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庆不胜凫藻踊跃之至谨遣主簿陪臣 曹敏
奉表以闻
   为纳言姚璹等贺破契丹表 李 峤(證圣/二年)
臣某等言伏见辽东都督高仇须(英华作/顷 (第 3b 页)
琬碑银绳琼检告厥成功差无惭德臣忝窃荣幸莅政
东藩不获躬到阙庭预观大庆不胜凫藻踊跃之至谨
遣主簿 曹敏
奉表以闻
   贺新乐表
臣闻天地顺动则雷出为豫圣人成功则风行有节故
六德在咸池之宫山谷可调八风入承 (第 35b 页)
大庆不胜凫藻踊跃之至谨遣主簿陪臣 曹敏
奉表以
(涖政东藩盖时为洛州刺史后汉书刘陶疏武旅有/凫藻之士蔡邕独断诸侯境内自相以下为诸侯称)
( (第 23b 页)
  (癸已帝率诸军围之齐人拒守诸军奋击大破之/遂平邺集中有奉和平邺应诏诗贺平邺都表表)
  (云莅政东藩不获躬到关庭遣主簿陪臣 曹敏
奉/表以闻是信时为洛州刺史在洛州为长安之东)
  (故云东藩某是月遣吐谷浑使信作移虏留使文/按移文云 (第 27a 页)
班彪冀州赋曰感凫藻以进乐)
(兮颜延年秋胡诗曰凫藻驰目成吕/延济曰凫鸟得水草欢跃而进也)谨遣主簿陪臣
奉表以闻(蔡邕独断曰诸侯境内自相以下/皆为诸侯称臣于朝皆称陪臣)
  贺新乐表 (第 5a 页)
   高越
高越燕人也将举进士文价蔼然器宇森挺时人无出
其右者鄂帅李公贤之待以殊礼将妻以爱女越窃谕
其意因题鹰一绝书于屋壁云雪爪星哞众鸟归摩天
专待振毛衣虞人莫谩张罗网未肯平原浅草飞遂不
告而去后过 范阳王
卢文纳之为婿与王南归烈祖累
居清显终礼部侍郎与江文蔚俱以词赋著名故江南 (第 25a 页)
东藩)不获躬到阙廷预
观大庆不胜凫藻踊跃之至(魏志文帝纪注侍中刘廙/等言臣妾远近莫不凫藻)
谨遣主簿 曹敏
奉表以闻
  贺新乐表(周武帝纪建德二年六代乐成/帝御崇信殿集百官以观之) (第 6a 页)
藻踊跃之至谨遣主簿陪臣 曹敏
奉表以闻(于文艺文/类聚作天)
(矣作/焉)
   贺新乐表(周武帝/)
臣等言臣闻天地顺动则雷出为 (第 2b 页)
成功,差无惭德。

  臣忝窃荣幸,莅政东藩,不获躬到阙庭,预观大庆,不胜凫藻踊跃之至,谨遗主簿陪臣 曹敏
奉表以闻。(《文苑英华》五百六十六,又略见《艺文类聚》五十九)

贺新乐表(周武帝时)

  臣
瑶群英之翊戴。虽颠宗之廑延。奈天命之已背。(昌祦子也。瑶恭让王名。祦欲害回军诸将。诸将遂放祦于江华。 曹敏
修欲立祦子昌。以韩山君李穑为时名儒。欲籍其言。密以问穑。穑曰。当立前王之子。遂立昌。穑又以为江华远地 (第 31H 页)
  

