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哭褚宗郑同年二首 题顾樵水落花诗意画卷
   二首 题徐友竹仿吴渔山湖山
   秋晓卷 严豹人移居城东次西庄
   韵二首 题 黄小松
看碑图
  钱叔宝谢湖草堂图 和榕皋斋中杂咏四首
  题冯巽泉太守秋缸补读图 …… (第 12b 页)
  题沈石田碧山吟社图为秦小岘观察作
  题唐陶山明府岱览图二首
  题唐陶山松陵十二景册子二首
  题 黄小松
郡丞得碑十二图三首
  谢金圃侍郎挽诗二首
  送熊谦山方伯之任滇南
  卢抱经学士挽诗 题关山雪骑 (第 16b 页)
   山左金石志序
金石之学始于宋录金石而分地亦始于宋有统天下
而录之者王象之之碑目陈思之丛编是也有即一道
而录之者崔君授之于京兆刘泾之于成都是也
国朝右文协古度越前代而一时诸钜公博学而善著
书于是毕秋帆尚书镇抚雍豫翁覃溪学士视学粤东
皆荟萃翠墨次弟成编独山左圣人故里秦汉魏晋六

朝之刻所在多有曲阜之林庙任城之学宫岱宗灵岩
之磨厓好事者偶津逮焉犹挹水于河而取火于燧矣
近时 黄小松
李南涧聂剑光段赤亭辈虽各有编录祗
就一方未赅全省是诚蓺林一阙事也乾隆癸丑秋今
阁学仪徵阮公芸台奉
(第 5a 页)
   跋石鼓文宋拓本
石鼓文今国学拓本廑二百五十四字即元潘迪作音
训时亦止三百八十六字独四明范氏藏本得字四百
有三又有向传师跋其为北宋拓本无疑此希世之宝
较之天球赤刀尚胜一筹勿以寻常纸墨视之

   跋元儒娄先生碑
娄先生碑曩见赵灵均临本于钱唐 黄小松
郡丞许今
见此本真优孟之与孙叔敖矣周公谥法未有元儒之
目汉人私谥各出新意不必求合于古如陈太邱之文
(第 2a 页)
  海若白事小史解嘲
罗存斋尔雅翼引古今注以墨鱼为海若白事小史其
名甚隽因戏作解嘲一首
墨乡先生游于蛎滩有请谒者曰某海若白事小史也
自惭托体尾闾厕于下吏窃闻执事高座骚坛奎芒所
庇馀沈之沾磅薄无际愿得望见清光豫于斗墨之戏
墨乡先生嗔曰嘻汝来前夫汝固百谷王之左右也研
神膏以侍香案殆亦有年王人虽微彼江汉之来朝其
以汝为蓬瀛之仙拟诸匦使昕夕传宣向者汝亦尝有
知礼之称岂意其居近侍而作奸也汝不闻邃古之世

乎结绳之政久而难沿于是有书契之作世世不刋以
察万民以治百官苟舞文者必干严愆今汝职在水曹
逞其诈谖淡墨空描枯墨易乾谬托于延安之石液与
鸡足之松烟竟随脉望亡也忽焉不特苍 黄易
幻抑且
缁素茫然是则决东海之波其罪莫湔者也汝尚敢仗
𪇰乌之馀沥流匹鸟之残涎思膏唇以自媚吾恐其为
(第 11b 页)
于维荆。仍假治书。亦既达矣。今上观兵凤翔之岁。公以
锡贡会于阙庭。举朝延首。以望真拜。属多难之际。苍 黄易
诬。斩马未闻于去佞。宏羊且偏于用法。是有流沙之谴。不
及旬日。至于五原。犬戎合围。我在坚壁。以功复为 (第 09b 页)
  乙卯岁小春下旬随李河帅(奉翰)乘厂舟巡工
   济上是日风寒归后蒙惠海龙裘赋谢(二首)
  嘉平望日自济上回兖州是夕大雪
  正月十一日同 黄小松
司马(易)至嘉祥山中访
   武梁石室画 (第 12a 页)
小松
作图纪游(三首)
  春日行部曹南道中即事(二首) (第 12a 页)
  题何梦华(元锡)林外得碑图
孔林墙外夕阳明永寿碑酬访古情我后何君来
曲阜手摩残字得熹平(癸丑冬元至曲阜适 黄小/松
之访碑人以见汉隶残)
(石来告元亟命掘舁至试院/手剔其文乃熹平二年石也)
  独游佛峪
山深易觉秋一 (第 6b 页)
  山左金石志序
山左兼鲁齐曹宋诸国地三代吉金甲于天下东汉
石刻江以南得一己为钜宝而山左有秦石二西汉
石三东汉则不胜指数故论金石于山左诚众流之
在渤海万峰之峙泰山也元以乾隆五十八年秋奉
命视学山左首谒
阙里观乾隆
钦颁周器及鼎币戈尺诸古金又摩挲两汉石刻移

