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周利贞神龙初擢侍御史谐附权彊五王等疾之出为
嘉州司马武三思乱禁中五王谋诛之私语崔湜湜反
以其计告三思五王贬湜劝速杀之以绝人望问谁可
使以利贞对利贞湜内兄也表摄右台侍御史驰岭外
矫杀敬晖桓彦范袁恕己还拜左台御史中丞先天初
为广州都督湜陷刘幽求谪岭表讽利贞杀之赖桂州
都督王晙护而免利贞颛事剥割夷獠苦其残虐皆起
为寇诏监察御史李全交按问得赃状贬涪州刺史开

元初诏利贞酷吏宜终身弗齿寻复授珍州司马明年
授夷州刺史黄门侍郎张廷圭执奏谓利 贞宗
武旧党
锄戮桓敬自陛下迁之遐荒义士犹以罚轻为望今锡
以朱绂委以藩维是绌奸不必行也疏入遂寝未几复
授黔 (第 7b 页)
    贺立皇太子表    左参政乞致仕表
    宰相为蝗生乞罪表
    封册 高丽王韺
册文
    前御史大夫张炜赠父萃卿诰
    参政知事李蹊授左丞诰
    许道真致仕制 (第 38b 页)
  宰相为蝗生乞罪表

阴阳佐理滥居承弼之司蝗旱为灾深负燮调之职兢
惶失措踧踖靡安伏念臣等以斗筲之材膺栋梁之任
外不能镇四夷而抚百姓内不能调元气而率群臣徒
累明恩叨承重寄以致旱暵为虐贻当宁之忧螟螣继
生为下民之害岁一不熟罪将安归方圣主建中兴之
功而臣等蹈素餐之责位苟冒处人其谓何伏愿皇帝
陛下悯臣以无功而自惭察臣以有罪而自劾别求俊
乂许就退闲庶可下弭谤言上消沴气则致天工之不

旷亦足为荣但令贤路以无妨犹云有补
  封册 高丽王韺
册文
皇帝若曰分封树屏实赖干臣继世象贤以崇有德率
由彝宪懋明至公惟我祖宗经略区夏亦大 (第 21b 页)
启于土宇
用绥怀于远人朕若昔大猷绍休先绪乃眷东土惟我
世臣宜加锡命之荣庸展干方之宠咨尔起复知高丽国事
受材明敏赋性中庸有肃恪以禔身资忠信以行道
惟乃先世荒于东埵象辂介圭启封圻于大国彤弓锡 (第 21b 页)
  读金史哀宗本纪
史臣赞曰金之初兴天下莫强焉太祖太宗威制中国
大槩欲效辽初故事立楚立齐委而去之宋人不竞遂

失故物 熙宗
海陵济以虐政中原觖望金事几去天厌
南北之兵挺生世宗以仁易暴休息斯民是故金祚百
有馀年由大定之政有以固 (第 12a 页)
德业。大鸣于天下。入我 朝达官相继。至讳思匀。官左参赞谥文刚号讷轩。为己卯名贤。寔公六代祖也。高祖讳 贞宗
成均进士。曾祖讳胤军资监判官。祖讳复益承议郎。当光海时屏居敛迹。尤庵文正公有挽词以林园潜姓字称之。考 …… (第 155H 页)
祠堂三年而止。一日失火。将延家庙。风急焰盛。人莫向迩。公仰天号祝。既而反风。得免延烧。观者嗟叹。以为 诚孝
所感。每当考妣讳辰。前期往宗家。三日致斋。夜坐不寐。待鸡鸣而将事。宗家或有故未设祭。则纸榜行祀于家。 …… (第 158L 页)
。曾祖讳振汉。祖讳焕宣传官。考讳斗建号讷庵。妣景氏华学女。公以 英庙乙巳十二月二十六日生。气质超凡。 诚孝
出天。幼而克知事亲之道。不离膝下。随事承顺。或出而得一美味则必怀而供之。甫七岁遭内艰。属纩之际。抱持 …… (第 166L 页)
  
李义士传
李义士厚真。咸平人也。性本刚直。而乐善好义。自少卓异之行著焉。事其两亲。孝养笃至。甘旨之供。未尝有乏。药饵之节。罔或不尽。父尝病痈。针破试药。而医云鳖血和剂则当得速效矣。时当隆冬。猝不可求。公躬往古阜江边。剖冰而果得两大鳖而来。和药试之。

