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其目
   游大林寺序       白居易
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南阳张深之广平宋郁
安定梁必复范阳 张特(集作/时)
东林寺沙门法演智满中
坚利辩道深道建神照云皋息慈寂然凡十七人自遗
爱草堂历东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 (第 15b 页)
手段故安心不辩及
汝夔临刑始知为嵩所误乃大呼曰严嵩误我矣此人
所共知也是汝夔不出战之故天下皆知为嵩主 张特
皇上不知之耳此误国家之军机七大罪也黜陟者人
君之大权非臣下可得专且私也刑部郎中徐学诗以
论劾嵩与世蕃 (第 9a 页)
出战之故天下皆知为嵩主 张特
皇上不知之耳此误
国家之军机七大罪也黜陟者人君之大权非臣下可
得专且私也刑部郎中徐学诗以论劾嵩与世蕃 (第 7b 页)
 (陆务观高斋记云少陵有瀼西高斋东屯高斋东屯/李氏居已数世上距少陵才二易主大历初故劵犹)
 (在/)
  论诗(三十首/之三)      (此下皆/元人)元好问
排比铺 张特
一途藩篱如此亦区区少陵自有连城璧
争奈微之识珷玞(事见元稹/子美墓志)
笔底银河落九天何曾鹪悴万山前 (第 35a 页)
斗靡誇多费览观陆文犹恨冗于潘心声只要传心了
布谷澜翻可是难(陆芜而潘静/语见世说)
排比铺 张特
一途藩篱如此亦区区少陵自有连城璧
争奈微之识珷玞(事见元稹/子美墓志)
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 (第 5b 页)
   题手书寿荣堂记卷后
予游杭时尚未有男而室人方娠同行者各有祈于天
竺予虽入舟即已蔬食止酒然但瞻仰再拜默以證空
为祷而已是岁又六月子复闻生今已踰十龄可示以
斯文矣文成后尝手书一通揭之于堂今且纸敝墨渝
因斸银杏涂以铅粉再写易之而龚甥俭化欲乞旧本
以去余知不足存也乃复为书此卷忆自为此记钱二

丈仲与最先见往为张二丈茂仁称之未几 张特
来索
观读再过欣然叹赏留话至暮乃别此两先生皆年逾
七十而殁殁复皆数年而予亦垂老矣所称学佛者一
为云栖 (第 14b 页)
句律之高自在才具兼该笔力变化亦
不专在排比铺陈贯穿腼覼也深于杜者要自得之(元/遗)
(山有诗云排比铺 张特
一途藩篱如此亦区区少/陵自有连城璧争柰微之识珷玞此论所自出也)
长篇最难晋魏以前诗无过十韵者盖尝使人 (第 5b 页)
手段故安心不辩
及汝夔临刑始知为嵩所误乃大呼曰严嵩误我矣此
人所共知也是汝夔不出战之故天下皆知为嵩主
皇上不知之耳此误国家之军机七大罪也黜陟者
人君之大权非臣下可得专且私也刑部郎中徐学诗
以论劾嵩与世蕃 (第 18b 页)
斋漫录云亭亭画舸系春潭只向行人酒半酣不管
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张文潜诗也王平甫尝
爱而诵之然余谓 张特
取东坡长短句无情汴水自东
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之句苕溪渔隐曰余以张右
史集遍寻无此诗蔡宽夫诗话以谓此 (第 11a 页)
可着气质云。则此未发之气。着在何处。而所谓中底性者。元非悬空底物。则虽曰单言。亦岂无挂搭之地也。程, 张特
发挥出气质之性者。盖以众人之不能尽遂其本然之性者。以此气质之故云。而其意岂以为圣人无此气质之性。而众 (第 255L 页)
而人之性发。不能无善恶之相杂。世之言性者。一是皆迷于此。多疑此性之元自不纯。为此发后善恶之种子。故程 张特
发挥出气质之性之名号。其意以为所禀之气。自非上圣之资。必有清浊之 (第 35L 页)
。而折之以夫子无可无不可之言。至若太师挚以下八人之去。则乃闻夫子之风而兴起者也。故不复有断语矣。
张特
载诸弟子粹言。以见其成德之美。与上先进相照应。盖夫子之化。虽不及于生民。而其见于及门之士者乃如此。斯 (第 4H 页)
终始,排比声韵〕之中,有〔藩篱〕焉,有〔堂奥〕焉。语本极明。至元遗山 作《论诗绝句》,乃曰:〔排比铺 张特
一途,藩篱如此亦区区。少陵自有连城璧, 争奈微之识珷玞!〕则以为非特〔堂奥〕,即〔藩翰〕亦不止此。所
心声只要传心了,布谷澜翻可是难。〔陆芜而潘净〕,语见《 世说》。
■此首义与下一首论杜合观之。排比铺 张特
一途,藩篱如此亦区区。少陵自有连城 璧,争奈微之识珷玞!事见元稹《子美墓志》。
■此首与上章一义,〔
画舸系春潭,只向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 载将离恨过江南。』张文潜诗也。王平甫尝爱而诵之。然余谓 张特
取东坡长短句『 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之句。〕苕溪渔隐曰:〔余以《张右史集 》遍寻无此
画舸系春潭,只向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 载将离恨过江南。』张文潜诗也。王平甫尝爱而诵之。然余谓 张特
取东坡长短句『 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之句。〕苕溪渔隐曰:〔余以《张右史集 》遍寻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