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游景叔墓志跋
游先生墓志虽言与横渠游而不言受业疑非弟子然
其文则张公舜民其书则邵公篪其篆则章公粢皆元
祐党人之同岑而所镌工人为安民尤可珍予方修宋
儒学案得之为之喜而加飧

  游景叔昭陵图跋
唐太宗昭陵图宋绍圣中直阁游公景叔所勒石也置
于太宗之庙直阁题词于上闽人 黄莘田
有诗曰际会
风云自古难始终恩礼羡贞观汉家多少韩彭将不得
铭旌一字看其语绝工予为录之碑尾
  宋元祐党 (第 6b 页)
  余甸
蜀宫瓦铜绿色尤可爱白者石灰浆受日月雨露之精
华宝色射人三百馀年旧物也甲午秋入试院与江津
令余甸田生行断垣中得此田生诗绝代繁华地深秋
细雨天宫门馀片瓦不忍忆当年隶书刻之亦可作砚
但出自沙土耳有以翰林院编修视学蜀中者诸生金
尽饰此相饷诡云不知何代所遗编修公以少见而受
之厥后恚甚分投同官闵佩云(边州闻/见录)

直方温栗能容受此款此制得未有端溪一片青花云
飞来燕市落吾手壬寅孟冬月几望客京城见此研于
小市以二百四十钱购归口占题识(砚史/)
他山半亩佃秋烟琢得方形井地连自笑不曾持一砚
留将片石当公田余视端州八阅月未尝得一砚其冬
端之人伐东西岩群采取焉因馈片石予制井田砚并
系以诗记于其上 莘田任
霞光片片罩轻烟崖别东西
短剑连自是天公怜傲吏砚材假手 (第 48b 页)
莘田
田生次韵 …… (第 48b 页)
  周绍龙
江淹彩笔丘迟锦梦境流传是也非我有端溪亲付汝
管教才子竞春晖癸丑二月瑞峰题付履藏袖里青天

划翠微海山归去是耶非晚年购宅浑閒事留取三峰
与阿晖右次同年周瑞峰京兆韵并柬谦亭世讲金坛
于振(砚史/)
端溪初割紫云堆望里森森玉笋开拾似江郎山下过
三峰我竟袖之来康熙庚子四月绍龙题瑞峰二兄丁
酉秋过江郎山题壁上有三峰我欲袖之去留补青天
炼五云句予辛丑过斯地戏署其尾曰气压诸山雨下
坡欲吞云海静风波补天自有金针在还厌三峰袖里

