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食于颜子先甘饵于玄蛇惟纷吾之孤介
骤萍流而蓬徙既守遇(疑作/愚)以用直每受讪而招毁屡
空范丹之甑时卧 李恂
之被未齐物于庄生庶同尘于
老氏
   隙尘赋(以不依光末难/见微质为韵)   蒋 防
惟隙有辉惟尘是 (第 5b 页)
   巨川(失姓/)
   从心(失姓/)
   杭(失姓/)
   卢藻
   卢幼平
   陆羽
    李恂
   
郑述诚 (第 148a 页)
景韬霞
疑窃食于颜子先甘饵于玄蛇惟纷吾之孤介骤萍流
而蓬徙既守愚以周直每受讪而招毁屡空范丹之甑
时卧 李恂
之被未齐物于庄生庶同尘于老氏
  珠尘赋(以轻细若尘风/来遂起为韵)    (唐/)王 棨
丹海之滨 (第 38a 页)
马头一见晋书一见北齐书腭千秋明萧何功高立封
侯公孙戎明樊哙不反立封二千户一见萧何传一见
王莽传兖州 刺史李恂
郡园小麦胡麻悉付从事扬州
刺史费遂郡园小麦胡蒜悉付从事一见东观汉记一
见谢承后汉书孙权得诸葛恪而以老 (第 23a 页)
县界又 西凉李恂
弃燉煌奔北山复入燉煌北凉沮渠
蒙逊以水灌城恂欲决堤而战败明罕慎北讨土鲁番
阿力师次卜隆吉河退还一统志 (第 11a 页)
四日享年六十有六公为人
正直而心地平易遇事敢为人不敢以私干之尤笃于
友义同门蹇于仕途者必极力助之故人 李恂
为太常赞 (第 8b 页)
   巡视两关河南道监察御史傅永淳
敕曰朕思守禦之道在明虚实实者简诘戎兵澄涤将
吏虚则以气取之耳制使御史察视岩关取诸其权重
职雄得以抨弹一切然朕谓不如取诸其人之彊直为
可恃也强直则其志不回其志不回则其气蜂涌而出
志气之以致功譬磁之致铁也尔具官某自其为令已
章健声洎入中台弥徵严节鲠固自遂谠谔屡闻朕时
一见其人识其风论心知斯士国之宝臣夫惟负气无

惧之夫可以当艰任大由是命尔握斧当关今士马刍
粮徵发旁午而边臣闇懦不知所持韎韦之才萃于饕
黩投超之气没于哗呼法令不张务为蒙惑微尔晶照
四出铁柱不挠亦曷使朕拊髀勿忧当食无叹乎是用
授尔阶仍文林郎昔 李恂
之按幽州贾忠之使辽左并
以御史持节极命威能钩致边情赞裨庙画尔尚务追
昔轨致其成功诗不云乎悉率左右以燕 (第 16b 页)
凡夫
禀气靡不蒙慈独有文人善于失职(见园/次序)馀姚书佐(见/竹)
(逸/序)不无拾橡之时(东观汉记 李恂
饷遗无所受/居新安关下拾橡实为食)丹阳布
(下/注)或类翳桑之客(见寿/季序)而崧薄劣猥荷帡幪(杜 (第 1b 页)
去此不暇其尚能挹水木之清华写云峦之奇变与松
涛瀑雨相响答于苍厓翠壁之间也耶况乎黄公之紫
芝赤松之翠柏 李恂
之橡栗周颙之晚菘庾杲之瀹韭
子美之黄独天随生之杞菊又可以充咀嚼而助斋厨
者耶吾知无殊之必不以彼易此也 (第 5a 页)
    (护涕泣奉命孝闵/践阼拜大冢宰)
国有三庆民有四安所谓通和是由邻睦况周陈款好
一纪于兹怀抱相期百世方远灌瓜之美久敕边吏(贾/谊)

