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蔡之洪” 相关资源

別集類
公在吉州任所。公恋慕日甚。泣请往觐。郑夫人不得已许之。行过箕城。赋麦秀诗。翌年以统制使公命就学于凤岩 蔡先生之洪。
文艺骤成。丁未登司马。华闻益著。庚戌执贽于寒泉李先生縡之门。甚被奖许。辛亥丁统制使公忧。哀毁踰制。尝 (第 31H 页)
。自在童丱。已能尽其承奉之道。安夫人甚安之曰。汝真孝子也。及长从事举业。而亦克有志于学问。早游三患斋 蔡先生之洪
之门。仍卜邻于凤溪之上。昕夕讲学。慥慥不厌。甚被师门奖许。后搬眷上京。蔡先生以诗赠别曰邻居观善四年今 (第 157L 页)
   崇祯皇帝御笔所刻石龛
   坐泣弓岩
   次文谷焕章庵韵[尹凤五]
   华阳 御笔宣额时。次李水原(乔岳)韵。 蔡之洪
   又次丈岩郑公(浩)
   谨次金水原(镇玉)华阳九曲画出时韵
   华阳示同志士友
   ……   华阳书院二十咏。依感兴诗韵。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三十二
 尊攘类○华阳洞志○诗文下○文
   岩栖斋记[权尚夏]
   华阳岩栖斋重建上梁文 蔡之洪
   答华阳院儒
   答华阳院儒
   答华阳院儒
   答华阳院儒
   万东祠是非辨[成晚
  

华阳洞志引用书目
列圣御制
正宗大王御制
宋子大全宋时烈
老峰集闵鼎重
文谷集金寿恒
晚洲集洪锡箕
寒水斋集权尚夏
农岩集金昌协
三渊集金昌翕
丈岩集郑浩
芝村集李喜朝
直斋集李箕洪
凤岩集 蔡之洪
睡村集李畬
竹泉集金镇圭
圃庵集尹凤朝
陶庵集李縡
巍岩集李柬
屏溪集尹凤九 …… (第 420H 页)
  门人权尚夏题其背曰。先生尝于 孝庙讳日。晓起痛哭于岩上。仍吟一绝。后人号其岩曰泣弓。盖取荆湖故事也。岁丁酉。方伯尹公宪柱谒庙讫。大书泣弓岩三字。刻石以示后。尚夏谨书先生绝句。仍略记之。
   蔡之洪
华阳洞异迹说。人固灵于物。物亦有灵于人者。天所赋予之理。初岂礼于物而啬于人哉。人为欲所蔽。往往失其天 (第 447L 页)
赫必临斯。杜鹃啼时冤恨知。下有祠庙春暮月。旧黎心香荐毛血。
华阳 御笔宣额时。次李水原(乔岳)韵。 蔡之洪
仙官来自五云深。礼享先师表景钦。四字宸题鸾凤翥。十行纶綍日星临。百年公案从今断。一世洪流不复淫。 (第 484H 页)
今不可见。老僧尝取种于庵庭。待秋移植如旧云。崇祯后辛丑仲夏日。门人权尚夏识。
华阳岩栖斋重建上梁文 蔡之洪
伏以退栗后百馀载。道未有如文正之尊。湖岭间十数州。境未有如华阳之胜。秋阳江汉。士多没世之思。玉洞 (第 504L 页)
诸说而已。倘使先生复起。或不以为罪而得免于妄赘之科也耶。戊午仲冬。仁川 蔡之洪
序。
洗心要诀序(丁巳)
自夫大道隐而易学先废。百家之蹊径猥多。诸子之门户各异。彼以卜筮而已者。专昧 …… (第 416L 页)
捲还故居。于其行也。友人仁川 蔡之洪
就与之别曰。夫士晚生东隅。不幸不得躬炙于考亭。而惟我老先生实承其传于尤老之门。以诏我后人。凡吾党小子 …… (第 417L 页)
呜呼。此即故相国文清公松江郑先生之坟庵也。后学仁川 蔡之洪。
适以事来过。谨趍诣墓前。瞻礼讫。四顾彷徨。则但见空山断原。一抔荒凉。蓬蒿埋没于阶庭。松槚翳蔚于岗垄。 (第 433L 页)
寒水斋先生即远之日也。前四日己巳。门下生仁川 蔡之洪
谨以脯果之奠。操文而哭之。曰惟先生。魁巍山岳之气像。洒落水月之胸襟。位极台司而身犹韦布。名高一世而志 …… (第 474L 页)

