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曲類
   偃伯灵台赋(并序义以时成泰/和伯 悠久为韵) 褚 寔
偃伯师节也国家武成止戈文致皇极小宗伯乐之广有命赋
国家执道纪酌天和敷皇极以协德作武成而止
戈由是天子居穆清之中念 康济
之策乃讯元老
礼鸿硕恢至道以垂裕义灵台以偃伯且以韬五兵屏
三革服仁义以为壁垒仗道德以为矛戟俾其庶绩咸 (第 1b 页)
来同暨王道平夷乃念兹而在兹既艰难是毗亦四方
(一作 康济/
或作几康)是维享其勋力嘉彼令德懿我武之雄成类
尔谋之刚克宜其藏勋庸于盟府图冠剑于紫极则是
绘也其丽不 (第 3b 页)
   授郑绍业工部尚书制   刘崇望
敕具官郑绍业族掩五侯家多万石盈数大名之后高

门阴德之馀兹实生贤聿来佐国而励精士节炳焕人
文韵宇弘深智度恢廓比博能于武库方俊德于神锋
终始令图出入大任丹墀绛阙自风体而弘多起草掌
纶由天才之足用洎扬我休命出守荆门颇闻理声急
于徵请入则思邦家之久计出则拥旄节之(一作/于)上游
良伫忠贞乃期 康济
爰从分务旷已历时如闻舒不疚
之怀安无恕之地虽有箪瓢之乐宁无憔悴之容能用
善人我实所慕是命进尔于冬官八 (第 7b 页)
   授路嗣恭洪州观察使制  常 衮
敕朕以守将之重兼文武之寄休否得失实系于兹至
于海隅爰及鳏寡每以 康济
为念终夜永怀所以方面
久缺难于授任今大张藩政高选公卿银青光禄大夫 (第 1a 页)
   开元元年赦书      苏 颋
黄门朕闻圣人无心同于吹万上皇有道契于明一居
天下之尊者莫大体其大以照临成天下之务者至公
顺其公以 康济
故能稽昌历考元符通于神祗格于上
下鸿名不可以深拒盛典不可以固违斯岂在予而徇
于物也朕以菲德丕承圣训扫 (第 2a 页)
   减徵京畿夏麦制     常 衮
敕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

(集作/税)皆什一也故谓之天下中正而颂声作矣乃者
因三代之制定其税典务于行古庶以便人属外攘四
夷岁会戎事军国用度公储匮乏役费荐至近于倍征
而吏或奉法不谨失我字人之意孤茕者恣其厚敛豪
富者贷以(集作/其)轻徭动而生奸浸以流弊谓之什一其
实太半致有去父母之邦甘佣保之役流离逋荡靡室
靡家或阽于死亡而莫之省每一念至良深悯恻顷亦
釐革(集作/改)从其便安量沃瘠之差宽赋敛之重今邦畿

之内宿麦非稔去秋垦田又减常岁昨者徵税其数颇
多朕以万姓不安三农将废忧勤郁悼中外以兴思有 康济
(集作/庶)臻其道每欲悉免量入息其重困而未解
兵严犹资日费用蠲恒数以恤疲人其京兆府今年所
率夏麦宜 …… (第 7b 页)
   减徵京畿丁役等制
敕天下(集作/之)所命俾朕字(集作/子)人岂敢怠荒(集作/遑)期于 康济
劳精极虑十有四年(集作/载)务崇省约以训天下方
其疾苦屡有蠲除公税之差仅从盍彻宫卫之备仍罢
践更兼损 …… (第 8a 页)
一贯并宜放免除丁匠掌闲正番外至来年麦熟以
来府县一切更不得辄有科税朕当躬俭节用以赡黎
元中夏渐宁庶有 康济
宣示百姓知朕意焉(永泰二/年十月)
   减放太原及沿边州郡税钱德音
门下朕思三五已降谁能去兵文武之 (第 16b 页)
十/四日)
   长庆三年德音(一作破汴/州李㝏敕)   编制
敕理天下者务安于(一作/于安)远迩致 康济
者资怀于(一作/于怀)
兆人朕统驭万邦式敷王度任藩方以俾乂冀干戈之 …… (第 4b 页)
   叙用勋旧武臣德音
敕朕闻昭德示威先王所以用武禁暴夷难后代安能
去兵故文德诞敷武备宣耀外以环禦四海内以底靖
中原则军旅之制有经师律之能必表朕纂承鸿业虔

