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總集類

宋桓公
之太子曰兹父后妻子曰目夷 (第 5b 页)
桓公
爱目夷兹
父为公之爱也请于公曰愿立目夷臣为之相兄以佐
之公问其故对曰臣舅在卫甚爱臣臣若立则绝迹于
卫 …… (第 5b 页)
夷辞曰兄立而弟在下义也今弟
立而兄在下不义也不义而使目夷为之目夷逃矣乃
逃之卫兹父从之逃三年孔父谏于 桓公
曰先王之制
立子以嫡均嫡以长无嫡以庶均庶以贤是以国本定 …… (第 5b 页)
伯夷叔齐之让皆违越
先王之制徇名以伤义非圣人之道不足法而君之二
子实效焉乱无日矣君幸亟图之社稷之福也 桓公

诺属有疾使人召兹父曰而不归是使我以忧死也而 …… (第 6a 页)
安忍此耶兹父乃反复立为 太子桓公
薨太子嗣位是
为襄公
楚庄王筑层台延石千里延壤百里士有反三月之粮
者大臣谏者七十二人皆死矣有诸御己者 …… (第 6b 页)
成王是也次焉者君有过乃谏犯颜忤旨不顾必力争
之而纳君于无过之地乃止君有改过之美臣有尽忠
之名管仲之于 桓公
晏子之于景公是也其下焉者君
有过而不能谏谏不行言不听而不能去坐视其君败
国亡无可奈何而身死焉身虽死忠 (第 18b 页)
中古颇矜骑射之能大抵皆御事也则君
子之有志于当世之务者胡可不讲求有素而于御
学一加之意乎今略载礼家诸 御说
于前而附以近
儒车制马政之说使学者有所考焉

  书学小序

  内则十年学书计书则古之六书一象形二 (第 43a 页)
  故怀州录事参军武氏妻傅氏墓志
年月日故怀州录事参军武氏妻傅氏卒于其兄弟之

家越月日权葬于汴州某县某乡前此者武居官而卒
傅氏有子曰俱儿俱儿奔父之丧未及返傅氏又卒俱
儿奔父之丧孝道也傅氏卒于兄弟之家恋母也傅氏
恋母其教施于子傅氏之殁不为朽矣
  故朔方节度掌书记殿中侍御史昌黎韩君夫人
  京兆韦氏墓志铭
夫人姓京兆韦氏尚舍奉 御说
之次女也年十三执妇
道于昌黎韩氏府君讳弇自后魏尚书令安定桓王六 (第 8a 页)
夫人姓京兆韦氏。尚舍奉 御说
之次女也。年十三。执妇道
于昌黎韩氏府君讳弇。自后魏尚书令安定桓王六世生
礼部郎中云卿。礼部实生府君 (第 17b 页)
下幸甚
 十有三年春齐侯宋人陈人蔡人邾人会于北杏
这是鲁庄公十三年齐桓公创伯的事齐侯是齐桓公
宋人是 宋桓公
陈人是陈宣公蔡人是蔡哀侯邾人是
邾仪父会是相会以结好北杏是齐地齐本太公之后
为周诸侯国在山东周既东迁 (第 22a 页)
号令不行于天下列国

无所统属齐僖公遂有小伯之志春秋之初盟于石门
盟于瓦屋皆欲树立党与以自尊大然历襄公之世诸
侯犹未宗齐至桓公即位得管仲为相欲仗尊周室伐
山戎安中国这等大义为名以匡合诸侯使皆尊已为
盟主故于鲁庄公十三年春因宋万为逆宋国未宁乃
会诸侯于北杏以平之实欲因此以为开创伯业之谋
于是宋陈蔡邾四国之君翕然惟 桓公
之命是 (第 22b 页)
桓公
亦肆然立于诸侯之上而为之主自是会盟征伐之政 …… (第 22b 页)
其所自皆由北杏之会始孔子作
春秋意谓先王制法礼乐征伐皆自天子出诸侯不敢
擅其权必九命作伯然后得专征今 桓公
未尝受命于
王四国果何所㨿而私相推戴以为盟主使天子大权
一旦而归于齐是无王也故四国之君皆贬称人诛其 (第 23a 页)
 始平之间此其大谬也
臣瓒曰汤居亳今济阴县是也今亳有汤冢巳氏有伊尹冢皆
相近也(汉书/注)
杜预春秋释例梁国蒙县西北有亳城(水经注引作/北有薄伐城)中有成汤

