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游善权洞记
自湖汊发二十里而宿曰蜀山又发三十里质明抵义
宁薄城南而西曰西九亦九里邪也邑城若两腋浸者
又五十里抵善权洞以晨往既出市不数武即为驰道
可二里许抵寺道皆夹古松柏苍鳞驳荦上不见际入
寺门百步有穹阁曰圆通下多古碑刻中庭多古松柏
殿曰释迦文殿唐大中初创甚瑰伟大柱三有雷火书

云摹佩之可以已痁僧为导入别室出茶笋啖之良久
导至三生堂观 祝英台
读书处已复折而东北出寺后
曰小水洞上为飞岩若盖者大石翼之中有窦若偃月
水潺湲自中流来唐李蠙司空言微时 (第 8b 页)
终于阳羡私第越某月日葬于某阡 祝英台
畔宜多佳
妇之坟玉女潭边即是其人之墓文褕应
锡赉姑掩泉门华表待归来相从地下呜呼哀哉乃为
铭曰
粤稽肇 (第 4a 页)
          温庭筠
镜水夜来秋月如雪采莲时小娘红粉对寒浪惆怅正
思惟
 甘露歌
  (一名古 祝英台/
单调二十四字)
  甘露歌(集句咏/梅三首)        王安石
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疑是经春 (第 19b 页)
 罗鞋干教我羞荅荅懒把门程迈(哎)你个梁山伯不

 采我这 祝英台
羞的我怏怏儿回来寄生草你则怕
 担烦恼惹罪责为侄儿恐怕尊姑怪书生不好阴人
 爱莫不你一家儿受了康禅戒 (第 5b 页)
 何挨只怕蝶使蜂媒不再来临鸾镜也问道朱颜未
 改他早先改采茶歌改朱颜瘦了形骸冷清清怎生
 挨我只怕梁山伯不恋你个 祝英台
他若是背义忘
 恩寻罪责我将这盟山誓海说的明白解三醒顿忘
 了誓山盟海顿忘了音书不寄来顿忘了抌边许多 …… (第 71a 页)
 荣华何处垂杨堪系马
  九转货郎儿
 也不唱韩元帅偷营劫寨汉司马陈言献策也不唱
 巫娥云雨楚阳台也不唱梁山伯也不唱 祝英台

 唱那娶小妇长安李秀才么篇我则见齐臻臻的朱
 楼高厦碧耸耸青檐鸳瓦挂玉钩途路岭长存四季
 花铜驼 (第 81b 页)
 的把扇儿慵摇顿觉得纱幮里似水风流处可喜娘(一/一)

 妖娆耳边低道今宵纨扇且停摇凉似昨夜多少
 英台
画堂深人静悄秋意景偏好风送暗香丹桂芬
 芳先占沁园秋早开了此时莫惜千金花前欢笑赏
 心乐事须拚沉醉陶 (第 2b 页)
 四十六字九韵反云辛词是换韵极为可笑图谱等
 书皆仍其谬今为驳正图谱又载采碎花笺一调注
 云六十三字七韵乃本是 祝英台
而落去后起三句
 十四字耳其他参差处不可枚举皆于各调后注明
分段之误不全因作谱之人盖自抄刻传讹久而相 (第 105b 页)
阙帝欲幸蜀时有)
(进水调歌唱李峤山/川满目泪沾衣是也)十里茶山行去祝英台近(常州志/善卷洞)
(即 祝英台
故宅南有祝台其读书处也词谱词/有祝英台近一调或无近字又名月底修箫谱)鹅笙象 (第 3b 页)
  丞相贤       赵皮鞋


  秃厮儿       乔八分

  绣停针        祝英台

  望歌儿(又一体)    斗宝蟾

  蛮牌嵌宝蟾     忆多娇(又一体)

  斗黑麻     (第 2b 页)
  (拜字满字冉字俱可用平声中字些字头字俱可用仄声些字拽字怯字俱可不用韵俛首下尚有两平
声字旧刻作云云恐是匀匀之讹姑阙之此调本是引子今人强作过曲唱而唱到悄悄轾将一句仍作
引子腔口夫二郎神自有过曲如琵琶记云谁知他去后钗荆裙布无些是十一字句而此处得冉睹同
欢同悦止七字句甚不同也若云前已有青衲袄诸曲不可又用引子则琵琶诸出之撇呆打堕嫩绿池
塘等引子及拜月亭之凄凉逆旅久阻尊颜等引子皆过曲后另起者也况高阳台
祝英台
桂枝香五供
养诸曲皆有引子又有过曲何独于二郎神而疑之乎)