奉丕图宵分永怀何以 康济
岂独鼓鼙有感方思将帅
之臣征伐为心乃宠干戈之士况文武并用古之格言
勋旧不酬劳者何劝惟我高祖太宗以晋阳 …… (第 8a 页)
   长庆三年德音(一作赦镇/州德音)
门下仲尼有言诗云执辔如组审此言可以为天下也
盖为圣人组脩其身而成文于彼故伯益赞禹则曰满
招损谦受益所以服有苗夏后启亦云吾德未至教未
善故能克有扈苟齐俗有礼化人以躬尚可感于神明

柔于蛮貊况累圣遗教升平旧风坚金在镕惟人之所
铸猛兽在柙由人之所驯因而抚之敢忘前训朕以菲
德纂承鸿绪属先皇扫刷中宇 康济
兆人八表晏然五
兵咸息常兢怀于继述思致理于和平岂以乐战为心
佳兵在念而镇州以承宗云亡自归诚款幽州以刘 (第 12a 页)
   册平王为皇太子文
维唐隆元年岁次庚戌七月庚戌朔二十日己巳皇帝
若曰天有丕命集宝位于朕躬所以奉若天道建兹元

嗣其明听朕言咨尔平王隆基幼而聪允长而宽博有
夙成之量焉夫礼以修外乐以修内者是务于文也春
夏学干戈秋冬学羽籥者是兼于武也系于百姓闻于
天下者是由于仁也一日三朝尝药视膳者是资于孝
也尔有文武仁孝之德以知君臣父子之道朕甚休之
间者贼臣构逆窥窬神器则我有唐之祚危若缀旒尔
义刑邦家忠卫社稷诛其凶恶以之 康济
主匕鬯者非
尔而谁是用命尔为皇太子古人有言曰尔身克正罔 (第 3a 页)
宗稷榛莽尔其举坠典正颓纲进贤良远奸慝勿依违
而避事无拱默以叨恩(诏令/作𣗳)庶乎艰难有望 康济
往践
乃位敬而戒之可尚书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馀如故(三年/七月)
   授孙渥平章事制(诏令作 …… (第 15b 页)
   授朱朴平章事制     韩 仪
门下梦傅岩而得真相殷道中兴猎渭滨而载献臣周
朝致理是知显诸仁而藏诸用君子但守其沉机怀其
宝而迷其邦大器曷虚其(一作/于)显位朕自逢多难渴伫
英贤暗祷鬼神明祈日月果得哲辅契于勤求(诏令作/契予)
朝散大夫守国子毛诗慱士柱国赐紫金鱼袋朱朴学
业优深识用精敏久徊翔而不振弥贞吉以自多朕知
其才遂召与语理乱立分于言下闻所未闻兵农皆在

于彀中得所未得不觉前席为之改容须委化权用昌
衰运是乃振于庠序陟于钧衡自我拔奇宁拘品秩于
戏时风甚薄国步方艰兵戈未息于近郊经制日隳于
故事宫阙焚荡邑里凋虚外则未殄元凶内则未凝庶
绩整我纲纪成我雍熙百度群伦俟尔 康济
勉思敬戒
以服宠光(诏令/作章)可朝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上柱
国赐紫金鱼袋(乾宁三/年八月)
   (第 17b 页)
   又
敕朝集使等弘风善俗寄于良吏求瘼恤隐职在亲人
朕并建藩牧择其师长钦若古训俾人用康而教化或
未洽黎氓或未定(诏令/作宁)攘窃者时有犯禁逋亡者罕闻

复业岂朕敦谕之道尚阙而牧宰之训未明欤永念于
此不忘旰昃卿等咸承朝寄分掌外台共理之道期于 康济
至若率身以正驭众以仁而下不化者未之有也
卿等还州宜禁侵渔绝浮惰茕独鳏寡时(诏令/作尤)资惠育
盗贼祅 (第 15a 页)
   批第三表
省表具知昔齐桓议封禅管仲(诏令作/叔非)骤谏其未宜晋
武平江东何曾深惟于(诏令/作其)远驭彼二臣者居安思危

