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关外军情,敌分三路:船头一路,苏军屡胜多伤,与敌相持;郎甲一路,方友升、周寿昌营单勇病致败,退扎观音桥;那阳一路,教匪焚老街,未来犯, 王德榜
派两营驻镇南关,唐主事景崧八月廿日出关,由牧马、苏街赴宣光,会刘军。潘以谅山急,留唐暂防牧马;现属调 (第 25 页)
溃于谅山,关外险要全失,法军大队入镇南关,犯龙州,全省大震,桂事几不可为;幸冯宫保子材、苏军门元春、 王方伯德榜
、王镇军孝祺等一战复镇南关、文渊州,再战克谅山,法人乃就我范围,非复如福禄诺之绐我矣。和约定,奉旨凯 (第 10 页)
   (粤东路钦、廉止有三营,不敷分防,若募新兵图越,将领、饷械均无措。险远亦无运道。省防兵不能抽拨。粤西路诸军患瘴。黄玉贤以瘴殁,方友升军二千殁者千五百, 王德榜
军殁者千馀,强进亦不能战。且全越法踞,时势非昔,云、桂军皆撤入关,距远信阻,无从联络。若必决裂,牵制 (第 396 页)
  顷闽电局初十来电,密探得法船多集闽口,候调兵齐,即极力攻打台湾。刘督办势成孤注,请岑、潘两帅进兵,以分敌势等语。昨接潘抚电报,岑至八寨患病。七月二十三始行。刘永福谓江河水大,民船不敌轮船,请缓期。 王德榜
十营,同唐景崧四营,由高平规太原,拟交岑就近调度。是越境各军,进不得速。闻法有分军抄我后路之说。 …… (第 416 页)
  顷广西潘抚二十三来电,法入志在必得台湾与越境,此间苏虽连捷,法总未退,情形甚紧。苏真健将,若法再加兵,支持不易。粤饷一缺,即成徒手。方、周退守观音桥

,其材力去苏远甚。法兵每战不过千馀,鎗之利,我军四、五千当之,犹觉吃力。瘴染少兵,道阻少械,地瘠少粮,三难内地所无。 王德榜
军尚在龙州,催调未往云。 (第 424 页)
  九年,山东教匪王觉一等谋逆,饬将弁缉获匪目,解散馀党。三月,出省勘收大江下游及朱家山、赤山湖水利工程。时法兰西兵扰越南,奏筹办海防机宜;略言:『自古谈边防者,不外战、守、和三事。要必能守,而后能战;能战,而后能和。吴淞为进黄浦江之口,系苏、松门户。敌船若不进黄浦,即由崇明趋狼、福山,径入长江;长江海

口,应以狼、福山为第一要隘,江阴次之。臣因验工之便,会集各营将领熟商布置,添造船、修理台,庶期有备无患』。诏嘉之。七月,因越南告警,请令前福建 布政使王德榜
募勇出关助剿,并请缓开龙江、西新、浒墅各关。诏如所请。十月,因病奏请开缺;赏假两月。
  十年正月, …… (第 133 页)
  先是,俄人乘回乱入据伊城;公既恢复新疆,国家因遣使赴俄议交收伊。议久不决,有诏备边;公亦席累胜之威,亲出塞至哈密,整军待发。顷之,召公入备顾问。公入,而伊还,俄事定。遂命入值军机,兼值译署。居数月,引疾乞退;命出督江南。
  法人攻越南,自请赴滇、越督师;檄故吏 王德榜
募军永州,号曰「恪靖定边军」。法人议和,召公入,再值军机。法入内犯,诏公视师福建;檄王壮武子诗正潜军 (第 140 页)
渡台湾,号曰「恪靖援台军」。诗正至台南,为法兵所阻;而 德榜
会诸军,破法兵于谅山。
  和议成,再引疾乞退。以其年七月癸亥薨于福州,年七十三。明年,归葬于善化之 (第 140 页)
  八月初九日,黄佐炎复接越南枢密院传王「退兵谕」。是时,唐炯、徐延旭已膺巡抚,黄桂兰亦升提督。唐炯又促永福退兵,并将云南营先撤;惟黄佐炎仍欲留刘营。永福进退失据,不得已,亦传令随滇兵退守山西;既又欲退归保胜,黄守忠攘袂起曰:『军门弃数月战功,退山西已失算;复退保胜,如将士何!请将全军付末将守山西,功归军门,罪归末将』!他将弁亦慷慨助言,永福嘿然,乃不果退;而由此黑旗军气沮矣。是时桂军黄云高、田福志、黄中立三营驻山西,滇军张永清、林大魁二营竟拔退兴化,唐炯径返云南省城;朝旨命唐景崧带兵四营──赏给四品衔,命云南月助刘饟五千两。九月,两江总督大学士二等侯左宗棠奏请出关御敌,且荐福建前 布政使王德榜
带兵八营赴桂边协防;得旨: (第 399 页)
『王德榜
迅速募军,归徐延旭节制』。粤督张树声奏请出关,得旨:『即带兵轮赴富春』。命岑毓英督率各军即往图东京; …… (第 399 页)
欲刘军扎永祥、安朗一带:议不决。而刘军在安丰,县令不能供饟;乃移近省城,仰给越抚张登。二月初七日, 王德榜
、方曜军陆续抵龙州,法军进出芹驿关。是地为北宁水陆要口,我军不早据;至是黄桂兰军谋夺之,遽为教民截回 …… (第 403 页)
。旋法兵退出太原,赵沃报克复;法兵旋再据之,我军移中营进扎观音桥前十里巴坛岭,抚用越人黄廷金领一营。 王德榜
楚军进扎谷松,撤党敏宣──谷松有城址依岭,由鬼门关达关内思陵土州,蜿蜒二、三百里;传为新息行兵故迹, …… (第 404 页)

