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集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赵使君补山阁勒石记
管亭赵使君以良二千石守松江还里筑阁于宅之西
偏方落成时其湘潭门人 陈君鹏年 登而乐之因拾宋
人又补青山入座来之句颜曰补山纪所见也夫以管
亭所居在山水之间柯亭当其前瓜渚环其左未有 (第 3b 页)
管亭赵使君以良二千石守松江还里筑阁于宅之西
偏方落成时其湘潭门人 陈君鹏年 登而乐之因拾宋
人又补青山入座来之句颜曰补山纪所见也夫以管
亭所居在山水之间柯亭当其前瓜渚环其左未有 (第 3b 页)
呼自官箴之既替故近日之以
清操自持者如莲之出淤泥中愈增其芳康熙中诸老
如广海陈清端公河南张清恪公湖湘 陈恪勤公 稍后
出者钱塘沈端恪公皆以此得大用而公独回翔下吏
声闻不得达
黼座一蹶不振夫非命与公之分挍戊戌礼闱也 (第 6b 页)
清操自持者如莲之出淤泥中愈增其芳康熙中诸老
如广海陈清端公河南张清恪公湖湘 陈恪勤公 稍后
出者钱塘沈端恪公皆以此得大用而公独回翔下吏
声闻不得达
黼座一蹶不振夫非命与公之分挍戊戌礼闱也 (第 6b 页)
本贯松江府上海县人青浦县籍年五十九
公姓曹氏讳一士字谔廷济寰其别字也系本宋枢相
武惠王后以明成化间始迁上海五世祖诚有隐德名
在明史孝义传公年十五补诸生少留心于十四经廿
一史连丝贯丳不徒以章句也尤潜玩洛闽诸书旁搜
曲證以求会通每作诗古文词温润雅洁见者无不心
折间以其暇选坊社经艺亦复风行天下盖公之湛深经
术综覈儒先其于制举业眇然馀技耳而海内穷乡下
里兔园学究正以是靡不知有曹先生者然而数奇不
偶拓落于诸生者几四十年三年大比持节至江左主
试者莫不欲得公以为重庚子今礼部尚书景州魏公
主江南试榜后于鹿鸣宴中三叹以不得公为歉河道
总督湘潭 陈恪勤公 谓天门唐南轩曰曹君连蹇甚矣
将资送之入太学公以太宜人老不欲行会左副都御
史侯官郑公以督学至用拔萃贡明 …… (第 2a 页)
如罪人戴名世汪景祺等
圣祖
世宗因其自蹈大逆而诛之非得已也若夫赋诗作文
语涉疑似如 陈鹏年 任苏州府知府游虎邱作诗有密
奏其大逆不道者
圣祖明示九卿以为古来诬陷善类大率如此如神之
哲洞察隐微可 (第 5a 页)
公姓曹氏讳一士字谔廷济寰其别字也系本宋枢相
武惠王后以明成化间始迁上海五世祖诚有隐德名
在明史孝义传公年十五补诸生少留心于十四经廿
一史连丝贯丳不徒以章句也尤潜玩洛闽诸书旁搜
曲證以求会通每作诗古文词温润雅洁见者无不心
折间以其暇选坊社经艺亦复风行天下盖公之湛深经
术综覈儒先其于制举业眇然馀技耳而海内穷乡下
里兔园学究正以是靡不知有曹先生者然而数奇不
偶拓落于诸生者几四十年三年大比持节至江左主
试者莫不欲得公以为重庚子今礼部尚书景州魏公
主江南试榜后于鹿鸣宴中三叹以不得公为歉河道
总督湘潭 陈恪勤公 谓天门唐南轩曰曹君连蹇甚矣
将资送之入太学公以太宜人老不欲行会左副都御
史侯官郑公以督学至用拔萃贡明 …… (第 2a 页)
如罪人戴名世汪景祺等
圣祖
世宗因其自蹈大逆而诛之非得已也若夫赋诗作文
语涉疑似如 陈鹏年 任苏州府知府游虎邱作诗有密
奏其大逆不道者
圣祖明示九卿以为古来诬陷善类大率如此如神之
哲洞察隐微可 (第 5a 页)
冰雪之堪携竟兼擅于多篇得江山之所助
陈北溟 诗集序
丰溪迂叟将牵黄子之舟(黄子湖名去召伯/廿里余别业在焉)湘水才人
