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集類
在竹院。与圃岩堂兄,舍弟及瑞九钓鱼莼池。
送李瑞九之嘉林。转向圃岩堂兄济原邮轩。
权敬仲(定性)与 黄子直(梓) 。同舟还清风。余约与同行。适以病不能。后五日。由陆路作行到松波渡。忆二友口占。
止宿庆安李丈( …… 答李君范(戊午)
与李君范(己未)
与尹德辉(得和○己酉)
与李元亮(亮臣○戊午)
答 黄子直(梓○甲寅) 与金君弼(相奭○甲子)
与申汝仁(处洙○壬子)
与俞展甫(拓基○丙午)
答 …… 送李侍郎伯瞻(乔岳)谪东莱序(癸卯)
右文斋节目序
李生思勉改名思九。字子容序。(壬子)
送黄书状 子直 序(甲寅)
送心纬往武城序(武城泰仁号○乙卯)
送洪幼万归栖湘水序
李上舍国馨两亲
送李瑞九之嘉林。转向圃岩堂兄济原邮轩。
权敬仲(定性)与 黄子直(梓) 。同舟还清风。余约与同行。适以病不能。后五日。由陆路作行到松波渡。忆二友口占。
止宿庆安李丈( …… 答李君范(戊午)
与李君范(己未)
与尹德辉(得和○己酉)
与李元亮(亮臣○戊午)
答 黄子直(梓○甲寅) 与金君弼(相奭○甲子)
与申汝仁(处洙○壬子)
与俞展甫(拓基○丙午)
答 …… 送李侍郎伯瞻(乔岳)谪东莱序(癸卯)
右文斋节目序
李生思勉改名思九。字子容序。(壬子)
送黄书状 子直 序(甲寅)
送心纬往武城序(武城泰仁号○乙卯)
送洪幼万归栖湘水序
李上舍国馨两亲
岩堂兄济原邮轩。
送君先向桂花天。闻说秋光满九千。我亦有期应待我。玉窗琼树坐飞仙。
权敬仲(定性)与 黄子直(梓) 。同舟还清风。余约与同行。适以病不能。后五日。由陆路作行到松波渡。忆二友口占。
昨夜西风昨夜雨。上游 …… (第 9H 页)
阴旧使君俞友学基。往赏南谷小瀑。主人呼韵共赋。
是处虽非胜。兹游不偶哉。无渠小瀑在。肯我角巾来。薄醉 临溪 晚。残花当席开。犹难终夕饷。五马却先回。
金最兼,吴大让徒步来见。其归请诗。走笔以赠。
迢迢道州路。 …… (第 17L 页)
之极。次而志之。
韶华在面视灯书。步上危楼不用扶。七十八犹能若此。百年遐福寔权舆。
时复同舆小女游。 临溪 濯足弄清流。吾衰尚怯寒泉水。堪受西河责白头。(今四月。又游冷泉。而濯足之后。神气倍清为教。)
癸丑除 (第 27L 页)
送君先向桂花天。闻说秋光满九千。我亦有期应待我。玉窗琼树坐飞仙。
权敬仲(定性)与 黄子直(梓) 。同舟还清风。余约与同行。适以病不能。后五日。由陆路作行到松波渡。忆二友口占。
昨夜西风昨夜雨。上游 …… (第 9H 页)
阴旧使君俞友学基。往赏南谷小瀑。主人呼韵共赋。
是处虽非胜。兹游不偶哉。无渠小瀑在。肯我角巾来。薄醉 临溪 晚。残花当席开。犹难终夕饷。五马却先回。
金最兼,吴大让徒步来见。其归请诗。走笔以赠。
迢迢道州路。 …… (第 17L 页)
之极。次而志之。
韶华在面视灯书。步上危楼不用扶。七十八犹能若此。百年遐福寔权舆。
时复同舆小女游。 临溪 濯足弄清流。吾衰尚怯寒泉水。堪受西河责白头。(今四月。又游冷泉。而濯足之后。神气倍清为教。)
癸丑除 (第 27L 页)
