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赵有善” 相关资源

別集類
   与洪而中(义谟)
   答洪而中
   答李士兼(命杰)
   答李士明(彦灿)
   答李允元(执)
   答 赵子淳(有善)
   答赵子淳
   答赵子淳
   答赵子淳
   答赵子淳
   与金士达(相进)
   答金   答洪而中
   答李士兼(命杰)
   答李士明(彦灿)
   答李允元(执)
   答赵子淳 (有善)
   答 赵子淳
   答 赵子淳
   答 赵子淳
   答 赵子淳
   与金士达(相进)
   答金士达
   答金士达小学问目
   答金士达
近斋集卷之十三
 书
赵子淳(有善)
 孟子曰。持其志无暴其气。又曰。善养吾浩然之气。上下气字。所指同耶。无暴与善养集注及小注诸说。似有 (第 231H 页)
答赵子淳 (有善)
 孟子曰。持其志无暴其气。又曰。善养吾浩然之气。上下气字。所指同耶。无暴与善养集注及小注诸说。似有 …… (第 231H 页)
 取礼之轻者与食之重者而比之。奚啻食重。礼之

轻于食者。果指何等礼耶。
礼之轻于食者。固难指的言之。而如黔敖之食其谢也。可食之类是欤。
赵子淳
杨,墨皆生于东周时。而杨则不知何国人。学于老子矣。墨则宋人。守宋城而与楚人公输般战者也。 (第 231L 页)
赵子淳
 丧服疏。髽有二种。一是未成服之髽。一是成服后露紒之髽。今考两注。其论髽者同曰露紒。曰用麻。而何以分 …… (第 231L 页)
 有人遭出继子妇之丧者。兄谓当服大功。果尔否。古礼适妇大功庶妇小功。唐礼各升一等。后世遵

而行之。出继子降为大功。则其妻宜降为小功。而盛论如此。未知何据。
出继子妇服。鄙说谁传之耶。此则未记其与人论此也。子妇服。后世升之。庶妇为大功。故兄弟子之妇。亦服大功矣。盖子虽出继。本生父之视之也如兄弟之子也。故服以不杖期。此见于备要五服图下。既服出继子以不杖期。则当服出继子之妇以大功如兄弟子之妇矣。来谕所云出继子降为大功云者。岂引古礼而言欤。古礼今则似难用之矣。
赵子淳
 
丧服斩衰章妻为夫条。记曰妇人不为夫而杖者。姑在为夫杖。疏曰。妇人在夫家。惟为主乃杖。故为夫与长子 (第 232H 页)
。虽不为主亦杖。若除非为主则不为杖。妇人于夫与长子外。为主而杖者。何丧也。舅姑服。是不杖期。而为主而杖之文。不见于传记。主丧者不杖则子一人杖。是在室女。非在夫家者。此果何所指耶。
仪礼妇人杖一款。古礼舅姑服是不杖期。则妇人于夫与长子之外。无当杖之丧矣。岂有在夫家为主而杖者乎。疏说甚可疑。姑阙之何妨。