忽枉孟公之驾掀髯惊座慕高义以 (第 42a 页)
投珠握手分床羡
飞谈而屑玉忆当年之姓字曾因洗马传来(谓余婿赵/念昔也)
接此日之丰仪何幸元龙获觏于是结金兰之密契敢
谓忘年对琼树之清标相将永日悠然意远如见南山
渺尔情深将由北道乃出赏心秀句索加弁首芜辞夫
诗之盛衰固由于风气而才之大小实本于天资故徒
恃其聪明则必有空疏之诮若独资于学力复恐无灵
妙之机所以气擅纵横耽怀欲兼于澄静性多沉挚命
意当出以和平是非学力之有难求抑惟聪明之不易
得也乃读 沧洲 之集悉本瀼水之遗才既高华学尤醇
备情无近寄殆欲振建安以上之音言必入真不肯作
贞观以下之调托閒思于丘壑 …… (第 42b 页)
蛇神侈言昌谷甚至爱忘其丑尚云游夏以难名
所以赝失其真遂令风骚之永替用起雅人之叹宁无
识者之讥哉而余序 沧洲 之诗则大有异于是者自惭
审律独推斯作迥出风尘世有知音岂以鄙言视同河 (第 43b 页)
陈北溟 诗集序
丰溪迂叟将牵黄子之舟(黄子湖名去召伯/廿里余别业在焉)湘水才人
忽枉孟公之驾掀髯惊座慕高义以 (第 42a 页)
投珠握手分床羡
飞谈而屑玉忆当年之姓字曾因洗马传来(谓余婿赵/念昔也)
接此日之丰仪何幸元龙获觏于是结金兰之密契敢
谓忘年对琼树之清标相将永日悠然意远如见南山
渺尔情深将由北道乃出赏心秀句索加弁首芜辞夫
诗之盛衰固由于风气而才之大小实本于天资故徒
恃其聪明则必有空疏之诮若独资于学力复恐无灵
妙之机所以气擅纵横耽怀欲兼于澄静性多沉挚命
意当出以和平是非学力之有难求抑惟聪明之不易
得也乃读 沧洲 之集悉本瀼水之遗才既高华学尤醇
备情无近寄殆欲振建安以上之音言必入真不肯作
贞观以下之调托閒思于丘壑 …… (第 42b 页)
蛇神侈言昌谷甚至爱忘其丑尚云游夏以难名
所以赝失其真遂令风骚之永替用起雅人之叹宁无
识者之讥哉而余序 沧洲 之诗则大有异于是者自惭
审律独推斯作迥出风尘世有知音岂以鄙言视同河 (第 43b 页)
族子三才
族子三才字廷赞别号参亭侯官人为弟子员有声仪
封张相公抚闽拔入鳌峰书院举业之外兼课诗古文
词参亭每试必上等戊子举于乡癸巳成进士用荐入
武英殿修书受知 陈恪勤公 试第一出为东光令连丁
内外艰服阕补上元未之官而亏帑事发转徙燕赵三
十年百口嗷嗷佣砚以食晚病痿蹒跚而归 (第 70a 页)
族子三才字廷赞别号参亭侯官人为弟子员有声仪
封张相公抚闽拔入鳌峰书院举业之外兼课诗古文
词参亭每试必上等戊子举于乡癸巳成进士用荐入
武英殿修书受知 陈恪勤公 试第一出为东光令连丁
内外艰服阕补上元未之官而亏帑事发转徙燕赵三
十年百口嗷嗷佣砚以食晚病痿蹒跚而归 (第 70a 页)
者则樵夫牧
竖之哓哓也伏惟恕其狂妄而不厌其聒耳也则幸甚
外附举所知者数人有慎无滥以备采择不宣
与 陈沧洲 总河书
都门握别示我诗歌饯我别酒意绪惓惓回思离索不
觉七年伏念明公以百折不回之气特膺
圣眷为天下开府 (第 21b 页)
竖之哓哓也伏惟恕其狂妄而不厌其聒耳也则幸甚
外附举所知者数人有慎无滥以备采择不宣
与 陈沧洲 总河书
都门握别示我诗歌饯我别酒意绪惓惓回思离索不
觉七年伏念明公以百折不回之气特膺
圣眷为天下开府 (第 21b 页)
理境融洽无营搆之迹自言其志以下数行一气滚
出而次第深广口吻宛然
颜渊季路侍 一章 陈鹏年(墨) 圣贤皆以无私为志各如其量以为言焉盖量有大小
贤与贤不必皆同况圣人乎惟其以无私为志者则一
耳且 (第 22a 页)
出而次第深广口吻宛然
