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谢追赴阙庭表(宪宗/)
臣某言某月日度支急递到伏奉某月日敕追臣赴阙
庭者鸿恩曲被宸翰忽临来自天衷出于望表抃跃无
地光辉在身臣某中谢伏惟睿圣文武皇帝陛下以至

仁格物玄德统乾臣孤立愚直素空器艺朝无瓜葛之
援外绝朋党之私以苦抱忠自托明代神理照鉴天聪 自仁
遂忝再领近州一居方镇前岁延英面辞之日亲
受圣慈百身何荅三复在心铭肌镂骨恐不负荷洎祗
恩赴任陈力在公海 (第 14b 页)
者天不能夺而已矣或曰仁者寿不仁者亦
寿不仁者夭仁者亦夭吾又不知命乎天存乎人果可
信乎未也无乃自寿自夭 自仁
自不仁耶天不能与之
(集无/之字)又安能夺也(集作/耶)(集作/信)矣子姑务乎仁无以山 (第 15a 页)
不仁者夭仁者亦夭吾又不知命乎天存乎人果可信
乎未也无乃自寿自夭 自仁
自不仁耶天不能与之又
安能夺之耶信矣姑务乎仁无以山寒自欺吾亦信子
之寿矣
  送小鸡山樵人序(陆龟蒙 (第 5a 页)
竟彻牲百官既出更设酒脯内祀静谧两宫
中宫拜起斋栗聿爱敬以咸尽昭内外之若一惟永昭
之二陵实肃庄之玄殿爰 自仁
而率亲亦如仪而躬荐
献景裕茂以及泰康章后景帝奕叶重光八陵迢递亲
禋不遑乃遣官以代祀佥缛文之是详觏圣制 (第 7a 页)
竟彻牲百官既出更设酒脯内祀静谧
两宫中宫拜起斋栗聿爱敬之咸尽昭内外之若一惟
永昭之二陵实肃庄之玄殿爰 自仁
而率亲亦如仪而 (第 29b 页)
 君父下欺朋友则狗鼠不食其馀何面目见
鲁卫之士乎伏望执事矜其恳恻恕其狂愚力
告冢宰诸公断绝启事屏除荐牍庶几生平之
微尚得全末路之葛藤可斩此没齿之幸多生
之感也诗不云乎我虽异事及尔同寮我即尔
谋听我嚣嚣我言虽服勿以为笑以谦益之得
幸于执事也山林廊庙虽曰异事其谊固不敢
自后于同寮也谦益之即谋于执事不以干进
而以求退执事者勿以为笑使凡伯嚣嚣之刺
复作于今日则厚幸矣谦益再拜

  答凤督马瑶草书 自仁
兄授钺以来无向不摧所至必克袁闯胁
息逆超授首献贼则潜山一役游魂假息之馀
也天方割楚盈其恶而降之罚顷者 (第 5a 页)
诚自恂自谦自让 自仁
孙女六人长宏适指挥刘泾次
安适指挥李景旸次宁在室次宸许适指挥从子温棠
次宜适指挥子董翔凤次容许适千户 (第 20b 页)
仁政门立甚久俟其百官朝
退次引西夏人使朝陈礼物马数十疋珠布之属礼毕
方引见卓等于仁政殿进书以次如常礼 自仁
政宣明
门右出拜受衣带归位少憩绿衣人引三节官属入见 (第 12a 页)
 玉津园(文献通考宋四园苑东曰宜春南曰玉津西/曰琼林北曰瑞胜汴京遗迹志玉津园在南)
 (薰门/外)杂耕桑(避暑燕语玉津园半以种麦每仲夏驾/幸观刈麦 自仁
宗后不复讲矣惟契丹) (第 13a 页)
   刑部右侍郎乙峰苏公配淑人王氏行状
公讳民字天秀别号乙峰先世为浙之遂昌人洪武初
我太祖高皇帝大封亲王博选东南巨族以畀侍卫公
曾大父良与焉时从悯王之国遂为秦人籍仪卫司良

生仁贵仁贵生鄠南公文通配赵氏实生公以公贵累
赠奉直大夫吏部考功司署郎中事员外郎累封赵为
太宜人嘉靖(阙/)年公以满一考例得推恩由是苏氏之
入秦者 自仁
贵文通皆赠为通议大夫南京兵部右侍
郎而赵宜人为太淑人公自幼颖悟不凡稍长樗南公
训以学即通文义突弁遣游 (第 1b 页)
 义礼智亦纯乎善者也发为喜怒哀乐则不能纯乎