复口吮浓汁而竟得瘳焉。人谓以 诚孝
所感也。母病时焦心尝粪。命几陨绝。割股进血。得以回苏。延寿十年。及遭父丧。号陨哀毁。殆至澌灭。自肂殓 …… (第 168H 页)
之义笃矣。则士之为人之道。莫大于斯二者也。有如李义士者。尽其事亲之孝。而当乎患痈。得试非时江鳖之血则 诚孝
之感。实无异于冰鲤幕雀矣。噫。公处乎农亩。不求闻达。直是寒微者耳。其于事亲也。养而极其诚。病而极其忧 …… (第 169H 页)
血泣露祷。愿以身代。母忽思吃西瓜。背节难得。适有行商来卖者。乃倍蓰其价而取之。商不受价而去。人皆诿以 诚孝
所感。及遭父丧。号陨哀毁。殆至澌灭。自肂殓至窆葬。恔心之道。靡不用极。常寝处藁荐。不入内室。𩜾粥以 …… (第 169L 页)
监察朴公搢侧室尹氏。即参军摭庶女也。性质贞淑。早失母。事君母笃其 诚孝。
令誉夙著。时公旅仕。与其嫡兄相从。将卜姓。闻其贤而约定佳期。才隔数日。公遽遘疾。尹公曰虽不行礼。岂可 …… (第 170L 页)
韩镇九。学生煜之子。丙子殉节人都正维赫六世孙也。恭人四岁失恃。育于姨母南氏妇。阅四年而还。事继母笃其 诚孝。
人不知其为异出。 (第 171H 页)
。奄有全蜀。及太子升立。宗戚大臣多颛权。年且幼。兵败以降。高皇帝赐爵归义侯。明年徙之高丽。高丽总郎尹 熙宗。
以其子妻之。公其裔也。自陈胜,吴广乘难聚盗。崛起陇亩间。自称侯王。以争雄于一时者。固何限也。率以杀人 (第 350L 页)
  

元丞相脱脱撰。顺帝时尝命脱脱总裁。中书右丞相别儿法不花,御史大夫帖睦尔达世,中书平章政事贺惟一,翰林学士欧阳玄等。纂次校正。实皆芜秽不伦。以至正四年上。
  本纪十九卷
  世纪, 太祖, 太宗,  熙宗,
 海陵, 世宗, 章宗, 卫绍王, 宣宗, 哀宗, 世纪。
  志三十九卷
  天文, 历, 五行, …… (第 276L 页)
  后妃(明懿皇后等三十三后妃。) 始祖以下诸子(斡鲁等三十六人。 宗室胡十门等十三人。) 太祖诸子(宗隽等七人。) 太宗诸子(宗磐等三人。附杲等八人。)  熙宗
二子(济安等。) 海陵诸子(光英等四人。) 世宗诸子(永中等六人。) 显宗诸子(琮等五人。) 章宗诸 (第 276L 页)
  以上割据偏邦者。皆称王而有臣矣。亦为之录其世次。然如史之失传者。与夫夷狄杂种之无字者。并不可考。

