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總集類
    元故少中大夫江西湖东道肃政廉访使赵
     忠敏侯神道碑铭
    元故御史中丞曹文贞公祠堂碑铭
    故集贤大学士 光禄大夫李文简公
神道碑
     铭
    故河东山西道肃政廉访使赠礼部尚书王
     正肃侯墓志铭 (第 10b 页)
禄有年蕃蕃子孙维古先哲道德可仰里
社尸之来格来享咨尔砀人匪公曷师祠以报德徵此
铭诗
  故集贤大学士 光禄大夫李文简公
神道碑
仁宗皇帝临御之初方内宴宁乃兴文治一时贤能材
艺之士悉置左右皇庆元年秋八月某甲子特命中大
夫常 …… (第 10b 页)
年十月二十四日卒于维扬葬江都县某
乡某原后二十二年其孙希闵请于朝始赠公翰林学
士承旨柱国追封蓟国公谥 文简公
讳衎字仲宾也世
为燕人考府君以儒名兼通天文律历之学世祖皇帝 (第 11b 页)
月祭应停,宜待三年终,乃后禘。(《魏书·礼志》二。延昌四年三月甲子,尚书令任城王澄奏。)

参李琰
之等议宗室助祭

  臣等参 量琰
之等议,虽为始封君子,又《祭统》曰:「有事于太庙,群昭群穆咸在,而不失其伦。」郑注云,昭穆谓同宗父子 ……明王相沿,今古不革者也。(《魏书·礼志》二。熙平二年,江阳王继表言道武曾孙,宜得预祭。王僧奇议不得祭 。李琰
之议得祭。侍中、司空领尚书令、任城王澄,侍中、尚书左仆射元晖奏。)

奏请移禘祀在中旬

  谨
谓太广。臣等愚见,请同僧奇等议。(《魏书·礼志》二。熙平二年,江阳王继表求预祭,王僧奇等议不得预祭, 李琰之
议得预祭,太常少卿元端议。又见《通典》五十一。)

羊祉谥议

  祉志存埋轮,不避强御。及赞戎
刑罚志》。兼廷尉卿元志上言,狱成不许家人陈诉。大理正崔纂等以为宜许陈诉。尚书李韶奏。诏从之。) 李琰之

   琰之
字景珍,小字默蠡,韶从弟。孝文时,举秀才,不就,后为彭城王协行台参军,入兼著作郎。熙平初,为国子博士 ……,肃承禘礿,则情差通。不宜复各为例,令事事舛驳。(《魏书·礼志》二。江阳王继表言,道武曾孙宜得预祭。 李琰之
议。又见《通典》五十一。)

李神俊

  神俊名挺,以字行,小名提,冲兄子。释褐奉朝请,转司徒
不得位。年堇二十四。又不幸短命而死。呜呼。天之所以报施者。何其薄也。永甫世为南原人。名行俭。以郡守讳 琰之
子。出为忠贞公集适孙煜后。内行修洁。居父忧。虽值大冬。在垩庐。膝着于藁。不入室处。事其兄判官行俨。如 (第 419H 页)
  祭惕若斋文(小祥时)
   祭李景颜(宪愚)
   祭李圣哉文
   祭族叔(㷞)
   祭 李景珍(宪儒)

   祭张士悦文
   祭澹翁文
   祭李向之文
   祭族叔上舍(熀)
   祭朴士行(文
失公而踽踽者。公之魂其将彷徨顾恋而不忍去也耶。千古之诀。只有今夜。一杯痛哭。公或来格。呜呼哀哉。
李景珍(宪儒)

