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严儒” 相关资源
古籍库 集部
   寓燕课录序

孟子道性善其说盖本之孔子大学止至善此复性体
也性本至善惟不知止则其学荡而无归其究也无善
之说且得以乘隙而肆其辨呜呼弊也久矣镜源涂公
力承正学慨然以斯道为己任而独揭大学知止二字
为宗令学者当下直见性体可谓开关启钥直窥圣学
之原矣一日以寓燕课录寄余山中余一一读之不逆
盖公之言曰说至善则事物之本末始终皆在其中说
知止即修身之主意工夫一齐俱到又曰神莫神于止

善实莫实于修身止善修身合为一语不是无生有不
是有归无允执厥中于此焉在若能实见得入路庶几
不差呜呼精矣微矣至于以终日凛凛为洒落以一悟
便了为误人以偏于枯寂薄于伦常为释氏之弊其峻
学者之坊 严儒
佛之辨尤为恳至必如此而后谓之修
身止善必如此而后谓之真能知止其有功于圣学匪
浅鲜矣或谓王文成言致良知 (第 9a 页)
理学宗传一书自濂溪以下十一子为正
宗后列汉隋唐儒考宋元儒考明儒考端绪稍异者为
补遗其大意在明天人之归 严儒
释之辨盖吾儒传心
之要典也八十年中躬行心得悉见于此斌谢病归田 (第 4a 页)

能为国一行乎予曰弟虽不才然君父之难何敢辞也
既而寇退议亦罢十月考满本部考语云器深而志远
学懋而守 严儒
行占其夙成壮猷可以大受末句盖谓
予粗知兵欲吏部用以治兵事也自南之北由山东路
乃特趋曲阜谒孔颜庙又枉道 (第 33a 页)
子又何说敢赘也。呜呼。先生不幸值殷周之际。尽忠所事。扶植纲常。以正万世君臣之大经。而明夏夷尊攘之义。 严儒
佛卫辟之道。以启我 朝理学之源。则其功不下于成仁之殷少师。倡道之周元公。呜呼。千秋在前。百世在后。东 (第 8H 页)
移谏院。丁丑出为三和府使。适岁大侵。所以措处赈政者。靡不周悉。阖境赖活。刷民田之占入宫家者。以纾民。 严儒
校之别。以存名分。半岁为治。而公之丧。其民相率出钱。以私赙之。其实政之入人可知。崔氏节度。本道兵马。 (第 535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