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曲類
詩文評類
   人不易知赋(以题/为韵)     郭 适(总目作/郑遹)
坟素通旨古今彝伦惟冲虚以效迹贵特达而知人有
藏器在我有从方立身历九徵而观则甄一德而求真
既而糺合性情交驱驰骤(一作/胜负)庄列谈其险艰尧舜病
其授受玉石相蔽悲献璞之匪工媒介未孚忌投珠而
自久考声度之轨躅察言貌之休咎鉴之则理将斯契
昧之则乱何不有彼经纬之区分在昭择于能否复览
前志清通不易或失子羽之容或失宰我之议自非识

周郎之顾曲辨齐竽之滥吹安能取士于饭牛之时拔
才于卧龙之器其道或如兰芷应以埙篪闻撤俎而兴
叹指负甑而留规管仲霸齐终恸哭于鲍叔 国侨
相郑
始登举于子皮此则秦镜一览而皆得何必豫章七年
而见知别有事业后时徘徊中路厌东郭之雪隐南山
之雾犹 (第 2a 页)
   苍鹰赋         阙 名
(疑/)灵繁毓万象周流综群物之众夥懿羽族之齐侔
俱含识与哺啄终愧容于爽鸠散以瑶光之彩来自钟

岩之丘周官以司寇比德汉氏以将军作俦钩成利嘴
电转奇眸苍姿叠色玄距联韝至于长杨大猎云梦时
蒐寒光送晓霜气横秋顿平原而亘弋截洞壑以张罘
野雾初霁朝阳尚早于是排空汉飞绝岛奋之鼓之载
击载讨凌紫气而蔽日下平皋而覆草归鸿失四飞之
路狡兔亡三窟之道夫品汇之功用之非器至于表德
颇亦千致仙莫过龙骏莫过骥鹏垂天以图远剑断甲
以称利夫其庶类之呈能未若兹禽之为鸷固得缃牒

再演史臣攸记逐彼鸟雀然明之对 国侨
击于殿上要
离之雠庆忌且般乐之游君子未适禽荒是戒哲王盛
绩太康洛汭(一作/水)之表已惊(一作/怒)(第 9a 页)
   善恶鉴         前 人
众曰善未必善观其善之为也众曰恶未必恶观其恶
之由也行诈以自衒取媚于小人其足为善乎任直以
独立取恶于非类其足为恶乎故择善采于誉则多党
者进去恶信于言则道直者退王莽折已以下士而诸
父失其权彼言善者可凭乎京房守正以极諌而嬖倖

指为逆彼愬恶者可听乎故能鉴其善者必观于众之
所恶能鉴其恶者必取于众之所善所以众谓之悖也
非孟子之贤无以旌章子之孝众谓之智也非 国侨

明无以诛史何之诈呜呼道之大非遇于贤明何常不
汨哉
 
 
  (第 12a 页)
   授韦陟文部尚书制    贾 至
门下周官大冢宰以九职任万人三岁大计群吏之诛
赏选部综覈时惟厥任非正人表臣齐明敏哲不可处
此御史大夫郇国公韦陟代笃惟忠祗勤于德文可以

经国业可以济时有 郑侨
惠主之仁史䲡君子之道顷
居小宰翼勤万务铨鉴而必审其实拔举而不失其能
秉心塞渊厥有成绩可守文部尚书馀如 (第 1b 页)
道虽遣使存问尚切忧劳牧宰等深体朕怀各宜隐恤
交正乏绝者速量事优当公私债负停徵至秋州县差
科务减常日昔 国侨
相郑以至和平曹参相齐贵于清
静清静则不扰不扰则和平和平则不争不争则知耻
爱费而与休息除烦而从简易自当 (第 10b 页)
   往代为刑是非
问乾灵著象圣人仰则左生右杀天之道也先宽后猛
王之度焉何则反鲁删诗下车而诛少正入关约法缔
构而封雍齿为往迹之浮言为后涂之令则若云刑法
不施于淳朴杀戮必用于凋讹则感电前皇不应染刃
望云后帝方示草缨沉吟久之未知孰是至于宜狱宜

犴五刑九刑清室黄沙之肇基执秩仆区之创迹墨幪
抵罪点服记刑误法理而挥刀谬刑名而伏剑咸晦胎
祖侧伫根由方听安于之言复迓(疑作/讶)温舒之奏景慕
埋桐之术欣闻观璧之规欲揆何人得阶斯理钟繇王
朗尚且相持叔向 郑侨
犹疑竞爽度长絜大谁最指南
胜躅高纵(音/踪)何代为是
   对
对天道未醨混彼我于非马上德云失迫聚散 (第 5b 页)
   对
惇宗将礼以祗祀事命涤宿宫存乎飨献执觚奉爵理
必祖于敬恭藉茅设洗事无忘于丰洁惟壬荣班命数
羔雁同行择日筮尸将行懿祀充牲视物且祭为先列
羞鼎于门祊升俎载于阶序巾盥在手肴核旅陈配平
仲豚肩之陋思由也户堂之礼仲已恪恭所职持毕而

