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答张十一功曹

    题 木居士
    
和归工部送僧约
    入关咏马
    木芙蓉
    奉和库部卢四兄曹长元日朝回
    奉和裴 (第 90b 页)
  南内朝贺归呈同官

  读东方朔杂事
  庭楸
  南溪始泛三首
  题楚昭王庙
  答张十一功曹
  题 木居士
  
和归工部送僧约
  入关咏马 (第 2a 页)
环顾其中。了无毫分可取之实。而不幸虚名远播。至于上欺 君父。万不近似之职。遽纡于其身。真所谓偶然题作 木居士
者也。以此夙夜兢惶。罔知攸济。常谓知旧之爱我者。苟欲相恤。直须以空空一无能处之。然后方得全真反朴。庶 (第 166L 页)
至此哉。仆之虚名无实。众所共知。今又年龄衰迈。精力消亡。设有些见解。尽归乌有。便作枵然一虚壳。真是韩 子所谓
木居士也。望勿复过为推奖。自今以后。频加箴警。俾得有一半分进益之道。乃为真相爱之意。玆岂非千万幸甚者 (第 200L 页)
  

答柳敬甫(辛亥)
顷于料表。获拜珍翰。谨审潦炎。侍馀起居冲福。此心感慰。已不可量。而满纸辞意。又极郑重。读未及半。不觉蹶然起敬。固意足下有志于斯。而今而后益决其信然矣。自非天资过人。已见大义。其何能奋发乃尔。仆与故用卿兄相从虽阔。爱其为人如玉。寻常期望甚不浅。不幸短命。今得足下如此。喜不可胜。然但以无似为有一日之长。而欲求益于此则其误甚矣。仆梦外谬得时名。至于上欺 天日。每一念至。惊汗浃背。然亦远外所昧之人。为游谈所惑耳。若近地久要如宗伯子皓辈。已悉其空空之状。岂其爱我厚不以语足下耶。何乃向 木居士
有求福之意耶。虽然厚意不可虚辱。聊以浅见及仆所阙者言之。以冀足下之采纳可乎。足下才优而气专。性静而心 (第 286H 页)
是过信游谈。而不知其实者。间不无一二相从。然率皆垂橐而归。其不为世人之所笑者。亦几希矣。今足下又欲向 木居士
求福何耶。愧赧之心。到此益增。第厚意不可虚辱。故聊陈迷昧之见。冀闻可否之教。惟足下试察焉。大凡今人之 (第 342L 页)
冰矣。此当反而求之。岂可谋之于人耶。况此少不笃学。老而无闻。何能有所补助万分耶。来书珍重。有若求福于 木居士。
使人惭愧满面而已。承惠然在迩。庶可刮青。
答金国衡(癸酉十二月)
石立也。见追远之诚。儿啼也。卜流荫 (第 318H 页)
佳士。妙龄文华閒架不草草。纡顾入山。以一绝求益。步韵以谢。
滔天洪水吾其鱼。岂有人閒乐地居。庸愚不及 木居士。
求福君行计太疏。
赠瀛洲李庆运(启徵)
木讷近仁始见君。明窗尽日坐炉熏。临行持赠未花菊。勉蓄芳 (第 67H 页)
事业。惟有乐育一事。足可为衰季之佳况。而兄亦老矣。离家栖息。或损于摄养。此最可闷。弟木石而已。而不无 木居士
之标榜。远近士友逐日相寻。祇增愧赧。李生知兄脚下。见其旧制大袖。仰认教导之正。但见此迂疏。何益之有。 (第 85H 页)
忧虑耶。谆诲之喻。诚过语也。滨死之命。岂有好语在肚里。祇俟死期之迫而已。数君子挟书相从果有之。而徒憎 木居士
之愧耳。
答梁德贤(之英)
华族纡顾。古人所谓风雪空山。非君无此。而惠函又继之耶。仰感无已。谨审尊体 (第 165H 页)
强。惟其遣辞之际。太不称停。岂其快笔信手不能自裁故耶。洞中朔望之会。其名其事。岂不是美好。而但恐强作 木居士
安。能副人间求福之愿耶。于是而吾友反盛有所云云。尤切愧赧耳。所谕诸条摸索。具在别纸。必不中理。幸为之 (第 289H 页)
清风百岁寒。急难鸰原古。保族云仍贤。深深远浦里。温温生刍束。孝友成裘葛。图书为饮啄。坐对风流树。题作 木居士。
洗心读经训。吐口非俗累。蔚为东南唱。一脉庶无坠。云何天夺速。吾徒日以孤。顾余向德浅。中晚始相识。结以 (第 734H 页)
实得。老益疮疣。重以平生多厄。其辱于犷虏者亦命也。方且抱羞求死之无地。岂有一事可拟议于古人者哉。偶然 木居士。
无足以烦燃犀之明。惟愿足下上寻豫翁主理之诠。傍从群彦丛里讲贯而实践之。则庶几有所发明于斯学。老夫亦与 (第 387H 页)
。班班可见。左右亦已相信。但于某某公此注云云。似未释然。故复此言详。更思之好好。
答曹秉顺(丙申) 木居士。
本偶然者也。人纵尽诚。有何福应耶。此言盖尝闻于退之。子如求道。当慎所从。而以面以书。施匪其宜。窃为惜 (第 549L 页)
  