祭癯溪迁葬文(甲寅)
䄵月日。吏曹判书权公之柩。自清风旧山。移向于锦山之新阡。路过西原邑里。仁川 蔡之洪
谨以薄酒凉肴。来奠于道左而操文哭之曰。呜呼。公之弃斯世。于今十有一年。国家无蓍龟矣。士流失帲幪矣。人 …… (第 476L 页)
交眶。灵如不昧。庶歆玆觞。
祭丈岩郑公(浩)
䄵月日。实惟我丈岩郑先生即远之日也。前一日。后学仁川 蔡之洪
谨以绵鸡之奠。操文而哭之曰。先生位极乎台司。而声名溢于朝野。寿至乎耄期。而福庆流于子孙。大德必得之理 (第 481L 页)
 相别。有诗曰。寒江秋月尚依依。中夜临歧失指挥。痛哭斯文坠地尽。几人今世似而非。
归路入忠州府。谒同春宋先生祠版。
 时同春之孙尧佐为州牧。
十一月。 东宫送掖隶 赐食物。
 东宫下教于掖隶曰。 蔡之洪山人。
不必在家。尔其不拘期限。必须跟寻面授而还。亦异数也。先生为位于正堂。拜受焉。
壬寅(先生四十岁。) …… (第 514H 页)
 谕曰。帝王之学。异于韦布。苟非逊志以求。终始典学。何能措诸事业。做得至治哉。然学问之道无他。必致岩穴之士。以资讲劘之益。则舍经术穷格之士而何求哉。惟尔早登贤师之门。闻道既多。造诣且笃。天官选举。畀以经筵之任。则今日启沃讲讨之责。微尔其谁。予自即祚以来。夙夜忧惧。讲究治道。而学不足以涵养本源。政不足以挽回世道。其有望于贤士开导之益者。宁有既耶。噫。幼学壮行。君子自期。致君泽民。圣人所贵。尔读圣贤之书。有抱负之重。而予之招延敬礼。亶出至诚。则岂可固守东冈之陂。而恝然于君德成就之责耶。玆降别谕。示予至意。尔其幡然上来。庸副予侧席𨀣待之望。即陈辞疏。(疏见本集。)
升六品职。
 诸臣入侍时。吏曹判书沈宅贤 启曰。顷因大臣陈达。咨议李颐根才已升六矣。 蔡之洪
曾经 王世子师傅。与咨议方欲付职。而参下则无闲职可付之窠。至于升六。臣不敢仰请。 下询于大臣而处之。 (第 518H 页)
 上曰。大臣之意何如。闵相国镇远曰。 蔡之洪
自少留心 …… (第 518H 页)
柱国曰。闻 经筵官所达。诚为切实。而不过一二次讲论而已。则恐无其效。各别勉留。使之出入 经筵。如何。 之洪
曰。昨承 圣教。曲察私情。不为强留。使之一番入对。故不敢辞 陛。而今又入参诸臣之后矣。若称以 经筵官 …… (第 523L 页)
之福也。 上曰。其言诚是。当体念焉。明泽曰。巧言令色之为非忠。犯颜敢谏之为忠。必加详察焉。 上曰然。 之洪
曰。三司诸臣之中。能犯颜敢谏者。乃是君子也。夫逆耳之言。易 …… (第 523L 页)
而或受褒赏者。则此乃士类之唾鄙也。臣诚愚妄。素有区区之怀。故敢达矣。 上曰。其言尤为切实。当加意焉。 之洪
曰。上自人君。下至匹夫。非知之难也。但为耳目百体声色臭味之欲所拘。不能作圣。若无是欲。则人皆可以为尧 …… (第 524H 页)
圣教至此。更无可达矣。遂退出。
玉堂赵明翼等上疏请留。俾责 讲筵。
 疏曰。臣昨见 传教。有扶馀县监 蔡之洪
引见之命。继有 召对入参之 教。虽在静摄之中。崇儒好学之诚。未尝有间。窃不胜钦叹之至。闻其奉老赴官。 (第 526H 页)
实无久滞京邸之势。而 殿下既置蔡于徵招之列。趁此入城。使之姑缓辞 朝。频参 讲筵。则必多裨益矣。伏乞并留 圣意焉。 批曰。 蔡之洪
事。尔言正合予意。而但未能强留者。情理固然故也。明日欲为复召矣。
丙子(二十一日。) 上教入对 东宫 (第 526H 页)
 其疏曰。臣闻清州贼变未出之前。麟贼投宿于州底李夏宅之家。谋议绸缪。脱衣相赠。变起之后。又复送人往复。谋逆情节。极其狼藉。不但一州之人无不传说。镇川居朴海丁为名者。目见其往复留宿之状。明言于前县监 蔡之洪。
蔡之洪贻书相报于在京亲旧。 (第 532L 页)
 其疏曰。臣闻清州贼变未出之前。麟贼投宿于州底李夏宅之家。谋议绸缪。脱衣相赠。变起之后。又复送人往复。谋逆情节。极其狼藉。不但一州之人无不传说。镇川居朴海丁为名者。目见其往复留宿之状。明言于前县监蔡之洪。 蔡之洪
贻书相报于在京亲旧。 (第 532L 页)
虽以如臣聋瞽。亦得闻知。 蔡之洪
身居 旌招之列。既闻其言。不即上 闻。臣窃为之慨然。盖先生戊申奔问时到镇川。宿李河方家。时有朴海丁者 …… (第 533H 页)
 先生将上辨疏。与权公莹,尹公凤五商确疏草时。夏宅为一边人党护。将有士祸之虑。人或危而止之。先

