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集類
加省悟。留置其疏于御前。不下批答。而手题岭南儒臣都慎徵七字于御屏。 特命引见大臣。使之详看疏本。领相 金寿兴
看到 大王大妃千秋有限。遽曰渠何敢以此等语疏达乎。 显庙曰。凡看书疏。 …… (第 399L 页)
以期年定夺。遽动浮言。不稽古典。亦不请议处。直为付标。厥罪难逃。其时礼曹堂郎并拿鞠严问。又曰。领议政 金寿兴 初启满纸胡乱之说。终无归宿之处。再启。乃引不当引之古礼。三启。以国典数语塞责。四启。敢言体而不正。其 (第 400H 页)
以期年定夺。遽动浮言。不稽古典。亦不请议处。直为付标。厥罪难逃。其时礼曹堂郎并拿鞠严问。又曰。领议政 金寿兴 初启满纸胡乱之说。终无归宿之处。再启。乃引不当引之古礼。三启。以国典数语塞责。四启。敢言体而不正。其 (第 400H 页)
。诚可谓欠典也。今若追加 赠命。未必无补于激厉臣节之道。故臣于备局覆 启。已伸此意。无容别议。领府事 金寿兴,
行判府事郑知和,李尚真,清城府院君金锡胄议曰。罗某等以一介行李身。入犬羊之窟。其所树立。虽使平日谈义 (第 407L 页)
昌。将大其家声。公之潜德厚报。其在斯欤。其在斯欤。配南阳洪氏。县令泽普女。领议政文简公命夏孙。领议政 金公寿兴
外孙。袭内外法家训。柔慎有妇德。先公二年生。后公十七年卒。从公葬杨州金谷先茔下。举二男二女男长荣先。 (第 41L 页)
殿下和心气以和朝廷。和朝廷以致其敛福锡福之效也。 上嘉纳。时公仲弟㳽尚在馆职。公退而陈章。言故相臣 金寿兴,
金寿恒之并据一馆也。引先正臣金安国,金正国辞递宾客故事。联章祈免。有曰胄筵玉堂。其无相避则一也。然每 (第 391L 页)
义堂堂。可谓天下士也。甲子自东莱府使移拜公洪监司。贼臣锡恒以正言连启诋诬。 上严批不允。领府事退忧堂 金公寿兴
筵白其风采才局可用之状。上屡命促赴。公再疏辞不许。文谷老峰皆陈白。许递湖伯。仍任莱府。公以为不可仍冒 (第 404H 页)
寅观等九十五人。装船往日本。漂流至耽罗。而有永历十七年大统历。衣冠不从胡制。守臣具以闻。相臣郑致和, 金寿兴
请押送燕市。李端相,洪命夏,闵维重,俞命胤。皆言其不可。朝廷用致和, (第 145H 页)
寿兴 议。进士尹以健上疏力争。疏入 不下。朝廷以黄功汉人。使功谕送寅观。功驰驿至弘济院。相见痛哭。因歌念念 (第 145H 页)
寿兴 议。进士尹以健上疏力争。疏入 不下。朝廷以黄功汉人。使功谕送寅观。功驰驿至弘济院。相见痛哭。因歌念念 (第 145H 页)
难接待官员。请先置二佥使。观势加设为可。左议政闵鼎重。主九万议以为不可不仍设四镇。领议政金寿恒及原任 金寿兴。
从锡冑言。以先设二镇为便。命设茂昌、慈城二镇。寻还罢。
先生废四郡议曰。臣窃观鸭渌河防之势。自四郡 (第 338H 页)
先生废四郡议曰。臣窃观鸭渌河防之势。自四郡 (第 338H 页)
穷僻之地。实难募民。又难接待官员。先置二处佥使。观势加设为可。左议政闵鼎重以为不可不仍设四镇。金寿恒 金寿兴
从锡胄言。以先设二镇为便。上从之。命设茂昌,慈城二镇。
按国朝宝鉴。 肃宗庚申。平安观察使柳尚运言 (第 387L 页)
按国朝宝鉴。 肃宗庚申。平安观察使柳尚运言 (第 387L 页)
偪
左氏传带裳幅舄。内则偪屦着綦。郑玄云邪幅如今行縢也。偪束其胫。自足至膝。今行缠即邪幅。而幅与偪皆一也。古则以尺布。如郑说缠之。 皇朝宫人崔回姐束来。因 皇朝宫制为耳。行缠首末杀而中礼。而退忧堂 金相国寿兴 家。改作通行缠。首末无礼杀。
藩
毛诗簟笰。郑玄云漆簟为车蔽。今之藩也。据汉俗以况。藩已见左氏传 (第 432H 页)
金瑬为博士。二十三年。 孝宗入学。李植为博士。赵龟锡为将命儒生。孝宗三年。 显宗入学。蔡裕后为博士。 金寿兴
为将命儒生。 显宗十年。 肃宗入学。赵复阳为博士。赵相愚为将命儒生。 肃宗二十一年。 景宗入学。朴泰 (第 37L 页)
上辛祈谷祭。用立春前后当否博考启。
今因礼曹判书闵钟显举条 批旨内祈谷之用立春后上辛。礼曹本文文势似然。颇欠分明。此所以唐宋以来有诸儒异同之论。而历代用辛。亦各异规者也。此一款。非不欲博考釐正。而予意则神之格思。在于诚敬。不在于立春之前后辛日。近于刊册印行之时。亦未釐正者。亦此意也。然卿之所奏言则有据。典礼则所关至重。令内阁弘文馆博考以启后。仍令大臣馆阁臣献议。本曹指一禀处可也事 命下矣。臣等谨按国朝祈谷之礼。始于 肃宗大王癸亥。因大臣 金寿兴 劄请施行。而二十二年正月上辛。又行 亲享礼。续五礼仪时日条曰。祈谷孟春上辛祭社稷。其时只取岁首最上之 (第 102L 页)
