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總集類
  翠华东巡历江浒临渊一试知其真是时秋宇正寥泬

纤云无翳江光新旗丁袒入鲛人室出没深㵾沿沙唇
足探得蚌俯而拾剖出一一堆白银夜光明月虽罕见
匀圆频采无瑕皴回旋迅澓沁肌骨缒舟系石多苦辛
观馀行赏洒

  宸藻蠙玑万斛真通神

  恭和

  御制射罴元韵

  渭璜占有兆 韩奕
咏维黄猛试 (第 9b 页)
  大正续

  宣王中兴而大正续焉云汉(阙)   高(阙)

  (阙)(阙)       伯也 韩奕(阙)

  (阙)
 汉平(阙)       也

  大正传

  召穆公谏(阙)  赋荡 (第 51b 页)
 赵曰两马者。春秋外传曰国马足以行关。公马足以称赋。是两马。〇集曰两马。一车所驾也。〇毛曰古关隘邮驿。皆有都鄙所赋马。供往来之用。谓之国马。此民间所出马也。至公家乘车及乡遂赋兵。牵载任器。则马皆官给。谓之公马。此畜之公牧者也。故周礼牧人所掌。皆称国马。而驭夫趣马。又分公马而驾治之。虽无大分别。要之行城之马。则祗此两等。然则两马。谓两等马耳。〇又曰古乘车之数。天子六马。诸侯及卿大夫皆四马。大夫三马。见于礼注。惟士则一车两马。仪礼所云赠两马。祗是士乘车数耳。公羊传天子驾六。白虎通天子驭六马。降而方叔四骐。 韩奕
四牡。与行役大夫之四黄四骆。凡诸侯以下。乘车皆四。独家语鲁君以一车二马遗孔子。左传陈成子以乘车两马。 (第 152H 页)
道之饯也。王命卿士。南仲大祖者。谓南仲出师之日。王命卿士。大주-D001饯于祖也。烝民之仲山甫出祖。 韩奕
之韩侯出祖。亦此礼也。
共武之服。或曰共同也。服衣也。言将帅同此戎衣也。上章既曰常服。又曰我服。皆称 (第 425H 页)
至于郊。王使人劳侯氏。侯氏升听命。侯氏还壁。凡言侯氏者。对王人而言之。若昏礼女氏。对婿党而言之也。故 韩奕
诗曰笾豆有且。侯氏燕胥。亦以王人显父承命出饯。故韩侯得称侯氏。以此观之。此八句亦是天子燕诸侯之诗。郑 (第 480H 页)
国。冕而千里。非所以敬祭服也。冕而亲迎。非所谓郊迎乎。大雅曰韩侯取妻。蹶父之子。韩侯迎止。于蹶之里。 (韩奕
篇)蹶父者。周之卿士也。所谓蹶里。在于京师。故韩侯因其入觐。遂以亲迎。上章曰韩侯 (第 371H 页)
   卷阿
   民劳
   板
   荡
   抑
   桑柔
   云汉
   崧高
   烝民
   韩奕
   江汉
   常武
   瞻卬
   召旻
   清庙(周颂)
   维天之命
   维清
   ……   卷阿
   民劳
   板
   荡
   抑
   桑柔
   云汉
   崧高
   烝民
   韩奕
   江汉
   常武
   瞻卬
   召旻
   清庙
   维天之命
   维清
   烈文
  字伯厚。宋▣▣(浚仪)人。有诗地理考。其书全录郑氏诗谱。又旁采尔雅,说文,地志,水经。以及先儒之言。凡涉于地者。荟萃成编。然皆采录文案而不断。故得失往往并存。如小雅六月之四章。猃狁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其五章曰。薄伐猃狁。至于太原。其地于周为西北。镐方在