生曰。告 君之道。不可以不直。既有所闻。则来头祸福。有何足计较。惟一直字外无他道。即进之。○二十五日次对入侍时。 上曰。曾见台臣以朴海丁事发启。而 蔡之洪
是礼待之士也。果如台臣所言。则似有陈疏之举。而尚此寂然。台疏似是虚疏矣。又曰。抵书亲旧者。未知抵书于 (第 533L 页)
谁某云耶。闵珽对曰。 殿下下教妄发矣。台臣之言。岂有言根发问之道乎。承旨赵明翼曰。今闻 下教。 殿下于 蔡之洪。
可谓信之矣。其疏才已到院。故奉纳矣。 上顾视中官。中官自閤门外奉疏以进。 上读毕。 下教曰。台臣之言 …… (第 533L 页)
下批旨曰。原疏下金吾。添问目。严问海丁。闵珽进曰。夏宅逆节。虽以裤缝中拟书观之。已无可疑。而今见儒臣 蔡之洪
之疏。如是明白。请夏宅拿来事。 上不答。珽曰。 殿下初既容护一镜。几危 宗社。中则容护弼梦。以致戊申 …… (第 533L 页)
。以致挟匕之变。今又容护夏宅。一至于此。未知更有何㨾变怪乎。 上又不答。翌日。正言韩师得避嫌以为儒臣 蔡之洪
之疏。如是明白。而臣与闵 …… (第 533L 页)
 谕曰。予惟帝王之学。全在经筵。而讨论启沃之责。又全在于侍讲之臣。况且近日以圣学辑要进讲。研究经旨。开发予心。尤有资于林下读书之人。前后敦召。非不切至。而一向迈迈。此予所以寻常慨叹者也。玆又别谕。须体至意。即速登程。毋孤虚伫之望。乃陈辞疏。首陈栗谷先生为我东朱子。一生精力。尽在辑要一书。而天德王道。不外于是。益加勉旃。以为心究力行之道。末又以夏宅事。反复引咎。○后正言李鼎辅陈疏十条。其一曰。儒臣之待遇太薄。忧国之语。诚出愿忠。而辄斥之以山人干涉时象。此所以不能 召致也。其后李台引见时。 上曰。所谓山人。指谁而言