颜渊季路侍 一章 陈鹏年(墨) 圣贤皆以无私为志各如其量以为言焉盖量有大小
贤与贤不必皆同况圣人乎惟其以无私为志者则一
耳且 (第 22a 页)
通议大夫江南布政使陈公墓志铭
公姓陈氏先世浙江秀水人明永乐初迁安州五世祖
始为儒官遂世其业祖若父皆举乙科教授乡邑连州
比郡秀杰之士多从游公成童补博士弟子峣然出侪
辈甫弱冠即佐父为诸弟师学使者课试压其曹者必
公兄弟也而公自视缺然阴与博野尹元孚思古处务
检身制事之学壬辰登进士年二十四座师为赵公松
五徐公蝶园皆器公榜下即充
武英殿纂修时 沧洲陈公 掌殿中修书事常语余后进 (第 10a 页)
公姓陈氏先世浙江秀水人明永乐初迁安州五世祖
始为儒官遂世其业祖若父皆举乙科教授乡邑连州
比郡秀杰之士多从游公成童补博士弟子峣然出侪
辈甫弱冠即佐父为诸弟师学使者课试压其曹者必
公兄弟也而公自视缺然阴与博野尹元孚思古处务
检身制事之学壬辰登进士年二十四座师为赵公松
五徐公蝶园皆器公榜下即充
武英殿纂修时 沧洲陈公 掌殿中修书事常语余后进 (第 10a 页)
吴宥函墓表
吴启昆字宥函江宁人先兄及余始入庠序与刘古塘
张彝叹数君子以义相然信而宥函近亚之自为诸生
历科第选庶常课试文出同列争传诵而未尝以此自
多惟闭门勤经训其与人交不可得而亲疏既通籍常
徒步赁从者一人守舍炊者一人兼旬不肉食而勤营
近郊高敞地葬乡人客死者倡建金陵会馆于京城西
南隅罄其数十年授徒资聚始太守长沙 陈公鹏年 谓
君才可立事及改官御史巡视北城所部肃然会先世
墓界为土人所侵告归讼之遂卒于家诸子因吾子弟
以请铭岁 (第 25b 页)
吴启昆字宥函江宁人先兄及余始入庠序与刘古塘
张彝叹数君子以义相然信而宥函近亚之自为诸生
历科第选庶常课试文出同列争传诵而未尝以此自
多惟闭门勤经训其与人交不可得而亲疏既通籍常
徒步赁从者一人守舍炊者一人兼旬不肉食而勤营
近郊高敞地葬乡人客死者倡建金陵会馆于京城西
南隅罄其数十年授徒资聚始太守长沙 陈公鹏年 谓
君才可立事及改官御史巡视北城所部肃然会先世
墓界为土人所侵告归讼之遂卒于家诸子因吾子弟
以请铭岁 (第 25b 页)
所举惟三人高安朱相国
始令潜江以谳疑狱公记其名前后凡四荐沈公近思
未遇资给诱进既通籍扬于朝淮黄决溢举 陈公鹏年
为河督公性沈静其治事勾稽文簿终日不倦事毕即
闭阁下帘手一编未尝一日去书谓四子之书诸经膏
液也近体诸身 (第 25a 页)
始令潜江以谳疑狱公记其名前后凡四荐沈公近思
未遇资给诱进既通籍扬于朝淮黄决溢举 陈公鹏年
闭阁下帘手一编未尝一日去书谓四子之书诸经膏
液也近体诸身 (第 25a 页)
颜孟其志亦诚行与心违蹉跎
竟老遗书在箧其半惟草临风洒泣气尽心孤子止于
此况于吾徒呜呼哀哉尚飨
祭 沧洲陈公 文
嘻乎陈公履道方夷命忽陨坠斯人之悲公材天植遭
遇亦奇屡困而亨终郁不施始令西安继调山阳端绪
已兆所部 (第 16a 页)
竟老遗书在箧其半惟草临风洒泣气尽心孤子止于
此况于吾徒呜呼哀哉尚飨
祭 沧洲陈公 文
嘻乎陈公履道方夷命忽陨坠斯人之悲公材天植遭
遇亦奇屡困而亨终郁不施始令西安继调山阳端绪
已兆所部 (第 16a 页)
左人哀词 阮以南哀词
甲午 记梦 长宁县令刘君墓志 封内阁中书张
君墓志
乙未 书罗音代妻佟氏守贞事 与孙以宁书 与
安溪李相国书 与 陈沧洲 书 孙徵君年谱序
送吴东岩序 孙徵君传 顾饮和墓志 兵部尚
书范公墓表 婢音哀词 先母行略
丙申 …… (第 3a 页)
阁中书刘君墓表 完颜保及妻官尔佳氏墓表
武季子哀词 王瑶峰哀词