则事到。自没难处矣。未知以为如何。以兄地望。于此等处。若或少差。则士友之缺望。当何如。幸益留意。
答 黄子直(梓○甲寅) 近年以来。不幸 本朝受侮。彼人啧辱多端。臣民痛惋。复何言哉。声台之行。前后委折。既无以详之。而彼言 (第 339H 页)
答 黄子直(梓○甲寅) 近年以来。不幸 本朝受侮。彼人啧辱多端。臣民痛惋。复何言哉。声台之行。前后委折。既无以详之。而彼言 (第 339H 页)
答宋建叔(己酉正月)
答尹季章(凤五○丙午四月)
与尹季章(丙午十一月)
答 黄子直(梓○癸丑五月) 答郭季康(镇舆○丙辰十月)
答李子三(台重○丁卯二月)
答金士鹰(时翰○丙辰五月
答尹季章(凤五○丙午四月)
与尹季章(丙午十一月)
答 黄子直(梓○癸丑五月) 答郭季康(镇舆○丙辰十月)
答李子三(台重○丁卯二月)
答金士鹰(时翰○丙辰五月
。为可矣。碑文我师门所撰。而李忠悯公书之。金忠献公篆之。赵忠翼公作续铭二句。碑具而尚未刻立云矣。
答 黄子直(梓○癸丑五月) 蒙示 筵教。罪戾之臣。每勤 严旨。惶陨震悼。求死不得。然自孔孟殁千五百年之后。乃得朱子。义理大明。 (第 404L 页)
答 黄子直(梓○癸丑五月) 蒙示 筵教。罪戾之臣。每勤 严旨。惶陨震悼。求死不得。然自孔孟殁千五百年之后。乃得朱子。义理大明。 (第 404L 页)
。语不成次。伏惟明临。鉴此哀忱。谨告。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二
哀辞
黄童子哀辞
呜呼惜哉。 黄学士子直 少子兴门。生而有异质异才。人皆以远大期之。今年己酉五月。得暴疾。年十二而亡。噫。天之生是才也。若将有 …… (第 200H 页)
非只得于乡邻之所传闻者。故于其死也。哀惜之深。有踰于人者。且余于 子直。 既忝居朋游之末。而童子之外曾大父遂庵先生。即余之师门也。以 (第 200L 页)
子直 而有是子。以师门之外孙而有是才。余之为之喜之也。岂他家才子之比也。 (第 200L 页)
子直 既以直道不容于世。而又不能保其才子师门之血脉气韵之所与传者而不得其年。余又安得不重为之哀惜也。悲夫。 (第 200L 页)
子直 前岁丧其室。今又失其少子。情理哀酷。一何与余前日所罹之戚同也。余年未三十。丧耦有二子。其少者颇佳。容 …… (第 200L 页)
。虽过数十年之久而不能忘。今于是子之亡。闻之不觉怛然心动。涕自然下。盖所谓伤于虎者也。以余之悲。深知 子直 之悲。而又欲 (第 200L 页)
子直 知人之亦有此悲。不独己也而有以自宽也。 (第 200L 页)
子直 虽无言。固将有以致余之意。况 (第 200L 页)
子直 有意徵余言乎。遂为辞以寄之。俾授执绋者歌之。辞曰。
哀尔之生而死兮。余不知其何为。隋侯明月旷世绝宝兮 (第 200L 页)
南塘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二
哀辞
黄童子哀辞
呜呼惜哉。 黄学士子直 少子兴门。生而有异质异才。人皆以远大期之。今年己酉五月。得暴疾。年十二而亡。噫。天之生是才也。若将有 …… (第 200H 页)