来仰观好雨之星欲理如汤之鼎此乃思无出位举不
失宜赞者有言事同差舛博士科罚理宜当深故椒举
规过须有愧于 国侨
张汤用法将无惭于虞诩请从宽
典无寘急刑
   同前          张 绶(总目/作缓)
我将我享 (第 9b 页)
   同前          田季羔
乙惟贱工执用为是撤彼墙屋尝闻作向之诗误此杀
人载犯谟虞之律虽因缘毁坏宜申重典而过失杀伤
非无彝宪毁垣之下人盍违而去之坏宅之间乙恐非
其罪也且凡所隳圮尤资审慎泉台构落非梓匠之良

规广厦榱崩必 郑侨
之见压备虑欲绳其不谨悬危可
恐乎无情既殊故犯之名请抵从轻之议许其收赎窃
谓平反
   同前      (第 4b 页)
     梁 乘
奚有建立洎乎崩坏必慎伤人无致害物何哉主者曾
不任能顾彼匠人岂因何巧既无备虑且乏周防遂昧
立身果贻误杀事殊隙坏物异榱崩将压有契于 国侨
不吊遂符于戴礼况造作之与毁坏匠人之与主司著 (第 4b 页)
   对
政贵有常理惟体要明罚敕法取诫于先王议狱缓死

致诚于君子俾其科条克叙轻重有伦惟齐非齐以杀
止杀事必谋始则司契之义明道先仍旧则改作之功
郑侨
铸鼎犹惭叔向之言周满作刑称耄吕侯之策
况圣君御物天下文明人识旧章国悬常典舞文巧诋
非则于张汤舍虐从宽 (第 3a 页)
   集百姓不便判
得魏州贵乡学士谢希颜告本县令郑国侨每集百姓
以为不便劝以六礼兼用七教修殷挚之法后井(一作/复伍)
其田百姓披论 国侨
法外妄加箠楚处分
   对           宋 璟
墨绶临 (第 11b 页)
国侨
随班于邑宰青襟敬业希颜齿迹于乡
校将宣风于礼教道化未敷议为政之得失讼声斯起 (第 11b 页)
   对           潘待福

理国之宜有时用战为政之要莫先利人先王以禁暴
诘奸良使以移风易俗训兵习武熊罴之士卒在和积
习生常邛僰之火灾岁有衔枚被练必徇死而轻生飞
焰浮烟或焦头而烂额小侯以出车受赈始希分阃之
威廉使以建节乘轺方展褰帷之惠功成战胜知彼竭
而我盈令行禁止用防微而虑远林钟有作同季武之
克齐瓘斝无施类 国侨
之相郑军正有讼均夫臧仲之
非人户称劳昧彼廉公之化京观不筑楚功既存积涂 (第 12a 页)
   为荥阳公端午谢赐物状
右中使某至奉宣恩旨赐臣端午紫衣一副百索一轴
银器二事大将衣三副并赐臣手诏一通者伏以五神
定位祝融司长养之功六律钧和蕤宾有酬酢之义故
节推戴礼日著汉仪彼艾人远具于岁时角黍近标于
风土乃耆旧传闻之末亦(集作/是)君亲庆赐之原伏惟皇
帝陛下克协乐章允符时训恩(集作/仁)沾近戚惠浃元僚

臣守介蛮圻程遥凤阙敢希瘴峤特降乾文轻缟染衣
真金备器海绡掩丽渠碗藏珍拜受若惊跪捧如失尝
国侨
之纻被服多惭久携颜氏之瓢捧持未惯当昼
而不假交扇向日而唯宜饮冰况又将以䌽丝萦诸画
轴用禳故气兼续收龄 (第 5a 页)
   与夏县崔少府书
安成足下伏闻高义之日久矣缅惟徽范虔想德音山
川阔契风月劳心何尝不煎九回苦百虑向清风而披
襟仰高门而企躅然执事者庸讵知哉盖理或宜符虽
违必契物有汇感虽远必臻龙虎郁风云鱼龙(一作/鸟)
林壑同声相应孔父精微之书同翼共飞马生通博之