赵子淳
所谕气质之说。此系精微难言处。如愚浅见。何以剖析仰对乎。然窃尝谓气质二字分而言之。则气是血气质是资质 …… (第 232L 页)
防其未然而姑为是论也。流于欲以后。已成人欲。何必复谓之人心也。栗翁说人心 有善
有恶。亦并末流而言耳。非谓人心是恶。恐当活看。或说前既言人心亦道心。而又欲以人心作有恶看。则似相矛盾 (第 234L 页)
   请臣僚接见时 王世子侍坐上殿启
   论近日爵赏太滥上殿启
   请李行祥,宋煓,成德朋。特加褒 赠启。
   请故郡守 赵有善
兄弟并命 赠职启
   论蔘包启
   论四宫免税法外加结。宜裁减上殿启。
   王世子听政朝参日。
请故郡守 赵有善
兄弟并命 赠职启
年前。松京儒生。疏陈故郡守 (第 582L 页)
赵有善,
故参奉赵有宪兄弟笃学力行之实。仰请褒 赠。而领敦宁金祖淳。又于今番关西归路。采其实状。以果如儒疏所云 (第 582L 页)
。合有褒美之典为奏矣。 有善
受业于故儒贤金元行之门。传习师训。固穷安贫。操行修洁。居敬穷理。工夫刻苦。虽其求道自晦。而卫正斥邪之 (第 582L 页)
功。远近归向。粤在先朝。屡加褒奖。尝教以已知其所守。莅邑多有惠政。则又许以循良之治。盖 有善
学行。不可但以一乡之善士论者也。其弟有宪。真所谓难兄难弟。躬耕读书。孝笃于家。信著于乡。元行尝称其质 (第 582L 页)
行无比。多士之请褒。领敦之归奏。益验公议之翕然。臣谓 赵有善
特赠承宣。有宪 赠以参议之职。以示朝家褒劝之政宜矣。
论蔘包启
昔在 先朝丁巳。轸念象译凋残之弊。设 (第 582L 页)
   答洪大容
   答洪大容
   答洪大容
   答洪乐显
   答洪乐显
   答洪乐显
   答 赵有善
   答 赵有善
   答 赵有善
   赵有善
   答 赵有善
   答 赵有善
   答 赵有善
   答 赵有善
   答 赵有善
有宪
   答 赵有善
有宪
   答 赵有善
   答 赵有善
   答李奎纬
   答李奎纬
   答李奎纬
   答李奎纬
   答李奎纬
   答李奎纬
  
古义矣。若墨笠墨带。乃所谓黪色。而家礼祥祭之服也。今不当复用此制耳。禫后书式。当一如常时无疑矣。
赵有善
所谕明德之义。旨意明白。未易说出如此。但德字之为性与否。固未敢知。而所谓虚灵不昧。亦将以性言之欤。以 …… (第 205L 页)
日而涣然矣。如何如何。明明德。兼包新民之义。来说甚当。但图子不无小疑。已与令季论之。后当有闻也。
赵有善
所教礼疑既代父以祭。则是以父祭子。非以弟祭兄也。所谓读祝无拜者。似是矣。未知尊意如何。
(第 206H 页)
赵有善
 克己复礼之义。或谓是专就动上说。如下文四勿之答可见。或谓朱子尝曰发时固用克。未发时也。 …… (第 206H 页)
后。可见未发之时。还有己私耶。未发既不可言己私。则这地头着不得此克字矣。愚见如此。幸更斤教之也。
赵有善
来谕足见近来进学之力。不惟见处愈觉精明。向里鞭策之意。尤令人钦叹。苟加之不息之功。其进何可 …… (第 206L 页)
佳。向来所告。大抵此意。而未蒙颔可。则此亦难保犁然。而前辈论说。不比区区之钝滞。或似有省悟处否。
赵有善
所谕诚正之分无他。意未诚时。善恶尚且未分。此心方被他私欲累了。更说甚正心。只得用大壮之力于为善去恶。 …… (第 207H 页)
随其所遇事物。以身体之。究极其理之意。此正程子所谓无泛滥不切之患者也。致字向里之说。或是如此否。
赵有善
 以齐七政。谓在玑衡者耶。谓在天者耶。小注以君 …… (第 207H 页)
 惟帝其难之。继曰何忧何迁云者。槩言知人安民之难。非以忧兜迁苗等为帝尧事也。未知如何。