非只得于乡邻之所传闻者。故于其死也。哀惜之深。有踰于人者。且余于 子直。 既忝居朋游之末。而童子之外曾大父遂庵先生。即余之师门也。以 (第 200L 页)
子直 而有是子。以师门之外孙而有是才。余之为之喜之也。岂他家才子之比也。 (第 200L 页)
子直 既以直道不容于世。而又不能保其才子师门之血脉气韵之所与传者而不得其年。余又安得不重为之哀惜也。悲夫。 (第 200L 页)
子直 前岁丧其室。今又失其少子。情理哀酷。一何与余前日所罹之戚同也。余年未三十。丧耦有二子。其少者颇佳。容 …… (第 200L 页)
。虽过数十年之久而不能忘。今于是子之亡。闻之不觉怛然心动。涕自然下。盖所谓伤于虎者也。以余之悲。深知 子直 之悲。而又欲 (第 200L 页)
子直 知人之亦有此悲。不独己也而有以自宽也。 (第 200L 页)
子直 虽无言。固将有以致余之意。况 (第 200L 页)
子直 有意徵余言乎。遂为辞以寄之。俾授执绋者歌之。辞曰。
哀尔之生而死兮。余不知其何为。隋侯明月旷世绝宝兮 (第 200L 页)
闻诸生上山有吟
访德峰吴左尹不遇
医人张敬贤。为见两孙痘患。一月再至。其归口呼以赠。
闻 黄学士子直(梓) 充义州军有怀
南监役(道振)挽
哭黄生汝雨(有龙)
别李衡老(天柱)
忆衡老 …… 与俞展甫
与俞展甫
与俞展甫(丙寅)
答俞展甫
陶庵先生集卷十二
书[四]
答 黄子直(梓○甲寅) 与权仲蕴(莹○己未)
答柳益辉(谦明○丙午)
答柳益辉
答柳益辉(辛亥)
访德峰吴左尹不遇
医人张敬贤。为见两孙痘患。一月再至。其归口呼以赠。
闻 黄学士子直(梓) 充义州军有怀
南监役(道振)挽
哭黄生汝雨(有龙)
别李衡老(天柱)
忆衡老 …… 与俞展甫
与俞展甫
与俞展甫(丙寅)
答俞展甫
陶庵先生集卷十二
书[四]
答 黄子直(梓○甲寅) 与权仲蕴(莹○己未)
答柳益辉(谦明○丙午)
答柳益辉
答柳益辉(辛亥)
痘患。一月再至。其归口呼以赠。
重来已是信为基。危处方知着手奇。何限世间慈弱义。白头吾甚愧良医。
闻 黄学士子直(梓) 充义州军有怀
圣朝兵不用。乘障亦迂儒。应知禁中牧。起自北边徒。
其二
海色迷孤戍。蝉声满故林。 君亲 (第 60H 页)
重来已是信为基。危处方知着手奇。何限世间慈弱义。白头吾甚愧良医。
闻 黄学士子直(梓) 充义州军有怀
圣朝兵不用。乘障亦迂儒。应知禁中牧。起自北边徒。
其二
海色迷孤戍。蝉声满故林。 君亲 (第 60H 页)
答 黄子直(梓○甲寅) 仄闻有饮冰之行。而病蛰人事都废。无由奉申咫尺之问。徒尔耿耿。从弟还自洛下。袖致惠牍。辞恭意勤。非可 (第 254H 页)
净土寺小饮。次李主簿(廷彦)韵。
归后又次东坡宿净土寺韵
行后圃
俞参判(崇)挽
送 黄子直(梓) 赴燕
夜雨
到沙川金士重(致垕)家
金德渊临归索诗。草赠。
七月既望泛舟
…… 坼移晚节轩。搆屋龙洞。志感。
沈杨根(世浚)送诗索和
玉溪归路。次新昌。
次 黄子直 韵
又次 子直 韵
初秋次李美仲(彦世)韵
送徐汝思(宗伋)赴燕
次李美仲寄示韵
李美仲又示 …… 送赵士聚(明奎)往觐碧城序
海上录序
东游录序
潇洒园事实序
赠智淑上人序
