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资宪大夫刑曹判书兼知 经筵春秋馆事,弘文馆提学,艺文馆提学,五卫都总府都总管,知实录事, 赠谥文宪海左丁先生行状 韩致应
]
  

资宪大夫刑曹判书兼知 经筵春秋馆事,弘文馆提学,艺文馆提学,五卫都总府都总管,知实录事, 赠谥文宪海左丁先生行状 韩致应
海左丁先生。生丁 英庙晠际。以文章大被知遇。声名轰一世。于时东湖之选。 国朝百年来始一举。而先生 …… (第 219H 页)
之隽永。沨沨乎大雅之复作。实有关于世运之污隆。不可以一艺而局之也。有遗稿二十卷。盖先生手自删定者也。 致应
小少在乡里。往来辱门墙。殆四十年矣。抠衣之际。最蒙知奖。尤于进退去就之节。获闻大方。至今佩服。尝于祭 …… (第 224H 页)
敢终辞。谨就松禾公所撰状录。略为点缀。序次如右。以备立言家财择云尔。
 正宪大夫。水原府留守兼总理使 韩致应。
谨撰。 (第 224H 页)
 资宪大夫汉城府判尹臣李鼎运。
   通政大夫司谏院大司谏臣崔献重。
   通政大夫承政院右副承旨臣 韩致应。
  
庚申四月 日
当宁二十四年甲申孟春。嘉善大夫兵曹参判臣洪时济。谨书。 (第 9H 页)
累世者也。纸古而欲烂。字亦间有缺焉。然爵号姓名及 御宝迹尚宛然。于是公诸子孙不胜庆幸。即以此信迹。受 韩侍郎致应。
铭而树碣于公之墓。墓则在县治北舞剑洞。而距今四百年。乃始显刻而表之者。不亦异甚矣乎。是虽与失其封而还 (第 517L 页)
   夏日太学应教进笺。蒙赐纸墨。诸生共办酒馔。以昭 圣惠。仍述十韵。(时金复仁,沈凤锡,韩锡敏,锡伦,金秀臣,李基庆,洪义浩, 韩致应,
洪乐钦诸公并与焉。)
   南瓜叹
   秋日洪复元(乐贞)山斋。同洪养仲,韩徯父会。(时习四六。) ……   荷潭禁松帖序(庚申春)
   麻科会通序
   友松集序(友松金公世奎也。)
   送李参判(基让)使燕京序
   送 韩校理(致应)
使燕序(时为书状官)
   送朴校理(钟淳)使燕序(时为书状官)
   送沈(奎鲁)校理李(重莲)翰   麻科会通序
   友松集序(友松金公世奎也。)
   送李参判(基让)使燕京序
   送韩校理 (致应)
使燕序(时为书状官)
   送朴校理(钟淳)使燕序(时为书状官)
   送沈(奎鲁)校理李(重莲)
纸墨。诸生共办酒馔。以昭 圣惠。仍述十韵。(时金复仁,沈凤锡,韩锡敏,锡伦,金秀臣,李基庆,洪义浩, 韩致应,
洪乐钦诸公并与焉。)
黉舍宾兴盛。彤墀宠赉新。品题皆 御笔。奖谕必词臣。璀璨擎朱批。跄踉聚皂巾。纸堆 (第 15H 页)
相燕集于泮林。诸蒙一字之 褒者。咸来追随。共三十馀人。韩锡敏,锡伦,金秀臣,姜显永,李基庆,洪乐钦, 韩致应
诸人。尤其著显者。而余年最少。每谬为诸公所推诩。一日诸公相携至宋洞。时杏花盛开。而涧边柳色浓绿。列坐 …… (第 274L 页)
种之。并得其搅车軖车之制而传之民间。民间谓軖为文来。而不忘其功。不其伟欤。于公之行。唯以是勉之。
韩校理(致应)
使燕序(时为书状官)
国于长城之南五岭之北。谓之中国。而国于辽河之东谓之东国。东国之人而游乎中国者。 (第 280H 页)
并得其搅车軖车之制而传之民间。民间谓軖为文来。而不忘其功。不其伟欤。于公之行。唯以是勉之。
送韩校理 (致应)
使燕序(时为书状官)
国于长城之南五岭之北。谓之中国。而国于辽河之东谓之东国。东国之人而游乎中国者。 (第 280H 页)
抄启。以隶 奎章阁月课。时镛已于己酉被选班在上。至冬。 上曰兄随弟后未便。许免阁课。公閒居无事。日与 韩致应
尹永僖李儒修尹持讷等游欢。乙卯秋。朴长卨受睦万中嗾。疏击李家焕。谓家焕主试。发策解元。所对专主西说。 (第 337H 页)
   教𥠧孙史略初卷。间多不可准信者。记之以备后考。
   科说(十二)
   誓瘖申前说。更加鞭辟。
   与 韩大司成(致应)

