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能名。有别子曰德生。为守道正。卒葬于弥阿之里。当 成宗中宗之际。其曾孙终南副正昌寿。有道学。尝受业于 金宏弼先生。
与静庵赵光祖。为友。及终南没。赵先生叹曰。自此吾不复闻过失矣。为诗自警。学者称耻斋先生。其卒。葬南阳 (第 320H 页)
公安国前后诸贤建白。而其预是选者。又𠅩非名门名儒。如柳城隐桂邻为天文习读则眉岩文节公希春父也。寒暄 金文敬公宏弼
门人也。郑华为天文教官则户曹参议复始父也。直提学赐玄孙也。赵养心晟为监修仪象监校律吕兼医筹律三学教授 (第 499L 页)
燕山初。公以春秋馆同知事。预修 成庙实录。及戊午祸作。左迁而卒。当是时金公驲孙以史笔死。一代名贤。如 金文敬公宏弼,
郑文献公汝昌,李公穆,郑公希良诸人。或窜或殛。而公亦坐其事见贬。同入于告庙之文。此公之立朝大略也。尤 …… (第 385L 页)
圃隐郑文忠及寒暄金文敬从祀文庙之议。议久不决。公进曰。郑梦周理学之宗也。东国之学。自梦周而其源始开。 金宏弼
少师金宗直。得程朱绪馀。以惠后学。其功皆可祀也。 上乃以郑文忠啜享而命公制其文。人皆荣之。已而。有李 (第 395H 页)
行之详。公对曰。 金宏弼,
郑汝昌。遭惨祸。文籍散佚。若干言行。在儒先录而已。赵光祖,李彦迪。则李滉所撰行状甚悉。可考据而恨著述 (第 484H 页)
愈于设假而行伪乎。不纳。湖儒高敬履等上章。言成牛溪浑。能继国朝四贤而绌晦斋先生不以举。公又以为先正臣 金宏弼,
郑汝昌,赵光祖,李彦迪,李滉。一国之人。无不同辞并称。谓之五贤。怪鬼辈敢肆睢盱。与夺惟意。亟宜崇奖五 …… (第 202H 页)
。贤而夭。桐翁文以祭之曰。温恭端雅。克肖厥德。如何凤儿。未飞摧翎。其为先生长者所爱惜如此。必阳娶佔毕 金先生
玄孙声律之女。生二男二女。长汉经 赠掌乐院正。次汉章同知中枢府事。二婿。坡平尹深,延安李德基。公之七 (第 216H 页)
旋除刑曹参议。于是黾勉赴京师。疏乞收还。 上赐对。特拜承旨。因从容问我朝从祀诸贤学问言行之详。对曰。 金宏弼,
郑汝昌。惨祸之馀。文籍散佚。若干言行。在儒先录而已。赵光祖,李彦迪。则李滉所撰行状甚悉。可以考据。但 …… (第 265H 页)
。 殿下素有大有为之志。而或沮于时运之阨塞。或倦于承佐之无人。因循怠惰。以至今日。 殿下之心。必以为 大猷
已矣。初计错矣。以予之聪明。以予之刚断。虽使牵补。岂至危乱。故于人才则取其奉令而承教。于政事则幸其苟 (第 275L 页)
。仪宾经历 赠左承旨。妣延安金氏石璘之女。叔父司饔奉事俊谦无嗣。以公子之。承仕公与兄别坐成勋。同学于 寒暄堂金先生
之门。以文学著称。经历公师事西峰柳公。绍厥家声。至公。又游大贤之门。渊源绰有所自云。公。弱冠亲炙退陶 (第 287H 页)
也。曾祖讳受徽。祖讳彝。皆隐不仕。考讳是泗。号梅庵。以有至行。褒 赠司宪府持平。妣瑞兴金氏光继之女。 寒暄堂先生
之后也。公生而性仁爱。十五居持平公忧。尽礼而致其哀。如成人。闻者见者皆悦服。咸谓称其家儿。事母夫人克 (第 354L 页)
曰。以此获罪亦荣矣。遂袖呈获允。于是 寒暄堂金先生
自熙川移顺天。朴公汉柱自碧潼移乐安。李公守恭自昌城移光阳。曹公伟自义州亦移顺天。其馀得移者多。九月卢 (第 200H 页)
行之于日用彝伦之间者。必以孝悌为本。执亲之丧。一遵家礼。讲究性理之暇。兼习射艺程文。二十四中司马。时 寒暄堂金先生
居同坊。与相交。崔锦南溥,朴灵川聃孙,申崇阳希演及公。会寒暄第。结道义契。列书名字曰年相若道相似。情 (第 303L 页)
儒宗之望。盖有不得而辞者。而歉然自居。常以业不勤学不进为忧。(修录)
不肖儿时受小学。一日临书叹曰。 寒暄堂
一生以小学童子自处。而光风霁月。尽在此中。不但使汝读之。吾亦终身诵之。(补遗)
先生养蒙之道。宽缓不 (第 502H 页)
  

除心丧