泾阳外。焦穫又在其外。而太原更在焦穫之外。故刘向疏称千里之镐。犹以为远。孔颖达乃引郭璞尔雅注。池阳之瓠中。以释焦镐。考汉书。池阳属左冯翊。而泾阳属安定。不应先至焦穫。乃至泾阳。又以太原为晋阳。是猃狁西来。周师东出。尤乖地理之宲。殊欠订正。又大雅 韩奕
首章曰奕奕梁山。其六章曰溥彼韩城。燕师所完。应麟引汉志。夏阳之梁山。同州韩城县古韩国。以存旧说。引王 (第 404L 页)
 
云汉。 克。 摧。 周。
毛传无训。王肃述毛者也。其言后稷不能福祐我。训克为能。于义为顺。郑以为上帝不临者。既称不视下。则后稷不克。当云不知已。故易克为刻。刻削所以记识。故云刻识也。屡转其义。似无来历。
毛训摧为至也。言天若不雨。民将饿死。先祖之神。于何所归而至。郑改以嗺。嗺嗟也。号先祖之神而告困之辞。比毛训似不切。
毛训周救也。盖诸臣无有自言不能赒救而止不为者。甚言其为民遑急。而郑意王救群臣。不宜为群臣

救人。故易传为赒。以为赒给禄饩。权救其急。此篇既遇灾修省。忧切百姓。故备言群臣救灾之事。不应先尽恩于群臣而后百姓也。
  韩奕。
 实。
毛训实如字。盖言高其城深其壑也。郑改当作寔。赵魏之东。实寔同声。寔是也。然实不出毛训。特字异 (第 437H 页)
百六十九字。)桑柔(四百五十字。)云汉(三百二十四字。)崧高(二百五十九字。)烝民(二百六十九字。) 韩奕(二百九十字。)
江汉(一百九十三字。)常武(一百九十三字。)瞻卬(二百四十九字。)召旻(一百七十字。)〔周颂〕清庙( (第 202H 页)
甚。岂如路史。桑间。即桀乐。濮上。即纣乐。故皆称亡国之音。不比郑,卫之只归于乱而慢矣乎。
梁山
大雅 韩奕
首章曰。奕奕梁山。六章曰。溥彼韩城。燕师所完。集传以为梁山。韩之镇也。今在同州韩城县北。 …… (第 483H 页)
言不能而止不为者。而郑云。周读作赒。谓王以诸臣困于食。人人赒给之。不如毛义之为切。是故。集传从毛。 韩奕
之实墉实亩实籍。毛实皆如字。郑改作寔。赵魏之间。实寔同声。寔是也。然义与毛一也。郑特好与毛异。故改之 (第 494H 页)
 有矩对。汾王之甥蹶父之子。即历举对言之词。盖谓于汾王为甥。于蹶父为子也。郑笺云汾王之甥。谓汾王姊妹之子也。此当为正解。辅说失之矣。
诗言婚姻之礼多矣。而皆称美其德也。鹊巢诗曰之子于归。百两御之。美其专静纯一也。何彼秾矣诗曰曷不肃雍。王姬之车。美其敬而且和也。东山诗曰之子于归。皇驳其马。美其新之孔嘉也。皆取其德。非徒称车马之盛也。今 韩奕
诗曰韩侯迎止。于蹶之里。百两彭彭。八鸾锵锵。不显其光。备言韩侯舆卫之盛。而 (第 421H 页)
渐子柱昆,柱衡。女适李毅均。许钰子悫。女适马浩,洪殷燮。李汉柱继子禹东。不佞尝观中京人士。问其先则三 韩奕
阀。名德相望。视今所谓袁杨崔卢之家。不可轩轾也。问其人则澡躬绩学之士。泛驾跅弛之材。代固不乏也。迩来 (第 516H 页)
。程伯休父。休父亦字也。仲山甫,显父,蹶父。卿士之贤者也。故烝民曰。保玆天子。生仲山甫。山甫亦字也。 韩奕
曰。显父饯之。清酒百壶。显父亦字也。又曰。蹶父孔武。靡国不到。蹶父亦字也。奚斯。公子之贤者也。故閟宫 (第 133H 页)
  大明
景源曰。文王之圣。以卑俭为德。虽亲迎之际。一舟足矣。岂必比船为桥而后度渭哉。若殷时诸侯。已有维舟之制则可也。不然。文王亦侈矣。岂有周氏之文所自始而然邪。
有容曰。礼莫大于亲迎。以 韩奕
诗观之。百两彭彭。八鸾锵锵。诸娣从之。祁祁如云。其车马卫从之盛如此。 (第 228L 页)
易其君。故其心不睦也。不然。孝公固懿公之弟。括子既不可用。则非孝公之立也。谁当立而诸侯不睦乎。
   韩奕
景源曰。韩侯蹶父。非贤人也。崧高。吾见其嘉申侯之德也。烝民。吾见其颂樊侯之德也。惟 (第 243H 页)
韩奕
褒其山。而不褒其人。韩侯岂贤与。爱女。当予法家。择婚。当取吉士。今蹶父求其富而不其德。蹶父岂贤与。夫 (第 243H 页)
 景源曰文王之圣。以卑俭为德。虽亲迎之际。一舟