呜呼。七十大耋。寿非不足。三典郡邑。禄岂云薄。有子如兰。有孙如玉。福人云亡。曷为而哭。嗟公厚德。 …… (第 500H 页)
。只恁么死了底无限者。正为公辈道也。是岂非不能于人者乎。公虽不得试于世。能与远近亲厚者。如柳里惕翁, 李景珍
兄弟,李圣哉兄弟,朴士源,权襄仲,张士悦及鄙人十馀人。追随于江湖之间。约会于云水之乡。清谈细酌。随意 (第 503H 页)
云报效。仍感而识之。
游俗离山录
俗离山在湖岭界。奇秀有名。余旧有一游之愿。而远莫遂也。丙申冬。乡友 李景珍。
自龙宫县宰移守沃川。沃川在俗离西南。才一日程。余简寄 (第 207L 页)
景珍
曰。道不远人人远道。山非离俗俗离山。寄语俗离山下吏。可能时到俗离山。庚子十月。决意西游。与族叔上舍公 …… (第 207L 页)
候其大人温阳丈。温阳丈父友也。在摄有年。不运脚部。而见余至。即引悬巾起坐。余遂纳拜。款叙积阻之情。与 景珍,
景颜入琴啸堂打话。至夜分与景颜同宿。留二日。将入山。李丈及 (第 208L 页)
景珍
皆曰。累日跋涉。岂可即归。决以初二日发去。是月小尽晦日。夜有酒肴。有瞽者吹洞箫。使妓数辈倚箫耦唱。夜 …… (第 208L 页)
绝曰。千里山行叶正飞。故人杯酒慰东归。白头豪兴依然在。去后湖城有是非。十一月初一日雨。明将离发。夜与 景珍
同宿去思堂。又有一绝曰。雨馀山色露真天。料理明朝走马鞭。东阁晨窗聊话别。三分尘客七分仙。初二日蓐食。 (第 208L 页)
告辞于温阳丈。 景珍
绊籴政。景颜适病寒。一未同行。 (第 208L 页)
景珍
命一官奴。赍秋露膰脯茗枣之属随行。为山间济胜之具。将发。 (第 208L 页)
景珍
戏谓曰。妆出一青娥前导否。余曰。辞。恐损仙游分数。若尔则又是四分尘客六分仙也。遂与 …… (第 208L 页)

景珍
兄弟及宋敏修作别。 (第 209H 页)
景珍
少子及吴生拜别于楹外。 (第 209H 页)
景珍
所狎两妹。告辞于门外。即上马东出十里许。即挟江崖行数十里。江水莹澈。底皆白砾。自秋风以西。全罗界谷水 …… (第 209H 页)
之句。今入绝境。可谓十分仙游。非有十分仙缘。难到十分仙境。 景珍
之携新恩曾一来者。梦也非真也。渠若不远仙。宁不蹑仙游作后尘耶。 (第 211H 页)
景珍
以余知书法。请入山题石。余素不欲以林莽间区区石画为不朽计。所过石面禅楣。一不涴墨。此行过去后。漠然无 (第 211H 页)
   祭许景著文
   祭孙澹山汝卿文
   祭崔漆浒子顺文
   祭安殷声文
   祭四从孙(在宪)
   祭 李景珍(炳彪)

   祭朴星叟文
   祭曹舜钦文
   祭李舜与文
   祭李赞卿文
   祭安氏姊文
  
乍来之恨。呜呼哀哉。
李景珍(炳彪)

昔子之冠。我忝宾席。那料今日。遽作唁客。字子有辞。诵子长格。诔子哽塞。徒自伤惜。子家福完。曾无罅 …… (第 363H 页)
尊门。人皆啧啧。贤而短折。子独何厄。老人在堂。无辞慰释。白眉笃友。半身悲剧。满室幼稚。呱呱攀擗。嗟嗟 景珍。
舍此奚适。念子谨默。辞无可择。又其精详。理辄究赜。孝弟之行。自是家脉。节文之应。亦守绳尺。期子有成。 (第 363H 页)
勉以真积。谁其猜之。挤纳窀穸。余苦贞疾。久废巾舄。遣子替奠。略说畴昔。呜呼 景珍。
歆此薄醳。
祭朴星叟文
呜呼。公寻贱栖。所商确皆师事。由前则刊不可不续也。由后则真有所妥期也。迨余访 (第 363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