高丽王王建字若天。 义恭王武字承乾。 文明王尧字义天。 文明王昭字日华。 献和王胄字长民。 文懿王治字温古。 宣让王诵字孝伸。 元文王询字安世。 敬康王钦字元良。 容惠王亨字申炤。 仁孝王徽初名绪。字烛幽。 宣惠王勋初名炰。字义恭。 思孝王运初名蒸改祈。字继天。 明孝王颙初名熙。字天常。 文孝王俣字世民。 恭孝王楷初名搆。字仁表。 庄孝王睍初名彻。字日升。 光孝王皓初名昕。字之(田下一字)。 靖孝王晫字至华。 成孝 王韺
初名德。字不陂。 元孝王祦初名璹改贞。字太华。 安孝王晊初名 (第 283L 页)
 字至华。初讳旼。避金太祖名。改今讳。明宗母弟。封平凉公。为崔忠献所立。在位七年。禅于太子韺。寻薨。寿六十一。葬阳陵。 熙宗
仆。(丽史仆作韺。)
 字不陂。初讳德。神宗长子。母宣靖太后金氏。受神宗内禅。即位七年。崔忠献废王放 (第 101L 页)
智异山。)
[咏东史]其四百九十二
忠献冰山世莫知。满朝汲汲进谀辞。可惜文章李奎报。以诗为贽好官为。 (熙宗
赐忠献功臣号开国侯。忠献作茅亭于南山里第傍。莳双松。崔颐赋诗。一时文士皆和。李奎报以诗贽忠献。忠献喜 …… (第 146L 页)
遂废王迁于紫燕岛。立汉南公贞。贞即明宗太子。忠献放于江华者也。是为康宗。)
[咏东史]其四百九十四 熙宗
命脉在权奸。迁彼乔桐又东还。若欲免他废弑祸。早宜凿去子男山。(康宗薨。高宗立。忠献迁前王于乔桐五年奉 (第 146L 页)
。嘉泰四年甲子。传位于太子德。寻薨。在位七年。寿六十一。开城府阳陵。)
宋宁开熙(一作禧)元年乙丑 熙宗
成孝王。(讳德。改讳韺。字不陂。神宗太子。明宗辛丑生。宋宁宗嘉泰四年甲子立。嘉定四年辛未。为崔忠献所 (第 445H 页)
始制女真字。诏依仓颉立庙。例祠于上京。书史会要。(陶宗仪撰。)太祖用契丹字。命完颜希尹撰本国字。其后 熙宗。
亦制女真字。希尹所撰。谓之女真大字。 (第 65H 页)
熙宗
所撰。谓之女真小字。元史元初。用汉楷及畏吾字。世祖中统元年。命国师八思巴。制蒙古新字千馀。其母凡四十 (第 65H 页)
时名节忌日诞辰。必皆躬奠。以至祭品。务尽诚敬。亲自审视。掌厨宫人。亦皆盥手精备。未或欠洁。宫中人以为 王诚孝
所致。
王奉东朝。至诚无间。仁元后每教左右曰。谁云所后。不如所生乎。
王雅不好祯瑞。尝于苑中。产异草 …… (第 278H 页)
盛设之馔。而古例亦不可全废也。
王于丁丑年仁元王后国恤。春秋已踰六旬矣。小大礼节。靡不躬自看检。备尽 诚孝。
于其糜费。仰体圣后之意。一切减削。山陵魂殿所用。比庚子减三分一。皆王御笔受教也。丙申元陵之役所用。比 …… (第 279H 页)
宫在其北。时王倦勤未躬享。每值祭夜。乘小舆诣园。露伏于地。俟燎光熄祭礼成而始还。以寓如不祭之意焉。 王诚孝
出天。度越百王。尤以不能久侍慈颜。为终身之慕。每于晨朝。诣映翠亭。移时俯伏。瞻望毓祥宫。泫然而还。夕 (第 282L 页)
知之。后犹称 恭靖。而安宗则无称。又列 圣志状。 成宗朝乙未。茂林君善生等疏言 睿宗己丑。称 恭靖曰 熙宗。
与安宗之说牴牾。其有庙号则信矣。皆不见于 实录。帝王庙号。何等重事而皆不见。则 实录之疏漏。盖如是矣 (第 519H 页)
龙髯杳莫攀。空馀遗恨水潺潺。白云深锁冬青树。半夜啼鹃月满山。
差祭 宣陵示斋郎
芬苾年年荐寝陵。吾  王诚孝
格先灵。祀官莫惮奔趍苦。执鬯明禋亦有荣。
借书戏题
还书痴似借书痴。古语流传岂不诬。若使人人皆不借。 (第 120H 页)
祖。曰时华。曰赞文。曰溆。公之三世。而妣安东金氏也。配密阳朴氏。墓祔。无嫡嗣。庶子源模,命模。源模男 熙宗。
命模男熙贤,熙纯。熙贤男健远。有孝友行。进远,仁远出后。女李翼镇,沈某。熙纯系子仁远。健远男镛彻,镛 (第 286L 页)
 
谨按 正庙御制 英宗行录。 王晚年移御庆熙宫。宫苑有亭曰映翠。地耸可以眺望。社稷坛在其西。毓祥宫在其北。  王诚孝
出天。以不能久侍慈颜。为终身之慕。每于晨朝诣映翠亭。移时俯伏。瞻望毓祥宫。泫然而还。夕必如之。祈寒盛 (第 345L 页)
宗。丁酉春正月。祔 太庙。戊申追上尊号曰体元赞化锡极定命。今 上癸丑。追上尊号曰圣宪英哲睿诚渊敬。  王诚孝
根于天性。 父王虽甚爱。常敬畏顺志。虽嬉戏嗜好之事。 母妃止之则已。辛巳 孝懿王后礼陟。 两圣在哀疚 (第 368H 页)
凡。又得贤师为依归。质问请益。涵养本源之地。内行纯备。毕竟成就。磊落光明。岂不懿欤。且公之从叔通德郎 贞宗。
年才弱冠。欲同往于倡义。先生奇而止之曰。亲老归养。既有军法。不可强赴。从我家人。 …… (第 316H 页)
谨避于深谷宜矣。 贞宗
不得已涕泣辞退。入佳山经乱。其四世有护军元龙。当戊申乱。与茂朱府使赵裕寿共御贼。多有捕获。录功一等。 (第 316L 页)
甲己悲。 三圣一堂千古事。 东朝宽慰若为辞。
天藏龙马郁相望。尚有形家说杳茫。佳气 东陵新卜兆。 今 王诚孝
继 先王。
缌服 廞仪备节文。 前和复启向梧云。臣民没世无穷恨。夹道攀 輴雨泣纷。
玄宫上字宛金泥。 (第 47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