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詞曲類
別集類
詔令奏議類
詩文評類
   同前          薛大球
俭德之恭侈恶之大书分品命礼著等威苟违严律曾
是抵禁稽诸甲也彼何人斯天不慭遗遄婴六极服以
招魂见诰九章至如受服统戎建节将命或闻以矢亦
曰以绥固伤逝者之魂或载先王之典且甲兮云殁亦
孔之哀莫知王爵之班胡僣弁师之冕必若位应受则
邑锡建侯功有良夫之崇德参 士会
之赐亦奚妨升毂
合礼(一作/理)发荣倘或生罔嘉闻死微可作须易大夫之 (第 11a 页)
王之理矣殷直清有识高恨言理少
对未与刘面常想见其人河东裴腾士举精朗迈直(一/作)
(朗迈/真直)弟霸 士会
峻清不杂陇西李广敬仲(一作/叔)坚明冲
(一作/而)粹范阳卢虚舟幼直(一作/真)质方而清颖川陈傥言 (第 7b 页)
以宋督死仇牧以南宫死荀息以里克死倘所谓甘镬
如饴者耶盖仗节士也巳若乃柳下之治乱并进伯玉
之舒卷缘时 士会
无隐情于中国又非世所称贞良士
者哉是数大夫者固皆推拣朝家照映丹青而深诘其 (第 20b 页)
  中秋宴集诗序(梁潜/)
士君子当四方无事朝廷清明交游盛而志气同进无
讳忌之嫌退有讲学之益如此亦足以乐矣固不在乎
嘉时胜集樽酌淋漓而后乐其乐也然而乐之于心者
无因见也必有畅其志气发其欢欣形之咏歌使当时

读之者皆为之击节羡慕传之来世思见其盛而有后
时不及之叹则虽杯酒殷勤卒然相遭固亦一时之盛
也于是永乐七年中秋之夕翰林学士胡公合同院之 士会
于北京城南公宇之后于时凉露既降清飙悠然
明月方升而酒行乐甚公乃命分韵赋诗凡若干首讽
其和平要妙之音有 (第 9b 页)
唐氏既衰其后刘累者在夏为御)
(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成王灭唐宣王杀/杜伯杜伯之子隰叔奔晋其后 士会
奔秦而复归其子)
(留秦者为刘氏以/是明之汉为尧后)俾其承三季之荒末值亢龙之灾孽 (第 36a 页)
授刺史
毛文锡字平圭南阳人唐太仆卿龟范子登进士仕蜀
为翰林学士迁内枢密使进文思殿大学士拜司徒贬
茂州 司马随
衍降唐复仕后唐与欧阳炯等并以词章
供奉内庭所著有前蜀纪事二卷茶谱一卷
薛昭蕴官至侍郎 (第 12b 页)
  公讳振字伯玉饶州乐平人大王父承宪大父溥

父翱世业儒为闻家翱以公故赠朝请大夫公少有轶
材未冠求师友四方入京师游太学必秀出其辈类一
时名士如张商英陈瓘张廷坚邹浩悉见之迎门崇宁
三年车驾幸孔子祠见诸生太学公以高第补将仕郎
除和州州学教授留为辟雍录久之迁博 士会
诏近臣
求人材可用者或以公闻召至政事堂擢太常博士以
亲老丐外得提举京东西路学事秩满复留居东州五
年奏 (第 19b 页)
叹曰闻刘公清言见皇王之理矣殷直清有识尚恨言
理少对未与刘面常想见其人河东裴腾士举朗迈真
直弟霸 士会
峻清不杂陇西李广敬叔坚明而粹范阳
卢虚舟幼真质方而清颖川陈谠言士然淡而不厌吴
兴沈兴宗季长专静不渝颍 (第 11a 页)
  中秋宴集诗序
士君子当四方无事朝廷清明交游盛而志气同进无
讳忌之嫌退有讲学之益如此亦足以乐矣固不在乎
嘉时胜集樽酌淋漓而后乐其乐也然而乐之于心者
无因见也必有畅其志气发其欢欣形之咏歌使当时
读之者皆为之击节羡慕传之来世思见其盛而有后

时不及之叹则虽杯酒殷勤卒然相遭固亦一时之盛
也于是永乐七年中秋之夕翰林学士胡公合同院之 士会
于北京城南公宇之后于时凉露既降清飙悠然
明月方升而酒行乐甚公乃命分韵赋诗凡若干首讽
其和平要妙之音有 (第 11a 页)
   真赏楼记平山之堂既成越明年中书舍人汪君季角拓堂后地
为楼五楹设栗主以祀欧阳永叔刘仲原父苏子瞻诸
君子名曰真赏之楼盖取诸永叔寄仲原父诗中语也
君既为文勒堂隅识落成之岁月请予作斯楼记于是

