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楚辭類
詔令奏議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垂詹何之纶投任公之钓搜潆洄之流
穷幽眇之岛总江豚罗海豨取䱍䲛索王鳣帆樯相戛
和歌击鲜而或引吞舟之巨鳞 连横
海之赪尾鬐鬣插
云颅骨积垒流膏吐涎腥闻千里猎者张机设网列满
坑谷弋射海兽奔骇驰逐获狡兔缚钜鹿辚玄猿蹴 (第 40b 页)
  小池赋应诏        (唐/)许敬宗
臣忝班下列胥宇上京欣托巢之有庇体墐户之全生
爰凿小池依于胜地引八川之馀滴通三泾之洋泌慕

鉴止而端形乃游智而清志尔其潺湲绕砌潋没萦除
拟高阳而不足比蹄涔而有馀游莹剑之微鸟跃露鼎
之纤鱼乃若椅井傍通桃蹊俯映仰天津兮共澹洁秋
景兮俱净倒列宿以疑珠含望舒而似镜睹江使之潜
处玩波臣之沉咏于是翻光瓮牖漾影蓬门溜激石兮
长啸凫鼓浪兮相喧竹凝露而全弱荷因风而半翻足
以澡莹心神澄清耳目对昆明而取况喻春兰与秋菊
不羡宝于河宗岂希大于旸谷彼瑶池之高宴固幽远

而空传此坳堂之信远遂腾誉而闻天降临渭之睿藻 连横
汾之曩篇何微生之一日荷大赉于千年
  清泠池赋         (唐/)王泠然
梁王既受封于汉命驾东 (第 25a 页)
    司马错张仪论伐韩蜀(秦策/)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秦人张仪魏/人仕秦为客卿说诸)
 (侯 连横/
事秦)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
 说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河洛/伊)塞轘辕缑氏之口(轘 (第 3b 页)
  按此武关之衅所由启也是时秦所惮者独有一齐

故楚怀始与齐亲而张仪设诈以绝之既合于齐而
秦复厚赂以要之今之设质求平盖有以深中秦之
忌矣原始为楚东结齐援诚良策也十八年使齐之
行殆以原素睦于齐欲令谢过以复旧好不幸又为
张仪 连横
之说所愚自后倏合倏离反覆无定至于
诸国交攻丧师无日使原立朝岂容默默而已哉益
知谏释张仪之后当复以谗见 (第 15b 页)
君望亚鼎司。宠光莫府。以今方
古。彼何足云。寻改授左卫中郎将。刘武周称兵马邑。结援
龙城。挻祸汾阴。 连横
(阙一字)今上(阙五字)公陪从戎麾。蒙授
左三总管。公知包三略。勇冠六军。运奇谋以抗千里。舞劲
(第 12b 页)
羡宝于河宗。岂希光
于旸谷。彼瑶池之高宴。固幽远而空传。此坳堂之信远。遂
腾誉而闻天。降临渭之睿藻。 连横
汾之曩篇。何微生之一
日。荷大赉于千年。

** 欹器赋应诏 (第 06b 页)
勿亟。无小无大。咸称天休。经之营之。不愆于素。丹柱插
于坎陷。朱栏赩而电炫。乃虹引成势。犹雀填就功。 连横
门。 (第 11a 页)
寒泉子见秦惠王曰。客有自赵来。以约从 连横
事说大王
者为谁。惠王曰。东周人苏秦也。寒泉子曰。书十上王弗听。
有之乎。曰然。其道如何。王耶霸耶。 (第 15a 页)
师。动摇生聚。况我公恒修贡职。不亏楚子之茅。遽搆谗邪。
竟掷曾参之杼。以至两川歃血。合从 连横。
列校齐心。奉辞
伐罪。今则旋平狖穴。渐拓鸿基。立功者悉望升荣。向化者
皆思叙进。方属路途有阻。恩信未 (第 02a 页)
  巡台退思录是刘璈分巡台湾时各项公牍的汇录,共计一百十四篇(每篇依次编号,凡一百十四号;以下引用原文,只记号数,不录篇名)。其中只有「开山抚番条陈」作于同治十三年秋;因为年代较早,所以列为全书的第一篇;其实不是他巡台任内的文字。除此以外,其馀一百十三篇,都是他做台湾道台任内的文稿。这些文件所载的年月,始于光绪七年九月,迄于光绪十年八月,计共三年。据 连雅堂
台湾通史刘璈传,璈为刘铭传所劾,奉旨革职、查办、定罪,系在光绪十一年夏间。然则自光绪十年秋到次年夏, …… (第 1 页)
  以上所述,系自光绪七年九月到十年八月,三年间关于台湾开抚、煤务、海防和外交四方面的概况。因为这些事项较为重要,所以酌引原文,作一简要的叙述,俾读者先得到一个概念。馀如文教、税釐、「匪乱」诸端,让读者自阅书中所收有关的资料,这里不再琐琐叙述了。
   连雅堂
台湾通史谓『璈宦台时,著巡台退思录三卷,铭传奏毁其版』。今国立台湾大学及省立台北图书馆皆有钞本,内容 …… (第 19 页)
  连氏通史卷三十三有刘璈传,也钞出来附在后面。(编者)