何忧何迁。来说恐是。
钦四邻。新安陈氏说。果似好。
赵有善
允蠢。是追据其始而言。其意若曰使彼诚蠢动。则害及鳏寡。故吾不敢不为此云尔。然字果可疑。但传者之意似以 (第 208H 页)
为鳏寡虽可哀。然吾之所以不得不攻。实以天之所役故耳。如是看。亦可通否。
便辟。如论语注解之自好。岂以巧言令色。说得威仪一边意思已多。故传之为说如是耶。
赵有善
所论德崇业广一句。甲乙分属。恐皆未然。愚意每欲以此分属于穷理修身两边。盖此语本出系辞之文。而本义以为 …… (第 208H 页)
。说弟子之所以学处。亦不干于师之所以教。而所教者非所学。所学者非所教矣。岂不误哉。幸更详之如何。
赵有善
有宪
此逢新。秪增百感。外间纷纷。尤不欲开口。似闻或者之论。颇以为此汉亦须上章论救。或请同谴。所带职 …… (第 208L 页)
作商量。自以为可幸不悖。而义理无穷。亦未知果当如是否也。可细入究思而教之。此意亦勿以露人。幸甚。
赵有善
有宪
所谕昏弱之病。可见反省之切。而所引朱子说。又得能治之药。此外更有何术可以相助。但既见得是底道理 …… (第 208L 页)
。方可以真见为学之实耳。千万努力。此病中间似有些子变动。而七八日来。还复有添。殆天之将废。奈何。
赵有善
讲会承渐有成绪。官家之又能供馈。可谓美事。殊喜闻也。司讲位次。观势从便。亦何妨也。巾笠之说。栗翁隐屏 …… (第 209H 页)
巾有何难事。而纷纷多议如是耶。还一笑耳。
赵有善
语类看至几编。可入遗事者。固多载于朱子编中及训门人之类。而散见于他处者。似亦时有之。须精细勘过。俾免 (第 209L 页)
鲜慕也。有不学。学必肫肫内修。质浮于文。视三南诸儒。有过而无不及。此在位佐政化者所宜察也。盖余于近故 萝山赵公有善
兄弟徵之云。 (第 479L 页)
萝山
之门多秀士。赵公独称绥仲进学甚力。乐善畏义。绥仲金公履福字也。其先出安城。上祖㻻丽朝左仆射。世家崧阳 (第 479L 页)
   上颍西任丈(丁亥十月十二日)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八
 书
   上对石李丈(宰镇○丁丑二月二十八日)
   上对石李丈(丁丑七月三日)
   与 萝山赵公(有善○癸亥四月)
   上著庵俞丈(汉隽○戊辰七月二日)
   上畴岩李丈(义秉○甲子六月)
   上畴岩李丈(戊辰 书
   上对石李丈(宰镇○丁丑二月二十八日)
   上对石李丈(丁丑七月三日)
   与萝山赵公 (有善
○癸亥四月)
   上著庵俞丈(汉隽○戊辰七月二日)
   上畴岩李丈(义秉○甲子六月)
   上畴 ……  佥中枢黄公墓志铭(并序)
梅山先生文集卷之四十二
 墓志铭
   云湖任公墓志铭(并序)
   萝山赵公
墓志铭(并序)
   刚斋先生墓志铭(并序)
   庆州府尹朴公墓志铭(并序○辛亥)
   文山李公
。乃可以见天心也。昔贤以神宗之失明道。岳飞之遇秦桧。谓化儿善幻弄处。斯言觑得肯綮。不识盛见云何。
萝山赵公(有善○癸亥四月)