楼成又逾年矣方山阴金公将知扬州府事实期予适
馆既而予不果往及闻堂成之日四方知名 士会
者百
人多予旧好咸赋诗纪其事顾予独客二千里外不获
与私心窃悔且憾回忆曩时客扬州登堂之故址草深
数尺求 (第 7a 页)
   中秋宴集诗序
士君子当四方无事朝廷清明交游盛而志气同进无
讳忌之嫌退有讲学之益如此亦足以乐矣固不在乎
嘉时胜集樽酒淋漓而后乐其乐也然而乐之于心者
无因见也必有畅其志气发其欢欣形之咏歌使当时

读之者皆为之击节羡慕传之来世思见其盛而有后
时不及之叹则虽杯酒殷勤卒然相遭固亦一时之盛
也于是永乐七年中秋之夕翰林学士胡公合同院之 士会
于北京城南公宇之后于时凉露既降清飙悠然
明月方升而酒行乐甚公乃命分韵赋诗凡若干首讽
其和平要妙之音有 (第 26a 页)
徐仁即丞相车千秋婿也千秋即召中二千石博 士会
车门议问吴法议者知大将军指皆执吴为不道明日
千秋封上众议霍光以千秋擅召中二千石外内异言
遂下廷尉平少 (第 13a 页)
字之功于子大矣不然人能美名不能美人名字虽美
何益

  送王伯恂序

  至正八年春朝廷合天下乡贡之 士会
试于礼部考官
得新安王伯恂之卷惊且喜曰此天下奇才也宜置第 (第 9a 页)
   故上清宫提点了庵李公墓志
有学道而文之士曰李公仲冶讳弘范号了庵其先世
居成纪唐为著姓李卫公靖之后也建中兵乱上世南
迁新安有讳某者避黄巢于黄𨑒仲子讳德鸾因迁婺
源之严田南唐散骑常侍之后讳仕言宋嘉祐间复迁
番阳之万源遂𨽻番江书院儒户十一代孙也曾祖讳

梦科咸淳贡元祖讳又新元县教谕父讳雷启隐德不
仕公少颖敏年十三请于亲从外兄金君兰石学道于
上清宫之紫微院受业史公隐居至元乙亥得部牒度
为道 士会
乡先生祝直清父创陆文安公祠于里之象
山因从之游仲丁与舍菜礼以是遍究儒道家言其秋
偕宫之方壶方君叔祚吴 (第 15a 页)

见皇王之理矣。陈郡殷寅直清有识尚。恨言理少对。未与
刘面。常想见其人。河东裴腾士举精朗迈直。弟霸 士会

清不杂。陇西李广敬仲坚明冲而粹。范阳卢虚舟幼直质
方而清。颍川陈谠言士然淡而不厌。吴兴沈兴宗季长 (第 06a 页)
伯夷典秩宗。号太常为尚
父。(疑)桓襄之际。公子食卢。卯金故人。王于大国。越石从事。
官至郎中。曾祖 士会。(世系表作士绘)
隋行台侍御史。祖某。皇朝奉
礼郎。父某。濠淄邛等三州刺史。持斧衣绣。威加不法。奠玉
瘗帛。举无违礼。 (第 12b 页)
同类。当时刺史刘公。独降大惠。罗士詹不
盈一稔。旋踵西归。利见当时幽絷。曾不侧息。莫非罗生与
倜傥之 士会。
朱生受肃杀之气偏。嗟夫。三尺之童子。为之
恨恨。且宇内所注渝滥官。其中有附迹权门。处阴势路。则 (第 08a 页)
守备陈邦光保守鹿仔港,催任承恩前赴彰化,先将附近县城贼夥歼除,即相机攻捣林爽文大里杙贼巢。并飞檄徐鼎 士会
合署都司易连,将北路新庄、艋舺等处贼匪剿尽,渐次自北而南与任承恩会合,并力搜捕。此时,不必仅以收复空 (第 244 页)
  百灵上赴玉皇召,风伯雨师怒而啸,闭关兀坐如枯枝,抚怀世局吁可知!瀛台此际盛烟瘴,翘跂清晏将何时?惨淡黄舆莽震荡,土囊之口万窍响,昆阳大战神鬼惊,云外痴龙一头仰。石兰山馆清于秋,醉乡高卧轻王侯。因思吾友筮鸿渐,作宰东宁徵草偃,五五十十岁丰穰,秦镜至今光不掩。翩然江(子彝)(叙卿)绝俗情,芙蓉幕里艳才名,竟成松竹梅三友,与我共结岁寒盟。赤崁城西五亩宅,往来不见名利客;祇有骚人互唱酬,庶几情性无阂隔。论交岂在穷与通,芝兰臭味千古同;馀子碌碌曷足数?可怜满目叩头虫!径寸明珠耀合浦,好诗一首涤烦暑,来朝学 士会
高斋,各有新编写雅怀。我欲西清尉故步,鹓班齐向九霄排。 (第 326 页)
脩短有前定。人生力岂容。所嗟业未究。况复孝无终。鹤发难收涕。萤囊已杳踪。犹闻三子秀。馀绪庶能攻。
柳士会(一源)
爱君醇质自天成。肚里元无忮刻萌。家世远传文行训。儿孙不遣货财营。村中日月长閒暇。山外 (第 144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