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集部
陈硕士藏管夫人寒林小幅
独于疏澹著精神山远林枯意倍真借问倪迂嗣谁法
右军书学卫夫人
癸丑重九无樽酒之会往问 袁香亭同年 亦独居
寂然乃邀登雨花台临眺至暮香亭有诗和之二
首
六朝建国犹形胜九日登台思悄然故垒萧疏黄菊节 …… (第 13b 页)
婺源胡奎若藏黄石斋自书五言诗迹题后
直言濒死荷戈馀社稷犹思再埽除指佞朝廷惟汲黯
存亡时势异申胥秋来草没宫门路(石斋将死于江宁/时过故宫门犹下)
(车见榕/村记)夜半镫寒屋漏书要识艰危成节概不随流俗
在平居
和 袁香亭 在郑思赞孝廉宅看牡丹
三月江城泛玉卮朋簪不异少年时露华朝暖春应驻
幽槛风微日渐移兴极捲帏看国色病馀拥 (第 14a 页)
毳作僧诗
惟君彩笔犹豪健合有红云捧砚池
和 袁香亭 清话
白头老子尚婆娑未便空山考在阿红药阶前春事减
沙棠舟上酒情多衣沾天女花难去隙阅奔驹影易过
试就诗 (第 14b 页)
独于疏澹著精神山远林枯意倍真借问倪迂嗣谁法
右军书学卫夫人
癸丑重九无樽酒之会往问 袁香亭同年 亦独居
寂然乃邀登雨花台临眺至暮香亭有诗和之二
首
六朝建国犹形胜九日登台思悄然故垒萧疏黄菊节 …… (第 13b 页)
婺源胡奎若藏黄石斋自书五言诗迹题后
直言濒死荷戈馀社稷犹思再埽除指佞朝廷惟汲黯
存亡时势异申胥秋来草没宫门路(石斋将死于江宁/时过故宫门犹下)
(车见榕/村记)夜半镫寒屋漏书要识艰危成节概不随流俗
在平居
和 袁香亭 在郑思赞孝廉宅看牡丹
三月江城泛玉卮朋簪不异少年时露华朝暖春应驻
幽槛风微日渐移兴极捲帏看国色病馀拥 (第 14a 页)
毳作僧诗
惟君彩笔犹豪健合有红云捧砚池
和 袁香亭 清话
白头老子尚婆娑未便空山考在阿红药阶前春事减
沙棠舟上酒情多衣沾天女花难去隙阅奔驹影易过
试就诗 (第 14b 页)
其后并以寄梦楼云乾隆五十八年八月晦日姚鼐记
袁香亭 画册记 (第 13b 页)
香亭 太守与其兄简斋先生解官之后皆买宅金陵而
寓居焉风流文采互相辉映固门内之盛也简斋性好
山水年六七十犹时 (第 13b 页)
出游探极幽险凡东南佳山水天
都匡庐天台武夷达于岭海无不至而 香亭 日闭户邀
之暂出辄有难色其性与简斋异者若此顾独好画穷
日夕执笔为之不倦盖林麓烟云之趣浩渺幽邃之观
水 (第 13b 页)
石竹木花叶鸟兽虫鱼之奇态 香亭 自具于胸而时
接于几席之上意其游亦未尝异于简斋耶兹 (第 13b 页)
香亭
摹董思白山水凡十二幅而简斋自书诗十二首与相
閒 (第 13b 页)
香亭 以示余余于诗画深处非所能解自来金陵与
其兄弟交游往来累岁识名其末以存其迹云
少邑尹张君画罗汉记 (第 14a 页)
袁香亭 画册记 (第 13b 页)
香亭 太守与其兄简斋先生解官之后皆买宅金陵而
寓居焉风流文采互相辉映固门内之盛也简斋性好
山水年六七十犹时 (第 13b 页)
出游探极幽险凡东南佳山水天
都匡庐天台武夷达于岭海无不至而 香亭 日闭户邀
之暂出辄有难色其性与简斋异者若此顾独好画穷
日夕执笔为之不倦盖林麓烟云之趣浩渺幽邃之观
水 (第 13b 页)
石竹木花叶鸟兽虫鱼之奇态 香亭 自具于胸而时
接于几席之上意其游亦未尝异于简斋耶兹 (第 13b 页)
香亭
閒 (第 13b 页)
香亭 以示余余于诗画深处非所能解自来金陵与
其兄弟交游往来累岁识名其末以存其迹云
少邑尹张君画罗汉记 (第 14a 页)
十斛明珠色即空,「灵光」浪说日林东(灵光豆色红,名「诘多珠」,唐时日林国所贡)。汉宫袖唾胭脂晕,粤女钗嵌玛瑙工(岭南以红豆嵌首饰)。枝上流莺方闹杏,江头司马己凋枫。海棠似汝秋肠断,忍更西州种「海红」(蜀中有海红豆)?
钱、袁、惠子三红豆(钱牧斋、 袁香亭, 惠仲孺均有红豆之目),情种今传到海南。记曲缠头花欲笑,安骰入骨木何堪。一时荼火惊回鹘(回鹘豆名),五 (第 260 页)
钱、袁、惠子三红豆(钱牧斋、 袁香亭, 惠仲孺均有红豆之目),情种今传到海南。记曲缠头花欲笑,安骰入骨木何堪。一时荼火惊回鹘(回鹘豆名),五 (第 260 页)
四句曰:“顶上雷声霹雳,混沌落地无踪。今朝得路便行,骑个无角火龙。”亦六言之体也。惟语气超忽,我辈俗 人,殊
不解此。近人如钱塘袁树《四月十四日赋雨》一章云:“正思祈雨慰舆情,忽听芭蕉起点声。地险岂宜逢歉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