年四十至五十 左忠毅公逸事 记长洲韩宗伯逸
事 辕马说 记太守 沧洲陈公 罢官事 与徐蝶
园书 与刘古塘书 与翁止园书 与刘紫函书
伍芝轩文稿序 储礼执时文序 徐司空诗 …… (第 3b 页)
烈妇李氏墓表
雍正癸卯 圣主躬耕耤田颂 圣主亲诣太学颂
两朝 圣恩恭纪 王生墓志 赠通奉大夫刑部
侍郎黄公墓表 祭 沧洲陈公 文 兄孙仁圹铭
甲辰 示道希兄弟 再至浮山记 苍溪镇重修三
元观记 封氏园观古松记 刑部郎中张君墓 …… (第 5b 页)
经之覆所发必增倍矣(评读尚/书记)
又日义理则取镕六籍气格则方驾韩欧(评时/文)
蔡文勤公(讳世远字闻之号梁村/漳浦人官礼部侍郎)日其说皆前古所未
有而按以经义揆之事理无一不合于人心之同然
此之谓言立(评周官/辨伪) 陈恪勤公(讳鹏年字北溟号沧洲/长沙人官河道总督) 日望溪可负天下之
重观其读周官仪礼孟子管子可知所见闳廓深远
此等文可徵其平易详慎不能平易详慎则闳廓 (第 11b 页)
经之覆所发必增倍矣(评读尚/书记)
又日义理则取镕六籍气格则方驾韩欧(评时/文)
蔡文勤公(讳世远字闻之号梁村/漳浦人官礼部侍郎)日其说皆前古所未
有而按以经义揆之事理无一不合于人心之同然
此之谓言立(评周官/辨伪)
陈恪勤公(讳 鹏年 字 (第 11b 页)
北溟 号 (第 11b 页)
沧洲/ 长沙人官河道总督)日望溪可负天下之
重观其读周官仪礼孟子管子可知所见闳廓深远
此等文可徵其平易详慎 (第 11b 页)
甲午 记梦 长宁县令刘君墓志 封内阁中书张
君墓志
乙未 书罗音代妻佟氏守贞事 与孙以宁书 与
安溪李相国书 与 陈沧洲 书 孙徵君年谱序
送吴东岩序 孙徵君传 顾饮和墓志 兵部尚
书范公墓表 婢音哀词 先母行略
丙申 …… (第 3a 页)
阁中书刘君墓表 完颜保及妻官尔佳氏墓表
武季子哀词 王瑶峰哀词
年四十至五十 左忠毅公逸事 记长洲韩宗伯逸
事 辕马说 记太守 沧洲陈公 罢官事 与徐蝶
园书 与刘古塘书 与翁止园书 与刘紫函书
伍芝轩文稿序 储礼执时文序 徐司空诗 …… (第 3b 页)
烈妇李氏墓表
雍正癸卯 圣主躬耕耤田颂 圣主亲诣太学颂
两朝 圣恩恭纪 王生墓志 赠通奉大夫刑部
侍郎黄公墓表 祭 沧洲陈公 文 兄孙仁圹铭
甲辰 示道希兄弟 再至浮山记 苍溪镇重修三
元观记 封氏园观古松记 刑部郎中张君墓 …… (第 5b 页)
经之覆所发必增倍矣(评读尚/书记)
又日义理则取镕六籍气格则方驾韩欧(评时/文)
蔡文勤公(讳世远字闻之号梁村/漳浦人官礼部侍郎)日其说皆前古所未
有而按以经义揆之事理无一不合于人心之同然
此之谓言立(评周官/辨伪) 陈恪勤公(讳鹏年字北溟号沧洲/长沙人官河道总督) 日望溪可负天下之
重观其读周官仪礼孟子管子可知所见闳廓深远
此等文可徵其平易详慎不能平易详慎则闳廓 (第 11b 页)
经之覆所发必增倍矣(评读尚/书记)
又日义理则取镕六籍气格则方驾韩欧(评时/文)
蔡文勤公(讳世远字闻之号梁村/漳浦人官礼部侍郎)日其说皆前古所未
有而按以经义揆之事理无一不合于人心之同然
此之谓言立(评周官/辨伪)
陈恪勤公(讳 鹏年 字 (第 11b 页)
北溟 号 (第 11b 页)
沧洲/ 长沙人官河道总督)日望溪可负天下之
重观其读周官仪礼孟子管子可知所见闳廓深远
此等文可徵其平易详慎 (第 1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