   井上閒话(十一)
无名子集文稿册十二
 [文]
   井上閒话(五十一○下又有十九条)
    教𥠧孙史略初卷。间多不可准信者。记之以备后考。
   科说(十二)
   誓瘖申前说。更加鞭辟。
   与韩大司成 (致应)

   井上閒话(十一)
无名子集文稿册十二
 [文]
   井上閒话(五十一○下又有十九条)
 
 余之为此说。非不极知其空言无补。秖招恶怒。而要使后之人。知今日之风习爻象焉耳。
誓瘖申前说。更加鞭辟。
孰使而遭谇稽。孰使而逢谪摧。而以而而得此。胡不反而空自哀。而有而口。而闭而开。闭即无忤。开便成灾。而既知开口有悔。胡不念悔将复来。而既知闭口无咎。胡不能牢锁牙颏。而既知节饮食之戒。胡独于慎言语而忽哉。而有言人有责。而无言物无猜。闻所闻见所见。口不道念亦灰。当而口之欲开。胡不惕思而彊裁。及而心之或怠。胡不刮垢而拭埃。而欲饮瘖药。日日须

倾三百杯。而欲锥刺舌。日日须忍三百回。苟而心之能坚。孰驱而而频催。爰铭肺而誓死。俾墨卿而告灵台。
韩大司成(致应)

居在一城而音容杳茫。反不如曩在岭外时。黄鹄壤虫之别。安得不然。而自不禁想望之怀也。乃者日寒殊甚。 (第 477H 页)
 余之为此说。非不极知其空言无补。秖招恶怒。而要使后之人。知今日之风习爻象焉耳。
誓瘖申前说。更加鞭辟。
孰使而遭谇稽。孰使而逢谪摧。而以而而得此。胡不反而空自哀。而有而口。而闭而开。闭即无忤。开便成灾。而既知开口有悔。胡不念悔将复来。而既知闭口无咎。胡不能牢锁牙颏。而既知节饮食之戒。胡独于慎言语而忽哉。而有言人有责。而无言物无猜。闻所闻见所见。口不道念亦灰。当而口之欲开。胡不惕思而彊裁。及而心之或怠。胡不刮垢而拭埃。而欲饮瘖药。日日须

倾三百杯。而欲锥刺舌。日日须忍三百回。苟而心之能坚。孰驱而而频催。爰铭肺而誓死。俾墨卿而告灵台。
与韩大司成 (致应)

居在一城而音容杳茫。反不如曩在岭外时。黄鹄壤虫之别。安得不然。而自不禁想望之怀也。乃者日寒殊甚。 (第 477H 页)
墨庄最后书曰。前使至。接读手书。匆匆作覆。未罄所怀。闻阁下此行。富有著作。不得借观。耿耿如醉。昨捧读 韩敷山
纪行诗。大有作者气。已为选抄。并题诗卷首。因此愈以不得见阁下诗为恨。兄弟两次因缘。仆不及家兄者。即在 (第 303H 页)
   季秋试抄启文臣制射。得阳字拈句。使在筵诸臣联进。(在筵诸臣。提学郑民始,检校直提学徐有防,徐鼎修,原任直阁尹行恁,检校直阁南公辙,金祖淳,承旨洪明浩,金履成,李冕膺,史官洪乐游,守御使李文源,壮勇大将金持默,训鍊大将赵心泰,新旧选抄启文臣李勉兢,李翼晋,金启洛,李锡夏,金熙朝,李儒修, 韩致应,
宋祥濂,安廷善,沈奎鲁,徐有闻,申星模,宋知濂,朴钟淳,韩用铎,洪秀晚,朴宗京,尹行直,尹持讷,金熙 ……  [子张]
   [尧曰]
弘斋全书卷七十四
 经史讲义十一○论语[四](甲辰选。李书九,郑东观, 韩致应,
韩商新,李亨达,洪义浩,韩兴裕等对。)
   [学而]
   [为政]
   [雍也]
   [述而 ……   [荡之什]
   [周颂]
弘斋全书卷八十七
 经史讲义二十四○诗[四](甲辰选。李书九,韩商新, 韩致应,
郑东观,洪义浩等对。)
   [周南]
   [召南]
   [邶风]
   [鄘风]
   [卫风 ……  [费誓]
   [秦誓]
弘斋全书卷九十七
 经史讲义三十四○书[五](甲辰选。李书九,郑东观, 韩致应,
韩商新,洪义浩等对。)
   [尧典]
   [舜典]
   [大禹谟]
   [皋陶谟]
   ……   [序卦传下]
   [杂卦传]
弘斋全书卷百五
 经史讲义四十二○易[五](甲辰选。李书九,郑东观, 韩致应,
韩商新,洪义浩等对。)
   [总论]
   [乾]
   [坤]
   [蒙]
   [需]
  
