 万宁殿参奉。匡吕进士。皆以学行承公业。三女归进士赵福彬,内资奉事赵荣喜,弘文校理 郑尚
淳。
五兄恒斋先生行状
从父兄恒斋先生讳匡臣字用直。 定宗恭靖王子德泉君厚生为建宗之祖。六传至户曹判 (第 547L 页)
加。终不屈。拘囚六日竟死。公既死。土校金志行等。乞于贼收公尸。以葬城西。后其子汉弼。舁归故山。时公母 郑尚
无恙。公死不哭曰。吾儿死于 国。不忝其祖矣。吾何戚焉。变初。牧使朴镗 (第 413L 页)
   次韵七松亭诸贤宴集
   癸卯五月二十日。设同年会于苍麓金别提园亭。会者六人。(不佞及金得龟,严性简, 郑尚
淑,金重铉,金有臣。)
   赠安生庆龙
   西园小饮
   赋得柳眠
   流头日西邻两贤见访
上作。七松从此揔生辉。
癸卯五月二十日。设同年会于苍麓金别提园亭。会者六人。(不佞及金得龟,严性简, 郑尚
淑,金重铉,金有臣。)
同邻同志又同甲。尽是人间最胜因。八耋齿尊乡长老。 五朝躬经国遗民。日时虽异家 (第 324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