(新书梁大夫宋就为边县令与楚邻界两亭皆种瓜楚/亭瓜恶就令人窃为楚亭灌瓜楚王悦梁之阴让也谢)
(以重/币)拾橡之尤想应无忽(东观汉记 李恂
饷遗无所受/居新安关下拾橡实为食)
梁氏以渐水东为安湘小郡宜立巴州(隋书荆州巴陵/郡注梁置巴州)
(第 24b 页)
爰写山河存于绘事宪宗悦而加叹尝置座隅得 李恂
之图书乃知聚落观千秋之画地尽见山川加朝议大
夫内侍省内常侍复归旧镇报忠劳也上以公器能可
以居重任机权 (第 5b 页)
于颜子。先甘饵于元蛇。惟纷
吾之孤介。骤萍流而蓬徙。既守愚以周直。每受讪而招毁。
屡空范丹之甑。时卧 李恂
之被。未齐物于庄生。庶同尘于
老氏。

** 玉牒真记 (第 13a 页)
或歌。同扬言曰。公之镇也。化盈弊坏。事谋先达。止盗
贼。张敞之牧冀州。举闭纵。贾逵之牧豫州。劝种殖。 李恂

牧[兖]州。弃托书。赵炎之牧青州。躬节俭。胡质之牧荆州。问
疾苦。郭细侯之牧并州。雨随车。百里嵩 (第 03b 页)
。士怀挟纩之恩。人感投醪之醉。壶
浆塞路。幼艾争先。爰写山河。存于绘事。宪宗悦而嘉叹。尝
置坐隅。得 李恂
之图书。乃知聚落。观千秋之画地。尽见山
川。加朝议大夫内侍省内常侍。复归旧镇。报忠劳也。上以
公器能 (第 04a 页)
指挥可以贫富生死天下而士于此时终不肯俛意
屈节少有承顺而程奏显言条疏其罪者何多也若乐
恢何敞丁鸿袁安 李恂
伯鱼之伦固尝诋摧于窦(并各/见本)
(传/)而张纲杜乔黄琼延笃周协陈龟之朋固尝沮抑于 (第 13b 页)
  录笺
黄山谷曰新鬼烦冤旧鬼哭夏父勿忌云吾见新鬼大
故鬼小
禾头生耳黍穗黑齐民要术秋雨甲子禾头生耳

春光澹沲度千门富嘉谟明冰为春冰澹沲度千门明
冰时出御至尊
始出枝撑幽慈恩塔下数级皆枝撑洞黑出上级乃明
业白出石壁宝积经若纯黑业得纯黑报纯白业得纯
白报
山鬼独一脚山魈出江州独足鬼
射人先射马乐伯左射马而右射人无不能进
是身如浮云维摩经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

向子识损益向子平读易至损益叹曰吾巳知富不如
贫贵不如贱也
徒旅惨不悦一本云徒怀松柏悦
岁拾橡栗随狙公后汉 李恂
居新安关下拾橡栗以自

我生托子以为命嵩记半山多杏自中国丧乱百姓资
此为命
不唾青城地古乐府去妇情 (第 2a 页)
 

秃发乌孤。 秃发利鹿孤。 秃发傉檀。
  北凉
 段业。 沮渠蒙逊。 沮渠牧犍。(晋书作茂虔。)
  西凉
 李皓。 李歆。  李恂。
  北燕
 高云。 冯跋。 冯弘。
  夏
 赫连勃勃。 赫连昌。 赫连定。
  宋
 
