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营庄陵诏
简皇后窀穸有期昔西京霸陵因山为藏东汉寿陵流
水而巳朕属值时艰岁饥民弊方欲以身率下永示敦

朴今所营庄陵务存约俭
  令
   与刘孝仪令
    (刘遵为晋安 王宣惠
云麾二府记室转南徐/州治中后为雍州复引为安北咨议参军及)
    (王立为皇太子仍除中庶子大同元年 (第 28a 页)
壑绝粒长斋非服流霞若餐朝沆太守 王炰
言其诡诈
乃使邦佐幽诸后曹迄至兼旬曾无假食于是州乡愧
伏远迩归依逃迹山林肆行兰若又自叙云七佛如来
(第 118b 页)
   欧阳修
欧阳氏之史五代也当时尊之谓出太史公上历宋至
元无弗以上接班书馀子弗论也乃本朝杨用修列之
司马家奴王元美拟之下里学究胡毁誉悬殊至于斯
极哉余尝以西京而下史有别才运会所钟时有独造
故文之高下虽以世殊而作者递兴主盟不乏自春秋
以迄胜国槩一代而置之无文弗可也若夫汉之史晋
之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则皆代专其至运会所钟

无论后人踵作不过绪馀即以马班而造史于唐李杜
而掞诗于宋吾知有竭力而亡全能矣乃至陈寿范晔
之才不过三国六朝中人之上者其于昌黎河东庐陵
眉山兄弟不同日语审也乃昌黎中书一传真足颉颃
司马而意欲自开堂奥尽削陈言故太史之文不以驰
骤于 顺宗
而以戏剧于毛颖他可推已河东段氏逸事
体法孟坚馀率已调眉山家世序论表策其所偏精而
纪传之文寥寥绝响独欧 (第 8a 页)
   读南北史
司马君实以李延寿书为近代佳史余读之信然所云

禨祥谑浪璅屑备载余考典午以还清谈鼎沸临川世
说晋书掇拾几无孑遗沈约魏收等史卷动盈百延寿
芟除芜蔓荟萃此编笔削之功固以勤矣小说谐辞种
种备载要以原书纪述不忍槩删亦以其人多好且习
尚所趋未能骤变也总之唐三百年史笔可睹仅兹二
籍耳昌黎碑淮西传毛颖而不能史 顺宗
岂人祸天刑
果以拙避乎
   读新旧唐书 (第 10a 页)
泥尚未遑于润色奉玉
册玉宝加上尊谥曰仁圣景襄皇帝庙号睿宗伏惟端
临扆座诞受鸿名亿万斯年永锡繁祉
   顺宗皇帝
谥册文       程钜夫
孝子嗣皇帝臣某谨再拜稽首言曰臣闻显亲所以为
子追远所以厚民矧必百世祀而位 (第 6a 页)
    萧照江山图

萧郎解作湖山图上皇一见玉色愉明知此景落歌舞
别洒妙墨为吁谟长江吐吞恨无极突兀金鳌障西北
鸡鸣不闻中夜起零落烽台候朝夕蒙冲扬帆去如仰
遥望青徐在吾掌诸公坐谈筹画疏年年送使瓜州上
轮囷米舟踰沔水骄将高眠载吴妓卷芦吹笛斜阳愁
折箠投江等儿戏只今承平五十年蜀荆贾客船相联
箜篌传歌赛神舞不信人间有今古
     顺宗
墨行 (第 8a 页)
  韩柳交情论
茅鹿门责退之谓其尝以列卿光显于朝不能援子厚
于绾带而交之日而顾吊之于墓草既宿之后是乃目
不见唐史之言近日临川李丈穆堂据两家历官之年
驳之是也而于韩柳交情委曲则似尚未有尽者予乃

更为论以申之
退之官御史时于子厚为寮友然当是时子厚实据要
津参大政其视退之之孤立者不同夷考伾文当日原
有澄清天下之思故能收神策军之权却藩方之请事
事皆为唐室罢政起见其心未可尽非而不自知任重
之非其才也 顺宗
不久其位新旧猜嫌之际伾文遂不
克自支一蹶而满朝皆加以奸邪之目遂使入司马蒙
谤是固出于后世成败论人之口 (第 7a 页)
  陆诜字介夫馀杭人嘉祐中知桂州奏言邕去桂十八
驿异时经略使未尝行饬武备臣愿得一往使群蛮知
省大将号令因以声震南交诏可之自侬猺定后交人
寖骄守帅尝姑息诜至部其使者黎 顺宗
来偃蹇如故
态诜诎其礼召问折谕导以所当为慑伏而去诜遂至 (第 15b 页)
   谕立鲁斋书院
谕陜西行省行台大小诸衙门官吏人等中书省奏御
史台言故中书左丞许衡首明理学尊为儒师世祖皇
帝在潜邸尝以礼徵至六盘山提举陜右学校文风大
行西台侍御史赵世延请依他郡先贤过化之地为立
书院前齐哩克琨总管王某献地宅以成之延请前国子
司业某同主领教生徒乞降旨拨田养士将王某量加