文源,壮勇大将金持默,训鍊大将赵心泰,新旧选抄启文臣李勉兢,李翼晋,金启洛,李锡夏,金熙朝,李儒修, 韩致应,
宋祥濂,安廷善,沈奎鲁,徐有闻,申星模,宋知濂,朴钟淳,韩用铎,洪秀晚,朴宗京,尹行直,尹持讷,金熙 …… (第 90L 页)
千仓。(臣景镇。)诗成叉手誇才富。酒到酡颜见德将。(臣秀晚。)赋雪新词惭授𥳑。如云至德仰垂裳。(臣 致应。
)洪恩普洽天为大。盛事长传岁以常。(臣知濂。)凤辇天回云跸响。鹓班宵 (第 91H 页)
弘斋全书卷七十四
 经史讲义十一○论语[四](甲辰选。李书九,郑东观, 韩致应,
韩商新,李亨达,洪义浩,韩兴裕等对。)
   …… 东观对。圣人之心。不待操而常存。则天下之百千万事。何莫非夫子之所慎乎。然其最重而尤可慎者。果无大于此三者。齐所以求神明也。战则危事也。疾又无妄也。记之者能标此三者。为夫子之所慎。亦可谓善观圣人矣。(述而)

[泰伯]
先儒云。兴于诗。是小底成于乐。成于乐。是大底兴于诗。则诗与乐初无二致。此章既曰兴于诗。又曰成于乐。得无架叠之嫌耶。且古人之成童也。学乐诵诗。舞象舞勺。盖乐之声容节奏。固无不习于始学之年矣。然则成于乐者。更是何等功效欤。
  致应
对。诗是始条理之事。乐是终条理之事。兴是初头起发底。成是末梢成实底。此如大小学之毕竟一串事。而成始成 (第 99H 页)
弘斋全书卷八十七
 经史讲义二十四○诗[四](甲辰选。李书九,韩商新, 韩致应,
郑东观,洪义浩等对。)
   …… 东观对。俾无尤三字。秖作反躬自励之意。然后其义为顺。盖此俾字。如史记苏秦传使我有负郭田之使字。古人自道之辞。亦或有如此者。恐不必以是致疑。
燕燕二字之叠言。果何义也。盖此诗起兴之义。集传

无所发明。而后儒之论。不无同异。或引师旷禽经鸟向飞背宿。燕向宿背飞之语。以为取其背飞之义。以兴送别之情。或谓燕方春时。以其匹至。故此诗以两燕形容庄姜戴妫徘徊于野。与汉人拟苏李录别诗云双凫俱北飞。一凫独南翔。语意相似。是二说者。孰得孰失耶。
  致应
对。以经文差池颉颃下上等语观之。则似当以后说为优。
庄公之于庄姜。天也君也。虽其狂荡谑浪轻暴无定。而 …… (第 310L 页)
 义浩对。春秋书万入去籥。盖谓文武二舞俱入。而独去文舞之籥也。然则万舞之为二舞总名无疑。郑玄,何休之以为武舞者误矣。(以上邶风)
[鄘风]
不屑剃之剃。即后世之髲剃也。上文所谓翟衣。既是祭时之服。则剃与瑱亦当为祭服之首饰。此果有经传之可据者耶。
  致应
对。左传说文。皆有剃之文。而其为祭服之首饰则未有明据。盖祭服之首饰。既有编发之副。则恐无更事乎剃矣。 (第 312H 页)
扬且之扬。清扬之扬。果有同异之可言耶。集传释此诗之扬且曰眉上广也。释野有蔓草之清扬曰眉目

