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逊不独居而推其美于下尝以郡守丞赞
恊图议之审邑令奔走先后之劳而非三君子之助我
亦未知所济也卢侯辈思以 昭公
之功而图其不朽如
是之勤上下相与之间有以愧今之私已而狭人者亦
可记也柯公名乔字迁之由己丑进士为御史以 (第 18a 页)
勤诸侯也如或还也劳师千里糜厥糗粮触冒风露何
益于国臣故曰不可楚子曰巫臣之言良欲帅师东闻
齐侯取郓居 昭公
乃止君子曰春秋大夫类多能言而 (第 12b 页)
至必授之政将绳子以纆子其悔哉乃阴嗾使者易其
礼仲尼不至将起师冉有曰盍闻诸公乎弗听遂以费
人攻季氏问 昭公
焉师入惊公宫季桓子挟公以登台
使行人辞诸费人曰先君之事先大夫有之虽然盟主
实有命今斯之事君惟谨君惠优 (第 16a 页)
 吾惧司马之以死讨也

  伐宋
宋人杀 昭公
赵宣子请师以伐宋(云云/)曰是反天地而
逆民则也天必诛焉晋为盟主而不修天罚将惧及焉
 非曰盟主之讨杀 (第 10a 页)
 辜也欤或曰戮辱也非必为死曰虽就为辱犹不可
 以为君子之道舍是其无以观乎吾惧司马之以死
 讨也
   伐宋(晋语/)
宋人杀 昭公
赵宣子请师以伐宋(云云/)曰是反天地而
逆民则也天必诛焉晋为盟主而不修天罚将惧及焉
(晋语注则法/也 (第 9b 页)
  卜生成季兆(左传成季之将生也桓公使卜楚丘之父卜之曰男也其名曰友云云季
氏亡则鲁不昌文筮之遇大有之乾及生有文在其手曰友遂以名之有功于鲁为上卿至于
丈子武子世增其业至季孙意如遂
昭公
哀公欲因越伐鲁以去三桓孙于邾而三桓之子孙
亦微矣)
(第 1a 页)
为政背晋而奸宋宋人伐之/曹人或梦众君子立于社宫而谋亡曹曹叔振铎请待公孙)
(父丧劳宋父以骄杜预曰禂父 昭公
宋父定公也应劭曰昭/执曹伯阳以归杀又曰师已曰吾闻文成之世童谣有之禂) (第 20b 页)
敬仲之生周大
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陈侯使筮之韩起观书于大史见易象孔成子筮立君
以示史朝然则史固司卜筮矣 昭公
将适楚梦襄公祖梓慎以为不果行赵简
子梦童子羸而转以歌占诸史墨然则史固司梦矣司其事而不书则为失官
故曰 (第 3b 页)
焉至必授之政将绳子以纆
子其悔哉乃阴嗾使者易其礼仲尼不至将起师冉有曰盍
闻诸公乎弗听遂以费人攻季氏问 昭公
焉师入惊公宫季
桓子挟公以登台使行人辞诸费人曰先君之事先大夫有
之虽然盟主实有命今斯之事君惟谨君惠优 (第 12a 页)
  万类之中,惟人为贵。《春秋左氏传》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公羊》讥卫灭邢,《论语》贬 昭公
娶于吴,讳同姓也。盖姓有九:或氏于号,或氏于爵,或氏于国,或氏于官,或氏于字,或氏于居,或氏于事,或
   仲尼曰晋其亡乎。失其度矣。夫晋国将守唐叔之所受法度。以经纬其民。卿大夫以序守之。民是以能尊其贵。贵是以能守其业。贵贱不愆。所谓度也。文公是以作执秩之官。为被庐之法。以为盟主。今弃是度也。而为刑鼎。民在鼎矣。何以尊贵。贵何业之守。贵贱无序。何以为国。且夫宣子之刑。夷之蒐也。晋国之乱制也。若之何以为法。(昭二十九年)
   葬 昭公
于墓道南。孔子之为司寇也。沟而合诸墓。(定元年)
   齐侯将享公。孔丘谓梁丘据曰齐鲁之故。君子何不
 朱子曰闵子骞。弟子名损。(鲁人也。)〇补曰费。鲁东郊地名。(伯禽誓师于费。又费庈父鲁大夫。事见隐二年。)季氏取之为己邑。〇襄七年。南遗为费宰。请城费。昭十三年。南蒯以费畔。(畔季氏)又公山弗扰以费畔。(畔季氏)定十二年。孔子(时为大司寇)使仲由为季氏宰。堕三都。收其甲兵。(堕者。毁其城邑也。)费其一也。〇孔曰季氏以邑宰数畔。闻子骞贤。故欲用之。〇补曰善为我辞。托使者善其辞令。(为去声)复往来也。(说文云)汶。水名在齐鲁之境。(邢云地理志云汶水出泰山莱芜。西南入齐。在齐南鲁北。)〇孔曰去之汶水上。欲北如齐。(陈云辞之虽婉。绝之甚决。)
 孔曰季氏不臣。又曰不欲为季氏宰。(邢云僣礼乐逐 昭公。
是不臣也。)〇案费者。鲁之岩邑。季氏之兔窟也。(楚语范无宇曰国有大成。未有利者。昔齐有京栎。鲁有弁费 (第 206L 页)
 孔曰周幽王为犬戎所杀。平王东迁。周始微弱。诸侯自作礼乐。专行征伐。始于隐公。至昭公十世。失政死于乾侯矣。〇孔曰季文子初得政。至桓子五世。为家臣阳虎所囚。〇马曰阳虎为季氏家臣。至虎三世而出奔齐。〇驳曰非也。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天子之忧也。礼乐征伐。自大夫出。诸侯之忧也。即十世者天子之十世也。五世者诸侯之五世也。若如孔马之说。则诸侯擅制者必十世而亡。而天子晏然无事。大夫擅政者必五世而亡。而诸侯晏然无事。家臣执命者必三世而亡。而大夫晏然无事。则是下之僭上。乃天下国家之大庆。孔子何为而忧之也。 昭公
死于乾侯。岂鲁隐公变礼乐专征伐而致此乎。桓子囚于阳虎。岂季文子 …… (第 329L 页)
本旨。原不必曰周曰鲁曰季曰孟。然苟欲指定。则平王之后十馀世。天王出居于狄泉。(即敬王)文公之后五世。 昭公
卒于乾侯。(鲁大夫擅政。自襄仲始。)季氏委政阳虎。数世而被囚。斯可以实孔子之言。又何必曰自得而自失乎 …… (第 330H 页)
 郑曰言此之时。鲁定公之初。鲁自东门襄仲杀文公之子赤而立宣公。于是政在大夫。爵禄不从君出。至定公为五世矣。(邢云五世。谓宣公、成公、襄公、 昭公
、定公。)〇朱子曰逮。及也。〇补曰四世。三家之四世也。宣公之世。孟献子、(仲孙蔑)叔孙庄叔、(名得臣 (第 330L 页)
 