多今二十馀年矣瑞峰补天才露一斑而即云亡予潦
倒无成弥增愧悔兹读铭词回思昔年意气之盛磊落
英多如寻旧梦为之慨然苍岩林正青识(砚史/)
  黄任 黄任
字于莘又字莘田永福人居会城之光禄坊弱冠
举于乡屡上春官不第匆匆捧檄得粤之四会令莘田
故名士无龌龊俗吏 …… (第 53a 页)
诗人之情亦何所纪极哉出之宛转蕴
之遥深可以广骚可以参禅慧业文人吾于莘田首屈
一指矣(静志居/诗话) 黄任
字莘田永福人壬午乡贡官四会令罢归家居食 (第 54a 页)
梁君臣艳诗)、香奁体(唐崔国辅、韩偓喜为儿女言情之作,韩偓遂以「香奁」名集。明人王次回因专效之,国朝 黄莘田
继之,此体遂多)等名目;而惟选体为深雅,不易能也。
  至于各体有各体之渊源、各人有各人之面目、各家 …… (第 170 页)
札不佳,所撰律句尤鄙,与词曲如出两手;若论曲调,实不减柳耆卿「杨柳晓风」、秦少游「眉黛远山」也。吾闽 黄莘田
诗,专以清脆抒怀,香艳遂造;胜境亦可相比。「长生殿」则似吴谷人诗,种种雅富,手笔大 (第 180 页)
于莘
田,只坐抒怀少耳。
  春兴撩人,因翻「霓谱」借以遣情,遂为评其短长如此。未审知音以为然否?「长生殿 (第 180 页)
百体从心官。楣上大老笔。文彩映琅玕。朗诵远游歌。何畏羊肠难。
叹前村失火
前村火色腾。燕雀亦啾喧。髫 黄任
炊爨。所以受祸偏。皤皤望七翁。悄然对前山。凡事须防微。庶几天禄还。临深与履薄。旨哉圣人言。
闵旱
(第 207H 页)
纪晓岚紫石砚歌
十砚先生癖于砚。罢官归里瓶无粟。惟有诗束两牛腰。端坑奇石声相触。(杭世骏榕城诗话曰。 黄任
字莘田。官四会令。有砚癖。自号十砚先生。罢官归里。压装惟端坑石数枚。诗束两牛腰而已。)就中济阳井叔刊 (第 321H 页)
女子,时或以此钩奇,然亦从前风气偶有之,今则绝无矣。余忆三十年前有林曼英 者,喜诗,能诵唐人三百首及 黄莘田
香草笺,一字不遗,亦略通其意,名噪甚。或赠 以诗云:〔未必黄金能买笑,不妨白眼看人多。〕盖曼英左目仰
豪。篁村词投赠题画应酬之作颇多,单微之思,遥寄之情,固未暇 及也。曾游吾闽,有饮林氏园亭〈满江红〉, 黄莘田
斋头观吴门顾二娘所制砚〈石州 慢〉等阕。闽之鼓山屴崱峰,俗说可望流求。篁村〈双双燕〉句云:〔中峰放眼
袒胸六六叩瓠犀,盖招致之密记欤。余按阁学号种 芋山人,以孝闻,性又端整,诗文书法,俱臻胜妙,名与永福 黄莘田任
大令并。所居 曰二梅亭,在省会来魁里。樾亭伯祖苍崖正青盐大使有记甚详。媚兰事亦见林淡茹劳 竹佃诗略。
,东风无力转春晴。艰难抱子还乡国,落拓浮家仗友生。只为踌躇千里别,归期临发又重更。”
  四九
   黄莘田
妻月鹿夫人,与 莘田
同有研癖。先生罢官时,囊余二千金:以千金市十研,以千金购侍儿金樱以归。有二女:长曰淑窕,字姒洲;次日 ……  五七
  余于古人之诗,无所不爱,恰无偏嗜者。于今人之诗,亦无所不爱,恰于高文良公《味和堂集》、 黄莘田先生《
香草斋诗》,有偏嗜焉。岂亦性之所近耶?
  五八
  丙戌年,庆树斋、雨林两公子过苏州。余招饮唐氏棣
面几番成一笑,刚才分路又相逢。”“画舫人归一字排,半奁春水净如揩。斜阳独上长堤立,拾得花间小凤钗。” 黄莘田先生《
虎丘竹枝》云:“昏崖老树落朱藤,漏出红纱隔叶灯。不畏霓裳有风露,吹笙楼上坐三层。”“斑竹薰笼有旧恩,
  四五
  余在杭州,杭人知作《诗话》,争以诗来,求摘句者,无虑百首。余只爱朱亦接《春晚书怀》云:“春当三月原如客,人过中年欲近僧。”沈菊人一联云:“双雀露浓移别树,孤萤风静引归人。”福建女子林氏《贺 黄莘田
重赴鹿鸣》云:“丹桂花开六十秋,振衣人到广寒游。嫦娥细认曾相识,前度人来竟白头。”
  四六
  周
头漠漠起炊烟,折罢莲花正暮天。却怪鸳鸯不解事,偏依依艇并头眠。”末署“鲁凤藻”三字。
  二二
   黄莘田
落第,赋《无题》云:“秃尖成冢还成阵,未抵灵犀一点通。”吴竹桥落第,赋《无题》云:“闻说千金才买笑,
  九八
  诗有音节清脆,如雪竹冰丝,非人间凡响;皆有天性使然,非关学问。在唐则青莲一人,而温飞卿继之。宋有杨诚斋,元有萨天锡,明有高青丘。本朝继之者,其惟 黄莘田
乎?
  九九
  吴鲁斋贤,宰甘泉,有惠政;不幸无子,四十而殂。其诗稿失散,仅记其《送友》云:“遥
逾六十而终。呜呼!非余与交四十年,又谁知其能诗哉?
  五六
  正喻夹写之诗,前已载数条矣。兹又得 黄莘田《
骤冷》云:“今日蒙茸昨缔络,炎凉只在一宵中。”阐乘僧《园上》云:“纵教吹出桃花去,自有山风吹送回。”
尔观成败,从何论智愚?云泥区尺幅,升降在须臾。”
  三三
  余七十以后,遇宴饮太饱,夜辄不适。读 黄莘田
诗曰:“老似婴儿防饮食,贫如禁体作文章。”叹其立言之妙。然不老亦不能知;古渔有句云:“老似名山到始知 ……如是;果然第七回稿胜五六次之稿也。”余因有句云:“事从知悔方征学,诗到能迟转是才。”
  五五
   黄莘田《
重赴鹿鸣》云:“得染新香本旧栽,桂花重为故人开。月宫不是玄都观,也学刘郎去又来。”“云阶月地事如何
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五九
  士大夫热中贪仕,原无足讳;而往往满口说归,竟成习气,可厌 黄莘田
诗云;“常参班里说归休,都作寒暄好话头。恰似朱门歌舞地,屏风偏画白蓣洲。”
  六O
  近人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