    附:刘璈传 (录自 连横
台湾通史卷三十三列传五)

 刘璈字兰洲,湖 …… (第 20 页)
  和议既成,诏以铭传为台湾巡抚,经理善后。四月,铭传奏言:『包办洋药、釐金董事陈郁堂吞匿鹿港等口釐金四万六千馀两,叠扎提来辕讯究,竟敢抗延不到。台湾道刘璈有督办税釐之责,当上年秋、冬饷项支绌之时,应如何筹画,以备接济,顾持危局;事前既不查察,事后又不追还,显系通同作弊。已由臣檄令撤任』。既又劾璈十八款,语多不实。奉旨革职,籍没家产。命刑部尚书锡珍、江苏巡抚衔吴荣光到台查办。六月,奏请拟斩监候,改流黑龙江。士论冤之。将军穆图善闻其才,延为幕客。居数年,将为请还,而璈竟病死。
  当璈宦台时,著巡台退思录三卷;铭传奏毁其版。后余乃得之,获谂所言。(中略)
   连横
曰:法人之役,刘铭传治军台北,而刘璈驻南,皆有经国之才。使璈不以罪去,辅佐巡抚以经理台湾,南北俱举, (第 23 页)
   弁 言

  先父 雅堂先生
之诗,可分为四部分:
  一、大陆诗草:此集为壬子至甲寅先生游大陆时之作,凡一百二十六首,曾于民国十 …… (第 1 页)
  二、宁南诗草,又名龙耕诗草:先生于甲寅冬归自大陆,仍居宁南,嗣迁淡北;丙寅夏移家杭州。自「宁南春望」至「别台北」,凡二百五十四首,为此十三年间之作。丁卯自杭州又回台南,至癸酉离台赴沪,所作凡二十一首,先生亦亲自编入此集中。
  三、 剑花
室外集之一:此集为先生自乙未割台以后、至辛亥游大陆之前青年期之作,凡四百六十五首。
  四、 (第 1 页)
剑花
室外集之二:此集为先生自癸酉至乙亥晚年之诗,间有缺字或缺句者,盖先生未完成之作也,凡四十九首。
   …… (第 1 页)
  乙卯春,润庵魏清德序于台日报社。



   大陆诗草自序

   连横
久居东海,郁郁不乐,既病且殆,思欲远游大陆,以舒其抑塞愤懑之气。当是时,中华民国初建,悲歌慷慨之士云 …… (第 5 页)
  嗟乎!余固不能诗,亦且不忍以诗自囿。顾念此行穷数万里路,为时几三载,所闻所见,徵信徵疑,有他人所不能言而言者、所不敢言而亦言者。孤芳自抱,独寐寤歌,亦以自写其志而已!杀青既竟,述其梗概,将以俟后之瞽史。
  乙卯仲春,台南雅堂 连横
(第 5 页)
剑花
室。 (第 5 页)
   大陆诗草题诗
    题大陆诗草  
台中 林资修(幼春)

  万里归来 连剑花,
朔风吹发动鬖髟秽沙。久悬佳传规仓米,满写新诗入壁纱。是处钓游名士辙,中宵歌哭酒人家。出门我亦方西笑, …… (第 7 页)
  挟策中原试壮游,俗儒狂笑腐儒愁。著书直括三千载,泼墨横流十二州。大块文章归史笔,小庐风雨恼诗囚。无端复唱江东去,绝响铜琶弄未休。
    前 题  
台南 赵钟麒(云石)

  天地生才本不丰,七鲲乃有 连武公。
读书万卷行万里,使笔如剑气如虹。宋艳班香合身手,河黄塞紫吞胸中。一篇大陆新吟草,雕绣人间作虎龙。
  …… (第 7 页)
  嗟乎!宁南虽小,固我延平郡王缔造之区也。王气销沈,英风未泯,鲲身、鹿耳间,其有晞发狂歌与余相和答者乎?则余之诗可以兴矣!
  丙寅仲秋,台南 连横
序于西湖之玛瑙山庄。 (第 11 页)
剑花室外集之二((自癸酉至乙亥)
  台南 连横雅堂

    茶(二十二首)