 善矣自此而为吉凶悔吝自此而为理乱兴衰皆人
 事乘气数之所为非尽天命本然之理矣 自仁
义礼
 智以上属天自喜怒哀乐以下属人自元亨利贞为
 仁义礼智是由天以之人自喜怒哀乐为吉凶悔吝
 理乱 (第 35a 页)
道曰仁与义非谓人为仁也孟子所谓心者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非谓心为性也或曰姚
江之说谓心 自仁
心自义心自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其
不然者非本心也以是谓即心即性殆可与曰其言似
其意非奚不曰仁义之心道心也 …… (第 3b 页)
  知行二
王氏之言致良知也谓专务体察乎身心性情之德志
固无恶于天下今之君子奚病诸曰王说之病其源在
心之即理故其体察之也体察乎心之妙也不体察夫
理之实也心之妙在于虚虚之极至于无故谓无善无
恶心之本此其本旨也其所谓心 自仁
义心自恻隐羞
恶辞让是非是文之以孔孟之言非其本趣也是故遗
书史略文字扫除记诵见闻以是为非心尔非道尔夫 …… (第 10b 页)
 以为阳也且夫言仁则义为对言智则礼为衡而孔
 门多言仁智何与曰智固阳之始而自义之敛而之
 内则固智之根也礼固阴之始而 自仁
之动而之外
 则固礼之本也盖言阴阳者未有截然而不相用亦 (第 19b 页)
  答钟伦儿问目三条
道心是未发人心是已发此语似创见然确不可易当
更精究之试思谓未发中有人心于理安否然谓道心
是未发人心是已发措语自未妥须云未发是道心已
发是人心方稳耳嗜欲根于爱爱根于仁可见耆欲自
嗜欲爱自爱而仁 自仁
矣非然何以一物而三名也若 (第 24b 页)
  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二节
以五品五常配四序而论之父子主仁而属春君臣主
义而属秋此阴阳之纯仁义之正也兄弟近父子而杀
于父子则 自仁
而即义朋友近君臣而杀于君臣则自
义而即仁故长幼之序主礼而属夏(夏在春秋之间礼/在仁义之间也礼)
(之 (第 12b 页)
能辨而世业之传与宋终始今参政公父子出适当
今上修明礼乐之际号称中兴其事与往行又皆相类
宋自仁
宗以后用舍渐乖故御史服尝以鞫狱得罪
窜岭南其他皆坐新法方行不欲久仕是今之所遇视
昔过之其所立又当如何 (第 4a 页)
萧萧拱
木永诀何从长号莫赎尚饬此身期在不辱呜呼哀哉
   祭牟禾山先生
先生抱质笃静而醇如璧无疵如麟 自仁
幼而夙成唯
诺有则微节弗谐中惭动色楚材擢异冀群一空百里
之寄历试以庸汤汤文水来游税驾讼寡狱清邑以休 (第 36b 页)
尊德祖为始祖而不迁公言礼祖有功而宗有德我
太祖皇帝起布衣肇造区夏功莫大焉今宜别立庙以
祀德懿僖三祖而 自仁
祖以下为七庙异时祧尽则正
太祖南向之位为万世不祧之祖时议虽不从然知礼
者是之弘治元年春二月公上疏请上 (第 44b 页)
仗羽驾音伎四众奉迎居于万寿山仁智殿丁丑建大
圣寿万安寺二十六年己丑 自仁
智奉迎居于寺之后
殿焉元贞元年乙未成宗皇帝亲临奉供大作佛事计
自优填造像至今奉诏纂述之岁是为延祐三年 (第 19a 页)
之斗米遣之又尝合丸制膏槩与
病者绝不责偿其终身未尝倦也盖先生少业举已就
一日感母病遂弃去学医此其心发 自仁
孝非有所规
而为之者故能用志不分业精而奇中又尝居山中遇 (第 9a 页)
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已而曰抑为之不厌
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乃知孔子非仁圣弗学非
仁圣弗教而其作圣则必 自仁
始异时大学自格物致
知以至修齐治平中庸自致中和以至位育自至诚以
至尽人物天地之性咸以谱仁也记曰仁之为 (第 3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