王德榜
战法军于丰谷不支,乞援于苏元春;不至,遂大败。及法军急攻苏军于船头,苏军退谷松, (第 419 页)
王德榜
军亦不援;苏军溃退威埔,遂失谷松──谷松在屯梅左二十里,隔一岭即谅山省城,谅山大震。潘鼎新劾 (第 419 页)
王德榜
耗饟数十万,不克一战、屡调不至;革职。鼎新亦刚愎自用,忮剋有名将帅,尤忌冯子材;惟苏元春本湖南提督, (第 419 页)
为所部带来,故独袒之。鼎新将以 德榜
所部归元春辖;彭玉麟亟电奏 (第 419 页)
德榜
可用,令戴罪军前自效。廷谕前广西提督冯子材帮办广西军务;时子材以病告退,张之洞亲至其家礼之,为之治饟 …… (第 419 页)
府后二十里;潘鼎新鼎军屯海村,在幕府后六十里;魏纲鄂军艾瓦,防艽封,在关西百里──艽封为越之长定府; 王德榜
定边军屯油隘,专备抄截兼防入关旁路,在凭祥前关外东三十里;李秉衡在后路龙州备饟,独冯子材与王孝祺广军 …… (第 420 页)
未成,为敌踞其三。王孝祺率小队抄敌后仰攻,敌稍却;日暮,而移中路之苏元春援军至,合兵力战至夜。是日, 王德榜
军自油隘出,夹击踞文渊之对山,与敌鏖战数时; (第 421 页)
德榜
愤于鼎新严劾不公,与子材同声气,战殊奋。忽见敌运粮仗至,亟追逐,夺其驮马无数;法饟、械遂不得入关。翌 …… (第 421 页)
之;七上、七下,陈嘉四伤不退。至夕,王孝祺既击败西路寇,则由西岭抄敌后,助陈嘉; 王德榜
亦自关外夹击东岭背。是日, (第 422 页)
德榜
出甫谷待敌,援贼至,率队冲断。部将萧德龙、张春发奋勇击杀法将,众奔;夺获枪弹、子、面饼、番银五十馀 (第 422 页)
载。 德榜
遂自外夹击东岭,合陈嘉夺回三垒。法寇鏖战二日,弹尽援绝;顷刻间声、枪声顿息,遂大溃。我军任意斩杀, …… (第 422 页)
戕越官长定知府少子;兹复迁怒文渊知州,刳其腹。十二日,我军三路攻谅山──谅有对河北岸驱驴墟,垒甚固; 王德榜
攻杀其六纯法酋,犹不溃。王孝祺军至,部将潘濂执旗先登,克之;法并守谅城。十三日,冯子材军杨瑞山、刘汝 …… (第 422 页)
、饟面山积。诸军大至,法悉众遁;我楚军、桂军追剿中路,广军、鄂军追西路。十五日,陈嘉攻谷松,寇犹悍; 王德榜
力援,毙其酋,克之。冯子材追至观音桥,破其巢。即日克屯梅──屯梅,谅山省之长庆府也;斩二纯、三纯法酋 …… (第 422 页)
士二等恪靖侯左宗棠薨于闽,刘铭传遂文致刘璈饟饟罪,劾戍黑龙江。冯子材奉命督办钦、廉防,鲍超散军归家。 王德榜
等入觐,退谒军机行走孙毓汶,拒不见。越大官黄佐炎、张登、黄廷经、梁辉懿等流离边徼。
  是年秋,日 …… (第 425 页)
  高丽为中国屏藩,明初李氏篡据以来,一心事大;明太祖不讨,故保邦存祀至于今五百载,更事中国二姓而庙社不改。清太宗覆其国而全之,藉兴朝声威以无外患,故事中朝弥恭。明之季世,早招觊觎,行长清正入其两京;赖明朝命将出师,杨镐、李如松、刘綎诸将帅力战驱逐,而后八道以复。由是,中国强而高丽安,中国弱而高丽危。晚近英国见俄国之迫,亦夺踞其济州岛;得中朝转圜而后返还。清光绪八年,日本复启衅;而直督张树声调遣兵船不失机,而后衅端一弭。当是时,日本未尝一日忘高丽也。光绪十年,法兰西深入越南,中国应战;马江水师虽败,而镇南关陆军大胜。冯子才、王孝祺、 王德榜
、苏元春方长驱而朝端议和,廷臣孙毓汶主于内,李鸿章主于外;彭玉麟督师在粤,力争不听。卒弃全越与敌,诸 (第 42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