送 黄子直 赴燕序
奋忠纾难录序
送济州御史李(度远)序
竹川集序
顺庵集序
隐坡
归后又次东坡宿净土寺韵
行后圃
俞参判(崇)挽
送 黄子直(梓) 赴燕
夜雨
到沙川金士重(致垕)家
金德渊临归索诗。草赠。
七月既望泛舟
…… 坼移晚节轩。搆屋龙洞。志感。
沈杨根(世浚)送诗索和
玉溪归路。次新昌。
次 黄子直 韵
又次 子直 韵
初秋次李美仲(彦世)韵
送徐汝思(宗伋)赴燕
次李美仲寄示韵
李美仲又示 …… 送赵士聚(明奎)往觐碧城序
海上录序
东游录序
潇洒园事实序
赠智淑上人序
送 黄子直 赴燕序
奋忠纾难录序
送济州御史李(度远)序
竹川集序
顺庵集序
隐坡
北海扬声棠有茇。西原洒泣义为戈。违心朝籍羁縻在。弹指人生梦幻过。回首终南去岁会。酒筵萧瑟邈山河。
送 黄子直(梓) 赴燕
浇斗谁令帝醉鹑。窹歌哀我浸泉薪。毡裘迭作黄图主。冠剑虚生弱国臣。历劫渐非虞夏会。读书多是许吴人 …… (第 186H 页)
到老伤行役。征鞍路不磨。山川一蹇卫。时序再清和。旧业芜松菊。馀欢托茑萝。荒村念儿病。旅宿近如何。
次 黄子直 韵
汶上迟回识子心。山斋篆歇喜披衾。相留赖有鸣皋稳。不去非缘浿水深。行止谁人随挟弹。宦游平昔耻怀金。 (第 189L 页)
送 黄子直(梓) 赴燕
浇斗谁令帝醉鹑。窹歌哀我浸泉薪。毡裘迭作黄图主。冠剑虚生弱国臣。历劫渐非虞夏会。读书多是许吴人 …… (第 186H 页)
到老伤行役。征鞍路不磨。山川一蹇卫。时序再清和。旧业芜松菊。馀欢托茑萝。荒村念儿病。旅宿近如何。
次 黄子直 韵
汶上迟回识子心。山斋篆歇喜披衾。相留赖有鸣皋稳。不去非缘浿水深。行止谁人随挟弹。宦游平昔耻怀金。 (第 189L 页)
不欲负余。其肯负 国乎。上人勉矣哉。 国家异日变起。而湖南义旅。如有倡自浮屠氏者。吾必曰上人也。
送 黄子直 赴燕序
国家以建人有啧言。议遣使辨其情。 (第 337L 页)
黄学士子直 膺选为书状。知 (第 337L 页)
子直 者咸曰。 (第 337L 页)
子直 虽体弱如妇人。而志之勇辨之明。是役也蔑不济矣。忧 (第 337L 页)
子直 者或曰。彼既市势凭威以吓我。而我方为之下。且今胡汉迭用事。一纵而一操之。 (第 337L 页)
子直 虽勇且辨。独奈何于彼也。余曰不然。即其事而论其险夷成败。非所以 (第 337L 页)
子直 也。夫 …… (第 337L 页)
。不知其险夷只见有义理。不见其成败。事之成惟义理。其不成亦惟义理。又焉有义理慊于心而事辞沮于人者乎。 子直 之奉 王事。亦若是足矣。今之世去丙丁已远。士大夫冤愤之色。不复见于玉帛金缯之间。而甚或视使命。如骛厚 …… (第 338H 页)
费重赠与。下与象胥贾人。竞其锥刀。此已见笑而受侮之不足。孰能原君臣而立经常。抗彼之势。伸我之义乎。今 子直 既选择而使之。顾将有以异于人矣。 (第 338H 页)
子直 十年卧田间。屡辞侍从之 命。世笑之而犹不顾。其心必有义理之自守而不欲苟者尔。天下之事。所遭万殊。而吾 (第 338H 页)
心之义理则一也。初不可以内外而别。后前而渝。内之为荣禄之去就而义不欲苟者。是 子直 也。外而为疆域之专对而必伸其义者。顾 (第 338H 页)