武帝姓刘 (第 301L 页)
 晋穆帝, 后秦姚泓, 凉张茂, 北凉沮渠牧犍, 闽王鏻, 日本后圆融院。
  永建二。 汉顺帝,  西凉李恂。
  永嘉三。 汉冲帝, 晋怀帝, 南诏段正严。
  永安五。 吴景帝, 晋惠帝, 元魏敬宗, 北凉 (第 323H 页)
 【修】西凉李皓。(陇西人。好文学。仕北凉为燉煌太守。晋安帝庚子。自称凉公。是为西凉。辛丑。入贡于后晋。乙巳。称藩于晋。同年改元建初。徙都酒泉。丁巳卒。 追谥武昭王。)
 李歆。(皓子。晋安帝丁巳。嗣位戊午。晋拜镇西大将军。封酒泉公。宋武帝庚申。为北凉所杀。)
  李恂。(歆之弟。宋武帝庚申立。改元永建。辛酉。为北凉所杀。)
(都金陵○南朝) (第 406H 页)
工朴石乙屎等五名,格军刘页福等四十六名,炮手金义杰等九名坐焉。合七十四人。第三船。余所驾。坐堂上译官 李恂,
译官张后巡,崔俊男。军官金健邦,郑昌云。别破阵洪春荣司宪府书吏林春茂北京奴一名 (第 446H 页)
李恂
奴一名,梢工康禾里,奴之叱非,康汝奉,(俱安州人)宋成实,(旌义人)姜同福(凤山人)等五名。格军龙山 …… (第 446H 页)
亦改服。行礼而退。上通事禹启贤以罪除。申应瀜代之。
二十七日丙辰。到车牛岛。朝。 李恂,
申应瀜依督府分付。进于衙门。留第六船。使之驾来。巳时发船。风浪涌起。数数扯篷。而行未及牛岛前洋。二船 …… (第 448L 页)
牛岛。朝。使船相去稍远。令军官金健邦大书纸幅曰。风伯为从者忧。遥拜问安。张于船上。正副船皆报之。午。 李恂
等偕唐水手夏忠等三人来现。恂说称昨日督府点阅军兵艰得通名。都督付私书四封。乃传达袁,谭,田,鲁四爷者 (第 448L 页)
也。又差假衔都司骆惟信伴送一行曰。你用心护送。一路切勿生事。仍语 李恂
曰。辽人性不温克。择送南人。汝须知之。适见六船吊送赛神猪头。有游截港而往者。挐二海豚。生致篷上。乃安 …… (第 448L 页)
  [六月]
六月初一日庚申。夜值飓风于石城岛。早朝发船。水浅舟胶。遂用篙转。因水势而行。辰时。举帆出洋。风浪渐盛。舟行不安。望见唐官乘唬船布帆而来者。 李恂
呼曰。骆爷么。答曰是。适正使船相值。火发厨房。举船苍皇。俄而沃灭。巳时。风浪极盛。舟甚掀荡。敧而复正 (第 449L 页)
。才正复敧。副船为甚。午时。泊于石城岛。岛西五百里许有黑岛,黄骨岛。为假獭所据。东有大小青,五家,五亭,西獐子,白沙,大小长山等岛。

岛中有石城遗址。故名焉。周回二十里。宽平可居。居人盛集。以观我行。骆船过前。令 李恂
呼语曰。大人为我们辛苦沧海。不胜感愧。敢问安。都司出船窗。唱喏致谢。夜二更。船人皆入篷底困睡。独军官 …… (第 450H 页)
矣。一船最末乃至。骆都司坐四船。见余遥揖。闻所坐船撞破于长山岛。留人修葺。率十家丁寓四船而来。都司语 李恂。
传语于余曰。如此风日。决不可使船。无恙幸矣。且言到此地方。竖旗放炮为不可。幸知之。今夜必有风雨。须避 (第 451L 页)
于善处。此非小事。故奉闻尔。遂移棹近岸。唐人列立结阵。若待变者。令 李恂
持拜帖告于参将曰。陪臣为风涛所驱。来泊于贵地方。如入父母之 …… (第 451L 页)
千总备历江边镇堡。且谙我国事情。仍言禹总兵持两端。郑遵专意向奴。朴布政与遵罪不同而并被斫杀。何耶。令 李恂
罪状烨。千总唯唯而退。
初七日丙寅。到三山岛。朝。载阳载阴。有南风之候。两使送太德立。申应瀜邀余登六 …… (第 452L 页)
上小垣门。寻观音院。院在绝壁。俯瞰海壑。视之眩悸。还从垣门入。登水城门上小楼。观渔者罾鱼。兴尽而返。 李恂
言杏花村景致可赏。或云杏花已非时节。无可观。不如其已。禹启贤力赞之。正使遂命驾出南门外十里许。树木荟 (第 458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