之志明而有隐无犯之诚切也况朕寡德谬膺(集作/应)
期赖先帝削平之威蒙列圣浸渍之泽聿来燕冀甫(诏/令)
(作/克)靖华夷既无德而有成实以祥而为惧卿等所宜朝
夕纳诲警予荒宁虽休勿休日慎一日而乃过为溢美
频上鸿名谅多丹(集作/志)赤之诚殊非药石之爱汝为予
砺为朕揣磨(集作/摩)汝为予舟为朕 康济
强我懿号不若
使我为有道之君加我虚尊不若居我于无过之地宜
罢来请用副乃怀 (第 6b 页)
圣九门尝药
致苍生于福寿七政齐衡得玄珠于利见虽讲信修睦
寰区大同而安不忘危故塞垣仍守虽道德齐礼黔庶 康济
而宽以厚载故闲人或浮臣又闻之兵戈者威不
轨而昭文德也兆庶者忘帝功而畏苛政也边鄙预备
谁能去军参决违方 (第 12a 页)
于理思欲䆒
此缪盭致之治平兹心浩然若涉泉水故前诏有司博
延群彦伫启宿懵冀臻时雍子大夫皆识达古今志在 康济
造庭待问副朕虚怀必当箴主之阙辨政之疵明
纲条之所紊稽庶富之所急何施斯革于前弊何泽斯
惠于下土何施而往 …… (第 2a 页)
(旧书/作念)见陛下咨访之心勤也遂小臣屏奸豪之志则
弊革于前守陛下念 康济
之言(唐书作心/文粹作方)则惠敷于(文/粹)
(作孚/于)下邪正之道分而往古可近礼乐之方著而和气
(第 4b 页)
告于天地陈圭币祠于祖宗布
于群臣闻于兆庶固能降开祐之福致感悦之诚咸和
(阙/)心尽瘁而毕力弼成神造 康济
艰难寇逆扫除暴 (第 11b 页)
   奉谢口敕放三司推问状  杜 甫

右臣甫智识浅昧向所论事涉近激讦违迕(集作/忤)圣旨
即下有司具已举劾甘从自弃就戮为幸今日巳时中
书侍郎平章事张镐奉宣口敕宜放推问知臣愚惷(集/作)
(戆/)舍臣万死曲成恩造再赐骸骨臣甫诚顽诚蔽死罪
死罪臣比(集作/以)陷身贼庭愤惋成疾实从间道获面(集/作)
(谒/)龙颜猾逆未除愁痛难过猥厕衮职愿少裨补窃见
房琯以宰相子少自树立晚为醇儒有大臣体时论许
琯必位至公辅 康济
元元陛下果委以枢密众望甚允 (第 8a 页)
   与崔中书圆书      萧颖士

违奉累月(一作/载)伏增驰结首冬渐寒伏惟相公尊体动
止康裕敬想表妹珍仪外甥休慰时事孔棘出于虑外
京邑倾沦主上迁播率土臣子衔涕痛心相公应期降
康济
危难保翊圣躬乂安社稷勋踰曩昔道贯前修
海隅苍生孰不幸甚况在旧(一作/亲)故荣庇特深某自中
州隔越(一 (第 1b 页)
高庸茂烈振古希俦承此欣然深所嘉叹今者殷忧
未已祸难相寻宗社无依奥主宜立夙承所眷尚在冲
年王室犹难何以 康济
董侯幼弱终覆汉朝马业童蒙 (第 17b 页)
翰长兄御史君体纯王之德负经远之才
常感愤于周韩之间啸咏于管乐之际守之以忠信文
之以礼乐蕴弼谐之大略以 康济
为已任进逢国难谋
猷不行退有家艰哀毁过礼官才元士年止终身(一作/命止)
(中/年)(一作/位)不登 (第 4a 页)
之谣
履道坦夷济物平施加以为弟之悌为夫之义为舅之
惠为父之慈其在诗曰允矣君子展也大成公宜延洪
我国家 康济
乎兆庶有皇天之福祐灵祇之相助化危
为安弥祸为福信修身饬行之报矣非祈佛之效也且
徵之乱日公之同僚无一免 (第 3a 页)
琮皇朝秦王府库直太宗文宗文武圣皇帝赠
感旧赋一道诗三篇历茂梓二州长史沔绥二州刺史
上柱国叶赞经纶预参 康济
耿纯自结早申献帛之诚 (第 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