子直 不能欤。虽然。志士之忽焉而患或生于所恃。怯夫之勉焉而事或办于不虞。诗不云乎。无射亦保。此又 (第 338H 页)
子直 之不自能而加之意者然矣。余故只 (第 338H 页)
子直 之义理。而不欲言其险夷成败 (第 338H 页)
子直 以为如何也。 (第 338H 页)
送 黄子直 赴燕序
国家以建人有啧言。议遣使辨其情。 (第 337L 页)
黄学士子直 膺选为书状。知 (第 337L 页)
子直 者咸曰。 (第 337L 页)
子直 虽体弱如妇人。而志之勇辨之明。是役也蔑不济矣。忧 (第 337L 页)
子直 者或曰。彼既市势凭威以吓我。而我方为之下。且今胡汉迭用事。一纵而一操之。 (第 337L 页)
子直 虽勇且辨。独奈何于彼也。余曰不然。即其事而论其险夷成败。非所以 (第 337L 页)
子直 也。夫 …… (第 337L 页)
。不知其险夷只见有义理。不见其成败。事之成惟义理。其不成亦惟义理。又焉有义理慊于心而事辞沮于人者乎。 子直 之奉 王事。亦若是足矣。今之世去丙丁已远。士大夫冤愤之色。不复见于玉帛金缯之间。而甚或视使命。如骛厚 …… (第 338H 页)
费重赠与。下与象胥贾人。竞其锥刀。此已见笑而受侮之不足。孰能原君臣而立经常。抗彼之势。伸我之义乎。今 子直 既选择而使之。顾将有以异于人矣。 (第 338H 页)
子直 十年卧田间。屡辞侍从之 命。世笑之而犹不顾。其心必有义理之自守而不欲苟者尔。天下之事。所遭万殊。而吾 (第 338H 页)
心之义理则一也。初不可以内外而别。后前而渝。内之为荣禄之去就而义不欲苟者。是 子直 也。外而为疆域之专对而必伸其义者。顾 (第 338H 页)
子直 不能欤。虽然。志士之忽焉而患或生于所恃。怯夫之勉焉而事或办于不虞。诗不云乎。无射亦保。此又 (第 338H 页)
子直 之不自能而加之意者然矣。余故只 (第 338H 页)
子直 之义理。而不欲言其险夷成败 (第 338H 页)
子直 以为如何也。 (第 338H 页)
义理。为并行不悖之道。庶蒙俯谅矣。至若徐书。其所为说。有如辨异斥邪者然。抑亦不思之甚矣。至其以塘翁抵 黄子直
书。为贬吾君之君而诬万世之师。此区区之所未晓者也。 高皇帝得国之正。同符汉祖。而其扫除腥秽。廓清寰宇 (第 137L 页)
二月梅无花。更用前韵。
挽丁佥枢(志宬)
偶读元道州寄孟武昌诗。依韵呈白屋翁。
黄子直(硕干) 窭庵。索题久矣。今始呈酬。
次三从弟子毅(哲汉)送诗
大风。庭树飘摇欲仆。
有客来
挽丁佥枢(志宬)
偶读元道州寄孟武昌诗。依韵呈白屋翁。
黄子直(硕干) 窭庵。索题久矣。今始呈酬。
次三从弟子毅(哲汉)送诗
大风。庭树飘摇欲仆。
有客来
黄子直(硕干) 窭庵。索题久矣。今始呈酬。
通远亭边肯搆庵。山颜水色半东南。数椽寥落才如此。六世箕裘也不惭。野外尖风 …… (第 552H 页)
埃空。春雨濛濛过梦中。惟有一山松数树。百禽声外送清风。
林薄和诸君
林薄初开秋影清。开门山色欲相迎。 临溪 坐久衣生露。踏石归来杖有声。世事云移无转瞩。野人心里本真情。残书欲说愁牵强。今代儒冠讵重轻。
挽三从 (第 557H 页)