洪敬斋实记跋
人臣处鼎革之际。所以报本朝者。在尽其心而已。有糜粉身躯以殉难者。有敛退丘壑以全节者。盖视所处之地为权衡。而各尽其心则同也。丽运讫。圃隐郑先生。社稷俱存亡。姓命易纲常。血肉涂地靡悔。亡它。位居三事。家国将覆。其义有进死而无退生。此所以流涕山僧之诗。而卒不去者也。若冶隐吉先生。则位庳也。无安危责也。无回斡力也。与其徒杀身无益。宁先几远引。保完名节。为王氏遗老。其志义峻洁。谓之金乌山争高可也。二先生之迹虽殊。而其出之至诚恻怛之意则一也。同时而有敬斋洪先生。盖亦吉先生之伦乎。考其立朝。在恭让王二年。明知国之末运。而犹有当世志。论思剀切。匡君德为任。阴救李牧隐, 曹敏
修之祸。若将有为也。洄乎人心已去。天命有归。大厦倾覆。非一木之可支。则以死社稷之责。付之大老。挂冠之 (第 155H 页)
出考事撮要。)其后。不复侵耕也。按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高丽废王祦。(十四年。)与崔莹。决策攻辽东。以 曹敏
修。为左军都统使。我 太祖为古(一作右)军都统使。左右军共五万馀。号十万。五月渡鸭渌江。屯威化岛。亡 (第 347H 页)
恭悯王命穑及我 太祖同参大政。喜曰予得用文武第一流也。辛祦十四年。 太祖自威化岛回军。废祦择立宗室。 曹敏
修欲立辛昌。密问穑。穑曰当立前王之子。昌遂立。以穑为门下侍中。初恭悯薨。 太祖皇帝怒高丽每徵大臣入朝 …… (第 196L 页)
朝京师。礼部尚书李原明曰汝国逐父立子。天下安有是理。王与崔莹。何为被拘。予应之曰崔莹教王犯辽阳。将军 曹敏
修与李(太祖旧讳)以为不可。到义州不敢发。莹数趣之。不获已回兵系莹狱。于是王怒欲害诸将。故太后废王。 …… (第 197H 页)
李侍中立王瑶为王。非宗室。乃李侍中姻亲也。瑶与李侍中谋动兵。将犯上国。宰相李穑等以为不可。即将李穑, 曹敏
修,李琳,边安烈,权仲和,张夏,李崇仁,权近,李种学,李贵生等杀害。将禹玄宝,禹仁烈,郑地,金宗衍, …… (第 197H 页)
时。以文学为春秋捡阅。转左司谏大夫。辛祦二年。以密直提学进政堂文学。为门下赞成事。十二年与判门下府事 曹敏
修,赞成事张子温,签书密直司河崙如元。谢命谥袭封事。十四年春。王出行西海。令留守王城发五部丁壮。声言 …… (第 198L 页)
 按笼岩事。不见于史。未详何故。但若初无是事。则许惟诚何从来耶。且其曾孙大宪之庆。玄孙左相应箕之墓碣。列祖系而至笼岩则没其名不书。盖讳之也。若以礼仪判书。奉使不还。则国人皆知。何从而讳之乎。无或遵其遗命。不欲使后人知之故耶。殊未可知也。
  金子粹
芝湖李氏曰丽末士大夫。立身有二端。一则以扶护王氏。或被流窜。或至杀死。即李穑, 曹敏
修,禹玄宝,禹仁烈,边安烈及金震阳,李来,权弘等谏官也。一则以立祦立昌。归罪诸公。极意罗织。而终为我 (第 212L 页)
岭卫于东北面。自辽东至铁岭。置七十站。莹劝祦决策攻辽东。 太祖条陈四不可。祦不听。以莹为八道都统使。 曹敏
修为左军都统使。太祖为右军都统使。督发诸军。祦莹留平壤。时 太祖功名日盛。且有李氏当王之论。故莹深忌 …… (第 146L 页)
驰还京城。太祖整军而进。为书教莹罪请去之。不从。郭忠辅等直入殿庭。索莹▦…▦移骊兴。太祖欲立王氏后。 曹敏
修欲立祦子昌。恐诸将不从。以李穑为时名儒。密问之。穑曰当立前王之子。敏修等以定妃教立昌年九岁寻▦▦。 …… (第 146L 页)
咏东史]其五百九十七
仁任谥难缩典仪。吾而不谥谁为之。慨然独议云荒缪。此事如今更有谁。(李仁任死。 曹敏
修白昌请谥。典仪难之。谢病不出。副令孔俯慨然曰。吾而不谥广平。谁敢为之。独至典仪。议谥曰荒缪。物论快 (第 146L 页)
国。不待他变之生。何待智者而知之乎。昌之立。废父立子。伦理不正。人心不安。其势可久哉。立昌。由于大将 曹敏
修定策。则当时威权。亦不专在他人矣。于此时择立宗英。正名定国。则亦犹可以扶持也。一误于立祦而王室生衅 (第 318H 页)
。此又异于修史。借使未能明言。必不增衍诬辞。明者只取正史考实。固自晓然。而此类。亦足为旁證也。
史谓 曹敏
修德李仁任荐拔之恩。立仁任族孙李琳之女谨妃之子昌。昌之于仁任。亦远矣。实求罪之辞也。昌初立。召仁任。 (第 313H 页)
 问。考丽史提纲。则毅宗十四年。狼星见于南极。明宗四年。李义方伏诛。西京兵陷和州立纲处。此书果得欤。左右修此史。亦何以立纲。愿闻其义。狼星本非希有之星。春初见于东方。夏初没于西。今因海西道误上闻之失。以常见之星。为若希有之星。而提纲似失其义。李义方虽祸首。既非公讨。因郑

筠相残而立公讨之例。未知果如何。和州之陷。崔均以兵马副使。立节分明。而略而不书。何以郑仲夫之执权时。不许其死否。辛耦纪年。亦以分注。果合义例否。圃隐之死。以杀立言。以谁为主耶。愚意通鉴则终于丽亡无碍。若提纲则既是立纲。义有未安。春秋止获麟。纲目止柴世宗终年。丽史似当止于恭悯之卒。设使其进止于遣 曹敏
修侵辽东。未知如何。
答。下示丽史可疑之节。而俯询鄙书之立例。玆敢仰禀取质焉。狼星之见。史官之失也。 (第 401L 页)
非慎嘿之义。下览后即屏去之。复赐指教幸甚。李仁任果是何如人。禹玄宝之必欲杀而已者。惟忤于道传而然耶。 曹敏
修,边安烈皆入奸臣传。似非公笔。崔铁城年老宿将。素多智计。而犯辽一节。何其不自量也。其意虽云欲归咎我 (第 553L 页)
 右 太祖皇帝诏书。洪武二十五年。 康献王即位于寿昌宫。遣知中枢院事赵胖奏闻。故有是 诏。继又 赐敕。国更何号。星驰来报。 皇朝之眷

顾属国。自此始。臣谨案。洪武二十一年。辛祦以 曹敏
修为左军都统使。 康献王为右军都统使。攻辽东。夏五月。次于威化。举义回军。时兵部闻辛祦之变。议欲出师 (第 475H 页)
馀云。
尝考宋史如章惇,蔡京,秦桧辈皆在奸臣传。其罪恶万端。后世所共称奸人也。至于高丽史奸臣传中所载 曹敏
修,边安烈事行始终。未见其有奸邪之状。敏修则只听李穑当立前王之子之言而拥立昌。安烈则只私谒骊兴王而已 (第 372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