之间。释猗嗟首章之美目扬兮曰扬目之动也。释猗嗟三章之清扬曰扬眉之美也。同一扬也。而诂训各异者何也。
  致应
对。孔颖达疏云扬者眉上之美名。而因谓眉上眉下。皆谓之扬。据此则集传之或释以眉上广。或释以眉目之间者。 (第 312L 页)
固有所本。而至于猗嗟首章之扬。经文既明言美目扬兮。则此扬字与檀弓扬其目之扬同义。故集传以目之动释之也。
展衣之制。可详言耶。毛传云以丹縠为之。郑笺云展衣宜白。二说之中。孰为有据耶。且诸侯夫人之服。褕翟为上。阙翟次之。鞠衣次之。展衣又次之。上章既言翟衣。则此当言鞠衣。而乃举展衣之最下者言之何也。
  致应
对。展衣之名。秖见于周礼。而其制其色。俱无明言。然周礼之展衣。即礼记之袒衣。而刘熙释名云袒坦也。坦然 …… (第 312L 页)
 商新对。朱子之不从序说。盖以忽之辞昏。未为不正。则诗人之叙其事。当美而不当刺也。然序所谓刺者。不必皆讥刺之辞。凡闵惜嗟伤之类。亦谓之刺。而且以诗词观之。其曰同车则有御轮之礼矣。其曰佩玉则有矩步之节矣。越国而淫奔者。又岂有若是之威仪盛饰。昭彰人耳目乎。然则序说固未可遽废。集传所谓淫奔之诗。盖亦疑之而未决之辞也。
溱洧之诗。序以为刺乱。而集传改为淫者自作之词。然以篇中曰士曰女之语观之。则似是旁观者所述之辞。且朱子于桑中之诗。以其本诗之称我而断为淫者之自叙其事。则此诗之曰士曰女。似可为诗人之刺奔。而一归之淫者自作之词者何也。
  致应
对。朱子于郑风诸诗。必改旧说以为淫者之 (第 315L 页)
自作者。盖即其辞得其情。以求合乎夫子放郑声之义也。若如旧说则举郑风二十一篇。其为淫诗不过一二篇而已。何别于齐陈诸风。而夫子独以郑声为当放哉。
首句既并举溱洧。而下文洧之外一句。则又单言洧而不言溱者何也。
  致应
对。许慎说文溱作浍。而桑钦水经云浍水出郑县西北。南入于洧水。盖溱与洧本二水。而其流则合焉为一。故首句 …… (第 316H 页)
 商新对。康王之时。召公犹在。而自康王至宣王。总计为九世。以此推之。则史记所言。似得其实。而孔

颖达疏反引世本为据。乌能免择焉不精之讥乎。(以上荡之什)
[周颂]
此云维清缉熙文王之典。凡诗中所言缉熙者。皆以学问之工言之。文王所谓于缉熙敬止。敬之所谓学有缉熙于光明是也。此篇之典。乃是纪纲法度之谓。而亦以缉熙言之者何也。
  致应
对。宋儒严粲之言曰此诗所言维清缉熙。备举文王之德。而乃以典言之者。所以见德寓于法也。此可谓先得之论矣 (第 322L 页)
弘斋全书卷九十七
 经史讲义三十四○书[五](甲辰选。李书九,郑东观, 韩致应,
韩商新,洪义浩等对。)
  
弘斋全书卷百五
 经史讲义四十二○易[五](甲辰选。李书九,郑东观, 韩致应,
韩商新,洪义浩等对。)
   …… 书九对。乾坤为易之始。故夫子特作文言。发明尤详。而他卦可以例推也。子曰二字。乃是后儒追加。如邹书孟子曰之例。欧阳脩之以是为疑误矣。(以上坤)
[蒙]
六五之为童蒙。其义可详言耶。蔡虚斋之言曰六五之童蒙。与彖辞之童蒙不同。夫彖辞所谓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云者。即九二之指六五而言。则彖辞爻辞所言之童蒙。宜无异义。而蔡氏之言如是。果有其说耶。
  致应
对。六五阴爻。且体艮少男。故谓之童蒙。盖彖辞之童蒙。只是说蒙昧而已。爻辞之童蒙。言其柔中纯一之德文虽 (第 145L 页)
相同。义则少异矣。
有童蒙之象则其占必吉者何也。象传曰童蒙之吉。顺以巽也。夫五者君位也。人君之德。必聪明智勇刚健奋发而后。可以有为。苟以顺巽为主。则得不几于