送郑后侨
茅洲公七十六岁寿序(癸丑)
送 黄子直 赴燕序(乙卯)
记
杏亭诸胜记
会话远心庵记(乙未)
得闻韶洞记
游闻韶洞
茅洲公七十六岁寿序(癸丑)
送 黄子直 赴燕序(乙卯)
记
杏亭诸胜记
会话远心庵记(乙未)
得闻韶洞记
游闻韶洞
运之隆 国祚之长。自此可卜。酳爵珍从之敬。不归于公而谁归哉。又安知不使公得见圣人作而天下文明哉。
送 黄子直 赴燕序(乙卯)
观天下之变而决之于未然。言不若事。事不若人。人不若俗尚。俗尚之变。莫著于文。夫文有衰 (第 269L 页)
送 黄子直 赴燕序(乙卯)
观天下之变而决之于未然。言不若事。事不若人。人不若俗尚。俗尚之变。莫著于文。夫文有衰 (第 269L 页)
小仙潭。奉次家兄韵。(并序)
和申明允
南校理吉哉(有常)挽
次姜寝郎槐坞韵
过 黄校理子直(梓) 梅城田庐。走次金淳夫留赠韵。以塞勤要之意。
次子直茅亭韵
郑修撰伯兴(弘祥)挽
雨
和申明允
南校理吉哉(有常)挽
次姜寝郎槐坞韵
过 黄校理子直(梓) 梅城田庐。走次金淳夫留赠韵。以塞勤要之意。
次子直茅亭韵
郑修撰伯兴(弘祥)挽
雨
其二
壶翁脚下更文词。妙岁云程发轫时。盛事丝纶知世掌。须君清切凤凰池。
次姜寝郎槐坞韵
槐坛日午篆香添。四望云山罢栊帘。掩映一庭铺绿荫。清泠六月失骄炎。留人锦橐随棋局。劝酒青梅配雪盐。座上风流山简在。淋漓醉什动毫尖。
过 黄校理子直(梓) 梅城田庐。走次金淳夫留赠韵。以塞勤要之意。
归客林泉卸倦鞍。故人鸡黍坐宵阑。湖山迹散成歌啸。诗酒情高 (第 382H 页)
置戚欢。倚槛龙岗寒雨过。满帘乌岫白云闲。知君不复銮坡梦。回首人间行路难。
次 子直 茅亭韵
险路前头一枕安。喜从元祐得人完。丘园身退琴书乐。父子衣斑菽水欢。筑室好将晨白验。栽花留取晚香 …… (第 382H 页)
征衣洗尘土。石池清莹映云天。
玉溪观水。仍煮蕨。呼韵赋之。
采返仙童下翠微。倾筐烨烨紫芝肥。松间扫石 临溪 煮。一抹青烟鹤曳归。
萝山。次成丈(德龙)所赠韵。
走马萝山下。来寻处士翁。移筵就乔荫。把酒望遥空。 (第 395L 页)
壶翁脚下更文词。妙岁云程发轫时。盛事丝纶知世掌。须君清切凤凰池。
次姜寝郎槐坞韵
槐坛日午篆香添。四望云山罢栊帘。掩映一庭铺绿荫。清泠六月失骄炎。留人锦橐随棋局。劝酒青梅配雪盐。座上风流山简在。淋漓醉什动毫尖。
过 黄校理子直(梓) 梅城田庐。走次金淳夫留赠韵。以塞勤要之意。
归客林泉卸倦鞍。故人鸡黍坐宵阑。湖山迹散成歌啸。诗酒情高 (第 382H 页)
置戚欢。倚槛龙岗寒雨过。满帘乌岫白云闲。知君不复銮坡梦。回首人间行路难。
次 子直 茅亭韵
险路前头一枕安。喜从元祐得人完。丘园身退琴书乐。父子衣斑菽水欢。筑室好将晨白验。栽花留取晚香 …… (第 382H 页)
征衣洗尘土。石池清莹映云天。
玉溪观水。仍煮蕨。呼韵赋之。
采返仙童下翠微。倾筐烨烨紫芝肥。松间扫石 临溪 煮。一抹青烟鹤曳归。
萝山。次成丈(德龙)所赠韵。
走马萝山下。来寻处士翁。移筵就乔荫。把酒望遥空。 (第 395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