  十二时(或名尾声为十二时大非) (第 4b 页)
  论诗十绝
卷第八


  锦帐春 醉落魄
  柳稍青 行香子
  木兰花慢 鹧鸪天
  浣溪沙 临江仙
   祝英台 
鹊桥仙二首
  大江西上曲 减字木兰花三首
  清平乐二首 醉太平
  望江南七首
卷第九 (第 48a 页)
  赠内甥麟溪沈未公四十诗(并序/沈子名松字木公以/先贤父讳更名/又以家讳)
(嫌名更名辛柳字曰未公未公以辛未六月七日生辛/取岁之干柳取日之躔未取令之建也从麟溪邮寄更)
(名更字说问诗于贻今年未公方四十二人未老八子/竞爽尊甫献吉先生代擅风雅未公养亲志庆客好古)
(日瀹茗赋诗悠游北山九松之下即三公万钟何足道/是足以寿未公矣因为诗)

麟溪高隐白云庄博雅风流代擅场鸟咮文明当夏正辛家才
子匹高阳七松吟挟疏琴出五柳门开漉酒香客到八龙争下
食鲤庭考父尚循墙
  咏梁山伯(橘树生虫绿质黑章有角名橘牛化而为蝶黑/质绿章名曰梁山伯/舆地志梁山伯为鄞令)
(同学 祝英台
相友不知其女子也山伯卒葬鄞 (第 33a 页)
英台
拜/其墓墓裂因合葬谢安表封为义妇冢/尔雅橘踰淮)
(化为枳/洛神赋笑牵牛之独处)
玄衣粉质锦文章终日 (第 33a 页)
   元夕后一日同雪持京少饮云臣斋头

软帘垂孤馆悄灯烬穗还亸才过元宵便有嫩阴做幸值
俊侣嬉春狂朋选夜摒挡得心情较妥 斟红糯醉后多
恐尘寰无计容留我小海传闻种露桃千题与君擪笛宫
墙扫花洞府剪几阕霓裳偷和
   善权寺相传为 祝英台
旧宅寺后一台云其读书
    处也壁间旧有谷令君一词春日与云臣远公
    披藓读之共和其韵
傍东风 (第 2b 页)
之国史千载
之下闻之而有兴起者奚但旌显一时而巳哉然则又非
朱氏之荣乃国家之光也
 词
  次韵潘明之 祝英台 
秋思
上帘钩开砚匣诗兴在风柳磊磈匈怀临镜谩搔首看他
冉冉来鸿匆匆归燕时不再且须倾酒
钓鳌手无柰万里烟 (第 19b 页)
  鹿中诸老闻之,曰:『是可以风世矣!吾里故尚风节,去岁有林贞女未嫁而愿寡,官绅迎之。今复有烈女,宜以其柩徇诸道路,吾侪拜而送之;旌诸其墓,以为世道人心劝』。其家故小户,惧不敢当;问之余,余走韦而行之。里之人焚香结采,十里外文士亦有至者。当是时,衣冠溢于通衢,途之人相与啧啧。有妇人窃语曰:『是何愚也!轻一死于掷耶』!或曰:『是死矣,身后之荣曷贵耶』!或曰:『是非吾等所能及也』!而烈女之柩,迎诸四境矣。
  烈女故温谨者,不读书,习闻节烈歌咏,好世俗 「祝英台
歌」、「商辂母曲」;而一念之诚,遂不惜以一死殉夫。其天资必有过人者。死之夕,颜色如生;其定盟簪珥、从 (第 18 页)
挑尽五更灯,不记临分多少话。」真能委曲言情。
○史达祖词
梅溪词,竹坨词综所选,已不少矣,然其佳句尚 多。祝
英台咏蔷薇云:「见郎和笑拖裙,忽忽欲去,又蓦地、留芳袖。」庆清朝云:「坠絮孳萍。狂鞭孕竹,偷移红紫
,似用 脩代内作,以其思多深僻也。若出孺人,更当流亮,故天分所限。俞氏所纂《春日即 事》一首,旧说是 祝英台
讥梁山伯而作,余少时便闻梨园要人唱此,断非孺人所作。 为附證之,恐伤闺体也。《文纂》作张九,亦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