也。李曰。 蔡之洪
顷以夏宅事陈疏时。 上教颇示厌薄。不胜慨然之至云。
九月。入华阳书院。讲圣学辑要于一治堂。
 先是丈 …… (第 534L 页)
 
海山所得诗。凡百馀篇。又著东游录一通。备述游观之胜。
六月。除 世子翊卫司司御。不就。
七月。除公洪道都事。
 朝议欲通台职。而先拟于外台。 上见望筒。 教曰。予以 蔡之洪
已经南台矣。尚未耶。未几。以掌试入 启变通。
十月。孙羲燮生。
辛酉(先生五十九岁。)
七月。往栖华 (第 537H 页)
书。(燔作二十二片。埋于圹西。)
凤岩志状附录
 行状
  
行状[金元行]
姓蔡。讳之洪。
字君范。学者称为三患斋先生。仁川人。高丽赠同知事讳先茂之后。自是圭组蝉联。连十数世不绝。至讳洛。大司 (第 545L 页)
。呜呼。古语曰不知其人。视其友。君既见赏于先生。而华庵李颐根可久,巍岩李柬公举,南塘韩元震德昭,凤岩 蔡之洪
君范。皆君从游讲学之人。而诸贤之爱慕推与。相期者重。君之得于师友者如此。君之所以为君者。其在斯欤。至 (第 93L 页)
余为明有司云。公则竟不起。戊申。贼屠清州。公挈家入山中。背负祠版而行曰。一息未灭。岂可离先庙乎。遂与 蔡公之洪,
卞君熙夏倡议。指挥义旅。入上党城。剿灭馀贼。乱已。入丹阳小白山金谷村。爱其清 (第 119L 页)
称之。而一时贤士如洪公凤祚,闵公遇洙, 蔡公之洪。
亦莫不推奖爱慕。乐与之游焉。孔子曰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不善者恶之。欲观公者。盍先观于好恶公者。而公又 (第 487L 页)
岂不悲哉。状中所载丙午第二疏。先生以为是极好文字。故其录之也。不嫌其繁而不杀云。
三患斋蔡公行状
姓蔡。讳之洪。
字君范。学者称为三患斋先生。仁川人。高丽赠同知事讳先茂之后也。自是圭组蝉联。连十数世不绝。至讳洛承旨 (第 384H 页)
曰。此涉要功。非士夫所为也。其在高城。政清事简。则时放扁舟游三日湖。间与遂庵门人韩公元震,尹公凤九, 蔡公之洪。
遍观枫岳。翛然有尘外之趣。江华则在官未久。凶徒沈䥃为留守。公不肯为管下。遂弃归。盖公之于仕宦。虽不屑 (第 9H 页)
修饬。恒以诚信二字。为持身处家待人接物之要。故见诸行事。周遍而无跲。吾伯氏提学公尝称公为一乡之善人。 蔡徵君之洪
尝称为修士。此皆公存诸己而孚感人者然矣。至于家僮里隶。不忍丝毫欺则尤难矣。余以公纯笃于孝义。刻励于词 (第 407H 页)
淑。号松溪处士。性孝弟。有文学。怀抱利器。隐德不仕。见全义邑志。妣扶安林氏。处士德梁之女。处士三患斋 蔡公之洪
高弟也。以故林氏在家。称有女士行。以 正庙己亥八月三日。举公于全义之乡。公自幼。端秀敏悟。绝出凡儿。 (第 350H 页)
此两诗来到则欲书簇面。付之信便如何。仲习如以为难。自华院周旋摹来亦好。探示为妙。温阳李柬,尹焜。清州 蔡之洪。
礼山韩弘祚。皆笃学力行之士也。见识操守超出流辈。后生可谓不落莫矣。如蔡之精明李之严峻尹之浑厚。虽谓之 (第 120H 页)
不可不闻此事。故玆用仰报。
与朴士元(戊子九月)
留意于此事者。以愚所见言之。如结城之韩元震。清州之 蔡之洪。
温阳之尹焜。礼山之韩弘祚。清州之尹升来。黄涧之李海远。俱是妙年。孜孜于绩学。聪明过人。见识超迈。后辈 (第 193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