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江淮平乱碑       王鏊
明受天命君万邦九圣相传海涵天覆休养生息百五
十年绝漠遐荒罔不率服而近甸小丑蠢兹勿靖皇上
赫怒兴师越二年始讨平之先是正德初有逆竖盗弄
朝祊以淫刑苛政毒海内海内靡然发动逆竖伏诛群
盗遂作五年霸州人刘六与刘七齐彦明相扇起合他
盗杨虎横行齐鲁赵魏徐沛间所至张旗盖鸣金鼓屠
城破邑发庾溃狱杀戮燔烧奸淫惨毒僵尸被野千里

萧然甚者窃名号执王臣截漕舸攻宗藩上初命惠安
伯张伟都御史马中锡讨之师久无功乃逮伟中锡还
而兵部左侍郎陆公完毅然以讨贼自任乃命兼都御
史节制诸军且调沿边骁将健卒以行公以六年八月
至涿州中外汹汹言六七彦明将以其众入寇宜还师
卫京
师公曰吾受命至此有进死无退生乃率兵直
前遇贼于霸州之平口遣平副总泰郭游击永与战克
之又进战破贼于阜城 (第 48a 页)
无何擢中书省左司员外郎上日与公议论天下事公
有言上未尝不称善也岁庚子秋命公相龙湾虎口形
势筑一城以 卫京
师工不烦而事以集岁辛丑秋有旨
命公还处州招集旧所部将校 (第 19a 页)
一人进
指挥使复赐金币景泰庚午战大同境外他统兵者多
失利公复全军而返既又战于北门外及西鹅口皆有
功入 卫京
师会兵部覈功籍擢山西行都司都指挥佥
事天顺丁丑以崞县功迁都指挥同知命复涖万全都
司事戊寅奉敕守备马营 (第 5b 页)
   江淮平乱碑
明受天命君万邦九圣相传海涵天覆休养生息百五
十年绝漠遐荒罔不率服而近甸小丑蠢兹弗靖皇上
赫怒兴师越二年始讨平之先是正德初有逆竖盗弄
朝枋以淫刑苛政毒海内海内靡然发动逆竖伏诛群
盗遂作五年霸州人刘陆与弟㭍齐彦明相煽起合他
盗杨虎横行齐鲁赵魏徐沛间所至张旗盖鸣金鼓屠

城破邑发庾溃狱杀戮燔烧奸淫惨毒僵尸被野千里
萧然甚者窃名号执王臣截漕舸攻宗藩上初命惠安
伯张伟都御史马中锡讨之师久无功乃逮伟中锡还
而兵部左侍陆公完毅然以讨贼自任乃命兼都御史
节制诸军且调沿边骁将健卒以行公以六年八月至
涿州中外汹汹言陆㭍彦明将以其众入寇宜还师以 卫京
师公曰吾受命至此有进死无退生乃率兵直前
遇贼于霸州之平口遣许副总泰却游击永与战克之 (第 13b 页)
  送南京虎贲卫经历郑君之任序

国家更前代枢密之制以五都督统天下兵留守四十
卫京
军分隶之而锦衣等上十二卫无所隶属为环
卫之师天子之亲军也虎贲盖其一焉虎贲氏自周有
之虎士八百人掌先后 (第 18b 页)
盗六十馀起计二百一十五名功绩惟懋遂进擢荣禄
大夫后军都督府都督同知领镇如故时以直𨽻各
操马匹往来驰突饲牧不时以致瘦损遂命兵部同
总兵官遴选精兵二万官给马仗令回各卫以便饲牧
其天津通州七卫 (第 20b 页)
    内供杂项银四万六千两
    京营勇卫等营料草价值银四十七万一千
     二百四十三两
    勇 卫京
营官军廪粮米折行粮银四十八万 (第 9b 页)
旨著再加申饬该部知道

  庆贺元旦疏

  题为庆贺事臣填抚外镇提兵 卫京
恭遇元旦令节际
万象回春之日正七德成功之时运既与日更新政复
侔乾行始臣瞻天地近向日心殷愿附鹓班用申虎 (第 7b 页)
  凤阳卫指挥使司权佥事杜福实授谢恩表(洪武/十二)
   (年五月内准牒/文修撰后同)
伏蒙恩授臣福凤阳卫指挥使司佥事者伏以凤阳重
镇扈 卫京
几进摄佥司宠承真擢念庸材之弗称于荷
戴以惟深(中谢/)钦惟皇帝陛下圣神天运刚健日新广
延辅弼之英普致 (第 5a 页)
镇防天下鲜。严城三百雉。女真不敢践。古谯今已颓。周遭不可辨。猥领铜虎符。幽怀莫能展。安得复此关。万世 卫京
辇。
蟋蟀亭
园深白露多。日暮万松合。蟋蟀绕除鸣。寒风正飒飒。已知阴气凝。天地方成阖。
发和川
赴官 (第 36H 页)
  置四辅
臣闻虫之不僵者。百足扶之也。木之不颠者。众根盘之也。天下之物。莫不皆然。而至于吾人。何独不然。村居小民。其生也虽微。而必也闾井相比。保伍相连。互为依赖。迭相扶救。然后虎豹不得投。盗贼不敢侵。故能安其居而不至于离散。况于诸侯之国。天子之都乎。若稽古昔。或以军旅。或以郡县。以 卫京
都者。历代同然。汉置南北之军。而又立三辅者。所以护卫京城也。唐立府卫。宋设三镇者。亦所以扶持帝都也。 (第 78H 页)
宜稍壮其势。别择其任。以委捍海 卫京
之责。则必可以得力矣。
一。海西一方。民俗犷悍。良役偏多。常时固多怨咨。近年连值灾荒。且有变赋之法。 (第 218H 页)
其制。其所建置。亦非 祖宗朝遗法。则当此民穷财竭之时。固当革罢之不暇。而议者如以为难。则亦有一道。禁 卫京
案军七百五十五名。各道上番一万八千二百馀名。资保马保通计一万九千馀名。而一年上番。约不下一万。保米上 (第 452H 页)
以责来效。卿须招集散亡。号召部曲。与申砬相机猗(一作掎)角。图收桑榆。若贼兵方进而事势有难如意。或来 卫京
都。或追护 行在。且通谕于各道监兵使及守土之臣。使各一心力。倡义勇以扶颠危。公于是欲退守鸟岭。闻申砬 (第 572L 页)
势相因。远近波荡。邑里遑遑。公先作晓谕文。以镇民心。修整军兵。以备攻守之策。县凡七面。束伍三哨御营禁 卫京
牙兵及山城军仅三百。搜签阙额。缮理戎器。军务之役。一日千百。以各面面任不足以使令。权发得校隶及吏仆公 (第 357L 页)
。眷彼岭海之镇。介玆东北之交。据平越淮铁之险要。山多于地。拥襄江通歙之舟舰。水拍于天。控咸关而扼喉。 卫京
辅而成臂。属缘大侵之连岁。堪伤中泽之鸣鸿。峡田多硗。矧经庚辛之惨。海邑易旱。更兼霜雹之灾。 (第 182L 页)
胜迹不可以形言兮。俯视已知隔尘土。仰看直欲摩日星。嗟哉自有天地兮即有此山。兴亡百变兮山长青。山乎山乎 卫京
都。永使千秋万岁常安宁。或兴云雨苏民物。或生申甫扬王庭。高歌向山山不答。但闻松风为我而萧飒兮。时有白 (第 65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