亭长府门卒二石人于矍相圃次登岱观唐摩崖碑
得从臣衔名及宋赵德甫诸题名次过济宁学观戟
门诸碑及 黄小松
司马(易)所得汉祠石象归而始有
勒成一书之志五十九年毕秋帆先生奉
命巡抚山东先是先生抚陜西河南时曾修 …… (第 7b 页)
即事考览引仁和朱朗斋(文藻)钱塘何梦华(元)
(锡)偃师武虚谷(亿)益都段赤亭(松苓)为助兖济之间 黄小松
司马搜辑先已赅备肥城展生员(文脉)家有
聂剑光(铉)泰山金石志稿本赤亭亦有益都金石志
稿并录之得副墨 (第 8a 页)
 尚书三段。弟一段盘庚中。至盘庚下二篇之间。空一格。以洪氏隶释验之。则每行失去下半矣。弟二段洪范较洪释。每行少数字耳。弟三段君奭。则弟二行多出洪氏三字也。弟一段盘庚篇。从 黄秋盦
藏本。末行凶德绥绩四字。则 (第 206H 页)
秋盦
本无之。予从松江王氏。抄得孙退谷藏本。有此凶字及三半字。又见如皋姜氏重刻本。则仅有 …… (第 206H 页)
 秀水朱竹垞跋石经残字云论语书云孝乎惟孝。

包咸注云孝乎惟孝。美大孝之辞。古文尚书。脱孝乎字。以惟孝二字属下句读。而施于作克施。说经者每以滋疑。今观石本。乎作于。然则孝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三语句法正相同也。方纲按竹垞跋唐太极元年。易州石浮屠颂云。包咸论语注。孝乎惟孝。美大孝之辞。碑同此读。考陆氏释文。云包咸周氏并为章句。列于学官。然陆氏尚不能举包氏章句之卷数。惟云以何晏集解为主而已。何氏集解则固明据包氏美大孝之辞云矣。虽至邢疏云书言小异。而论语孝于惟孝之读如故也。其称注者。乃后来刊本注疏对举之词。包氏固未尝有注之目也。而其以惟孝属下句读者。则唐人尚未尝如此也。
 乾隆丁酉秋八月。钱塘 黄秋盦(易)
。购得汉石经残字。尚书盘庚篇五行。论语为政篇八行。尧曰篇四行。方纲手摹。属海盐张芑堂(燕昌)勒之石。 (第 210H 页)
昔宋乾道中。鄱阳洪文惠以所得尚书,鲁诗,仪礼,公羊,论语千九百馀字。镌之会稽蓬莱阁。凡八石。愚今获见此残字三段。敬摹重勒。亦名其斋曰小蓬莱阁。而 秋盦
以其先世贞父先生读书南屏山。有小蓬 …… (第 210H 页)
两家者。皆同是此二经三段。则焉有东汉元本。至千数百年后。恰在两家同一文者乎。是其为后人摹本可知矣。今 秋盦
所得之三段。又与此同。其纸墨亦旧。册内有元人蒙古篆字印一。而无北海孙氏之印。既与张,孙诸家所藏文同。 (第 210L 页)
  案翁方网两汉金石记。盘庚篇五行半二十六