谨按 金文敬
云既曰心本非服也。何变除之有。不若待吉祭复常。无事于变除。而自为变除。斯不然矣。昔孔子没。三年之丧毕 (第 530H 页)
宣祖癸巳。与倡义使金千镒等守晋州。城陷殉节。 赠兵曹参议。伣子世亨。燕山时谪死。弟世昌号遁斋。受业于 寒暄堂金先生宏弼。
中文科典文衡。遂至左议政。乙巳窜长渊以卒。其天资英伟。学识超迈。善文词笔法。又能画知音律。时人以三绝 (第 6L 页)
十三。
柳藕, 成运, 成悌元, 李之菡, 李义健, 杨士彦。
柳藕字▣▣文化人。少从文敬公 金宏弼
学。有高行。善自韬晦。人无知者。早孤躬爨养母。母有疾。藕学医手自制药以进。家贫甚。妻子饥寒。而处之怡 …… (第 96H 页)
时赠左承旨。有集行于世。县中人建院享之。
成悌元字子敬号东洲。昌宁人。生而秀颖不群。闻柳藕得 文敬公
(第 97H 页)
金宏弼
性理之学。往从之游。探赜甚力。遍访当世闻人。好玩山经地志。以至医药卜筮之艺。无所不通。少严毅。晚更和 (第 97H 页)
致亨等不谏止 上。而反将顺之。会王后弟慎守英密讦负罪者。怏怏怨望。狱大起。弼商等夷灭。洪贵达,朴訚, 金宏弼,
郑汝昌等皆死。此所谓甲子之祸也。文纯李先生滉读易小白山中。有老僧谈易甚善。先生疑其为希良也。问释知郑 (第 127L 页)
之学。燕山时。以史事及祸。不能使斯世被其泽。虽道之将废也命。亦殁而不泯者存。先生事行。具在国史。又与 金文敬,
赵文正,李文元,李文纯称五贤。并列从祀。国论已定。实纪之作固末耳。然可见岭士慕贤之诚。至今不衰。是可 (第 602H 页)
名公贤卿。史不绝书。国初。留守审言。历事 五朝。 端庙逊位。退居而终。三传至龟孙。登第。仕不达。师事 寒暄堂。
语在南秋江师友录。又六传至任重。受业于两宋文正公。以学行。 赠持平。于君为六代祖。高祖同枢汉龙。曾祖 (第 179H 页)
 弘治辛亥。得年三十四。公胚胎前光。才气志尚。有过人者。早已学。为文章。汪洋滂沛。而并治公车业。游于 寒暄堂金文敬公
门。闻为己之要。则复根究乎性理之蕴。俯读仰思。昼夜 …… (第 246H 页)
朝留守审言。 端庙逊位。遂不仕。终于家。高祖粹。吏曹正郎 赠吏曹判书。曾祖龟孙。典籍 赠左赞成。师事 寒暄堂金先生。
语在南秋江师友录。祖齐仁。左赞成。号立岩。以文章德业显。考思容。郡守 赠左参赞。妣光州金氏。直长升女 …… (第 248H 页)
洞然于胸中。而含章晦彩。不求闻知。故虽慕向于公者。亦莫得以尽知焉。最是辛丑处义大关世道。记余尝侍过斋 金先生。
语及辛壬事。先生曰。金丈之守义理。尽友道。尽是卓绝。余服膺而景仰者。有素矣。公之曾 …… (第 252L 页)
疏一出。义理复晦。则公语于从叔执义公曰。公既居言地。不可不继述先徽。亟使劄辨。竟至重削焉。西涧即清阴 金先生
妥侑之所也。自遭桓斧之变。公慨叹不已。乃与多士重建请额。而蒙 允。及其堂楼之成。又会诸生。讲学以落之 …… (第 256L 页)
高丽金吾卫中郎将讳宝。高祖讳中坤。礼曹参议。曾祖讳小亨。义盈库使。祖讳总。副护军。考讳愉。副司正。于 寒暄堂
文敬先生。为堂兄弟。妣清州韩氏。判书瑞凤之女。以 弘治乙丑。生公于灵岩永保里第。公以恺悌之姿。有笃至 (第 257L 页)
曾。(翠轩。)姜硕期。(月塘。)申翊圣。(乐全堂。)李明汉。(白洲。)金堉。(潜谷。)○外集卷之一。 金宏弼。(寒暄。)
郑汝昌。(一蠹。)郑鹏。(新堂。)朴英。(松堂。)柳藕。(西峰。)金安国。(慕斋。)○卷之二。赵光 (第 49L 页)
乌山。 世宗大王赠再左司谏大夫。 命㫌其闾。有金乌(乌下山上落吴字)山二书院及中流砥柱碑。赵光祖学于 金宏弼。
(第 263H 页)
宏弼
学于金宗直。宗直之学。出于其父叔滋。叔滋学于再。再之学。得于郑梦周。梦周。寔为东方理学之祖。隆庆丁卯 (第 263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