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苏斗山” 相关资源

別集類
   五月六日。哭 孝明世子大祥于阙外。归路口占。(壬辰)
   拜老洲丈人。舟中口号。(癸巳)
   月洲 苏公(斗山)
后孙辉冕。志学真笃。不胜屋乌之爱。为诵尤翁赠月洲诗。仍步韵以送其归。
   老洲丈人成服归路。次任景   五月六日。哭 孝明世子大祥于阙外。归路口占。(壬辰)
   拜老洲丈人。舟中口号。(癸巳)
   月洲苏公 (斗山)
后孙辉冕。志学真笃。不胜屋乌之爱。为诵尤翁赠月洲诗。仍步韵以送其归。
   老洲丈人成服归路。次任景
月洲 苏公(斗山)
后孙辉冕。志学真笃。不胜屋乌之爱。为诵尤翁赠月洲诗。仍步韵以送其归。
临风三复华阳诗。斗胆峥嵘举目悲 (第 81L 页)
月洲苏公 (斗山)
后孙辉冕。志学真笃。不胜屋乌之爱。为诵尤翁赠月洲诗。仍步韵以送其归。
临风三复华阳诗。斗胆峥嵘举目悲 (第 81L 页)
义。扈 驾南汉。丁丑。扈入沈阳。多有勤劳。记勋宁国。 孝庙即阼。以攘伐夷虏。求贤招俊。公与李公尚真, 苏公斗山。
同时见择。世称湖南三杰。即拜公宣传官。旋为数邑宰。入为两营之帅。出仗六阃之节。俱有声绩 上特下嘉尚。 (第 308L 页)
恇怯惶惑。丧其所守。不宜崇用。遭严旨特罢。公累度缴还。清议多之。再拜兵曹参知。迁安东府使。先是相臣言 苏斗山
有才局。合授方面。公谓 (第 304L 页)
斗山
素无澄清之望。改纪初。不宜首先抽擢。至是为其代。自以蹊田夺牛为嫌。力辞不赴。相臣律以违命。下吏徒配。 (第 304L 页)
   玉堂因虹变进戒劄
西河先生集卷之八
 疏劄
   请给灾疏(戊申宰罗州时。与光州牧使尹抃,长城府使 苏斗山
联名。)
   玉堂陈戒劄(己酉)
   玉堂请于温幸时停 内殿从幸。且勿取新路劄。
   玉堂因日
  

请给灾疏(戊申宰罗州时。与光州牧使尹抃,长城府使 苏斗山
联名。)
伏以朝廷轸念民事非不至也。而常苦不尽四方之利病者。以闻事不实。实事不闻故也。此诚古今之通患 (第 131H 页)
。罗州三百。灵岩三百。灵光二百。其下诸邑。虽以此渐杀其数。而合之为累千。此又南来士夫之亲闻于罗州牧使 苏斗山
之言者如此。其所徵选女乐。将至二百。远邑残县无不被发。至如谷城至远至残。亦送六名。其中有年未满十五者 (第 297H 页)
道。岂惜易名于斯人。既有前例。特为赐谥。又遣礼官致祭。哀荣备极。一时耸叹。葬于舒川金丹里。公再娶监司 苏斗山,
进士李圣元女。生三男三女。县监应,参奉耇,县监尹东衡妻。苏出。翯元,景淳,李奎恒妻。李出。诸孙擢,扩 (第 321H 页)
中。公以郎厅。敦匠事。九月。转朝奉大夫国子直讲。乙卯。拜骑省郎。夏。佐畿幕。寻拜司宪府持平。论耽罗牧 苏斗山
夺民田。葬其父。仍广占庄土。厚招怨讟。劾罢之。丙辰。 除居昌县监。其治一如务安。而渐以儒化。民兴于学 (第 312L 页)
厅。敦事于 健元陵下。竣事还朝。转国子直讲。乙卯迁骑省员外郎。俄出佐畿幕。寻拜司宪府持平。论济州牧使 苏斗山
不法数事蒙 允。明年夏 除居昌县监。其治一如务安。视事之暇。留意学政。多有振作之渐。后一年以副修撰  (第 433H 页)
缴还。时议多之。壬戌。为兵曹参知。适以事罢职。旋下 叙命。复拜参知。迁安东府使。先是。相臣言江陵府使 苏斗山
有才局。合授方面。请先内迁。公以为 (第 167H 页)
斗山。
素无澄清之望。改纪之初。不宜首加迁擢。至是而为其代。公引蹊田夺牛之嫌。力辞不赴。相臣于 筵席。律以违 (第 167H 页)
出于意外。 召牌之下。不敢偃卧。不得不黾勉祗赴。而顾臣情势。万无冒出之理。且臣伏闻今日 筵中大臣。以 苏斗山
事。多所伸白。而至以曾任台阁。风采可观。及为州府。廉洁表著为达云。臣未知 (第 528L 页)
斗山
之居台阁。有何可观之风采。而 (第 528L 页)
远近送者数百馀人。公干局兼人。尤长于理财。本州有五贤书院。院储素饶。连值凶荒。百弊俱兴。积债如山。时 苏公斗山
为牧使。请公为院任。公更定条例。多所变通。省浮费杜奸盗。期年尽偿债逋数百斛。又留数十斛。为后任待士之 (第 323L 页)
   请 召还领府事宋时烈劄
   因尹趾完避嫌论吴始寿狱事曲折。仍乞镌削职名劄。
   因旱灾辞职劄
   因 苏斗山
事乞免劄
   承 别谕陈情乞免劄
   乞递兼陈所怀劄
   陈情劄
   因宋光渊疏斥乞免劄
 