旌劝准奏可赐额曰鲁斋书院仰所在官司量拨系官
田土入学奉朔望春秋之祀修缮祠宇廪饩师生务在
作养人材讲习道义以备擢用从本路正官主领敦劝
行省行台常加勉励其王某令有司别加旌表仍禁治
过往使臣官员人等毋得在内停止亵渎饮宴聚理词
讼造作工役应赡学产业书院公事毋得诸人侵扰彼
或恃此为过作非宁不知惧
    顺宗皇帝
上尊谥册文 (第 3b 页)
  夫公避御名以字行

至大元年戊申
  公年六十岁是年公奉诏修成宗实录撰追尊
   顺宗
谥册文成 秋特制赠父翔卿正奉大夫参
  知政事郢国公谥孝肃母李氏郢国夫人仍授长
  子大年承事郎同知 (第 11a 页)
逮尔
嗣人复用文鸣发潜阐幽式鸿其声惟石可久荐以兹

   化州路儒学教授王君墓志铭
化州路儒学教授 王君讳勋
字仲昭生十岁而孤能以 (第 3b 页)
使得骋
其才用今者为铭为集何益既往故为痛惜之情不能
已已耳
 刘遵字孝陵彭城安上里人有学行工文为晋安
 宣惠
云麾二府记室王转南徐州治中后为雍州复
 引为安北咨议参军带卬县令及王立为皇太子仍 (第 64b 页)
   与刘孝仪令(尺牍作昭明太子此与/前论王规之误一也)
    (刘遵字孝陵彭城安上里人有学行工文为/晋安 王宣惠
云麾二府记室转南徐州治中) (第 27b 页)
   书王贤妇传
在易咸恒为形化之首盖夫妇人伦之本也夫妇之间
其几甚微所系至大其可不慎慎其始要其终矣今贤
妇始于屈身以奉夏非曲徇其良人之志知重其宗老
之命也能知重宗老之命其识趣见矣然则使良人不
失夫妇之正不方宗老之命非贤妇之助欤惟能 顺宗

老之命斯得正夫妇之伦夫妇既正则传者所谓五善
皆由于此吾知妇之为果贤矣虽然子中之所谓真吾
妻者亦有见哉 (第 20a 页)
   与东白张学士廷祥(元祯/)
窃闻古之良史其明足以周万物之理道足以适天下
之用志足以通难知之意文足以发难显之情然后能
胜厥任则史职岂不难其人乎唐以 顺宗
实录命昌黎
宋以英宗实录及五朝史事皆付南丰今我孝宗皇帝
盛德大业震耀古今而以先生首群儒总笔削天下莫 (第 43a 页)
   郑群赠簟(元和元年五月江陵作群时/以殿中侍御史佐裴均江陵)
笛竹(刋本一/作簟竹)尽眼(阁李杭同/ 谢校)无时衰(阁本作时无衰选/潘岳诗庶几有时)
(衰庄缶犹可/击阁本恐非)
   丰陵行(唐纪 顺宗
以元年/七月壬寅葬丰陵)
一百里(阁本作三百里以/长安志考之非)笳鼓沸(阁校李/谢)嵽嵲遂走玄
(第 1b 页)
 (或无/藉字)除之(之疑当/作已)庚寅制(下或有/曰字)郢珣瑜(郢下或/有郑字)
 不(或无不/字非是)
   第八卷 顺宗
实录卷第三 江东(江或/作浙)辟吐(辟字/恐误)欲立(立或/作以)
 境(收或/作牧)可杀(可或 (第 27a 页)
于天意。不可辞也。臣又闻之。居安思危。纳谏尽下。远谗慝。
旌谠直。爱养黎庶。敦尚朴素。斯皆高祖太宗 顺宗
之遗训
也。而陛下躬行之。造次必于是。寤寐必于是。实万姓之福。
无疆之休。佥曰。功成而礼不崇。德广而 (第 07b 页)
。不存形迹。以致贞观太平。臣虽未及将
相。忝为陛下持宪之臣。岂可为论俸为嫌。而使国家敕命
有误也。且 顺宗
庙讳。万国仪刑。诚不可同于小事。愿陛下
留意察纳。别下明敕。使自后章奏。遵礼律处分。则天下幸
甚。 (第 11b 页)
   跋兰亭帖
右军兰亭世之善书者临写最多惟吴兴独得其真观
兰亭所藏此卷笔意流动疑吴兴写时必有神助也尝
观吴兴兰亭跋语其所见墨本无有同者则刻者互有
得失也右军初本后唐摹勒于石契丹灭石晋以毡罽

裹之而北契丹主殂军士争取玉帛此石流落民间为
孙学究所得后宋景文公复购得之即今所谓定武本
也近世吴副枢之孙以此石归之御史大夫额森特穆
尔其家废不知又流落何处但此帖乃世间至宝当必
有神物呵护之他日出为世用与汾阴宝鼎同为瑞物

   题袁叔正学士卤簿仪后
窃观前代 帝王勋
业之盛非得公卿大夫士作为文章 (第 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