冢其西有箕子冢
伏滔北征记望亳蒙间成汤伊尹箕子之冢皆为邱墟(太平寰/宇记)
水经注汳水又东径大蒙城北自古不闻有二蒙疑即蒙亳也
所谓景亳为北亳矣崔骃曰(崔当/作裴)汤冢在济阴薄县北皇览曰
薄城北郭东三里平地有汤冢四方方各十步高七尺上平也
杜预曰梁国蒙县北有薄伐城城中有成汤冢其西有箕子冢
今城内有故冢方坟疑即杜元凯之所谓汤冢者也
刘昭注郡国志梁国薄县引杜预曰蒙县西北有薄伐城中有
汤冢左传宋公子 御说
奔亳其西又有微子冢
 按此即引春秋释例文微子冢当为箕子
括地志薄城北郭东三里平地有汤冢接在蒙即北薄 (第 26b 页)
刎颈/之交事见史记)寇贾仓卒武夫屈节崇好光武不问伯
升之怨齐侯不疑射钩之虏(公子纠与桓公争立管仲/射 桓公
中钩后桓公即位)
(以管仲/为相也)夫立大操者岂累细故哉往闻二君有执法之
平以为小介(介犹蒂芥也公法 (第 13a 页)
之详而为铭文辞虽繁而不敢杀者称人之善法当如尔也
铭曰 中天调 御说
大华严最胜种智万有俱含煌煌帝
心冥承遐受昏蒙之中凿开户牗炽极而衰微𦦨欲灰不有
清凉曷振其颓黄龙入梦 (第 4b 页)
之「贲赫」。)

  贲氏,秦非子之后。(《通志·氏族略》)汉有贲赫。(《晋书音义》)

  鱼氏。 宋桓公
子目夷字子鱼,贤而有谋,子孙以字为族。(《广韵》九《鱼》,《通志·氏族略》,《通鉴注·晋纪》二十云: ……  骞氏,仲尼弟子闵子骞之后。(《广韵》二《仙》,《通志·氏族略》)

  萧氏。宋乐叔以讨南宫万立 御说
之功,受封于萧,列附庸之国。汉相国萧何,即其后氏也。(《广韵》三《萧》)

  刁氏,齐大夫竖刁之后
亦曰谅暗:此乃古今之通言信默者为得之也。(《通典》八十。)