足矣。岂必比船为桥而后度渭哉。若殷时诸侯。已有维舟之制则可也。不然文王亦侈矣。岂有周氏之文。所自始而然耶。
礼莫大于亲迎。以 韩奕
诗观之。百两彭彭。八鸾锵锵。诸姊从之。祁祁如云。其车马卫从之盛如此。造舟为梁。非特重其礼也。想必如此 …… (第 71L 页)
 景源曰传称仲山甫荐鲁孝公于宣王。以谓肃神敬老。问事咨刑。乃立为鲁侯。诸侯由是不睦。今烝

民称仲山甫既明且哲。夫明哲者。知人之谓也。若仲山甫者。岂足为明哲之士哉。传之所称是。则诗之所称过矣。
鲁武公以括戏见。而王立戏为鲁嗣。仲山甫谏而不听。既而括之子伯御弑懿公自立。则王讨而杀之。问谁当嗣者。而仲山甫以孝公对。孝公嗣位二十有八年。无失德见于史者。安知其贤不如樊侯之言乎。史称诸侯不睦。非以立孝公也。盖追怨宣王弃嫡立庶。自坏先王之制。而驯致鲁国三易其君。故其心不睦也。不然孝公即懿公之弟。括子既不可用。则非孝公之立也。谁当立而诸侯不睦乎。 韩奕
 景源曰韩侯蹶父。非贤人也。崧高吾见其嘉申侯之德也。烝民吾见其颂樊侯之德也。惟 (第 88H 页)
韩奕
褒其山而不褒其人。韩侯岂贤与。爱女当予法家。择婚当取吉士。今蹶父求其富而不其德。蹶父岂贤与。夫蹶父取 (第 88H 页)
亦龙九子之类同。
明儒论尹吉甫曰。虽有崧高,烝民, 韩奕,
江汉四诗。然惑后妻。其子伯奇衣苔带藻。作履霜之操。比晋献骊姬。非名臣也。此亦达论。而公私有异。以伐猃 (第 579H 页)
读易而存想于未画卦前意象当如何哉。
硕人则称美其女家。极言其地势川流之广。以及鲂鱼葭菼洋洋乎叙之也。 韩奕
则美其相攸。亦铺张其川泽鱼兽归宿乎。女得令居而已。硕人诗意悠哉。
吉甫燕席。只炮鳖脍鲤。韩侯饯席。亦 (第 167L 页)
在馀米。量给灾邑。许积沮之。而积时未拜相。此云某相。未详。)○当卢(周礼巾车注。当卢马额上饰。亦见诗 韩奕
篇注。)二十二板湖海气(谓骄亢也。东汉许汜。谓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泰事(即都正公入后事。 (第 325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