(第 197L 页)
见天心也。昔贤以神宗之失明道。岳飞之遇秦桧。谓化儿善幻弄处。斯言觑得肯綮。不识盛见云何。
与萝山赵公 (有善
○癸亥四月) …… (第 197L 页)
是是求。由是而之焉。其于上达也何有。区区之所耸闻也。人物性。所争不过理与性同异之分而已。至若所谓心体 有善
恶。而直认心谓气质者。令人听莹。莫适所从也。心体苟有浊驳之杂糅。则何以为一身主宰。何以为虚灵知觉。何 …… (第 198H 页)
又何为于大学或问曰人之一心。湛然虚明。如鉴之空如衡之平。以为一身之主者。固其真体之本然乎。发于思虑则 有善
有不善。以气质用事也。以故朱子曰既发不可谓之非心。但有不善则非心之本体。其所以发明程子心本善之论。殆 (第 198H 页)
孔固且安。渊邱虽易。幽宅永完。我缀铭辞。昭揭玄关。
芝山赵公墓碣铭(并序)
金文敬先生讲道渼湖之上。 萝山赵公。
与其弟讳有宪首先服事。与闻性道之要。世称渼门双璧。于乎休哉。公字季式。学者称芝山先生。鼻祖百济功臣稷 …… (第 239L 页)
。祖讳昌愈佥枢。考讳圣跻。俱称长德。妣庆州全氏。其考尚斗也。以 元陵丙辰十一月二十一日。举公于西京之 萝山
第。生禀聪慧。稍长刻意劬书。默契言外之旨。被先进奇奖。十四上书文庵李公宜哲。问事亲之方。未弱冠尽通经 …… (第 239L 页)
曰赵某之笃实可爱。公从游日久。所得不赀。退与 萝山公
联棣和篪。磨砻上下。及读朱子书。至亲年日高。生事益寥落之语。因呜咽太息。戊子就西郊。躬执农务。竭力于 …… (第 240H 页)
带。定省以礼。生事葬祭。情文罔缺。及丧师服期年之制。丧馀必往参。虽潦水涨溢不废也。事 萝山公
如父。爱敬备至。切磋相成。为兄弟间知己。学徒坌集。讲授不倦。閒居瞑目端坐。以验未发时气像。时或游泳泉 …… (第 240L 页)
道之一脉。其功亦伟。则利泽之及于一时者。未知其孰为多少也。己卯府儒陈章请褒。 特赠户曹参议。己酉跻享 萝山
祠。于乎。为善者可无怠矣。配密阳朴氏昌宗女。生先公四年。歾先公二十年。墓同圹。在芝山先兆左麓枕酉之原 (第 241H 页)
。男胄温有至行。孙男德休,志休,谦休。德休取再从弟教官第四子熙禄为后。不佞猥述 萝山公
隧铭。而尸居视荫。笔与心朽。不足以阐扬德懿。然公之为学。专用心于内。故铢累寸积。德盛行尊。无愧为渼门 (第 241H 页)
之高弟也。 萝山公
孙鼎休以不佞慕悦公有素。谒丽牲之文。已积岁年。义不可以终辞。遂力疾而为之铭曰。
崧高松岳。钟毓精神。 (第 241H 页)
思奥识。牖我群蒙。嵂嵂苍冈。侐侐幽宫。刻我铭章。昭示无穷。渊邱虽易。不泐令名。百世知有。云湖先生。 萝山赵公
墓志铭(并序)
金文敬先生讲道渼湖之上。四方及门之士。于斯为盛。贤愚随材。皆获其益。而有若 (第 349L 页)
萝山赵公。
其出类而杰然者乎。公讳 (第 349L 页)
有善
字子淳。学者称萝山先生。始祖成。佐百济温祚王。树大勋封稷山伯。子孙遂籍焉。厥后圭组相袭。入 本朝有钟 …… (第 349L 页)
道弥力。遍交并世先觉。讲辨名理。既又与同志开塾。居业于 萝山
顶上。立学规为一方倡焉。金先生历临是斋。设讲会。命扁以观善。手书以赠焉。公遂委身师事之。与闻性道。所 (第 350H 页)
力发之者。尝师事 赵萝山有善。
而与金牧庵尚钦,金止庵天复,韩是忧履源友。皆同州之名宿也。性至孝。佐郎公病痹。左右扶养者九年。不懈益 (第 271H 页)
遗憾也耶。本朝五百年间。名儒之褒。前后相望。而姑就本府言之。花潭徐公。既已蒙右相之赠文康之谥矣。近则 萝山赵公。
又蒙冢宰之赠。而庙堂议谥。且在朝夕。夫先生之于二公。道学浅深。姑未可遽定。而其为有功斯文。在必崇报则 …… (第 231L 页)
然则所谓旁援已例者。盖亦苟且之论也。然今亦不患无已例。盖徐花潭之事。远在三百年前。借曰今非其时矣。若 赵萝山
则其事在昨日。而其人一体而已。夫何昨之例。而今之难慎哉。此台下之可再听者四也。凡生等之所言。其目有如 (第 232L 页)
为当世儒林所争。贻书问之。先生答书以为离气而言则人物性同。兼气而言则人物性有多寡偏全。当是时。州前辈 萝山赵公有善
年近八十。主一邑之讲会。先生义不敢偃蹇。同止庵诸人往事之。然赵公以先生造诣之高明。不以弟子待之。临讲 (第 363H 页)
。晋山人。
俞宪柱。字擎汝。杞溪人。进士。
姜栳。字寿而。晋山人。别检。
张履学。字圣知。求礼人。 赵有善。
字子纯。稷山人。郡守。
黄仁约。字景曾。昌原人。 (第 702L 页)
   祭四乐堂林公(宗干)
   祭李季渐(羽梠)
   哭亡子东教文
   哭亡子妇金孺人文
   祭 萝山赵先生