字。又半字五。从 秋盦黄易
藏本。末行凶德绥绩四字。从松江王氏抄得。孙退谷藏本。有此凶字及三半字。又见如皋姜氏重刻本。则仅有德字 (第 240H 页)
行子自归家。幸天好作留宾雨。知尔羞为欲语花。同臭须从言外会。后凋心事各无差。
敕侍者
晓夜人扶坐。苍 黄易
去冠。无令幽独里。增愆管幼安。 (第 100L 页)
(紫霞尝摹示听松堂所藏松雪真迹大字。及入苏斋。亦有一本。先生剔损其残字。名曰完璧帖。江秋史所留赠。) 黄小松
来榻石经。 (第 182L 页)
(黄小松易。
是同證石经云。)
楼前山日澹馀红。快雪粉笺说异同。(嵩阳帖真迹。是宋粉笺。快雪帖所刻。非苏斋本。快雪 (第 182L 页)
   芦溪安公文集跋
   九峰金公文集后叙
   孙闻滩先生文集跋
   惧斋金公实纪后识
   龟岩 黄公易
范图跋
   曹静斋先生实纪跋
   竹林权公㫌忠阁重修后识
   李松岩先生文集跋
   陶窝朴公
公之孙畴洛甫。求当世鸿匠信笔。图所以显于世。安知后世之昌黎子。更不以不亡天下。扬扢而彰著之也。
龟岩 黄公易
范图跋
余知龟城之三年。桧山黄友载厚。袖易范图一帙来示余曰。此吾先祖龟岩公所著。而曾经退陶文纯公勘正 (第 549L 页)
起。而屡代神位。奉在室北层楼。孺人睡中惊起直趍楼。楼窗已𤒈。乃突焰而上。奉主递与子妇金氏。而不以苍 黄易
其次。凡四往复。火益烈。额尽焦烂而不少沮。比下楼即颓。家人皆失色。而孺人略不为意。至于屋宇赀产。荡为 (第 166L 页)
。今世德于岂独字则改以非为。伤字则改以辱字。两尊之下。有许多说话。而妨于拯者随意删去。使语脉情实。玄 黄易
位。而卒乃自断曰世采之于时烈。交好非不笃至。犹且其言如此云。是非独诬时烈也。乃诬世采也。非独诬世采也 (第 320L 页)
  四七
  余与和希斋大司空,全无介绍,而蒙其矜宠特隆。在军中与福敬斋、孙补山两相国,惠瑶圃制府,各有寄怀之作,已刻{仓山集》中。兹又从 黄小松
司马处,得其《西招春咏》云:“莫讶春来后,寒容转似添。小窗欣日色,大漠渺人烟。风怒沙能语,山危雪弄权 ……清苍。方知皋、夔、周、召,本是诗人;非真有才者,不能怜才也。《寄随园》诗自注云:“当在弟子之列。”与 小松
札中,又有“久思立雪”之语。虞仲翔得此知己,真可死而无憾。但未知八十衰年,今生尚能一见否,思之黯然!
怜才。
  二四
  和希斋大司空,为致斋公相之弟,征苗功大,皇上加封伯爵。而公位愈尊,心愈下,寄书 黄小松
司马云:“袁简斋圣世奇才,久思立雪。客中携《小仓山集》一部,朝夕捧诵,虔等梵经,如亲仪范”,云云。又
不及半年,福、和均死军中。若早十年,子才自有无限好机会也。福康安之结交子才,是孙补山为作走狗,和琳则 黄小松
为作走狗。哭福康安诗,无味应酬。一生骄奢淫佚,无才无能,七省教匪之乱,荼毒天下二十余年,可恨极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