  山水之间见性灵,平生爱好是茶经。众中陆羽今何在,把臂同来辨渭泾。 (第 145 页)
  此吾故人王子友竹之诗也。吾撰「台湾诗乘」,函索见示;且言老病颓唐,惧将就木,愿余一语,以诏后昆。嗟乎!友竹尚未甚老也,而其言若悲;使友竹少时而能立功名以炫耀当世,岂能有此诗哉!即有此诗,又岂能期其可存哉!江山虽改,文采长留;友竹亦可以自豪,又何必戚戚耶?
  癸亥(民国十二年)孟夏,台南 连横
跋于稻江。 (第 53 页)
  先生今年才五十;人生百岁,仅及其半。愿努力加餐,含蓄而张皇之,以为吾台文界之光;则横尤愿执管以从其后。
  乡愚弟 连横
顿首拜撰。 (第 59 页)
  (17)光绪三十四年诸田维光获见小西藏胡绳祖钞本,不知是否原本,抑或传钞本;未见。
  (18)民国十三年五月至十二月,台南 连雅堂先生
主编台湾诗荟月刊分期校刊裨海纪游;已见。
  (19)伊能嘉矩台湾丛书遗稿传钞胡绳祖钞本;已见。
  (第 5 页)
 (20)民国二十四年,商务印书馆发行丛书集成初编,有采硫日记,据粤 雅堂
丛书本排印;已见。
  以上二十种版本,已见与未见者各十种;其中一种为四十五年所见。未见的十种版本中 (第 5 页)
,五种未见的渡海舆记,只有贩书偶记著录的一种,或是异本;其他四种,当与台

湾大学藏钞本无甚大异。枣花轩刊本裨海纪游未见。达纶刻本裨海纪游既为屑玉丛谭本所本,秘籍丛函钞本采硫日记既为粤 雅堂
丛书本所本,小西藏本采硫日记既即胡绳祖钞本,而胡绳祖钞本,仅在粤 (第 6 页)
雅堂
丛书本伍崇曜跋后加写『光绪辛丑年岁次念七仲秋浙杭蓉伯胡绳祖书』等字,可见是誊钞粤 (第 6 页)
雅堂
本。但因内容稍有不同,所以我曾揣测他作过「理校」。因此,见粤 (第 6 页)
雅堂
本虽不能说即等于见粤 (第 6 页)
雅堂
所本的秘籍丛函本,但相去或不太远;而由粤 (第 6 页)
雅堂
本而来的胡钞本以及小西藏本与伊能传钞本,或亦大致相同。所以我所未见的本子,固然都是我悬目以求的,但贩 …… (第 6 页)
  此外,另有一版本名「稗海纪游略」,也是我作合校本时所不知的。我未见原书,只见到清仁和罗以智所撰跋文。罗文载恬养斋文钞,收入民国三十四年五月出版上海合

众图书馆丛书第一集。罗氏便是昭代丛书续编戊编裨海纪游的删削者,这「稗海纪游略」和昭代丛书本裨海纪游是否相同,在未见原书前,我不敢断定。「裨」作「稗」,合校本里,我只举出 连雅堂
台湾诗荟重刊及伊能嘉矩校稿;但原书名作「稗」者尚有道光十五年枣花轩刊本(见贩书偶记),近人谢国桢「晚 …… (第 7 页)
 可惜枣花轩刊本和北京人文科学研究所藏道光十五年刊本,现在无从获得!
  达纶本亦刻于道光年间,较粤 雅堂
丛书本为早;目前虽见不到原本,但屑玉丛谭本既据达纶本,且错误最少,所以我向周宪文先生提供意见,即以屑 (第 15 页)
玉丛谭本为底本,并以我的藏本供他翻印,仍由我参酌各本,为之校勘,但不加说明。援 连雅堂先生
例,改「伪郑逸事」为「郑氏逸事」。「海上纪略」末之「宇内形势」,据他本另立一卷。「渡海舆记」乃「裨海 (第 15 页)
  刘家谋的「海音诗」,吴守礼先生已经出其藏书,校注印行(由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出版,列为台湾丛书学艺门第二种)。我们是根据省立台北图书馆的抄本的。这一抄本,记有「台南 连横雅堂
校」字样,是经过连氏校正并『按所咏事类重编一过』,故与原刊本不无出入。至韦、周二序,为抄本所缺,乃据 (第 1 页)
  然而余之所戚者则无史。无史之痛,余已言之。十稔以来,孜孜矻矻,以事「通史」;又以馀暇而成「诗乘」。则余亦可稍慰矣。然而经营惨澹之中,尚有璀璨陆离之望。是诗是史,可兴可群。读此编者,其亦有感于变风、变雅之会也欤!
  辛酉花朝,台南 连横
序于台北大遁山房。 (第 3 页)
台湾诗乘卷三

                       台湾 连横


  林爽文之役,用兵两载,诸将无功。高宗震怒,以大学士嘉勇侯福康安为大将军,领侍卫内大臣海兰察 (第 109 页)
台湾诗乘卷四

                       台湾 连横


  澎湖为海中群岛,地瘠民贫,故其人习俭耐劳,颇有唐魏遗风。余读陈刺史廷宪澎湖杂诗,亦可以知其 (第 157 页)
台湾诗乘卷五

                       台湾 连横


  牡丹之役既平,沈文肃公奏建延平郡王祠,殿宇巍峨,中外瞻仰。文肃自撰一联悬于殿上。文曰:『开 (第 19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