史仆窃不逊仰希古人以为天下襟期(一作/带非)四海兄弟
款平生于千载感气义(一作/意气)于一言道或乖胶漆不能
同其异志苟合楚越无以异其同万里比邻宁须群聚
而会百年叶契何必偃伏而游昔者钟君西入邀蒋生
为臭味延陵北游款 国侨
为旧识斯并未言而信不介
而亲芬若椒兰婉同琴瑟何哉诚相期之有素也若下
官者落拓无系支离少合向尝效一艺于 (第 8a 页)
飞尘必应不顾是以日南宝
贝遥望归秦合浦文犀更希还汉芳春行献莺其鸣矣
悬豫章之床置长安之驿厚筑墙垣思逢 郑侨
之聘工
歌周颂伫奏延陵之乐书缯有复道意无伸李那顿首 (第 23a 页)
   与徐仆射书       尹义尚
义尚白漳滨江涘𦕈若天涯去雁归鸿云飞难寄瞻言
乡国泣珠泪而盈怀窹寐德音仰烟霞而疾首既而暑
往寒来愁云满塞河冰自结非由汉后之军草(一作/苦)
恒严宁假公超之术霜飘虎渠(一作/踞)距知朔野之寒雪
覆龙岑徒忆清江之煖眷言畴昔邈矣遐哉系仰清颜
愿常丰胜雍容廊庙时宣匡奉之风偃息康庄无废怡
神之道义尚望国穷魂繁忧积岁虽其未殒岂曰生年

日者谬忝后车(一作/阵非)陪游上国曾观礼乐见季子之知
音经奉侍言嗟 郑侨
之博物如军书愈疾之制碑文妙
绝之词犹贵纸于邺中尚传声于许下逮乎百六之年
仍离冉三之酷吉凶礼数绵历岁时 (第 10a 页)
   二
蜀都广镇岷岖奥壤山分玉宇水向金陵景贶有期英
灵间出荣问休畅幸甚幸甚夫神有可逼渌波惊亡(疑/作)
(七/)柱之音道有可符玄霜扣九钟之节岂道穷精秘妙
听察于无声理实杳冥玄应通于不测波流柱响波无
入柱之因霜落钟鸣霜非扣钟之具矣况乎言忘意得
臭味相求目击道存神明已接 郑侨
之逢吴札无谓殊 (第 14a 页)
   论选举疏(武后/)      薛 登(天受/中)

臣闻国以得贤为宝臣以举贤为忠(旧唐书文/粹并作士)是以子
皮之让 国侨
鲍叔之推管仲燕昭委兵于乐毅苻坚托
政于王猛及子产受国人之谤夷吾贪共贾之材昭王
(唐书文粹/并作锡) (第 7a 页)
之言犹钟鼓也人考击而
乐焉作以龟镜周(唐书/作姬)公之言也出为金石孔(唐书/作曾)
之言也存其家邦 国侨
之言也立而不朽臧生之言也
是谓德音诣(川文粹/作谐)我宗极满于天下贻厥后昆殷宗
甘之于酒醴孙卿喻之以 …… (第 3b 页)
(集作/介)明矣求刑罚之
僣滥得乎
   三不欺先后论      吕 温
昔宓子贱为单父也人不忍欺之 国侨
为郑也人不能 (第 8a 页)
   滑亭新驿碑阴记     崔祐甫
古之君子约已而裕人知和而勤礼接宾以愿(一作/厚是)
施于丰 郑公孙侨
论晋文襄之霸也宫室卑庳无观台
榭而崇大诸侯之馆故来者如归今我连帅尚书汧公
为国垣翰于东土军礼肃人谣兴 (第 2b 页)
   重修滕王阁记      韦 悫
钟陵郡控连山大江环合州城揭起楼榭游之者莫不
目骇魂褫号为一方胜槩先是背郛郭不二百步有巨
阁称滕王者懿夫峻修广袤非常制所能拟及考寻结
构之始盖自永徽后时滕王作苏州刺史转洪州都督
之所营造也距今大中岁戊辰亦将垂三百年徒嘉乎
飞翚叠栾虎倨龙盘发地呈形与山同安曾不知荡涤

不必系于天灾兴废自叶于时数将利恢复果凭智谋
故我雁门公按节廉问方颁条诏令肃而兵戎詟服政
和而疲瘵昭苏妙抚循则有裤襦成双(一作/咸获)之谣宽赋
敛且无杼轴皆空之叹岁比善熟俗臻治平故州民相
与称贺继而歌曰自公之来阖境欢咍饮公之化若乳
婴孩虽 国侨
理郑圃(一作/国)多方长孺缉淮阳而布效方
公今(一作/之)日不足过也宜乎享亨迹居全功无何值祝
融发其 (第 1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