平明之治乎。臣不敢以其事之微而遂弛忧爱之私。辄敢昧死言之。惟 圣明恕其僭妄而财察焉。则实为幸甚。
苏斗山
事乞免劄
伏以臣方病伏乞免。本不当与议 朝政。而顷 (第 253H 页)
苏斗山
之为北兵使也。适因僚相问及。以私书有所往 …… (第 253H 页)
复矣。今者台论峻发。至斥以颠倒。僚相既上自劾之章。则臣诚惭悚。独安得隐默而已乎。臣于 斗山。
不曾深知其人。而向来久在南中。稔闻其所经岩邑。治绩尤异。人皆以风力才局称之。臣于是始知其才之可用也。 …… (第 253L 页)
到今北边之事。益多可忧。不可不一番整顿。必欲以文臣畀阃寄者。实臣之平日所恒言也。今番以文臣被荐者。独 斗山
一人。而他人之才优而可拟者。仓卒未能思得。 (第 253L 页)
斗山
虽因其引嫌新递湾尹。而边帅差除。异于他任。庙堂荐人之规。虽罪罢者。无拘则恐不必以一台官未必是之言。守 …… (第 253L 页)
论列。容或可也。从而捃摭。日新其说。有若角胜之为。则比岂平心公理之发也。臣恐以此道而求人才。虽有贤于 斗山
者。亦无以致其用也。臣徒有惜才之意。不觉失体之归。终无益于用人之实。而只惹台阁纷闹之端。即此一事。亦 (第 254H 页)
请寝宋光渊徒配之 命劄
伏以日者 榻前。铨官请递安东府使宋光渊。仍及其引嫌之由。臣意以为光渊之以见代 苏斗山
为嫌。既涉太拗。至以其外迁。认为受指大臣。出于传闻之过。而偏执已见。力辞 朝命。未知其恰当。故随其言 …… (第 262H 页)
而今其被罚。未免过重。则臣恐中外听闻。未审曲折。或有疑于 朝家之以此为罪案也。若是则所损益大矣。至于 斗山
之身日新澡雪等语。固有不得其平者。而第念一 (第 262L 页)
斗山
用舍所争。初非重大。其所以辗转乖激。论议层加者。实由于彼此闻见各异。情意相阻而然也。同朝之间。诚信之 (第 262L 页)
讲坟典之奥旨。青襟济济。敬奉俎豆之盛仪。
祭李持平子辉(光稷)
维甲辰三月癸亥朔二十六日戊子。晋阳 苏斗山。
谨以酒果之奠。敢告于故司宪府持平李公之神。呜呼哀哉。惟兄性质清明。志气刚毅。謇然有直士之风。斐然有华 (第 288H 页)
  

致祭文
维岁次乙亥九月庚申朔十八日丁丑。 国王遣臣礼曹正郎崔炰。谕祭于卒兵使 苏斗山
之灵。予惟念旧。悼卿云亡。爽惟 先朝。甄拔材良。卿阐甲科。裒然名扬。亨衢发轫。殿中兵郎。俄蹑华簉。台 (第 292H 页)
疏。令大臣儒臣杂议而处之。则大礼幸甚。臣等无任祈恳屏营之至。
玉堂劄
伏以臣等即伏见 答掌令李叔达, 苏斗山
等避辞之 批。臣等相顾惊嗟。窃为 圣明惜此失言也。夫宦寺之职。只为守阍传命。备扫除而已。监董缮修。故 (第 317H 页)
。备有子曰麟祥,龟祥。树表夫人墓。以成先志。夫人生万历某年月日。某年月日卒。墓在罗州某地坐某原。牧使 苏公斗山
实相斯役。弘文馆应教李端夏识。
进士洪君墓表
君讳九成。字善长。洪氏系出南阳。高祖讳天民。都承旨。  (第 427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