   祭伯姊孺人金氏妇文
   哭亡弟景一文
   哭从弟光斗文
   祭族从弟冕之文
菑墅集卷
为汝增怛而不能自已者也。
萝山赵先生

岁己巳月日。门生清州韩敬仪。谨将鸡果之具。再拜哭奠于近故 (第 54H 页)
萝山赵先生
之灵筵曰。呜呼先生。湍西夫子。海东醇儒。工深切磋。学辨紫朱。洛闽心法。渼湖渊源。万户故都。一抹 (第 54H 页)
萝山。
士林瞻仰。师道攸存。缅余负笈。年在弱冠。笃敬二字。顶门一针。虽未践行。尚镌肺心。疾病所縻。趍侍少日。 (第 54H 页)
与公居同乡。稔闻其实行之纯笃。每欲一造庐而礼之。人事居然。直木先颠。九原难作。只自悼叹。公之弟景殷袖 萝山赵先生
所著志文及遗事。踵门而属余状其行甚勤。义不可辞。玆忘僭率。叙次如右。兼付平昔艳赏之意。以俟立言君子采 (第 76H 页)
  

行状[马之温]
公姓韩氏讳敬仪。初讳光祐。字伯慄号菑墅。清州人也。韩氏显自高丽太尉讳兰。至丽末讳修文敬公。道学文章。炳耀一世。入我 朝讳尚敬领议政文简公。讳继禧左赞成文靖公。文靖三世处士讳汝鲁。以静庵门人。值己卯祸遁于积城山中。传二世讳守鍊参奉不仕。与闵杏村为道义交。又传四世讳仲逸有隐德。是公五世祖也。赠掌乐院正。曾祖讳世琦号草堂。 萝山赵公有善
为志其墓。祖讳昌周武科副司果。司果公长房学生公讳震愈。娶河阴李氏讳蓍泰女。早殁无嗣。次房通德公讳震哲 …… (第 115H 页)
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为立心之基本。鸡鸣而起。夜分而寝。静存动察。循循进修。日究其所未至。出入于 萝山
之门。正其趣向。质其所得。赵公多印可。不以师自居也。间以亲命黾勉赴举。四度发解。永感后不复举。其事亲 (第 115L 页)
己酉。公之旁裔坡州人成德修。上言请赎还。而朝议以无后孙难之。事遂寝。越三年辛亥六月十一日。本署奉事臣 赵有善。
以轮对入侍。以署廨乃忠臣故宅。宜有表显之道仰奏。 上谕若曰金忠贞第。依魏郑公旧宅赎还故事。 先朝特命 (第 475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