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尉佗自立为帝召贵佗兄弟以德怀之佗遂称臣与匈

奴结和亲后而背约入盗令边备守不发兵深入恐烦
百姓吴王诈病不朝赐以几杖群臣袁盎等谏说虽切
常假借纳用焉张武等受贿金钱觉更加赏赐以愧其
心专务 以德化民
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断狱数百
几致刑措呜呼仁哉
   武帝纪赞
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 (第 5a 页)
  谕吏部
言官职司耳目必学识优长练达政务乃克胜任近以
科臣孙缵条奏行取考𨕖应加考试因将见任科道各
官俱行亲试观其才品以昭澄叙姚缔虞王曰温李迥
条奏详明可称言职并张鹏等俱著留任其益加勉励

殚心职业以副任用傅廷俊和盐鼎孙缵才识庸常不
称言职俱著降三级调用不准以加级纪录抵销尔部
即遵谕行特谕康熙十九年十月二十日
  谕三法司
帝王 以德化民
以刑弼教莫不敬慎庶狱刑期无刑故
谳决之司所关最重必听断明允拟议持平乃能使民
无冤抑可几刑措之风近览法 (第 5a 页)
  西汉总论
自秦失其鹿海内扰乱英雄群起以争天下项羽灭秦
以暴易暴而高祖用贤任能豁达大度平定海内卒践
帝祚传之子孙为三代以下享国长久之首虽天命有

归亦高祖之英明足以为开创之贤主也观其以张良
为谋主以萧何为相以韩信为将而终以灭楚岂非知
人善任之明验乎独即位之后刻薄少恩有功之臣鲜
能全者虽帝之失亦诸臣之身无兢兢于当世之禁云
惠帝天资仁厚乃遭吕后之虐耽于酒色以自戕其身
若无周陈之忠宗藩之强则汉室之祚几何不为吕氏
所窃哉文帝入继正统宽仁恭俭爱民务本身衣弋绨
帷帐无文绣约已师俭为天下先南越自立以德怀之

丐奴入盗令边备守专务 以德化民
培养汉祚帝有力
焉景帝遵父之政与民休息亦称小康然听晁错之言
遽削七国又怵七国之强而杀晁错周亚夫以方正 (第 5a 页)
   寄 舒自庵
观察书

  山左别后,于甲辰夏间舟次吴门,得以畅叙一夕,并承厚谊殷拳,至今纫感。以后宦辙分驰,尺素 (第 35 页)
  答恽次山同年书
  寄梅桥同年书
  寄王子怀先生书
  答瑛兰坡方伯书
  上许信臣中丞书
  寄 舒自庵
观察书
  寄饶枚臣总戎书
  寄史功亮观察书
  寄门人王莲叔书
  寄袁午桥太仆书
  寄东紫来 …… (第 163 页)
  答陈莲史同年书(高唐)

  答 舒自庵
刺史书
  致侯理庭太守书
  上季仙九学史书
  复孙符卿学士论银价议
  缉匪事宜议(济宁)
  …… (第 167 页)
  书林文忠公手札册

  重修先农坛碑
  创建雷祖庙记
  高南卿司马行状
   舒自庵
观察行状
  陈笋湄先生年谱序
  台湾周邠图岛上阐幽录序
  渡海后记
  觉岸图记
  杨述臣一 (第 181 页)
师友。承袭其德义。薰陶其道艺。则轶成康而齐汤武。殆不足言矣。岂但为汉唐间令主而止哉。是故。潘孟坚称其 以德化民。
允恭元默。胡致堂称其无事则谦抑如不能。有难则英气奋发。朱子称其三代以后。恭俭之主。张南轩称其天姿近道 (第 375H 页)
穷矣。以易见之功。较诸难见之功。而究其化之孰浅孰深。则优劣判矣。试以汉之孝文,孝宣二帝之事而考之。则 以德化民。
恭默无为者。文帝之治也。信赏必罚。综核惟明者。宣帝之治也。文帝致刑措之治。而浑厚淳厖。无功可见。宣帝 …… (第 161H 页)
而其为功难见矣。宣帝综核之治。化之及人也浅。而其为功易见矣。何以明其然也。夫文帝宽厚长者。清净寡欲。 化民
以躬。率下 (第 161H 页)
以德。
故谦抑退让恭俭敦朴。刑措不用。与民休息。则其为功可谓难见矣。然而黎民醇厚。风俗笃厚。身致太平。俗几成 (第 161H 页)