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之遥矧物类之咸若在皇明之孔昭考乡闾之中既已
为善顾 周行之
内无愧嘉招原夫进以守法明乎化洽
庶所以观士无取乎彻甲方今搜贤乡党致理国经具
名氏于尺牍先贡献于彤庭随 …… (第 8a 页)
  第二(同前韵/)       张嗣初

皇上尊教本旌艺能徵乡举里选之人则哲俾含光抱
素之用必称故讲信脩睦之𢓺坦然弘大谦光素履之
士赫尔昭升时乃正月初吉乡老旁戾奉简牍之词诣
阙倾葵藿之心献岁且曰君不可以独理必敷求以兼
济贤不可以失时故脩已而献艺惟古训之是式叶周
官之旧制自家刑国率是道而克明选贤与能诚致远
之不泥逖览虞舜稽古唐尧明扬侧陋惠访庶僚由是
金镜朗玉烛调礼崇俭约乐奏咸韶致王道之易易启

贤路之昭昭岂不以道不远人弘之在我察言 行之

叶执礼义为缰锁惟仁是与谅俾善以交脩在邦必闻
非据德而孰可斯实义光前古道冠百王德政者介尔
以昭进学 (第 9a 页)
   授陈九言等起居舍人制  孙 逖

敕朝议郎守太子舍人摄殿中侍御史朔方节度判官
陈九言朝议郎行太常博士兼史馆脩撰刘贶等清才
雅望敏学工文是 周行之
俊人有致远之良具史臣之
选公议所(一作/攸)归宜并拜于轩墀俾分官于左右九言
可行起居舍人散官如故贶可 (第 4a 页)
已践(集作/前)盛明之理(集作/礼)斯考古会极之方
也任贤而勿贰招谏而必行屏近习之邪(集作/纤)佞进
行之
骨鲠斯明目达聪之道也抑臣又闻先王所以不
视而明不听而聪披颈(集作/技斯)负之明断非僻之绪其道
易知也 …… (第 14a 页)
五矣夫
多而无用曷若少而必精乎又比者州府虚张名籍妄
求供亿尽没其给以丰其私今若核其名实纠以文法
则五 行之
兵又可省其二矣夫众之虚曷若寡之实乎
一则以彊兵一则以宽赋若江淮州郡远寇戍属清平
自非具使令备仪注者一 (第 19b 页)
伏望俯矜疲劣微赐含容免其折鼎之忧假以悬车
之乐倘残骸未殡尚齿不遗犹望俎豆几筵接虞庠之
庶老岁时朔望陪 周行之
末班更得拜奉宫闱瞻睹日
月则生涯兼足死将不朽伏蜗庐而献款仰龙阙而翘
魂心往形留授简增欷无任拙疾衰老恋 (第 12a 页)
令迁将作少匠仍兼通事舍人景龙二年转
司农少卿三年除贝州刺史其草奏也必因事而作程
其敷纳也抑有仪而作表 周行之
誉久而愈芳既副象
河之荣遂光 (第 2b 页)
行之
寄景云元年复入为鸿胪少卿仍 (第 2b 页)
不惮服贾之勤历年之久
臻其成就若尔可谓富而好礼敬共神明罔坠休声者
哉至于施与厚薄之差时飨 周行之
次具列石背又见
隆义向化所悦者众云仍系乐歌用伸幽赞其辞曰
列象苍苍周天纬经玄枵之次虚危之精羽林北落廪 (第 18b 页)
  鸣鹿颂(君子德艺有成以/宾兴有行故颂之)
鹿鸣呦呦于山之幽载背载呼言善其俦维体泽泽维
角戢戢匪外之防维内之则相彼麟凰寔郊寔薮释是
町疃乐此灵囿以礼为罗以爵为縻匪罗匪縻 周行之
归展也佳宾胡不云来式燕以遨乐只有仪文王不已
惠然来思
  重建温国文正公祠堂颂(堂宇翼翼颂君子也君 (第 8a 页)
    拂林王谥忠献制

功大者位隆劳多者赏厚备国家之恤典必勋旧之良
臣故具官某有服大僚克勤小物既宣力于宪庙复受
知于世皇使于四方挺节穷荒之外列于庶位正色
行之
间早已历于机衡晚乃分于茅土太息九原之不
作若为千载之可传夫官莫隆于师而爵莫贵于王且
号以表其勋而谥以 (第 5b 页)
   录正人以端国本疏
奏为录正人以端国本事臣窃见皇太子殿下聪明仁
孝德器夙成我祖宗圣圣相承立国仁厚天锡胤祚固

其所也昔殷武丁为太子父小乙使居民间与小民出
入同事殷祖甲汉宣帝亦居民间其他或涉艰虞拂意
之境故能侧身脩行周悉民情裕后光前为守成令主
盖处境太顺骄惰易生未必为福今农亩细民家无十
金犹慎教子以守先业况太子国之基本天地祖宗华
夷之所付托者耶周文王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武王
帅而 行之周公
抗世子法于伯禽成王有过则挞伯禽
示成王世子之道也古者世子自为赤子固已教矣太 (第 26b 页)
   送参议周君之任广东序