所出。臣是何人。其敢与议于如此重大事。臣之病情。虽欲冒没仰对。固有所不可得者。况先正臣宗事。因故相臣 金寿兴
往复商确于臣先祖文正公臣时烈。建白于 朝。而成命特下。伦纪大定者。已百有馀年。而今此李希祖之疏。乃以 (第 48L 页)
顺宫丧事礼节。辞不献议。九月。 上以李文成公祀系事。遣礼官收议。府君献议。略曰。先正臣宗事。因故相臣 金寿兴
往复商确于臣先祖文正公臣时烈。建白于 朝。成命特下。伦纪大定者。已百有馀年。今此李希祖之疏。乃以宗统 …… (第 311L 页)
有经文可据者。不得不参用士礼。癸未。以李文成公系后事。 命收议。先生陈奏。略曰。先正臣宗事。因故相臣 金寿兴。 往复商确于臣先 (第 318H 页)
有经文可据者。不得不参用士礼。癸未。以李文成公系后事。 命收议。先生陈奏。略曰。先正臣宗事。因故相臣 金寿兴。 往复商确于臣先 (第 318H 页)
二月。 嘉顺宫薨逝。上疏陈慰。 上遣礼郎。问丧礼疑文。先生以礼堂援据数条。尽情文之意。仰对。
九月。 上以李文成公祀系事。遣礼郎收议。(献议略曰。先正臣李珥宗事。因故相臣 金寿兴。 往复商确于臣先祖文正公臣时烈。建白于 朝。成命特下。伦纪大定者。已百有馀年。而今此李希祖之疏。乃以宗 (第 336L 页)
内阁以上辛祈谷时日博考 启(癸丑十二月)
启曰。礼曹判书闵钟显举条批旨。有博考草记之 命矣。臣等谨按国朝祈谷之礼。始于 肃庙癸亥。因大臣 金寿兴 劄请施行。而二十二年正月。又行 亲享礼。续五礼仪时日条曰。祈谷孟春上辛。祭社稷。其时只取岁首最上之辛 (第 482H 页)
宋时烈为其的。甲寅。 仁宣后上宾。是为 显宗末年。以 庄烈后不为长子妇服。会诸臣议礼。怒斥西人。首相 金寿兴
被谪。宋时烈以首事待罪。先时清风府院君金佑明。用隧道葬父。闵维重劾其失。佑明疑受指于宋时烈。转成嫌隙 …… (第 434L 页)
之。以是论议歧异。西人之中。老少标榜立矣。当时庙朝之上。前辈五六人有金万基,金锡胄,闵鼎重,闵维重, 金寿兴, 金寿恒,李端夏,李敏叙等。咸宗宋时烈。不与时议。其号老论。以年位尊也。赵持谦,韩泰东等。自成一党。以 (第 435H 页)
之。以是论议歧异。西人之中。老少标榜立矣。当时庙朝之上。前辈五六人有金万基,金锡胄,闵鼎重,闵维重, 金寿兴, 金寿恒,李端夏,李敏叙等。咸宗宋时烈。不与时议。其号老论。以年位尊也。赵持谦,韩泰东等。自成一党。以 (第 435H 页)
清楼。步板上韵。(二首)
南出清楼意豁然。杏花春酒大江前。笑看多少迷津客。尽日徊徨水一边。(故领议政 金寿兴 韵。)
牙樯锦帆画图间。箫鼓中流任往还。苏子千秋先获我。相逢有味是偷閒。(故大提学宋相琦韵。) (第 100H 页)
南出清楼意豁然。杏花春酒大江前。笑看多少迷津客。尽日徊徨水一边。(故领议政 金寿兴 韵。)
牙樯锦帆画图间。箫鼓中流任往还。苏子千秋先获我。相逢有味是偷閒。(故大提学宋相琦韵。) (第 100H 页)
将陛辞。教筵臣曰。予于所谓传信录。殆掩卷不忍阅。漂人之劝送。虽因时事之畏怯。其时主议诸臣。如郑知和, 金寿兴。
不能不为之慨然也。(检校待教臣沈象奎丙辰录)
三月乙亥。上亲缀祭文三十馀言。致侑于故忠臣洪翼汉,尹集 (第 453L 页)
三月乙亥。上亲缀祭文三十馀言。致侑于故忠臣洪翼汉,尹集 (第 453L 页)
徒盖以己亥连板。归罪于先生。谓其必生罅痕。欲因此构祸。 上不知其出于凶计。遂定迁 陵之议。先生与右相 金公寿兴
书。以为 圣候长在违豫。久废展 陵之礼。若更亲 …… (第 532H 页)
外。即还。岭人都慎徵疏论服制。必欲构诬先生。 上命大臣六曹三司会议。议 启入。教以附托他论。配领议政 金公寿兴。 仍改定邦礼。朝著大变。他论指先生也。先生进诣万义待罪。八月。忽 (第 533H 页)
外。即还。岭人都慎徵疏论服制。必欲构诬先生。 上命大臣六曹三司会议。议 启入。教以附托他论。配领议政 金公寿兴。 仍改定邦礼。朝著大变。他论指先生也。先生进诣万义待罪。八月。忽 (第 533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