小池(拟凿小池。相地未及。)
将开一鉴寒。要得源头活。如临当日心。炯炯犹可述
读王炎午生祭文文山文。有感。
死如重泰生轻尘。顷刻翻成两截人。缕命仅存犹有待。竿头劝进不孤邻。两皆深薄战兢地。一是熊鱼取舍春。炯然心法传千古。起视人间却恼神。
奉和崔寝郎(容源)
名山叨邂逅。空谷惊剥啄。何来青鸟使。投衔落弊簏。复有琼琚篇。声韵满山谷。自视不材栎。见弃于众目。如何怀好音。慇勤不金玉。世道嗟陆沉。无人不混浊。欲往靡所从。四顾空彳亍。误认濂溪拙。自拟初平学。此意良已勤。非我矢不告。精爽已蜕去。所抱只空壳。不及 木居士。
程历使人觉。虽然亦不僵。但愿重相握。
奉呈是庵六十寿席
方丈山人道气清。胡然今日六旬名。往者已过来者 (第 102H 页)
无大何节是慰。而君之宿苦。尚未如洗。恐此非专藉于广济局。须深留意于庄敬日强之语。猛著精采也。叔便成一 木居士。
视不见听不闻。五情澹澹。如死灰相似。何足云喻。儿也见招。渠岂无心。半山半家。凡百酬应。无片刻閒柰何。 (第 361L 页)
向如此。则反涉边幅。所得所疑。罄展相示。吐露无馀。不有资于彼此乎。伊后有书。勿复也。载块坐山堂。直一 木居士
耳。向来窃窥。明敏则有之。而读书或逊勤密。道入无间。载之维书。匪勤不能有功。匪密不能知味。愿净扫一室 (第 430L 页)
  渔艇
载人任太重。贩物利还轻。岂若小川上。閒听泼剌声。
次黄汉卿(泳)甲日韵
过去须除六十年。以今端午作初年。姓名自了探丸日。毛发已星指树年。未尽工夫宜更勉。无穷事业待他年。黄石仙人君即是。我歌还愧李延年。
立岩
葛仙何事化为岩。幻劫千年付楚凡。金刚勃勃山门叱。翁仲堂堂水口巉。已教白鹤来登柱。且放青牛出去函。岂若道旁 木居士。
无知犹复假衣衫。 (第 214L 页)
。大抵对纸誊传。虽似甚易。才放一毫。便堕落例谈无甚气力。此古人所以不遽以作者自居也。况如此卤莽之猥作 木居士
者耶。兄既悉此本末。每欲逼人于难当之科者。 …… (第 266L 页)
以谢得而不负受中之责也。若乃唤起一个半个于醉梦窣窣之中。收置切偲之末。其意诚多荷。而强欲引汲。题以为 木居士
则毕竟见笑于魍魉之怪也。慎勿拟之非伦。祇从平易路头。相期于岁寒之日。清凉之麋鹿。自与伽倻之鸾鹤。同其 (第 268L 页)
下而为洛士望。琳以至愚之质。处至愚之地。幼既卤莽。长益儱侗。而秖以乡党訾赘之间。有如韩子所谓偶然题作 木居士
者。因是而上误公卿之知。又加以谬玷抡选之末。 圣恩如天。感泣无地。而循省跼蹐。罪无所逃。蚤夜思惟。何 (第 473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