参议于布政司其任不为轻矣日与使相处则凡司之
政议率当参决其可否而使实资其助及其时旬宣于
外则凡郡邑之政治皆得以察其张弛考其得失循典
法以申劝戒而小大趋走之吏莫敢不承其风夫协恭
以有为表正而无失使善政毕举而一方蒙福非贤且
才者不能也然则选授之际当道其有弗慎已乎吴江 周君行之
初以名进士授行人已而擢给事中凡一入
礼科再莅南京兵科多历年所其为人笃于孝友襟怀 (第 13b 页)
  各当其职也且自王圻以下其在五服则曰侯甸
  男采卫五百里一服楚以夷狄进之中国僭称王
  矣其官人次叙君子比之周南而有 周行之
赋盖
  勉而进之左氏之书亦圣人春秋之法虽文王能
  官人不过如是也且令尹执政柄也右尹其贰也
  大 (第 14a 页)
有而实滞于无禅与吾相似而实不同矣嗟夫天下
之人岂无真与伪哉天下之事岂无是与非哉有以辨
之耳然苟不知夫 周行之
大者恶知曲径之为小不知 (第 24a 页)
男女三以是年十二
月十五日葬城南之原铭曰
伊生孑孑伊成业业惧完而缺退安而慊礼接义节行
罔蹩躠贻谋之彻 周行之
辙于若人兮藏此穴 (第 7a 页)
  送张杰夫赴广陵序
张君杰夫以已亥之秋同知信安郡事后二年辛丑余
始辱与之游又二年(阙/)君以秩满调广陵其子之师祝
彦明氏来告曰(阙/)(阙/)以赠礼也赠以言者义也张君
之望于先生久矣今君之车马有行色先生盍亦图诸
余闻之矍然盖学有祠曰文昌祀七曲之神赐姓受氏
揆其初与君同所自出每春秋君必洁牲谒告祠下每

祭必燕洽与诸生极欢而罢且俾纪诸盛美受命既久
讫以衰惫不果答君之贶微子吾几遗之如弁髦敢不
黾勉从礼以奉行者夫人之相与不以遇合为难其好
我也则望以 周行之
示其出祖也则致夫靡懈之规敢
不黾勉而继之以义今天下构兵数岁矣广陵在东南
为大都会昔之豪华钜丽皆君所见 (第 13a 页)
  齐物论
人知物之为物而不知天地亦一大物天地能物我我
亦能物天地故以物观物可也以物观我可也以物观
天地亦可也然则天地与我皆物也而况于物乎夫惟
至人为能立乎形器之外超乎法象之表不梏于耳不

役于目得于神而忘其物斯其能物物也天以运齐其 周行之
度三百六十五度古今未之前却也致日以春
夏致月于秋冬影长多寒短多暑明之出入魄之死生
为昼夜为晦朔吾未闻 (第 10a 页)
   与崔子钟
留都一别且也三十馀年矣遐想年兄进德日以精深
欣仰欣仰校也下士晚闻道聊以拙自修而又未能也
亦太不勇矣近世讲学者日以多道其复明矣乎道其
复行矣乎吁忧方大耳虚志骄气欲一蹴至圣人而言
行判若两截此恐即是谈天衍弥天道安之流耳近见
序文深斥陆学愚意陆学且未可非彼其功夫虽粗却
是实做也浅见如此不识高明以为何如

   与 周行之
吴氓亦尝荐臻荒年然未有若今兹歉岁细民敖敖不
欲生若此其甚也今幸麦熟苟延乡人有为令于山东
者谈彼中灾荒 …… (第 58b 页)
   与闻静中
昔三原王公在留都其志未尝一日不在天下国家故
无一日不与贤士大夫来往尝一日出有狂夫向之呼

万岁入部延属僚咨之娄驾部曰昔张忠定公行军三
军呼万岁公曰止勿言即回衣冠坐厅上戒阍人谢宾
客勿通反覆思得数策明早请娄驾部语之娄不答公
乃问曰当时忠定何以处之曰亟下马呼万岁公喟然
叹曰吾辈安能及古之人彼仓卒应变而有馀吾无事
终日思而不足其好善如此吾兄为国柱石为缙绅楷
模其志与三原公先后一致也但未知门下士孰可为
吾兄师者孰可为吾兄友者又孰可为汲引而长养成

就之者天下事大可忧惟此一著可以应急可以定倾
可以任重保大吾兄愿加之意焉
   与 周行之
日李康惠公为刑部属见素林公为佥都谓李曰昔三
原王公在南都其志未尝一日不为天下国家故无一
日无贤士大夫 (第 71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庄渠遗书卷十四     明 魏校 撰
  拾遗
  书
   与 周行之
别后缅怀高风赋白驹以见志恭惟吾兄心如蚬丝䌷
绎有绪愈出而愈无穷井井不乱虽有善秤停事者莫
能过矣吾兄长 (第 1a 页)

周行之
示切欲并受福如宾之初筵则伐德之戒严古
之君子崇德于宴会间也如此今余与客虽齿有少长
达有后先去就离合有 (第 25a 页)
列清班。则以士类而尊异端。臣所不忍。岂容以堂堂 大朝玉堂之官。乃反束冠带陪佛香。以甘心抗颜于白日之下 周行之
上乎。臣之一身。固不暇顾。而其贻累 圣朝。取讥后世。非细事也。臣子之于国家事。惟当趋走承顺。鞠躬尽瘁 (第 23H 页)
为乐不特钟鼓也。而所以表中心之好。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则为礼不特承筐而已。所以示 周行之
爱。是故。君子之佩也。趋以采齐。行以肆夏。则为乐不离乎趋步。周旋中规。折旋中矩。则为礼不外乎旋动。在 (第 391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