〔事实〕定五年。子泄为费宰。(即不狃)仲梁怀弗敬。子泄怒谓阳虎曰子行之乎。九月乙亥。阳虎囚季桓子。(详上阳货章。)〇定八年。公山不狃不得志于季氏。因阳虎欲去三桓。事败。阳虎奔晋。(详上阳货章。)〇案孔注邢疏。皆以公山弗扰以费畔。为定五年事。考之左传定五年。不狃但劝阳虎逐仲梁囚桓子。无据邑以畔之文。然虎与不狃。同是家臣。不据费邑则无缘囚桓子。是年之据邑畔无疑。是年据邑畔。至八年作乱。阳虎奔晋。而公山不狃安然无事。至定十二年。季氏将堕费。而公山不狃率费人以伐鲁。则其间八年。不狃常据费邑。季氏莫能除也。当此之时。季平子逐 昭公。
昭公八年在外。竟死乾侯。而季氏自立。定公在其掌握。国人咸愤。定五年季平子新死。桓子初立。公山不狃乘此 (第 344L 页)
 郑玄曰士察也。主察狱讼之事。(周礼注)〇案邃古之初。讼狱之官初出。故仕者谓之士也。
齐景公待孔子。(句)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补曰昭二十五年。(孔子年三十五。) 昭公
奔齐而鲁乱。于是孔子适齐。(世家云为高昭子家臣。通乎景公。)〇补曰待。谓以饩牢遇接之。〇补曰牢礼如其 (第 356H 页)
 谷梁曰立者。不宜立也。(范云明堂位曰鲁公之庙。文世室也。武公之庙。武世室也。言世室则不毁也。则义与此违。)〇镛案义与此违。则明堂位妄也。
 胡氏曰丧事即远。有进而无退。宫庙即远。有毁而无立。
九月。立炀宫。(定元年)
 左氏曰 昭公
出。故季平子祷于炀公。九月立炀宫。(平子逐君。惧而请祷于炀公。 (第 334H 页)
昭公
死于外。自以为获福。故立其宫。)〇镛案此淫祠之类也。宗庙之制。无可问矣。
 公羊曰非礼也。(何云不日 (第 334H 页)
成君也。其逾年与否。不必言。春秋信史也。分明道春王正月即位。若先已即位。孔子缘何而昧然至明年始书乎。 昭公
薨。其明年正月。即定公元年正月。而定公以六月即位。故亦据实以书之。以是知皆正月即位也。左传云子般即位 (第 504L 页)
英陵之在我朝。即周之文王。而螽斯之盛。亦如之。其第五子章懿公别封为广平大君。孝悌文学。见称于一世。恭 昭公
承其后。屡擢高第。益播河间。东平之美。今其内外子孙甚蕃。旧有谱二册。而后出者益多。则新谱之所以继作也 (第 222L 页)
公懿行伟德。宜其纪于旂常。实国人之言。非余之私也。公国姓。世宗别子广平大君章懿公讳玙。生讳溥永顺君恭 昭公。
文章勋阀。冠宗英。九传而有讳济观察使。赠吏曹判书。生讳显猷赠吏曹参议。生讳昌中郡守。赠吏曹参判。生讳 (第 138H 页)
 

二十三年秋。天王居于狄泉。尹氏立王子朝。朝是不当立者。似当如庄公九年伐齐纳纠之例。而书王子何。
猛已书王子矣。朝可以一例称。纠则自我书。故不言子。
 定公元年春王。公羊曰定无正者。即位后也。谷梁曰昭无正终。故定无正始。胡氏曰 昭公
薨于乾侯。不得正其终。定公制在权臣。不得正始。故不书正月。若尔则隐庄有何正始而书正月。且子恶之弑宣公 …… (第 383H 页)
 
八年冬。从祀先公。三传皆以从祀为顺祀闵僖二公。独胡氏以为阳虎将杀季孙斯而乱鲁国。托于正以售其不正。始以 昭公
之主从祀太庙。欲著季氏之罪。按若僖闵之跻则无关于季氏。若是 (第 383H 页)
昭公
(第 383H 页)
昭公
之葬已久。当称 (第 383H 页)
昭公。
如禘于庄公之例。
定公时事。固左氏之及见者。其说必非捏造。但非必为阳虎事也。胡氏则从冯山之臆度。未敢 (第 383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