复申杜元凯议

  案《春秋》,僖 公九年,
宋桓公卒,未葬,而襄公会诸侯,故曰子。凡在丧,王曰小童,公侯曰子。传发宋公,而因释王,在丧未葬,称「
旻天不憖遗一老。俾屏余一人。子贡曰君其不没于鲁乎。礼失则昏。名失则愆。称一人非名也。(哀十六)宋公子 御说
受鲁之吊曰孤实不敬。天降之灾。臧文仲曰宋其兴乎。列国有凶。称孤礼也。言惧而名礼。其庶乎。(庄十一)(第 279L 页)
 〔公羊疏〕云六月葬陈惠公。则其父未葬。宜称子某。僖九年注云出会诸侯。非尸柩之前故不名。〇镛案称陈子者。未踰年也。十八国君相会。皆不书名。独于陈子书之乎。此等曲说。皆足以病春秋。非通儒之所肯言也。〇又按桓十四年十二月。齐僖公卒。齐人以其月从宋人伐郑。此亦背殡而从戎也。然既称齐人。则未必嗣子亲往也。
违制三(宋襄公未葬赴会。陈共公未葬赴会。)
春三月。 宋公御说
卒。夏。公会宋子。(节)于葵丘。(僖九年)
 左氏曰春。 (第 337L 页)
宋桓公
卒。未葬而襄公会诸侯。故曰子。凡在丧。王曰小童。公侯曰子。〇杜云周康王在丧称予一人钊。礼称亦不言小童 …… (第 337L 页)
 〔左传〕夏。齐侯郑伯如晋。朝嗣君也。(晋昭公新立)晋侯享诸侯。子产相郑伯。辞于享。请免丧而后听。晋人许之。礼也。〇杜曰简公未葬。明既葬则为免丧。(疏云僖九年。 宋桓公
未葬。襄公会诸侯。是先君未葬。有从会之礼也。郑偪于楚。以固事晋。故父虽未葬。朝晋嗣君。不得已也。享必 (第 338L 页)
 大记曰。主人袒说髦。括发以麻。〇郑曰。士既殡说髦。此云。小敛。盖诸侯礼也。(士之既殡。诸侯之小敛。于死者俱三日也。)〇孔曰。向小敛不袒。今方有事。故袒衣也。(士丧礼云。括发袒。此先云袒者。或人君礼也。)〇镛案。小敛说髦。二经不合。是亦记之者各殊耳。주-D003乃别之为诸侯之礼。何据矣。天子诸侯之丧。其孤子。不言主人。盖以天子适四方无客礼。(郊特牲。)诸侯于其国之内。亦无客礼。故诸记论君丧之礼。皆不言主人主妇。丧大记曰。既正尸。子坐于东方。夫人坐于西方。又曰。君之丧三日。子夫人杖。又曰。君将大敛。子弁绖。夫人东面。(大夫士之丧。皆言主人。)曾子问曰。君出疆而薨。则子麻弁绖。据春秋鲁僖公。会宋子于葵丘。(僖九年。)左氏曰。 宋桓公
卒未葬。而襄公会诸侯。故曰子凡在丧。王曰小童。公侯曰子。(杜注云。子者继父之辞。)又公羊傅(公羊传) (第 28L 页)
   笄礼说
   论笄
   赞醴妇说
   老醴妇说
   教成祭说
   母拜子说
   九嫔世妇女 御说
   后夫人说
   接子之礼说
   教胄子辨
   大宗小宗说上
   大宗小宗说下
   祖宗
为公孙。公孙之子已赐族而世为大夫。则称氏其常也。然亦有及公孙之身而赐族者。晋靖侯之子栾而栾子为栾宾。 宋桓公
之子鳞而鳞子为鳞𣌓。郑穆公之子为子游而子游之子为游楚。是皆以父字为族。又不必王父字也。又昭公之从亡 (第 523H 页)
九嫔世妇女 御说
昏义曰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天子立六官三公九 (第 9H 页)
十六年春正月葬晋悼公。三月平公即位。改服修官。烝于曲沃。此葬后即位朝庙之證也。又春秋僖公九年春三月。 宋公御说
卒。夏公会宰周公齐侯宋子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于葵丘。传曰 (第 36H 页)
宋桓公
未葬而襄公会诸侯。故曰子。凡在丧。公侯曰子。此封内称子之證也。然则成王以乙丑崩。癸酉康王受册度而以麻 …… (第 36H 页)
余尝考春秋传。以桓为母贵。隐为母贱。然观左氏传曰宋武公生仲子而有文在其手曰为鲁夫人。故仲子归于我生 桓公。
妇人谓嫁曰归。而其归似非有六礼之具也。惠公元妃孟子则仲其次也。是乃孟子之娣也。以其从孟子而嫁。故亦谓 (第 40L 页)
  燕人。汉孝文时为博士。景帝时常山太傅。婴推诗人之意。作内外传。前汉书艺文志。有韩故三十六卷,韩内传四卷,韩外传六卷,韩说四十一卷。四库全书总目。以为岁久散佚。惟韩故二十二卷。新唐书尚著录故。刘安世称尝读韩诗雨无正篇。然欧阳修已称今但存其外传。则北宋时士大夫。或见或不见。范处义作诗补传。在绍兴中。已不信安世得见韩诗。则其亡在南北宋之间。惟外传至今尚存。然自隋志以后。即较汉志多卷。盖后人所分其书。杂引古事古语。證以诗词。与经义不相比附。故曰外传。所采多与周秦诸子相出入。中间阿谷处女一事。洪迈容斋随笔已议之。他如彭祖名并尧禹。称长生久视。称天变不足畏。称诏用干戚。称舜兼二女为非。谓荆蒯芮仆。不恒其德。语皆有疵。谓下惠杀身以成信。谓孔子称 御说
恤民。谓舜生于鸣条一 (第 391H 页)
宋近而企足可望。而徒望则不可。待桓公之悔而致己之思者。亦或一义欤。吕东莱曰。说苑曰宋襄公为太子。请于 桓公
曰。请使目夷立。公曰何故。对曰。臣舅在卫爱臣。若终立则不可以往。味此诗而推其母子之心。盖不相远。不曰 (第 324L 页)
 郑郑子。(辛丑。为傅瑕所弑。在位十四年。)厉公。(辛丑。为傅瑕所纳。)
 曹。(见上。)
 蔡。(见上。)
 齐。(见上。)
  宋桓公。(名御说。湣公弟。湣公之弑。南宫万立公子游。宋诸公子。攻杀游。立御说为君。元年庚子。)
 陈。(见上。)
 楚文王。(甲辰卒。在位十三年。)
 秦武公。(癸卯卒。在位二十年。○初。以人殉 (第 390L 页)
 蔡。(见上。)
 齐。(见上。)
 宋桓公。(名御说。湣公弟。湣公之弑。南宫万立公子游。宋诸公子。攻杀游。立 御说
为君。元年庚子。)
 陈。(见上。)
 楚文王。(甲辰卒。在位十三年。)
 秦武公。(癸卯卒。在位二 …… (第 390L 页)
 齐桓公。(戊寅卒。在位四十三年。)孝公。(名昭。桓公次子。桓公卒。太子无诡立。宋襄公伐齐。纳孝公。国人杀无诡。迎立孝公。元年己卯。戊子卒。在位十年。)昭公。(名潘。孝公弟。公子开方。杀孝公子而立潘。元年己丑。)
  宋桓公。(庚午卒。在位三十一年。)
襄公。(名慈父。 (第 391L 页)
桓公
子。元年辛未。甲申卒。在位十四年。)成公。(名王臣。襄公子。元年乙酉。辛丑卒。年表云。为公孙固所弑。 …… (第 391L 页)
 楚庄王。(庚午卒。在位二十三年。)共王。(名审。庄王子。元年辛未。)
 秦共公。(丁巳卒。在位五年。) 桓公。(名荣。共公子。元年戊午。元年丙子)
简王。(名夷。定王子。乙亥即位。己丑崩。在位十四年。箕子后。)
 鲁成公。(戊子卒。在位十八年。)(第 393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