优柔不断耶。大抵易之义例。以九居五六居二为当位。以六居五九居二为不当位。当位则其辞多艰。不当位则其辞多吉。其故安在。果可以反覆讨论而发其蕴奥耶。
  致应
对。五有刚健之体。六有柔顺之德。童蒙之吉。盖以其体健而行顺也。明儒蔡清尝引李春之言而演之曰。君以刚健 (第 146H 页)
为体而虚中为用。臣以柔顺为体而刚中为用。则上下交而其志同。此所以九二六五之多吉也。是说深得经旨矣。
上九之不利为寇。利御寇。何所指而言耶。说者以为只因上句击蒙之文而为此设辞。以戒其治蒙过猛而已。非以上九真有御寇之象也。此恐不然。圣人系辞。一皆本于卦爻自然之象。何尝凭空捏虚而为此假设之辞哉。盖此卦之上爻得九而变。则为蒙之师。有兵革之象。且与六三相应。六三愚蒙为寇者也。上九治蒙御寇者也。圣人为受兵用兵者。两设其占曰为寇者不利。御寇者利。此说在元儒吴澄纂言。果不悖于经旨耶。
  致应
对。纂言之解易。专主于象变。故其说如此。然苟从吴说则不利为寇。乃是六三之占辞。而无与 …… (第 146H 页)
 商新对。上六以阴居群阳之上。而在下三阳志在上进。则其有忌疾争竞之患。势所必至。故必戒以尽敬以待。程传曰苟敬而待之。虽甚刚暴。岂有侵陵之理。较诸林说。此为有味。恐当以程传为正。(以上需)
[小畜]
此云密云不雨。自我西郊。不曰南郊北郊。而必曰西郊者何也。说者谓西方阴方。密云阴气。故必称西郊。此固然矣。而但以后天卦位论之。则西与南。俱属于阴。坤彖所谓西南得朋是也。此独舍南而取西者。必有其义。可以指的言之耶。
  致应
对。自第二爻至第四爻。以互体观之则为兑。兑属西方。故必称西郊。宋儒丘富国之言如此矣。
互体之说。乃汉 …… (第 147H 页)
里。视岐周为西方。故曰自我西郊。我者文王自我也。若如丘氏之说。则自我之我字。果是何所指而言者耶。
  致应
对。若从丘说则我字当指六四而言。然六四既非此卦主爻。则不当于卦辞指六四为我。不如只从本义之为稳。圣教 (第 147L 页)
诚允当矣。
此云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观小畜之象而懿其文德。何义也。程传曰君子所蕴。大则道德经纶。小则文章才艺。据此则文德即文艺之谓也。然论语曰据于德游于艺。又曰德行颜渊,闵子骞。文学子游,子夏。古之论道德与才艺者。未尝不分为两科。对待言之。此节之不曰文艺。而曰文德者何也。
  致应
对。分言之则艺与德。自有大小之异。合言之则艺即德中之一事耳。(以上小畜)
[履]
愬愬二字。程传因王 (第 147L 页)
   送郑平仲司御出守鲁城
   送京兆郎郑玄之(渊始)之任鸿山
   送朴子安(齐显)出宰青阳
   赠别莜渊
   送 韩敷山
尚书 (致应)
贺至之行
   寄呈覃溪老人
   子午泉诗。遥寄叶东卿。(并序)
   晓枕
   毛延寿(并序)
日逐闾里儿。呼卢颜半酡。采药月荷锄。观鱼雨披蓑。及时行乐耳。岁月自耗磨。吾亦谋一廛。与子同婆娑。
韩敷山
(第 73H 页)
(致应)
贺至之行
到处聚观此大夫。再膺专对 宠光殊。行装简易轻来往。应 (第 73H 页)
敷山
真使乎。
   (第 73H 页)
见也。遂破之。中有一小玉。白湖曰。意谓其大。及见小矣。使作玉鹭。许公即其席手刻之。传为至宝。 韩公致应
为兵判。借用之。一日忽心动。使之还本主曰。古家神物。不必久留。是夕火。其家舍什物书籍。皆不能保而玉鹭 (第 574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